金隕石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環形山
阿波羅16號拍攝的月球金環形山,美國宇航局照片。
緯度5.0°N
經度120.5°E
直徑76 公里
深度2.8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時241°
命名來源阿瑟·S·金英語Arthur Scott King
愛德華·S·金英語Edward Skinner King
悉塔坑的位置
悉塔坑的位置
金環形山中的一組中央峰,紅色標註處為悉塔坑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金隕石坑也稱金環形山(英語:King),是位於月球背面的一座突出的月球撞擊坑,中心點月面坐標為北緯4.96°、東經120.49°,直徑6.2公里、深度2.8公里。從地球無法直接看見。它以美國物理學家天體物理學家阿瑟·斯科特·金英語Arthur Scott King(Arthur Scott King)和美國天文學家愛德華·斯金納·金英語Edward Skinner King(Edward Skinner King)之名命名,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採納。

金環形山的東北邊緣與略大一些的伊本·弗納斯環形山連接在一起,二者形成一對。西北是羅巴切夫斯基環形山、西北偏北相同距離處則座落著直徑92公里的蓋奧特環形山

金環形山是月球背面最年輕的撞擊坑之一,外觀輪廓大致呈圓形,但邊緣稍不規則,尤其是北端高度相對較低。隕坑外觀顯示磨損不大,內側壁坡有階坡結構,東側尤為明顯並在壁底堆積成岩屑坡,東南側有因大量岩石坍塌而形成的空腔。坑壁平均高出周圍地形1330米,總體積大約達到5300公里3。坑內地表不平整,特別是東半部較為崎嶇不齊。一道細長、「Y」形的中央山嶺一直延伸至隕坑的南側邊緣。

由於具有突出的射紋線,金環形山被歸屬為哥白尼紀地貌的一部分[1]

在1970年前,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曾將它命名「隕石坑 211」[2][3].。

悉塔隕坑[編輯]

國際天文聯合會將金隕石坑中一座靠近東南偏東側內壁,直徑為2公里的小撞擊坑以印度女性名正式命名為悉塔坑,其中心月面坐標為北緯4.6°、東經120.8°。

衛星隕石坑[編輯]

按照慣例,最靠近金隕石坑的衛星隕石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衛星坑的中心點旁邊。

緯度 經度 直徑
J 3.2° N 121.8° E 14 公里
Y 6.5° N 119.8° E 48 公里

已建議將衛星坑"金 Y"更名為"Al-Tusi",但國際天文聯合會未予採納。

群峰[編輯]

金隕石坑內有數座已命名的山峰(山丘),1976年已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批准同意。

山丘名稱 緯度 經度 近似高度 [4]
安德烈山 5.18° N 120.56° E 7000 米
阿爾達希爾山 5.03° N 121.04° E 5900 米
迪特山 5.00° N 120.30° E 8000 米
迪利普山 5.58° N 120.87° E 5500 米
加瑙山 4.79° N 120.59° E 7900 米

圖集[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The geologic history of the Moon, 1987, Wilhelms, Don E.; with sections by McCauley, John F.; Trask, Newell J. USGS Professional Paper: 1348. Plate 11: Copernican System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K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 (WGPSN)
  3. ^ Lunar Farside Chart (LFC-1A). [2016-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0). 
  4. ^ LTO65C1 金隕石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月球地形正射影像圖,1974年

外部連結[編輯]

金隕石坑的異常熔化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金隕石坑的濺射沉積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金隕石坑底表不規則丘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金隕石坑帶有熔化的斷層坡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金隕石坑發生的閃光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