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周縣 (秦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陽周縣,中國古名。

秦朝時,秦二世囚禁、處決蒙恬於陽周。或認為,陽周此時已設縣[1]:56漢朝時,為上郡轄縣[2]。其境內曾有黃帝陵。《史記·孝武帝本紀》記漢武帝「乃遂北巡塑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澤兵須如」。《漢書·王莽傳》記,王莽曾「遣騎都尉囂等,分治黃帝園,位於上郡橋畤」。顏師古注釋,橋山之上故曰橋畤。到晉代,史地學者仍認為黃帝陵在漢代上郡陽周縣南部的橋山[3]:17—18北魏時,以漢代北地郡泥陽縣地為陽周縣,即趙興郡陽周縣[3]:28。《魏書·地形志》記趙興郡陽周縣有橋山、黃帝陵。引起後世資料混亂[1]:56

陽周縣因橋山黃帝陵所在而受到關注,具體地點有多種說法。一是,在今陝西省子長市,二是,在今甘肅省正寧縣[4]。榆林市文聯副主席張泊自1980年代起,對榆林市靖邊縣楊橋畔鎮陽周村的一座古城城址有過多次考查。張泊認為此座漢城即是秦漢陽周縣城。與陝北的數座漢城類似,在新朝王莽執政時被廢棄。推測是因新朝與匈奴戰爭之故[1]:58—60。2013年,楊橋畔漢代城址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代之後,根據相關文物,得出「在瓦渣梁所發現的古城遺址與史料所記載秦漢時期的陽周故城基本吻合」的結論[4]

注釋[編輯]

  1. ^ 1.0 1.1 1.2 張泊. 《上郡阳周县初考》. 西北史地 (陝西省西安市: 陝西省文物局). 2006, (2006年第1期): 50–60. ISSN 1000-7954 (簡體中文). 
  2. ^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上郡,戶[……]縣二十三:膚施,獨樂,陽周,木禾[……]
  3. ^ 3.0 3.1 王北辰. 《桥山黄帝陵地理考》. 西北史地 (甘肅省蘭州市: 蘭州大學歷史系). 1995, (1995年第2期): 17–31 [2022-12-09]. ISSN 1000-40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8) (簡體中文). 
  4. ^ 4.0 4.1 墨耘. 阳周故城遐想. 榆林日報網站. 2022-08-13 [2022-12-09] (簡體中文). 因為陽周故城關係到人文始祖黃帝,因此歷來受到專家學者關注。但從文獻資料看,已有兩個和現在認定的故城地望毗鄰的也稱為古陽周的地方。一是現在陝西延安子長的「陽周」(見畢沅《關中勝跡圖志》:「漢陽周古城在安定縣北……」);二是甘肅省正寧縣的「陽周」(見《正寧縣誌》:「東漢之時,此處始設獨樂、陽周、西川三縣」)。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