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政治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達加斯加的政治獨立為1958年,但是叛亂事件頻傳。時至今日,馬達加斯加仍正在發生不少政變。目前施行半總統制,但由於2009年首都爆發軍事叛變,因此目前的臨時過渡總統安德里·拉喬利納

殖民時期的政治[編輯]

梅里納王國時期[編輯]

在16世紀末期,當地居民梅里納人(Merina)在馬達加斯加中部建立了「梅里納王國」,實施皇權政策,並一直將領土擴張,到19世紀中葉才統治整個馬達加斯加島,並將王國名稱改為「馬達加斯加王國」。

1817年,伊麥利那統治者與模里西斯英國統治者達成協議廢除奴隸交易,這成為馬達加斯加經濟史中的重大事件之一。梅里納皇室接納了英國軍隊和經濟援助。英國人的影響在馬達加斯加的幾個地區非常大,梅里納皇室也因此改變信仰,開始信奉長老教會會眾制(Congregationalism)以及英國國教會制度等。

1885年,英國人被迫接受法國人對馬達加斯加的殖民統治。作為回報,英國人最終控制了桑給巴爾。1895年至1896年,法國軍隊用強大武力來完全統治馬達加斯加地區和廢除了梅里納君主制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編輯]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達加斯加殖民者的政治目的多數是以培養軍隊、補充軍力為主。在當時主要殖民者法國納粹德軍佔領後,維希法國Régime de Vichy)接管馬達加斯加。

1942年,變成了英國軍隊佔領了這座可稱為要塞島嶼。1943年,自由法國再一次從英國手中接管了馬達加斯加

政治獨立[編輯]

在1947年,也就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法國對於馬達加斯加的統治勢力日益縮減,在加上當地不少人權運動人士的行動下,法國終於在1956年漸漸「局部」開放馬達加斯加的自治範圍。

1958年10月14日,在法蘭西共同體(Communauté française)的勢力範圍下成立「馬拉加西自治共和國」。隔年自治政府宣布最初的國家憲法誕生。

1960年6月26日,馬達加斯加獨立。

首次選舉[編輯]

馬達加斯加第一任總統為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的菲利貝爾·齊拉納納(Philibert Tsiranana),他於1972年3月再次當選。但是,僅僅兩個月之後,面對強大的反政府示威行動,他不得不辭去總統職務。由於局勢持續動盪,齊拉納納的繼任者加布里埃爾·拉馬南楚阿(Gabriel Ramanantsoa)於1975年2月5日辭職,將實際權力交給了六天後即被刺身亡的里夏爾·拉齊曼德拉瓦(Richard Ratsimandrava)。隨後,一個臨時的軍事委員會接管局勢,直至1975年迪迪埃·拉齊拉卡(Didier Ratsiraka)組成了新的政府。

政變[編輯]

在隨後拉齊拉卡統治的16年裡,馬達加斯加在1975年憲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了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並不斷的試圖建立革命性的社會主義制度。在這段期間,實行了私營企業國有化、經濟中央集權化和教育系統削弱經濟等戰略,給今天的馬達加斯加留下了高度集中的經濟和大量的文盲。1982年和1989年的總統選舉讓拉齊拉卡又獲得了第二和第三個七年的總統任期。在這段期間的大部分時間裡,只有有限的和受約束的反對者存在,並且在沒有總統的允許下,媒體不得發表直接的批評言論。

從1980年代末開始社會對寬鬆的政治表達氛圍產生了追求,使拉齊拉卡政權受到了巨大的壓力,要求進行根本性改革。為了改變不斷惡化的經濟狀況,拉齊拉卡放鬆了社會主義經濟方針並開始進行自由經濟私有化的改革。這些經濟改革連同1989年取消的新聞檢查制度和1990年大量政黨的出現,都無法安撫不斷增長的反對派運動例如Hery Velona。一些已經存在的政黨及其領導人,包括阿爾貝·扎菲(Albert Zafy)和拉庫圖尼艾納·馬南達菲,穩定了這些在塔那那利佛及其周邊地區特別嚴重的示威運動。

為了回應大量的和平示威遊行並平息全面罷工,拉齊拉卡在1991年8月更換了他的總理。但是,當他的軍隊在Iavoloha附近的總統官邸向和平示威遊行隊伍開火併導致超過30人遇難之後,局勢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在地位不斷被削弱的情況下,拉齊拉卡同意就組成一個臨時過渡政府而舉行談判。1991年10月31日召開的「Panorama Convention」使得拉齊拉納幾乎被削奪了所有的權力,並建立了一個臨時政府,用18個月的時間過渡到一個新的憲法政府。當時,高等法院被保留下來作為整個過程的最終仲裁者。

1992年3月,一個由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國家論壇(National Forum)起草了一部新的憲法。

2009年3月17日,馬達加斯加再次發生政變,總統馬克·拉瓦盧馬納納宣布解散政府,並逃亡。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馬達加斯加—非洲—世界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