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3世紀南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京歷史
世紀 7世紀南京 | 8世紀南京 | 9世紀南京 | 10世紀南京 | 11世紀南京 | 12世紀南京 | 13世紀南京 | 14世紀南京 | 15世紀南京 | 16世紀南京 | 17世紀南京 | 18世紀南京 | 19世紀南京

南京於:1201年-1275年,為南宋建康府;1275年-1277年,為元朝建康府;1277年-1300年,為元朝建康路[1][2]

大事記[編輯]

1200年代[編輯]

  • 1206年,六合縣,數敗於軍而北撤。
  • 1207年,於邊沿線設軍事堡塢;二月,設江淮制置使,治建康
  • 1209年,旱蝗災,建康大飢,斗米數千,人相食,淮民流江南者多疫死。

1210年代[編輯]

  • 1215年,開建康東門外新河。

1240年代[編輯]

1250年代[編輯]

  • 1255年,馬光祖建康府,創「御前游擊軍」,設軍寨,措置軍器庫,閱水兵於龍灣。
  • 1257年,重建建康府治堂宇及鎮淮、飲虹二橋,磚砌天津橋至南門御街。
  • 1259年,建康軍民造火攻器具、軍衣及戰艦應援長江上游抗擊蒙古軍,又調舟師赴援鄂州京湖

1260年代[編輯]

  • 1260年,浚建康城壕,築羊馬牆,創柵寨門瓮城;浚青溪,重修府城內外諸橋;後重修府城諸城門及行宮,築堤架橋,增堂、館、亭、榭、神廟、官舍等,歷十餘年,建康府城面貌大變。
  • 1261年,馬光祖主修、周應合纂成《景定建康志》,為宋志中之珍品;上元建縣學。

1270年代[編輯]

1280年代[編輯]

1290年代[編輯]

  • 1291年,罷溧陽路為縣,還隸建康;令江南諸路學及各縣學內設立小學。
  • 1292年,江南行御史台自揚州再移治建康,後改稱江南諸道行御史台,監江浙江西湖廣三行省;以揚州建康鎮江軍隊防務較重為由,設七個萬戶府,分領三城駐軍。
  • 1293年,行樞密院河南行省下萬戶府中調兵三千餘人,駐龍灣南宋水軍基地,練習水戰。
  • 1294年,置龍灣水軍教習萬戶府,訓練軍水戰。
  • 1295年,在建康地區各重要鎮寨設巡檢司,統領地方弓兵。
  • 1297年,益都新軍萬戶府由寧國移駐建康
  • 1299年,三月,廢罷建康宣撫司,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因避江南行御史台遷往寧國路

參考資料[編輯]

  1. ^ 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南京市志(第12册)杂记·大事年表·重要文献·南京历代地方志记略·索引.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14408669. 
  2. ^ 李天石; 王淳航; 駱詳譯; 李立新. 南京通史·隋唐五代宋元卷.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331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