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宗廟 (首爾特別市)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世界遺產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世界遺產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世界遺產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朝鮮半島專題 (獲評未評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朝鮮半島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朝鮮半島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儒教神社是什麼意思?這兩個詞還是第一次在中文中看到連在一起使用,是不是也解釋一下呢?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5月15日 (五) 02:02 (UTC)[回覆]

Untitled[編輯]

神社是專指日本的宗教建築物。—Iokseng留言2009年5月15日 (五) 15:35 (UTC)[回覆]

個人認為 宗廟源於一種 拜祭祖先的原始崇拜,起初宗廟的概念與儒教(如果把它當成宗教的話)關係不大,中國上三代時期,還沒有儒教吧。 而首爾宗廟是一種採用了儒教拜祭習慣的宗廟是不是更合適? 神社特指日本神道教,也有拜祭傳統,但在這裡用這個詞不合適。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5月15日 (五) 21:46 (UTC)[回覆]

中國也是有神社的,這在神社一文中有列舉。韓國的宗廟祭禮是儒教的。KEIM (留言) 2009年5月15日 (五) 23:29 (UTC)[回覆]

日本入侵中國期間,日本官方於中國各地設立的神社共52座,絕大多數皆在八年抗戰時期設立。

那是侵略產物。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5月15日 (五) 23:39 (UTC)[回覆]

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用地小大,視年之豐耗。 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為出,祭用數之仂。喪,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 為越紼而行事。喪用三年之仂,喪祭,用不足曰暴,有餘曰浩。祭,豐年不奢, 凶年不儉。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非其國也。三 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凶旱水溢,民無 菜色,然後天子食,日舉以樂。

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 日而殯,三月而葬。三年之喪,自天子達,庶人縣封,葬不為雨止,不封不樹, 喪不貳事,自天子達於庶人。喪從死者,祭從生者,支子不祭。

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 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

世宗是朝鮮第四位君主,如果擴建前就有7廟的話,請問分別是哪幾位? --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5月16日 (六) 02:07 (UTC)[回覆]

來源請求已經放置數日,再過幾個小時沒有來源的話,就要移走了。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24日 (三) 03:20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宗廟 (首爾)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6月28日 (三) 18:11 (UTC)[回覆]

建議改名:「宗廟 (首爾)」→「宗廟 (朝鮮王朝)」[編輯]

宗廟 (首爾)」 → 「宗廟 (朝鮮王朝)」:朝鮮王朝的宗廟--🎋🍣 2022年11月4日 (五) 10:56 (UTC)[回覆]

(!)意見,我覺得用地名即可,除非同一地有同名的建築,否則也沒必要更改成朝代名稱。--D留言2022年11月6日 (日) 02:04 (UTC)[回覆]
(!)意見 本條目建築名稱諺文為「종묘」,對應漢字為「宗廟」,因此該建築中文名稱就是「宗廟」。朝鮮半島宗廟制度自新羅發起,位於首爾的宗廟也只有本條目指代的這一處,因此本條目維持「宗廟 (首爾)」這樣的地名消歧義命名方式即可,不必另改換為年代消歧義。--Joker Twins留言2022年11月6日 (日) 03:46 (UTC)[回覆]
未完成:意見同上二位。——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1月10日 (四) 14:2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