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鄭世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鄭世璠(1915年-2006年),是臺灣前輩畫家中少數還身兼記者、作家、翻譯家以及銀行員等身份之士,生命歷程豐富。

生平[编辑]

鄭世璠,字子珍、號星帆,生於新竹市東門街。童年時期與李澤藩是鄰居,所以常常看到李澤藩作畫,耳濡目染,也逐漸喜歡上繪畫。1930年-1936年跟隨李澤藩腳步,也於臺北第二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就讀,先是受教於水彩大師石川欽一郎,後又在油畫畫家小原整指導下開始學習油畫,從此創作不輟:[1][2][3]

創作之餘,鄭世璠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1940年師範學校畢業後於新竹第一公學校(今新竹國小)任教。原預計於免賠公費期滿後即申請停職赴日本到東京帝國美術學校深造,卻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終作罷。1942年起,鄭世璠受邀到臺灣日日新報社新竹分社擔任採訪記者,從教師轉職從事他口中「人生中最喜愛的一份工作」[1]:12[3]:464,也就是更無旁騖的寫文章及畫畫。此後七年,他親身參與經歷了臺灣日日新報社一路的演變:從與其他五家報社合併為「臺灣新報社」,到日本戰敗投降後從日文版全面改為中文版且更名為《臺灣新生報》,期間還與藝文同好葉宏甲等人創辦了《新新月刊雜誌》(1945年),自己擔任執行編輯,透過期刊針貶時弊。後因二二八事件波及報社,鄭世璠離開報業,轉在彰化銀行研究室任職,至65歲退休(1980年),但期間,他繪畫及寫作不輟,終生未曾歇筆[3]:465

創作分期[编辑]

鄭世璠一生的的繪畫作品,涵蓋寫實、抽象與噴彩等風格。他致力推廣美術展覽會的辦理,曾說過「美展是為美神奉獻的祭典」[1]:54[4],並且以「從不缺席」自我期許,所以在1987年獲頒「臺陽美展」五十屆全勤獎的榮譽[5]。根據張瓊慧的研究,其畢生創作略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6]

1929年-1940年 從水彩風景寫生出發[编辑]

鄭世璠童年因與李澤藩比鄰而居受其影響,及長先是受教於石川欽一郎,後繼承小原整指導,所以其藝術發展亦是從水彩風景寫生出發,1929年少年鄭世璠以﹤舊港海邊﹥的水彩小品初試啼聲,爾後則專事油畫創作,在印象派風格的影響下,做出許多的嘗試。此時期的代表作有﹤圓光門﹥(1931)、﹤北廓園舊觀﹥(1933) 、 ﹤南寮海水浴場﹥(1933)、﹤大稻埕古厝﹥(1935)、﹤楊梅舊路﹥(1939)、﹤東門城橋畔﹥(1940)等[2]

1940年-1955年 具象風景的描繪[编辑]

此時期比較特別的具象風景圖像是以戰爭描述為主題[1]:76-80,例如「轟炸後的……」系列作品、「戰後街頭」三連作,以及紀錄光復後臺灣青年被徵招到大陸參加剿共作戰的歡送場面之﹤熱潮﹥等。

1955年-1970年 半抽象繪畫風格的探索[编辑]

從1954年的﹤華西燈影﹥一作開始顯露端倪,鄭世璠的畫作畫面開始被線條、色塊解構,抽象概念隱約浮現,並漸漸成為其中晚期作品的最大特色之一,其中尤以50年代末期以「西門町」為題的作品,為具個人獨特的抽象風格代表作[1]:88-94[2]

1970年-1982年 內在心境的抒情表現[编辑]

70年代開始,邁入中年的鄭世璠,畫風更加穩健、淡雅,期間的抽象畫亦是風景,乃線條化、符號化的寫生、寫意。其中﹤華燈初上時﹥,是鄭世璠夜景系列作品中的經典[1]:114

1983年-1990年 色彩與線條之美[编辑]

1983年起,源於國外旅遊(如印度、紐約等)所受到的啟迪,鄭世璠開啟了一系列異國題材的作品,風格上則進入一段「噴彩」[2]繪畫時期,以剪影般的輪廓,層層疊疊造景、造境,靈感源源不盡,從人體、風景、敘事等脈絡,表現出他立異求新之意,如﹤加爾加多街頭﹥,正是藝術家心靈放空,眼底只剩下色彩與線條之美代表作。

1990年-1999年 反璞歸真,多彩藝術風格[编辑]

以晚期著迷的「噴彩」技法堆砌藝術生命的最後一層階梯,多幅以淡水白樓為主角的作品,是噴彩時期的高峰之作。此外,鄭世璠也在1992年發展出飲食為主題的﹤京味三品之1﹥﹤京為三品之2﹥,以及﹤京味七品1﹥與﹤京味七品2﹥,簡樸稚趣表現桌上風景,反映出飲食之際當下的愉悅[1]:153[2]

美術史影響力[编辑]

在臺灣畫壇,鄭世璠在美術史的影響力,並不止於不間斷地參與全國、全省美展、臺陽、青雲、芳蘭等畫會團體與展出,他也致力於藝術評論,常親筆以文字寫下對藝術界的誠摯的批評與意切的建議,如:1949年12月9日在《台灣公論報》的﹤會後話美展﹥[3]:94一文,即針對第四屆全省美展的得獎作品以及評審委員提出質疑與評論、於《藝術家》雜誌第12期的﹤三夾板文化?﹥[3]:310一文針對時下創作者無病呻吟的現象加以痛陳、也於1979年2月的《笠》詩刊發表一首標題同為﹤三夾板文化﹥[3]:335的新詩,都意在提醒後輩世人在藝術創作觀念上要講求實質,不盲目追求新奇醒目,避免成為三夾板,不耐持久、不堪歷史考驗。此外,鄭世璠也常行文表明自己的創作態度,如1946年在《新新》月刊雜誌第三號發表了《書房獨語》新詩,闡述他的創作理念、也曾在「懷念回憶作品展」時,以「釋梵蒂」的筆名,用第三人稱為自己寫序[3]:331;至於他擔任記者的編撰能力也發揮在企劃出版《第一回芳蘭美展紀念特刊》上,為臺灣美術史留下許多史料。

參考資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張, 瓊慧. 遊筆․人生․鄭世璠. 臺中: 國立臺灣美術館. 2021: 11. ISBN 978-986-03-4070-9. 
  2. ^ 2.0 2.1 2.2 2.3 2.4 張, 純櫻. 鄭世璠三個時期藝術創作風格分析. 藝術學報. 2009-04, (84): 333.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鄭, 世璠. 星帆漫筆集. 新竹市: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1995: 462. ISBN 957-00-5377-1. 
  4. ^ 莊, 伯和. 星帆畫履:鄭世璠油畫世界. 臺北市: 勤宣文教基金會,, ISBN. 2011: 4. ISBN 978-986-86856-7-3. 
  5. ^ 李欽賢. 鄭世璠.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09-09 [2022-11-25]. 
  6. ^ 張, 瓊慧. 遊筆․人生․鄭世璠. 臺中: 國立臺灣美術館. 2021: 63–72. ISBN 978-986-03-4070-9. 

Category:臺灣1000專案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