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郑世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郑世璠(1915年-2006年),是台湾前辈画家中少数还身兼记者、作家、翻译家以及银行员等身份之士,生命历程丰富。

生平[编辑]

郑世璠,字子珍、号星帆,生于新竹市东门街。童年时期与李泽藩是邻居,所以常常看到李泽藩作画,耳濡目染,也逐渐喜欢上绘画。1930年-1936年跟随李泽藩脚步,也于台北第二师范学校(今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就读,先是受教于水彩大师石川钦一郎,后又在油画画家小原整指导下开始学习油画,从此创作不辍:[1][2][3]

创作之余,郑世璠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1940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于新竹第一公学校(今新竹国小)任教。原预计于免赔公费期满后即申请停职赴日本到东京帝国美术学校深造,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终作罢。1942年起,郑世璠受邀到台湾日日新报社新竹分社担任采访记者,从教师转职从事他口中“人生中最喜爱的一份工作”[1]:12[3]:464,也就是更无旁骛的写文章及画画。此后七年,他亲身参与经历了台湾日日新报社一路的演变:从与其他五家报社合并为“台湾新报社”,到日本战败投降后从日文版全面改为中文版且更名为《台湾新生报》,期间还与艺文同好叶宏甲等人创办了《新新月刊杂志》(1945年),自己担任执行编辑,透过期刊针贬时弊。后因二二八事件波及报社,郑世璠离开报业,转在彰化银行研究室任职,至65岁退休(1980年),但期间,他绘画及写作不辍,终生未曾歇笔[3]:465

创作分期[编辑]

郑世璠一生的的绘画作品,涵盖写实、抽象与喷彩等风格。他致力推广美术展览会的办理,曾说过“美展是为美神奉献的祭典”[1]:54[4],并且以“从不缺席”自我期许,所以在1987年获颁“台阳美展”五十届全勤奖的荣誉[5]。根据张琼慧的研究,其毕生创作略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6]

1929年-1940年 从水彩风景写生出发[编辑]

郑世璠童年因与李泽藩比邻而居受其影响,及长先是受教于石川钦一郎,后继承小原整指导,所以其艺术发展亦是从水彩风景写生出发,1929年少年郑世璠以﹤旧港海边﹥的水彩小品初试啼声,尔后则专事油画创作,在印象派风格的影响下,做出许多的尝试。此时期的代表作有﹤圆光门﹥(1931)、﹤北廓园旧观﹥(1933) 、 ﹤南寮海水浴场﹥(1933)、﹤大稻埕古厝﹥(1935)、﹤杨梅旧路﹥(1939)、﹤东门城桥畔﹥(1940)等[2]

1940年-1955年 具象风景的描绘[编辑]

此时期比较特别的具象风景图像是以战争描述为主题[1]:76-80,例如“轰炸后的……”系列作品、“战后街头”三连作,以及纪录光复后台湾青年被征招到大陆参加剿共作战的欢送场面之﹤热潮﹥等。

1955年-1970年 半抽象绘画风格的探索[编辑]

从1954年的﹤华西灯影﹥一作开始显露端倪,郑世璠的画作画面开始被线条、色块解构,抽象概念隐约浮现,并渐渐成为其中晚期作品的最大特色之一,其中尤以50年代末期以“西门町”为题的作品,为具个人独特的抽象风格代表作[1]:88-94[2]

1970年-1982年 内在心境的抒情表现[编辑]

70年代开始,迈入中年的郑世璠,画风更加稳健、淡雅,期间的抽象画亦是风景,乃线条化、符号化的写生、写意。其中﹤华灯初上时﹥,是郑世璠夜景系列作品中的经典[1]:114

1983年-1990年 色彩与线条之美[编辑]

1983年起,源于国外旅游(如印度、纽约等)所受到的启迪,郑世璠开启了一系列异国题材的作品,风格上则进入一段“喷彩”[2]绘画时期,以剪影般的轮廓,层层叠叠造景、造境,灵感源源不尽,从人体、风景、叙事等脉络,表现出他立异求新之意,如﹤加尔加多街头﹥,正是艺术家心灵放空,眼底只剩下色彩与线条之美代表作。

1990年-1999年 反璞归真,多彩艺术风格[编辑]

以晚期着迷的“喷彩”技法堆砌艺术生命的最后一层阶梯,多幅以淡水白楼为主角的作品,是喷彩时期的高峰之作。此外,郑世璠也在1992年发展出饮食为主题的﹤京味三品之1﹥﹤京为三品之2﹥,以及﹤京味七品1﹥与﹤京味七品2﹥,简朴稚趣表现桌上风景,反映出饮食之际当下的愉悦[1]:153[2]

美术史影响力[编辑]

在台湾画坛,郑世璠在美术史的影响力,并不止于不间断地参与全国、全省美展、台阳、青云、芳兰等画会团体与展出,他也致力于艺术评论,常亲笔以文字写下对艺术界的诚挚的批评与意切的建议,如:1949年12月9日在《台湾公论报》的﹤会后话美展﹥[3]:94一文,即针对第四届全省美展的得奖作品以及评审委员提出质疑与评论、于《艺术家》杂志第12期的﹤三夹板文化?﹥[3]:310一文针对时下创作者无病呻吟的现象加以痛陈、也于1979年2月的《笠》诗刊发表一首标题同为﹤三夹板文化﹥[3]:335的新诗,都意在提醒后辈世人在艺术创作观念上要讲求实质,不盲目追求新奇醒目,避免成为三夹板,不耐持久、不堪历史考验。此外,郑世璠也常行文表明自己的创作态度,如1946年在《新新》月刊杂志第三号发表了《书房独语》新诗,阐述他的创作理念、也曾在“怀念回忆作品展”时,以“释梵蒂”的笔名,用第三人称为自己写序[3]:331;至于他担任记者的编撰能力也发挥在企划出版《第一回芳兰美展纪念特刊》上,为台湾美术史留下许多史料。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张, 琼慧. 遊筆․人生․鄭世璠. 台中: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21: 11. ISBN 978-986-03-4070-9. 
  2. ^ 2.0 2.1 2.2 2.3 2.4 张, 纯樱. 鄭世璠三個時期藝術創作風格分析. 艺术学报. 2009-04, (84): 333.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郑, 世璠. 星帆漫筆集. 新竹市: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1995: 462. ISBN 957-00-5377-1. 
  4. ^ 庄, 伯和. 星帆畫履:鄭世璠油畫世界. 台北市: 勤宣文教基金会,, ISBN. 2011: 4. ISBN 978-986-86856-7-3. 
  5. ^ 李钦贤. 鄭世璠.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09 [2022-11-25]. 
  6. ^ 张, 琼慧. 遊筆․人生․鄭世璠. 台中: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21: 63–72. ISBN 978-986-03-4070-9. 

Category:台湾1000专案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