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 talk:Theodoranian/Before20050222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应该好了[编辑]

现在应该好了。--Wing 15:12 2004年9月9日 (UTC)

對丫~我確定不太會用,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你信,總覺得,不管我在哪兒留言,你都會回我,哈哈~謝謝喔~ps是的,我在台北。 您好~我昨天有編輯有關周潤發的資料,請問,您為什麼可以把它變成現在的樣子?謝謝! 嗯~我知道您的編輯方式能讓使用者一目了然,所以,我想知道該如何做?其實,我之前也本來想做成那樣,可是,我不會,所以,我才把所有的文字寫在一起!我不是在責怪您,請不要誤會喔 16:18 2004年10月16日 (UTC) 嗯~我知道了,謝謝


您好~我想請問一下,維基百科的運作方式為何? 另外,其運作方法對於當代知識的傳播會有什麼影嚮呢? 218.175.46.63 16:34 2004年11月10日 (UTC)

回答:維基是靠大家自動自發來寫的。有什麼影響啊....就是知識的書寫不再只是專家的權利啦!--[[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00:00 2004年11月11日 (UTC) 請問,你可以再說得詳細,有系統一點嗎?或是,維基百科的網頁上,可以找到相關的資料嗎?請您指示!謝謝 14:20 2004年11月12日 (UTC)

日期分类[编辑]

看到您的信息,才想起日期不需要一个一个做。加在Calendar Template里就好了。我已经加到9月了。但有一个小问题,在包括这个Template的条目改过一次才能在分类表里看到。 我去加到每个月的Template。--Vina 05:59 2004年9月11日 (UTC)

确实是要做的,但是有简单办法。现在所有的月份已经加上了。您到1月1日去看一下。--Vina 06:09 2004年9月11日 (UTC)

出现两个应该是服务器的问题,别的也有这个问题。如Template:Stub里有Category:小作品,可是有些条目有{{stub}}和[[Categoy:小作品]]。我在等开发人改软件。只有在条目修改时才会加入类别,所以还是需要到每个条目,编辑,不需要改任何内容,保存就可以了。我从一月开始,作上半年。--Vina 06:24 2004年9月11日 (UTC)

刚刚看到,连英文版也不全。一年在那里才有263天 :)--Vina 06:27 2004年9月11日 (UTC)

还没有加的条目不需要加category,打开,保存就行了。预览时条目没有在那个类里,但是存了之后会因我在Template里面加的category加入列表。等软件不知道要等多久。已经进去的我懒得去改,但是新的最好不要加重复的。--Vina 06:38 2004年9月11日 (UTC)

管理员[编辑]

Wikipedia:申请成为管理员接受提名吧!--Menchi (討論頁)Â 00:31 2004年9月14日 (UTC)

您已经是管理员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2:01 2004年9月16日 (UTC)
我去大陸破壞二週回來,就發現你變成管理員啦~~特此道賀,恭喜恭喜!!Richy 02:10 2004年9月24日 (UTC)

不知道你说的是我的哪部分工作[编辑]

不知道你说的是我的哪部分工作,hehe LiDaobing 06:01 2004年9月16日 (UTC)

我只敢+en,其他语言我一窍不通,干脆不管LiDaobing 06:10 2004年9月16日 (UTC)
还有几个问题我想问一下
  1. 如何知道我是第多少位维基人(看见User:Shizhao的网页上有,好羡慕)
  2. 如何直接做一个到英文维基的链接(我想在我的用户页面上用)LiDaobing 06:14 2004年9月16日 (UTC)

我来回答吧:

  1. 请参看自己的参数设置|,上面显示你的内部ID号,就是第多少位维基人。
  2. 请参看help:跨语言链接

--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6:34 2004年9月16日 (UTC)

有啦,歹勢(pāisĕ)[编辑]

我一直都把中文維基設為Firefox的首頁之一,不過現在實在太忙了,一天能看的時間不超過二十分鐘……/嘆/ 昨天看到最近在討論關於「繁體中文維基」的事情。個人一直覺得既然已經是wiki的形式了,資訊最好還是能夠集中在一處;目前我也沒有轉戰繁體版的打算(這裡都玩得不怎麼好了,何況……/汗顏/)。不過zh.100ke.info雖是很努力,在繁簡並存上面至今還沒完成,也許這是很多繁體用戶不耐煩的原因吧!但仍然希望這個腳步能繼續前進。我是個認同台灣主體性的人,不過知識學術上倒覺得兩岸華語/漢文/中文大同小異,如果能好好克服一些障礙的話,大家在網路社群上的合作力量實在是值得期待的。--密爾希弗拉雪 16:33 2004年9月17日 (UTC)

BTW,一直都忘了說,我也是學法律的,是T大法律系畢業的……不知道虎兒學長你呢?:p不過我實在是個不及格的法律人啊……--密爾希弗拉雪 17:12 2004年9月17日 (UTC)
又出現了某T大的畢業生了嗎?看來有點天下本一家的味道耶^^a--泅水大象 15:39 2004年9月21日 (UTC)
本來這個學歷是沒什麼重要啦:p
話說是要對虎兒學長說,上次我好像有回信了,不知道是不是後來又寄了?總之我每天都有上中文維基,不過真的沒時間寫太多東西啦,頂多最近看到我在幫忙看繁簡對照表而已:p
五人制世界杯快要開打了,還有一個「台灣足球學運」也在醞釀中,如果您對足球有興趣的話敬請支持一下囉:)
對了,您的blog我也看了,激勵我讓我也想把自己的blog做起來:p--密爾希弗拉雪 01:33 2004年10月7日 (UTC)
(關於聚會的事)之前是在考慮時間的問題啦,但是學長相邀,當然二話不說哩:P
不過我三點半以後才能到~--密爾希弗拉雪 10:01 2004年12月1日 (UTC)

怎麽辦……[编辑]

修改密碼,如果有記住的密碼最好都要改掉……--[[User:Zy26|zy26 (Talk)]] 10:21 2004年9月23日 (UTC)

MSN[编辑]

十分抱歉,至今为止没有MSN,毕竟是IBM,是MicroSoft的大敌(开玩笑)。我有时间取领一个然后向你报道:)。--Wing 13:02 2004年9月24日 (UTC)

Re: Greetings[编辑]

我也很高興認識你:)


無所謂啦!

用"台灣"大概是我的習慣啦, 我不曉得...?--Kerry7374 07:20 2004年10月9日 (UTC)

為什麼車站的那篇被列在刪除投票裡面??

什麼地方錯了嗎???--Kerry7374 07:26 2004年10月9日 (UTC)

首页艺术重复[编辑]

首页分类中“人文科学”下有“艺术”,是和文化并列的,在“文化和娱乐”下的“艺术”似应改为“美术”,因为是和“音乐”、“舞蹈”、“摄影”并列的。--方洪渐 13:26 2004年9月27日 (UTC)

我很好[编辑]

這幾天還挺好的(以後就不知道了,我是活在當下的人;p)。真是不知道怎麽說你們台灣人……,連中華民國歷史都沒有人管,害我一個人做的好辛苦……。:( 我是想說,英文版的資料會比大陸這邊的資料來的中立,但是完全的英文版本翻譯過來也不見得就好,所以你們台灣人應該加上自己的東西。我是很感興趣與台灣、香港人的歷史教科書怎麽寫中華民國歷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的。:P --Yacht (talk) 08:58 2004年9月28日 (UTC)

re: 看一下這個 免得作白工囉![编辑]

我隱約感覺有人把繁體的網頁刪掉, 然後貼到簡体的...是我的錯覺嗎???--Kerry7374 04:47 2004年10月3日 (UTC)

那要怎麼知道某條目已有還是沒有繁體或簡体的內容存在呢? 就我看到繁體的是一片紅, 我是不喜歡這樣的...--Kerry7374 04:56 2004年10月3日 (UTC)

加link[编辑]

請問有沒有什麼文章討論加link的準則? 一直以來我都是知道可以link 就加link, 不知這樣作法對不對... :-p -- gakmo 04:53 2004年10月7日 (UTC)

可能我是因為替年份加連結而加得過分興起 ;p - P.S. 還是想不通你當初怎樣誤會我的意思... -- gakmo 03:54 2004年10月8日 (UTC)

不要伤害新手[编辑]

Hi! 我也正想把这篇从 en 转过来。你正在翻译吗?-- Zhengzhu 22:35 2004年10月9日 (UTC)

好吧,我来试试。- Zhengzhu 02:02 2004年10月10日 (UTC)
过奖了!-Zhengzhu 02:16 2004年10月12日 (UTC)

Wdshu的留言[编辑]

謝謝你的留言. 昨天晚上我因為找資料亂晃到Wiki這裡以後就蠻興奮的啊, 覺得這種編輯百科全書的方式是一種很棒很酷的方式, 有著很多所謂"草根民主"的意涵. 我會順手把一些和我論文相關的台獨運動參與者簡介, 儘快加上去的.

喔. 我在很久以前也讀過兩年的法律系, 後來實在不是太喜歡, 就轉到社會系啦(笑). 我們再好好一起工作吧. --wdshu|阿呆(留言) 17:08 2004年10月10日 (UTC)

感谢您对新手的帮助[编辑]

看过您对我昨天编辑的即时战略游戏这一条目的修订,非常感谢,您是第一个帮助我这一个维基新手的人。如果条目还有什么问题,欢迎您到讨论本页里面进行讨论:-) 另外,我还是不清楚如何上传图片及可能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 --batie 02:01 2004年10月11日 (UTC)

關於Wiki上的分類[编辑]

虎兄:

謝謝你的留言。關於分類的問題,本來我剛看到留言的時候還不怎麼服氣,不過,在細想之後,你說得比較有道理,我接下來會遵循這個原則。

其實我的motivation很簡單,簡單得不得了,就是想讓「台灣人」這個category看起來熱鬧一點。說實話,我在36個多小時前第一次看到Wiki的時候,那種興奮到現在還不算完全結束。我在前24個小時都完全沒睡覺,像發瘋了似地寫東西,在Wiki上改東西。好久沒這種經驗啦,寫論文都沒有過,上次有這種經驗已經是大學時在女生宿舍前站崗,要追老婆的時候啦(笑)。--wdshu|阿呆 18:06 2004年10月11日 (UTC)

虎兄, 謝謝你對某些人名之category的重新修訂. 我才剛把他們加上去, 還有點捨不得立刻去掉啊(一笑). Anyway, 為我多管閒事為你帶來的麻煩說聲抱歉. --wdshu|阿呆 18:18 2004年10月12日 (UTC)

在「中華民國」和「台灣」之間[编辑]

虎兄:

關於你的第二個建議,「原則」上我同意,但是有時候還是必須看上下文的行文來決定。身為台獨運動的研究者,我總共在美國親身訪問過四十個以上的參與者,收集了快兩百個參與者比較詳盡的書面資料,也有一份六十個人左右的生命史問卷調查資料,在某種程度上,我算是蠻能理解他們這些人的想法(或者說,我的研究就是我對台獨運動在某種意義上的參與)。事實上,由於這些參與者生命史中的某些特殊境遇,他們對於「中華民國」這四個字的反感,其實都以已經到了咬牙切齒的程度。而身為一個傳記作者,我會覺得對傳主有一個最基本的「同情式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其實是一個最基本的寫作功課。在這種情況下,我不會說完全不用到「中華民國」這四個字,但是,它通常是在特定脈絡出現,有且也都帶著壓迫、或者是國家機器的意涵。

基本上我會覺得,社會科學是和法律學在性質上相當不一樣的學問(就更不用提人文學了)。我們可能很難用「條列式」的列舉方式,一一將所有的「規則」死板板地訂定出來。以你的建議來說,在提到相關政府職位的時候,應該採用「中華民國」這四個字。這當然沒有錯,以陳水扁來說,如果就他的總統身分來講,在「法律」規定上他本來就是「中華民國」總統。但是,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在提到陳水扁的時候,就一定要加上「中華民國總統」這六個字當作形容詞啊。

一方面,即使他正坐在總統府裡面辦公,他雖然在規定上、或者是表面上正在從事「中華民國總統」的工作,但是,他有可能正在思考中國飛彈對台灣的威脅啊,他也有可能正在想吩咐總統府秘書長,十月十日的時候不要再把那面國旗弄得到處都是了(一笑)。另一方面,從社會學的角色理論(role theory)來講,他也不是只有「中華民國總統」這個身分而已啊。於私而言,他也同時是一個兒子、丈夫、父親、祖父,於公而言,他也還同時是民主進步黨 --- 這個基本上主張台灣獨立 --- 之政黨的黨主席,是被馬英九所管轄的台北市市民,是老家在台南官田的台南人,也是……。這樣的意思是說,我們不可能只要一提到陳水扁,我們就一定要冠上「中華民國總統」這六個大字啊。

再退一萬步來講,陳水扁自己也都已經數度表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了啊。如果論及他的這個「總統」頭銜,在某些脈絡下,他確實是「中華民國總統」,但是在另外的脈絡下,他卻也可能是「台灣總統」啊。

所以我自己暫時的結論大致上是這樣的,原則上如果是提到正式的官銜的話,如果有其必要,我會用上「中華民國」這四個字當作形容詞。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我必須配合我所寫作之傳主的立場及感受,而視情境採用不同的稱謂。

這是我的答覆,希望你能滿意。BTW,請別用「您」稱呼我,感覺怪怪的(笑)。

P.S. 我讀了「台灣維基人列表」上關於這個議題的討論,我目前的看法並不是很同意該文(我指你所引用的Political NPOV一文)的觀點。身為一個社會科學的工作者,我們所受到的第一個訓練,其實就是要我們承認一個研究者對於被研究對象的涉入。我們當然不是像嬰兒一樣渾然不知地開始我們的研究旅程,我們是帶著一堆自我的偏見、父母師長所灌輸給我們的價值觀、以及學科所教導我們之看東西的方式……等等,而展開我們的學術之旅的。這是第一課:承認你自己的偏見。在這個意義下,所謂的「中立」其實是一個概念上的笑話。該文作者(我猜是中國人),很明顯有他/她自己的政治立場,這原本無可厚非,就像我也承認,我就是為了要幫助台獨運動在學術界的能見度,而有意識地選擇這個題目當成我博士論文的主題一樣。但是,當作者自己的政治立場昭然若揭的時候,他/她卻還在使用「中立」這種字眼描述自己的立場,我也只能說,該文作者顯然不是社會科學或人文學的學生,或者是他/她可能需要再接受更多的這種訓練了。--wdshu|阿呆 18:06 2004年10月11日 (UTC)

From 阿呆[编辑]

虎兄, 有個技術上的問題要請教你. 在台灣歷史那個category當中, 我發現有的entry是用「台」字開始的, 有的是用「臺」字開始的. 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夠將這兩個統一在一起呢. --wdshu|阿呆 22:18 2004年10月13日 (UTC)

虎兄, 剛剛才讀到你們對台灣歷史分期的討論, 跟你打個招呼. 我暫時大概沒有太多力氣完成關於台灣歷史的部份(至少不是現在), 不過, 我等下會把我的意見寫出來. 我目前正打開"台灣獨立運動"這個檔案在工作中, 大概已經兩三天了吧, 一直沒完成, 有點心慌, 所以亂找些相關的條目, 用比較簡單的方式把它們填滿.

看了之前你們相關的討論, 你好像是T大法律系畢業的嘛. 這樣算來我也是你的學長(我是社會系的)啦. 不過, 我年紀比你大了不少, 在法學院的時候, 我當過台灣研究社的社長(後來聽說這個社團已經倒啦, 一笑).

之前我們好像有提到國家認同, 我在這裡鬼扯一下. 我在台灣的時候是只反國民黨, 但是並沒有明確的國家認同, 我相信民主的價值, 應該高過和民族相關的價值(這些通常都是掌權者的操弄). 我想我是到美國以後才變成一個台灣民族主義者的. 是中國民族主義者, 台灣民族主義者, 或者是反民族主義者, 這個結果對我而言, 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相關的"過程".

也就是說, 如果你的國家認同是”天生”的, 是你的父母親或者是國家的教育機器所賦予你的, 那我會覺得我們之所以作為一個”人”的最基本要件 --- 自由意志(free will) --- 就被抹煞了. 我承認, 對大多數的人來講, 國家認同常常是一種”命定”的結果, 是一種”生來被賦予”的事情(比如說李登輝所講的”身為台灣人的悲哀”, 一笑). 但是, 如果國家認同真的是在我們自己的選擇之外的東西, 那我覺得這才是更悲哀的事情. 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多數的研究對象都是在國家認同上轉向過的人(包括我自己吧), 在某種程度上, 我會覺得他們勇敢地挑戰了原本之國家機器所教導他們的東西, 而企圖去追尋他們的”自我.” 這正是他們感動我的地方, 也是我願意花那麼久的時間, 去琢磨一本跟他們有關之論文的緣故.

沒什麼事, 寫百科全書條例寫累了, 鬼扯一下比較輕鬆(笑). 祝好.--wdshu|阿呆 13:54 2004年10月16日 (UTC)

好久不見[编辑]

還好啦,出了一趟差,總體有些忙…… 多謝你的關心:)--[[User:Zy26|zy26 (Talk)]] 09:25 2004年10月16日 (UTC)

不要难过[编辑]

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次了,有时候冷静一下就好了,参看Wikipedia:在争吵很热时保持冷静。我也有过类似经历,而且这种事情会发生多次,如果每次都去分辨明白,那就累死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13:21 2004年10月19日 (UTC)

At the moment in work[编辑]

Hello 虎兒,

I am now at working. I'll write a mail to you later. --Wing 15:36 2004年10月19日 (UTC)

要多注意身体呀[编辑]

虎兒兄,看你说身体不太好,慰问一下,要多多注意呀。--Mountain(Talk) 16:23 2004年10月24日 (UTC)


虎兄,謝謝你的留言,也謝謝你的關心。你講得是對的,你一定是盯電腦螢幕的時間太久啦。該偶爾離開電腦一下,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也到外面去和人群碰一碰,體驗一下真正的”人氣”(笑).
其實這個建議應該也適用在我自己身上的。在兩個禮拜前開始參與Wiki以前,我每天除了盯著電腦寫論文和看online新聞,也會利用傍晚的時間到外面去散散步。但是,在過去這兩個禮拜,散步也停掉了,論文的進度也嚴重落後,要是讓我太太知道我一個人在這裡不認真工作,還在網路上亂晃的話,不被打死才怪呢(笑)。
其實,我是抱著一種自以為的「增加台灣之能見度」的使命感在寫東西的。但是,一直到目前為止,卻也都沒寫出什麼我自己覺得有趣和新鮮的東西。很多條目都是從我自己過去論文上的注釋搬下來的(注釋比較好用,因為適合百科全書的長度,正文的敘述反而不好用),也有些條目就是機械式地整理資料,也用不上什麼大腦。我這兩天在思考「中華民族」這個概念(我以前的某篇論文略為處理過這個問題),也正在進行文獻的閱讀。由於不是我太熟悉的領域,讀起文獻來反而覺得有趣的多,也發現極多值得進一步以學術方式探討的問題。我不知道我會不會把這個項目post上去(當然是和目前的寫法很不一樣囉,笑)。不過,對於我這種一輩子都在讀書的人而言,能夠暫時離開自己既定的領域,跑到新的領域去遨遊一番,其實是還蠻快樂的事呢。
不多寫,自己保重,以後如果看到你太晚還在Wiki上晃的話,我就要提醒你去睡覺囉。--wdshu|阿呆 18:26 2004年10月24日 (UTC)

嗨,小老鄉![编辑]

嗨,小老鄉!也是,內地籍貫的在台灣似乎都隱姓埋名了。
我很喜歡籍貫這玩意兒,可惜台灣官方因為種種政治考量而廢之不談。我倒是覺得沒什麼好忌諱的。
中國人,就是慎終追遠的。
看過一些你處理的內容,還有部分對話,很有趣。今後還要以您做榜樣呢。^_^ --桑田不德--Kuwata 23:58 2004年10月25日 (UTC)

"請停止你的行為,否則你將被封禁。"[编辑]

Who are you and why my postings are deleted without any explanation and notice? Is it you who do this kind of destruction to the wikipedia?

貼文前請先細閱這裡的規矩吧。自由與放緃是有分別的。--石添小草 07:55 2004年10月29日 (UTC)

要求翻譯[编辑]

Hi, could you please translate en:Gangnihessou into Chinese and post that you did it here. I am trying as an experiment to have this article translated into every language. Chinese is the largest language without a translation. Thanks. 205.188.116.133 10:43 2004年10月29日 (UTC)

done. --[[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11:13 2004年10月29日 (UTC)

谢谢你的鼓励,我会努力的,大家加油![编辑]

谢谢你的鼓励,我会努力的,大家加油!很高兴认识台湾的朋友,还有,我们这里用QQ太普遍了,听说台湾用YamQQ,呵呵,不知道你用不用?--VipUser 16:02 2004年10月30日 (UTC)

多謝幫忙[编辑]

上次的編輯失誤 謝謝你幫忙改回。這次發現底下有標點可以直接輸入更方便了! 阿牛 01:22 2004年11月2日 (UTC)

Hi 虎兄, 這次的聚會我可能不克參加, 謝謝你的邀約 阿牛 02:25 2004年11月16日 (UTC)

請你幫忙[编辑]

虎兄, 有個朋友寫了一堆和台灣日治時期相關的小條目, 包括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沿革, 還有一些很簡短的關於行政區的說明, 比如說台北州. 我不知道這些東西應該怎麼歸類耶. 你能否幫忙想個辦法處理一下. 謝啦. --wdshu|阿呆 23:42 2004年11月7日 (UTC)

謝謝你的建議, 我想這大蓋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有空就請你動手一下吧. 不過, 一個小問題, "台北州"這個名詞所涵蓋的內容不是固定的, 在不同的時間, 其所定義的範圍並不一致. 該文作者的說明, 卻將它"卡死"啦. 有時間我再慢慢重新整理吧. 再一次謝謝你的建議.
P.S.1.我看到中正紀念堂那張照片啦, 照得不錯喔, 看起來你已經"上手"啦.
P.S.2.我們今天早上下了今年的初雪啦. 冬天又要到啦, 真是傷腦筋. --wdshu|阿呆 15:22 2004年11月8日 (UTC)

祖籍是指祖父的籍貫嗎Eastsea 01:16 2004年11月10日 (UTC)

求救[编辑]

你好,我想請問為何我所編的條目(台北海洋館),維基百科系統顯示我有侵犯他人版權,但明明沒有,內容根本不一樣,我該如何做才能解決此問題呢?又為何會發生此事情呢? a9110069


首頁版型與配色[编辑]

  • 看一下給點意見吧,是有icon的喔!--阿福 02:05 2004年11月8日 (UTC)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编辑]

如果沒有歧義的話是不是應該和国家篮球协会全国广播公司之類的條目採用同樣的命名方式?--[[User:Zy26|zy26 (Talk)]] 00:11 2004年11月11日 (UTC)

我自己覺得,講到國家性質的東西,還是加上國家名稱較妥啦!可是有時候這樣又好像怪怪的(比方說:國立台灣大學之類的)。剛才我改的,我再改回來好了。--[[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00:17 2004年11月11日 (UTC)

反正統一就好啦。--[[User:Zy26|zy26 (Talk)]] 00:19 2004年11月11日 (UTC)

移动页面的时候,历史记录也移动过去了吧[编辑]

RT--LiDaobing 01:34 2004年11月13日 (UTC) :那我先暂停,处理完手头的东西后,我发到Wikipedia:聊天大家讨论一下--LiDaobing 01:41 2004年11月13日 (UTC)

Re:要請你幫個忙[编辑]

Dear all,我把表格放到talk: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去了!--[[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03:25 2004年11月16日 (UTC)

Re:但是要提醒你,不要在維基上散播仇恨的言論[编辑]

听说了这个自由的百科全书,我很高兴。 在我甚至来不及熟悉使用方法的时候就发现了我感兴趣的一个词条,并添了一个基于中国民间普遍的视觉看来很一致的看法。 对反日情绪这个词条,我觉得很有必要增加,日本民族的一些特性,而不可能光陈述具体的事件,至于我以下的陈述是否正确,姑且不论,如果有那位有更好的表达方式的话,我很感谢,注意:请不要散播仇恨,但应该可以陈述仇恨以及产生的原因!


一个民族发展的地理渊源以及生存的状况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特性,这些特性往往可以通过象征物来反映,例如用大象比喻印度,用龙比喻中国,日本民族可以比喻成为老鼠。日本民族生来是一个狭小的岛国,地理位置和历史的沿袭使其野蛮、贪婪。当公元6世纪,从中国学习文明后,也只是取其实用,而对中国文化的大义则通通不要,是纯实用主义的典范。这样的传统不管是在明治维新的变革中,还是二战的狂妄中,以及战后经济的发展中都能有反映。一批可怜兮兮的为了生存在狭窄、残酷的地方进行生存挣扎的老鼠,它们拼命地繁殖,拼命地占有,拼命地向外扩张,日本民族简直就是一窝老鼠!


我还没有看《用户指南》


別把樓上某人的留言台放在心上喔!很多人喜歡找渣,有時間不做有意義的事情,反而如此的浪費別人的時間和精力。這種Internet trolls就是喜歡找渣,凡人,找渣,製造混亂。 It's inevitable that administrators would encouter trolls who antagonize with them. As expected, such unwanted incidents occur most often with the most active admins (see User talk:Shizhao/档案6#关于恢复破坏). It's natural to be a bit frustrated, but, don't waste too much energy over trolls. Don't get discouraged. You're doing good works keeping WP in shape. --Menchi (討論頁)Â 07:42 2004年11月17日 (UTC)

Thanks[编辑]

Thanks... but anyway, the fact is, i am living in China. --jagōn (talk) 06:48 2004年11月18日 (UTC)

well, i just a bit depressed on this issue these days. my roommates said to me that he's against same-sex marriage, because that's devil to the whole human beings even though he knows i am gay. the second one is i just read from a magazine where posts the recent survey about the attitude towards homosexuality in college students in my city. most of them say "i can not live with gay/lesbians", "if there is a gay/lesbian in my dorm, i will move out at once". thirdly, the same-sex marriage legislation is facing setback in the USA, which destroy my dream of a "country of freedom".... those all depress my interests on gay-rights issue. aHaha, maybe i need to find a woman to marry one day (as revenge)! --Yacht (talk) 15:42 2004年11月18日 (UTC)

美國從來就不是一個自由到哪裡去的國家,這是我很早就發現的事實。美國的文化傳統根源是清教傳統,雖然之後有來自世界其他各地的文化注入了美國文化之中,但是清教傳統仍然在美國文化的最底層有著持續且強大的影響力。這可以從保守的共和黨得到了大部分來自美國農業州的選票,而開放的民主黨則得到東西岸的選票可以看出來。而且美國實際上並非一個所謂的“country of freedom”不只是表現在同性婚姻上,也表現在諸如對伊拉克的戰爭、對大企業有利的經濟政策等等面向上。我個人一直都覺得美國是個偽善的國家,所謂偽善,就是其實他並非那麼地自由民主、包容友善,但是他卻把自己裝飾地看起來很自由民主、包容友善,這樣也就算了,但是他偏偏又拿這種偽裝出來的自由民主與包容友善來對其他人說:「你看我們很自由民主、包容友善喔,所以趕快來擁護我們吧!」人家巴黎與柏林可以在知情的情況下選出同志市長,美國一個同志州長在身分曝光後,卻要被迫走入下台一途。好吧,我可能太激動了,事實上美國也有它好的一面啦,比如說總統布希就常常變成一個笑話來讓人發笑,這對於紓解壓力緩和情緒很有幫助的呢。--可夫 20:42 2004年11月18日 (UTC)

可夫兄我不能同意你更多:)(啊,這句又是一句美國英語直譯過來的話啊……XD)--密爾希弗拉雪 10:03 2004年12月1日 (UTC)


呃!你發生什麼事在depressed啊?虎兄, 要有韋小寶的精神啊!(我在說什麼...大概是韋小寶有個兒子叫虎頭吧...) anyhow.我剛剛發現我比你多一名,呵呵!(賊笑)--阿福 17:52 2004年11月21日 (UTC)

From 阿呆[编辑]

虎兄, 好久沒和你講講話啦. 喔, "實質"的事先講講, 我12月還不會回去, 所以你們的聚會不能參加了, 謝謝你的提醒, 就等你們的聚會報告啦. 我這個禮拜終於已經慢慢恢復正常的論文寫作了(笑), 所以, 基本上我已經停止在中文維基上的寫作. 一方面, 我當然必須回到自己的工作上, 儘管實在是不如在維基上亂寫有趣. 另一方面, 突然覺得在維基上面和別人一起塗塗改改(而且多數的塗改似乎意義不大, 都是原始情緒的發洩), 好像還蠻疲累的, 還不如就逕自進行"自己"專業上的寫作計劃, 至少老師是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自己的作品, 好像還是比較有成就感.

已經在中文維基上面混了一個多月了, 大概是有些mixed feeling吧. 這種討論平台, 基本上還是蠻有趣的, 尤其是透過跨語言的連接, 確實是能想到一些過去自己沒有認真想的問題(我最近在維基上以及網路上的"業餘"工作是讀和日本, 韓國, 菲律賓, 越南, 以及中國相關的考古學研究, 心得還不少. 當然, 動機是因為要完成維基上台灣史前時期的寫作). 不過, 和想法差太多的人在這上面溝通, 基本上還是一件疲累的事情, 有時候就會想說, 好吧, 那就算了, 就回到自己的世界吧, 反正是自己的論文, 要怎麼寫, 就怎麼寫. 不管怎麼講, 這一個月是個難忘的經驗, 以後就"慢慢""適時"地貢獻自己的勞動成果吧.

希望你的一切(尤其是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好. 回台灣再找你聊吧. --wdshu|阿呆 15:23 2004年11月23日 (UTC)

虎儿兄可否加入?[编辑]

有没有兴趣加入Wikipedia:维基规划小组?精力不够时对任务和工作做做评论即可,别的事情我们来做。重要的工作哦^_^--冷玉 09:24 2004年11月24日 (UTC)


From Martin Oei[编辑]

近日黃世澤這條目,先在中文維基被人拿來傳揚假死訊,之後有一位IP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人,不斷要求英文維基和中文維基同刪這條目。請中文維基派人去英文維基解釋一下,黃世澤這條目為何會留在中文維基。

我不想在中文維基賣廣告,但石添小草加這條目,是經過深思熟慮。--Martinoei 18:00 2004年11月30日 (UTC)

谢谢鼓励[编辑]

呵呵,没那么容易遭受挫折。当外汇论坛版主时,碰到过连续恶意破坏,灌水、广告、漫骂、恶意用户名,甚至各种IP跳板都出现了,曾经动用5个人连续72小时进行防卫(所以提醒对付破坏要格外小心,消耗管理资源非常之大)。
现在维基规划铺的摊子有些大,所以对我控制能力和实现效果都有怀疑。一步步走吧,做实业有句话“不怕慢,就怕站”,持续积累的最终速度一般会出乎意料的快,这里面关键是不能走错方向、白做工。方向错误是我最害怕的,一定多提醒!
条目编辑暂时不会去做太多,主要是考虑到现在我做的事情是维基团队的薄弱点。根据马桶短板效应,这个工作应该对维基效率最高。
另外,管理员的评选规则太过苛刻了,其他语言版本中一般要求10票以上3/4通过率,可否与其他人讨论一下?我还是蛮遵守规矩的,现在是一票否决那就暂时退下^_^

可以幫忙再更改一下首頁嗎?[编辑]

Dear虎先生,我最進開始用firefox,發現首頁用firefox看會有幾個css上不同的問題(字太小,框線顏色顯不出來),我已經在首页/temp改好了,可以請您幫忙update嗎?謝謝--阿福 03:51 2004年12月5日 (UTC)

Rewrite the History of homosexuality[编辑]

hey, i am planning to rewrite the History of homosexuality in English WP. do u have any information? i want some credit ones. the current entry really s****. If possible, i want to write a separate entry for the History of homosexuality in China. Need you help! :) --Yacht (talk) 04:13 2004年12月5日 (UTC)

wow~ It sounds like a great huge work yeh......I would like to help. But I don't think my English is good enough to edit. Just try and try. Let's rock!! oh..ya...Cough is good in English, I think he can help too. :) --[[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04:18 2004年12月5日 (UTC)

I found it was redirected to history of Sexuality? it's weird.--[[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04:23 2004年12月5日 (UTC)

Well, it's a consensus in English WP that homosexuality has no differences from heterosexulity (which i don't completely agree), so they've merged them all together (that's how they deal with en:Homosexual behavior, which i strongly objected at first). but since it's not long enough, it's okay to be with "heterosexulity", and that's why i want to develope an INDEPENDENT entry for that in China. ;p --Yacht (talk) 04:46 2004年12月5日 (UTC)
這裡有一個問題。Homosexuality這個概念是西方人於十九世紀發明的,在那之前只有所謂的sodomy,沒有同性戀這個概念。也就是說,將同性戀視為一種自我認同的身分,是十九世紀以後的事情,而中國自然要在更晚。中國在現代化之前,只有所謂的「男風」或「好男色」,沒有同性戀,因此要寫一個「中國同性戀史」,一方面會掉入了西方人設定的思維模式裡面,另一方面則會犯了把現代的概念或觀點強加在過去的歷史事件上這個錯誤(也就是用現代去詮釋過去,這是有點本末倒置的)。或許我們可以寫的是「中國同性戀行為史」,但是要小心不能錯誤預設了那些斷袖餘桃的人有homosexual consciousness,或者更精確點來說,將自己認同為同性戀這個身分。
至於將同性戀與其他的sexuality合併起來,其實可能反而是比較radical的做法。因為在queer theory裡面,早就已經告訴大家sexuality是可以隨時游移的,因此把兩者分開來,反而就陷入了二元劃分、二元對立的窠臼裡面。事實上,sexuality的歷史,是因為先有了homosexuality這個概念,所以才相對地發明出了heterosexuality以及bisexuality,因此把所有的sexuality視為同一個歷史背景下的產物,是挺合理的,所以把它們的歷史放在一起,反而可能更容易顯示出彼此的緊密關係。至於性行為部份,我想其實每個人本來就可以對同性與異性進行性行為,沒有必要特別區別開來。--可夫 10:35 2004年12月5日 (UTC)

zhouxiao 的留言[编辑]

多谢您的留言

本人初来乍到,可能在有些方面或有行事不妥之处——非常感谢能予以指出

当然,个人倒还不觉得个人的言论有“政令宣导”之嫌——如对具体问题有疑义,万往能具体指出,毕竟因为环境不同,用词习惯也不同,很难保证没有歧义

本人也说过了,我并非是为了制造矛盾而来,而是为了加强了解而来--zhouxiao 10:32 2004年12月5日 (UTC)

请参与讨论[编辑]

请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是大家的,而不只是专家的”那里讨论。--Mountain(Talk) 16:43 2004年12月5日 (UTC)

幫忙看一下[编辑]

從新改了一下,你看一下有什麽要補充的:User:Yacht/同性戀。 :) --Yacht (talk) 05:19 2004年12月6日 (UTC)

请帮忙[编辑]

第一次尝试[编辑]

我的文学水平一般,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Somagic 06:01 2004年12月11日 (UTC)

编辑个人属性错误[编辑]

看错地址了,麻烦你把下面条目删除 http://zh.100ke.info/wiki/Somagic --Somagic 07:14 2004年12月11日 (UTC)

Re:the legislator election[编辑]

Thanks for the tables. I'll be off to bed now so I haven't completely finished everything. Feel free to insert the rest of the tables (all that is needed at this point is to change the headers into English). --Jiang 07:47 2004年12月11日 (UTC)

辛苦了[编辑]

虎儿在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这个条目上付出很多,辛苦了。不知道这次选举会如何影响两岸关系呀。--Mountain(Talk) 08:30 2004年12月11日 (UTC)

謝謝!終於一個人完成了開票作業!要感謝的人很多。我想條目本身還是盡量保持中立好了。--[[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14:33 2004年12月11日 (UTC)

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编辑]

虎兄,不會吧,你要做線上即時開票嗎?? 等結果出來再輸入也不會太遲吧?? --Kerry7374 08:35 2004年12月11日 (UTC)

有一點是一點吧~~:p--[[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08:38 2004年12月11日 (UTC)

你覺得那個縣市的結果會最先出來?? 還有你有找到當選的那個圖案嗎?? --Kerry7374 09:02 2004年12月11日 (UTC)

勉強用這個看看吧 :D --Kerry7374 09:15 2004年12月11日 (UTC)

歡迎模板需要您的投票[编辑]

請求保護[编辑]

黃世澤開始遭中國來的網友新一波破壞,請求保護。--Martinoei 02:51 2004年12月14日 (UTC)

失望[编辑]

老實說,我這幾天蠻失望的,因爲我之前留了言給你們三個人,可是沒有一個人理我。我等了幾天,決定自己放上去了。我發現自己真的是蠻敏感的人。反正就挂在那裏吧,愛理的人就理一下,沒人理就算了。有種自娛自樂的感覺。那篇大抵也是我最後的一部“大頭之作”,還是到英文WP好了,反正也是沒有人理,不如順便學學英文。我發現我在英文版的排名也下降了好多,而剛剛最近又有時間看同志電影,所以還是有很多材料可以在英文WP寫的。:) --Yacht (talk) 10:41 2004年12月15日 (UTC)

謝謝你提名[编辑]

  • 虎先生,我看到你留言,第一個那個,我每次到en wiki加的(直接打中文)都變亂碼,連不到zh來,後來想一想,用copy hyperlink那邊的碼過去,就ok了,第二個這個,管理員...我是沒想過...我還沒滿三個月吧? 不過也快了 ^^ 時間真的很快, 總之謝謝你啊!送你一個我珍藏的wiki humor secret....「给我最大号--阿福 05:35 2004年12月19日 (UTC)

关于佛罗里达问题[编辑]

关于佛罗里达问题,我觉得标题都定向到佛罗里达比较好,而不是佛罗里达州,就像使用北京而不是北京市一样,地名命名好像有这样一个共识了。--VipUser (^o^) 04:11 2004年12月20日 (UTC)

我只是在作重定向,我目前並沒有要去管有"州"或是"不要州"的問題。^^--[[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04:13 2004年12月20日 (UTC)

不好意思,好像美国的都用xx州,那就没有问题,不过地名命名时要小心,还有重定向可能也要小心一些,选择那些命名确定的条目,然后将其他类似说法重定向到那个页面。我个人觉得重定向不要刻意做,搜索可以找到。不妥之处请指正--VipUser (^o^) 04:17 2004年12月20日 (UTC)

来了看一下连珠讨论页[编辑]

交流交流怎么写,呵呵,如果有空Sosei 03:24 2004年12月21日 (UTC) 虎兒老兄很忙吧,这两天没见来。 那我先去改为我觉得适合的样式。有何不妥等你来了再改合适,如何?Sosei 10:10 2004年12月22日 (UTC)

修改维基媒体季刊关于台湾聚会的报道[编辑]

我根据Wikipedia:聚會/2004年12月台北維基人聚會報告起草了一份关于台湾聚会的报道,准备交给维基媒体季刊,请帮我修改、补充内容。谢谢。--Mountain(Talk) 08:40 2004年12月22日 (UTC)

謝謝學長的打氣!2005年快樂![编辑]

在室外8℃、室內15℃的低溫中一邊不要變成御飯糰的同時,看到學長的訊息真是精神為止一振:D唉呀~我只是接著您和Mountain做的事而已啦:p也祝您2005年行出神蹟喔!:)--密爾希弗拉雪 06:18 2004年12月31日 (UTC)

虎兄, 謝謝你的留言, 是好久沒和你講話啦. 謝謝你的打氣, 不過說真的, 在一般場合要找到這種"滿紙荒唐言"的人還不是太容易, 好像連最基本的價值都和多數人不太一樣似的(笑). 天氣冷了, 自己好好照顧身體啊. 祝你新年快樂, 也希望我在這一年能有機會參加台灣維基人的聚會. 再聊囉. --wdshu|阿呆 17:47 2004年12月31日 (UTC)

谢谢您的提点[编辑]

momoca

请帮忙参加校验工作[编辑]

请帮忙校验板→板闆表→表錶并→并並併竝布→布佈,谢谢。--Mountain(Talk) 23:11 2005年1月5日 (UTC)

邮票的版权信息我改了[编辑]

mountain把和你的讨论给我看了,很不好意思我给你们添了麻烦。不过我还是觉得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可以认定合理使用。而我开始的gfdl很不合适,我正在纠正中。mountain给我一个很好的例子即是台湾云豹中邮票信息的使用。我照此改正了水族邮票的版权。但发现,我无法认定是否符合美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于是新建了template:fairusecn(以前我以为这些东西只有你们这样的管理员才有资格见呢:),加入了我上传的图片的版权信息。下面我会尽量丰富条目,并标示出图片的引用部分。谢谢你的帮助!--smartneddy 07:46 2005年1月9日 (UTC)

Taipei meetup[编辑]

Thank you for the Taipei meetup report. It was added in Wikimedia Quarto here: http://meta.wikimedia.org/wiki/WQ/2#7

It is good to hear of meetings so far away.

Cheers

Anthere 09:33 2005年1月9日 (UTC)

Cheer Up!!![编辑]

虎兄, 看到你寫給大象兄的留言. 前兩天看你在討論頁和人吵"中國 vs.台灣"的問題, 本來就想寫個mail給你, 覺得你好像滿肚子火的樣子. 想告訴你看開一點, 有人真的"越界"了,總是會有人出來嘛, 不是嗎? 就想開點吧, 要"化悲痛為力量"啊(笑). 我上次和那個玩具先生吵架, 心理不舒服, 結果就把"白話字"這條寫完了. 寫完了以後, 還是覺得他對於鶴佬語Wiki的嘲笑態度讓我不舒服, 所以我昨天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 自己把"白話字"學起來了, 然後在上面編了上百個categories. 就是這樣囉. Cheer Up!!! 你的朋友會支持你的, 打起精神吧, 別再生氣啦. --wdshu|阿呆 04:01 2005年1月11日 (UTC)

关于"你知道"[编辑]

虎兄,你知道里面的那幅图还在版权争论中,没有办法,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很难统一了.放在首页还好吗?mountain都说出如果不删这些图恐怕会有负面误导的话了,我是不想再说什么了,该说的都说了,反正他们也说服不了我:(--smartneddy 04:32 2005年1月11日 (UTC)

关于管理员[编辑]

数小时之前我已在Gakmo的对话页中留言,说明我可以转圜的情形。我希望他能正视“伪知识”和条目内容把握的问题,这样我才好改变意见。望理解^_^--冷玉 15:33 2005年1月13日 (UTC)

理解。在大家眼里,我想自己已经不是偏激、偏执的形象了^_^ 希望大家保持坦诚、客观的态度,礼貌和学术并重 --冷玉 04:00 2005年1月14日 (UTC)

虎兒與圖的故事[编辑]

你的意思應該是說,兩岸關係和台灣問題其實在內容上沒什麼太多交集,只是互有牽涉,但是目前什麼拉裡拉雜有關沒關的議題全都塞在台灣問題裡面了,所以我們現在要做個大掃除,對吧?

老實說我看完你的圖之後頭有點暈耶....orz --可夫 (talky? click me!) 17:13 2005年1月21日 (UTC)

我也觉得是。分得这么细,现在可以整理好,但是以后不断有人编辑,恐怕内容上又互相重复,内容相近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17:30 2005年1月21日 (UTC)
確實會有昭哥說的問題。是有些東西不必寫,但是我主要的意思是現在這個條目太包山包海了,失了準頭,拉哩拉雜寫了一大堆,看完了一頭霧水,像是看一堆人吵了一場架,或許我們應該想個辦法,怎麼把不同的部分給串接起來,或許是用template系列文章的方式;或許可以用國家條目的格式,所涉問題都概略提及,詳細內容再看各篇。這必須要給每個條目很清楚的定義,不然最後一定糊掉。--虎兒 17:42 2005年1月21日 (UTC)

我同意虎兒說的POV問題(在我的對話頁中)。如果是想要處理有關兩岸之間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關係的話,「台灣問題」在一開始就不是個很政治正確的名稱,因為這個名稱從一開始就預設了「從台灣外部往台灣看」這樣一個視角,是一種來自於客體的凝視,而不是主體的發聲。所以嚴格來說,「兩岸關係」(中立視角)或「統獨問題」(台灣內部的視角)和「台灣問題」(台灣外部的視角),這三者是應該分開來處理的,我不會認為太細。

內容相近的問題,其實可以在這些條目的一開頭就寫上「本條目主要是處理關於A議題,有關B議題,請參見C條目」,很多其他條目都有這個作法。--可夫 (talky? click me!) 17:50 2005年1月21日 (UTC)

我是觉得这样分的太细了,很难把握。我们又不是学政治的,概念上不知有没有问题?我认为不用分得这样琐碎,两岸关系或者台湾问题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等),统独问题一个(台湾内部的问题),台美关系一个(台湾与美国的关系),中美关系(中国大陆与美国的关系)一个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另外,可以把相关讨论结果汇总一些,形成共识,以免将来没完没了的再从头争论--百無一用是書生 (☎) 17:58 2005年1月21日 (UTC)
基本上差不多啊,兩岸關係會比台灣問題再廣泛一些,,所以我建議兩岸關係包括兩岸政治關係(請參見台灣問題及統獨問題)這段(只是一段,而非條目)。我當然不是說我畫的圖中14塊都要變成條目(那也太嚇人了),我只是在解釋,兩岸+美國交互影響之下,會有很多不同parts,有些可以成為條目,有些目前不必成為條目,但是不能把這9個塊(14塊扣掉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台灣、美國)全部寫成一個,而且都叫作台灣問題,因為這樣是給一個胖娃娃穿了件小衣服,包不住的!--虎兒 18:14 2005年1月21日 (UTC)

游行[编辑]

你好象由台湾同志游行的照片哦,能寄一点给我吗?^^ --Yacht (talk) 20:52 2005年1月24日 (UTC)

原來是MSN的問題(因爲我沒有錢申請國際網路,只用免費的代理登陸,連接不好^^),我有一個gmail的電郵:lenyado然後是@gmail就可以了。有空的話就寄一點給我吧,如果你授權我發佈的話,我可以選幾張放到en:Homosexuality in China那裏。^^ --Yacht (talk) 03:03 2005年1月25日 (UTC)

旅途愉快[编辑]

虎兄, 看到你要到舊金山旅行的留言, 先祝你旅途愉快. 美國東岸今年不算太冷(不過還是一片雪白就是了), 西岸我就不知道囉. 不過, 衣服還是要多帶點,那裡風大.

P.S.要記得去Berkeley晃晃走走, 感受一下60年代嬉皮文化的抗議精神(笑). --wdshu|阿呆 17:33 2005年1月25日 (UTC)

剛看到你在聊天室的留言, 才知道你還要去"夏威夷". 我前兩天讀到一個對"夏威夷"這個中文名稱的有趣註腳. 原來"夏威夷"是廣東人翻譯的, 中文上的意思是"(華)夏""威""夷(狄)"的喻意. 中國人真是一個阿Q的民族(笑). 不知道夏威夷政府會不會繼漢城後進行中文名稱的正名活動. --wdshu|阿呆 17:39 2005年1月25日 (UTC)
虎哥哥要離我們而去了嗎?嗚嗚嗚~~一路順風,好聚好散,不要再吃公家飯了....(揮手帕)--可夫 (talky? click me!) 17:44 2005年1月25日 (UTC)

我2/11大年初三就回台北了啦!!還要帶著奶奶一起回來,現在家裡一團亂,想到就頭大。--虎兒 17:50 2005年1月25日 (UTC)

虎儿,一路顺风呀。--Mountain(Talk) 17:47 2005年1月25日 (UTC)

哇哩.....編輯沖突,一併致謝,謝啦!山哥哥!我得去睡了。大家晚安。--虎兒 17:50 2005年1月25日 (UTC)

抱歉, 這麼晚才回, 最近我蠻忙的, 因為我爸媽也來美國過年, 不曉得有沒有時間, 最近舊金山的天氣是晴時多雲偶陣雨, 希望你來的時候不要下雨 --Kerry7374 19:09 2005年1月27日 (UTC)
虎哥,一路順風。ZZZ...很睏 (对话、留言按这里) 19:56 2005年1月27日 (UTC)

图片版权[编辑]

谢你提醒,图片版权的规则我清楚,目前帖的那些奥斯卡影后的获奖图片都不是有版权的。哪张你觉得有一些问题呢?--wooddoo (talk) 11:54 2005年2月1日 (UTC)

新年logo投票[编辑]

  • 新年logo投票 我做了兩個維基的新年logo喔! 歡迎您來投票! 謝謝! --阿福 08:19 2005年2月7日 (UTC)

關於增加小組的疑問[编辑]

我是新來的,對這裡的環境還是很陌生,希望你能賜教。

我在維基中文版里找不到醫學/醫科的討論小組,請問有沒有這樣的小組存在?如果沒有,我能否成立一個呢?但我卻發現有個生物組,這樣要如何劃分界線呢?--海浪平靜 16:32 2005年2月11日 (UTC)

關於目錄問題[编辑]

謝謝你回答我之前的問題,但我現在又有另一個問題,我研究了很久,還想不出應該如何解決,就是我的用戶頁面里,我無法看到我的目錄,請問你可知為何嗎?--阿仁 01:06 2005年2月12日 (UTC)

Welcome Back[编辑]

虎兄, 你回家了嗎? 還是還在"路上"玩耍呢? 應該是已經回台灣了吧, 歡迎回到中文維基來. --wdshu|阿呆 02:36 2005年2月12日 (UTC)


没关系,Bitte, De rien, You are welcome.Die Harmonie der Welt 01:23 2005年2月13日 (UTC)


[编辑]

HI~我是代表敝校(成功高中)來maintain這個頁面的,所以版權沒有問題,請放心:P 我所屬成功高中校園網路策進會 http://ckshcnca.cksh.tp.edu.tw

如果是說台北高中列表這個應該沒有版權吧:P

感謝指教:P PTC 04:47 2005年2月13日 (UTC)


HI~我參考了各種授權方式後決定先以合理使用的方式宣告(ref:http://0rz.net/b909Y)

我會會去和其他夥伴meeting後再決定是否要以更自由的方式授權,感謝~ PTC 05:08 2005年2月13日 (UTC)

我改好了,不好意思麻煩你那麼多次...感謝:P PTC 05:42 2005年2月13日 (UTC)

虎儿你好~[编辑]

请教一个问题,前两天smartneddy跟我说她想给孙敬修这个条目传上一段孙经修讲故事的录音,大约半分钟左右,想问一下,这样用能算合理使用么?谢谢~--有组织无纪律 (talk) 看看雪夜猫子是个啥 14:50 2005年2月13日 (UTC)

谢谢虎儿兄~,大致明白了,那我照你的意思根smartneddy说了,喔还有一个,孙敬修是个老爷爷~不是姐姐:P--有组织无纪律 (talk) 看看雪夜猫子是个啥 15:40 2005年2月13日 (UTC)

夏威夷歷史[编辑]

虎兄, 剛剛讀到你寫的卡拉卡瓦, 寫得不錯, 拍拍手!!! 看起來你這趟旅行頗有收穫, 要開始寫夏威夷歷史啦. 我前一陣子也花了不少時間亂讀一些和南島民族相關的資料, 比較有系統地把美拉尼西亞, 密克羅尼西亞波里尼西亞的資料整理到我的電腦中. 關於夏威夷, 比較有趣的是庫克船長的故事, 他的故事在歷史人類學界激起了很多關於歷史書寫的討論, 我覺得真是有趣極了. 給你幾個連結, 和你分享一下我讀書的喜悅(笑).

--wdshu|阿呆 21:21 2005年2月13日 (UTC)

擎天柱的问题[编辑]

关于擎天柱这个词汇,我也在想怎么办,因为除了动画人物,它确实还有其他意义存在。

所以写了一个消歧义的。至于具体的分类,尚未仔细考虑。抱歉。希望能帮我找到一个比较好地解决方案。

关于擎天柱[编辑]

对不起,我对Wiki还不是很熟悉。我想我要表达的意思你应该已经明白了,能否帮忙调整一下关于擎天柱的词条以方便他人查找并不会引起歧义和混乱?谢谢!

--Programus 05:32 2005年2月14日 (UTC)

原意的那一条目前看来确实不是必要出现在百科全书中的,如此看来删除比较好呀。呵呵……

不过不知道擎天柱是否会在其他我未知的领域或者作品中作为专有名词出现,消歧义那一条是否具有保留的必要呢?

Wiki的有些规则我还不是很清楚,为了一个方便大家和丰富Wiki的目的,你尽管调整好了。只是要防止出现链接空置的情况。

谢谢!--Programus 05:40 2005年2月14日 (UTC)

邀請[编辑]

Hi, 虎兒, 我是阿福, 由於您曾在美國州份貢獻過所知, 因此前來邀請您加入美國州份維基工程, 目前已列出需要幫忙編輯或翻譯的工作項目, 如君願加入,請在該工作項目留下簽名訊息, 謝謝! --阿福 06:56 2005年2月14日 (UTC)

关于XX史和XX历史[编辑]

以前的讨论我没有看过,但在订类别时,我倒是很认真地看过Category:历史下的条目,好像是什么国家的用XX历史,那些学科的用的还是XX史,我也觉得学科用XX史好像也顺口些,就这么先用了,要不改太多,又要改到别人做的那块了。--高晶 15:21 2005年2月14日 (UTC)

答复。[编辑]

谢谢。恢复那个条目。本来有点丧气的,毕竟花了不少功夫,而且这次很久没能上网,还特意弄了些照片,但是发现居然不见的时候还真的蛮郁闷的。呵呵。thank you,又恢复了继续干活的动力,呵呵~震早剑古泊川 (talk) 16:30 2005年2月15日 (UTC)

版权问题[编辑]

虎兄:

你好,我想问你有关版权的事情

我想写些有关软骨的条目,我觉得些这方面的东西最好能有照片。。。大部分的医学照片都声明只要不是用来搞商业用途,都可以使用。请问这些照片能在这里使用吗?毕竟这里的文章都是教育性的。。。

--阿仁 07:10 2005年2月16日 (UTC)

请教[编辑]

啥叫跨语言连接的条目?Lzy100 00:44 2005年2月17日 (UTC) 有了哪个就不用建英文的转向条目了吗?。。还有个大小写的问题也挺头痛的比如DOOM和Doom 他认为是2个词条,好麻烦啊Lzy100 00:57 2005年2月17日 (UTC)

不知是不是这样就可以给你留言了?[编辑]

你好,很高兴认识台湾的朋友! 签名的问题我现在应该会了!有时间我会把网络封锁那个好好排一下的!

飞行员舒克 02:53 2005年2月17日 (UTC)

中華民國政府版權問題[编辑]

虎兄 , 謝謝你的回答。照你這麼說。。。就是不能用大部分的醫學照片了。

那麼中華民國政府的網站的照片能用嗎?有沒有像美國那樣屬於公共領域?

--阿仁 11:33 2005年2月17日 (UTC)

help !!~[编辑]

那个互助客栈啦,我网速超级慢啦刚才,然后又出了一点状况,结果就。。。不清不楚的给我biaji给删了啦~~~麻烦帮忙恢复吧~~~...>_<...--震早剑古泊川 (talk) 14:42 2005年2月17日 (UTC)


关于中国网络审查[编辑]

关于中国网络审查,您的意见如下: “我的建議,一次處理一個問題,不然問題太多讓人不知道如何回應你。這邊不是BBS論壇,沒弄好就會整個糊掉。希望你考慮一下。” 能否举个例子,我看的不是很明白。

我的初衷是把其中的措辞、来源等问题挑出来,很多朋友感觉得有问题,但是就是找不到具体问题在哪里,我尝试把这些问题找出来让大家看一下,主要是看我的切入点和思路。这篇文章令我也感觉很困惑,多谢你的意见,我会继续关注的。

飞行员舒克 16:26 2005年2月17日 (UTC)

关于那几篇文章[编辑]

说老实话我也有同感,那两位先生的文章shizhao大人似乎已经删除过一次了。不过现在那些文章已经属于维基资源了,百科全书这里剩余的的我觉得del掉也无妨,以上仅为我个人看法,非常感谢您的关注与提示^ ^。--Refrain 14:06 2005年2月18日 (UTC)

关于辛亥革命[编辑]

您好,根据相关资料指辛亥革命在武昌的起义指挥部中,蒋翊武任总指挥、孙武任参谋长。这里的孙武与那位兵法家不一样,而且在中国大陆方面也有人认为当时的孙中山先生远在日本,至少不是辛亥革命的直接指挥人与发起人。事实上,孙中山先生当时一直坚持在边境地区发动起义。--Refrain 04:22 2005年2月19日 (UTC)

照片[编辑]

虎兄 , 對不起,再麻煩你一次。上次問你的關於中華民國政府網站的照片,能再這裡用嗎?有沒有像美國那樣屬於公共領域?很多台湾网站都没有声明,所以,我不知到底情况如何?

因為醫學照片,我目前可以使用的資源只有WHO和CDC的。新馬政府網站很少,資源不多。但是發現台灣網站有很多,如果可以使用,那麼我的資源範圍就擴大很多。利于以后写这方面的文章。

老实说,医学照片我很难自己拍,因为我本身不可能拥有那些器材。

--阿仁 09:53 2005年2月20日 (UTC)

照片[编辑]

我的照片都是我本人或指導學生所拍的照片 並無侵犯任何書本或網路上的圖片或文字 請放心

消歧義[编辑]

臺北和基隆各自都有中山中正信義三區
所以仿台中台南的前例作消歧義

有人乱改[编辑]

有人乱改我的文章[编辑]

虎兄,

谢谢你回答有关我版权的问题。

今天,我发现有个叫Menchi的人修改骨痛热症一文。他修改的部分就是把我所列出的英语相对名词删除!!!

我觉得他的想法过分极端,为何不能够将英语名词同步列出来?医学上,就算在台湾和大陆,大部分学者研究医学的时候都将英语名词同步列出来,因为,目前大部分的医科资料都是用英语写的,将英语列出来的理由,是希望,读者可以在其他语言上进行资料搜索,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中文医学名词并不象英语般那样统一,故,可能因为编者的关系,有些翻译名词并与他人有差别,因此,将有国际标准的英语名词同步列出来可以减低甚至消除误会。这就是我列出英语名词的目的。。。我觉得这个人,真的好过分咧。。。怎么可以完全去除英语!!!你能不能劝劝他。

我觉得我浪费了一个早上的时间将原文恢复。。。。

--阿仁 03:08 2005年2月21日 (UTC)

谢谢你的解释。这次,是因为登革一词来自外语,所以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如果大家觉得都没有必要的话,那就删除好了。

我想问你另一个问题,关于名词的问题,请问这里有规定,所有名词一定要以中国大陆为准则吗?如果海外华人有其他用词,那如何取决?--阿仁 05:28 2005年2月21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