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Wong128hk留言 | 贡献
(未显示18个用户的34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noinclude>{{/header}}</noinclude>
<noinclude>{{/header}}</noinclude>
== <span id="25830c98289bf0f094e6eb221649d484e032ee6145b9e80b38c3229cf8dbb7f8">已</span>删除内容查询公开化 ==
{{saveto|Wikipedia_talk:已删除内容查询}}
已删除内容作为一个公开服务是我从一开始就有的设想。[[WP:AR]]是最开始创建的页面。但是当时社区没有同意我在那边运作,所以我把这个服务放在自己的用户页进行。那么现在这个功能已经越来越完善,并有着多项的配套设施,不知道大家的想法改变了没有。
*关于已删查询公开化,主要的问题是这样的。
*#已删查询本身不适合作为一个大量常用的功能提供。维基百科的数据结构是自增id表,因此查询时所有数据都复制了两份,效率很低。也许服务器处理期间我们不需要考虑,但是大量查询的磁碟成本是显著的。因此已删查询还是劣于页面恢复,只能作为临时解决方案。
*#已删查询模糊删除和不删除的界限。当然这就是已删查询的作用所在。那么这样究竟好不好,就是另一个问题。
*#误操作(忘记flood)容易冲刷最近更改。我在查询的时候曾多次冲刷RC,白磷肯定深有体会。
*#懒惰的 Bluedeck 至今还在采用 sync XHR 作为插件通信机制,导致管理员端插件在查询时会冻住查询用的tab。
*公开化对已删查询的好处
*#提高知名度,使更多人知道和使用。
*#目前已经提供任何管理员都能使用的管理员端查询工具。
*#用户用的已删除查询插件可以经过非常简单的修改就转而po到公开已删查询页面上。
*#虽然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Bluedeck 能够轻易处理所有请求,但是将这项服务转变为不依赖某一个管理员的活跃度的服务总是一件好事。
那么就是这样,请问大家怎么看。[[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9月18日 (一) 13:46 (UTC)
*{{支持}},用過數次了,感覺還是搬出去比較好。--[[User:AndyAndyAndyAlbert|<span style="background:#33E6CC;border-radius:999px><span style="color:#FF2400;">安迪安迪安迪安倍</span>]]~~([[User talk:AndyAndyAndyAlbert|<font color="#FF8C00"><u>颱風吹襲</u></font>]]&#124;[[User:AndyAndyAndyAlbert #訪客簽到區|留名記錄]]) 2017年9月18日 (一) 14:01 (UTC)

現有的[[WP:DRV|存廢覆核請求]]已提供最後版本索取功能,是否有必要另闢頁面處理是項請求?——[[User:Aotfs2013|Aotfs2013]] 留於 2017年9月18日 (一) 14:17 (UTC)
:跟已删查询相比那个功能和DRV的程序混杂在一起,又不能提供完整历史,也没有插件之类的,并不是一个质量的服务。因此,我的想法是,DRV专心DRV,已删查询服务转到AR,让专业的来。[[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9月18日 (一) 16:06 (UTC)
:同意。DRV的重心,在於判斷AFD有否流程上的失誤、或有新的重要證據出現,以致AFD結果需重新考慮。這和AR的目的顯然不一致。"已删查询模糊删除和不删除的界限"的問題不難解決-規定NOINDEX、查詢後一段可以CSD就可以解決。--[[User:Temp3600|Temp3600]]([[User talk:Temp3600|留言]]) 2017年9月18日 (一) 18:50 (UTC)

:其实我觉得弄个[[Deletionpedia]]放着更好--[[User:Shizhao|-{百無一用是書生}-]] ([[User talk:Shizhao|☎]]) 2017年9月19日 (二) 02:11 (UTC)
*条目被删除不等于全无所用,找回被删页面不但可作为改善条目的基础,也具有研究用途,可了解条目先前被删除的原因,有助于方针指引的修订与执行。目前DRV只发送源码,无法查阅条目的编辑历史及过往编辑版本,而且英文版提供刪除頁面查閱服务未见出现乱子,在本地提供有助监察使用情况,站外服务则难以本地控制,实无依赖站外服务之必要。--[[User:Thomas.Lu|Thomas.Lu]]([[User talk:Thomas.Lu|留言]]) 2017年9月19日 (二) 03:52 (UTC)
::中文版的[[Deletionpedia]]好像见过两个,但好像之后像是雷声大,雨声小。——[[user_talk:cwek|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9月19日 (二) 04:02 (UTC)
:::其一[http://zh.deletion.wikia.com/wiki/首頁] 不過已經沒更新了,如果要搞一個刪除wiki則除了侵權和人身攻擊不收其它都收。--[[User:蘭斯特|<span style="font:12px Segoe Script;border-radius:9em;padding:0 2.5em;background:linear-gradient(15deg,#70b 13%,#f0f,#fff 50%,#f0f 77%,#70b);color:#fff;text-shadow:0 0px 6px #9B00AA">Z<span style=color:#c0c>e</span>st</span>]] 2017年9月19日 (二) 07:42 (UTC)

::::labs上可以放一个?--[[User:Shizhao|-{百無一用是書生}-]] ([[User talk:Shizhao|☎]]) 2017年9月19日 (二) 09:33 (UTC)
::::{{支持}},因關注度刪掉連最後版本都無法看見,深受其害。--[[用戶:owennson|<font color="green">owennson</font>]]([[用戶討論:Owennson|<font color="red">聊天室</font>]]、[[特殊:用戶貢獻/Owennson|<font color="blue">獎座櫃</font>]]) 2017年9月19日 (二) 11:43 (UTC)
:::::我心目中的理想情况是将已删查询wikitext和查询时间点parse出来的HTML存到独立的服务器去,目的是可以设定一个有效期限(比如180日),这样就可以放心的大量查询,而不用考虑磁碟问题。[[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9月19日 (二) 11:51 (UTC)

::::[https://tools.wmflabs.org/zhdeletionpedia/wiki/%E9%A6%96%E9%A1%B5]wiki已经初步架好,有人感兴趣吗?--[[User:Shizhao|-{百無一用是書生}-]] ([[User talk:Shizhao|☎]]) 2017年9月20日 (三) 14:10 (UTC)
:::::站外查询储存需要储存html而不是wikitext,所以维基系统反而不适合储存维基查询结果。这个原因是,wikitext会实时展开模版,所以要么在本地维基查询然后实时展开本地模版;要么储存查询请求当时渲染好的HTML,呈现时直接呈现成品HTML。不过如果不在乎这个问题,shizhao的deletepedia是更优的选项。[[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9月20日 (三) 15:27 (UTC)
:::::deletewiki是个不错的想法。之前我就有想过把所有挂上CSD、进入AFD的条目自动转存到外部的维基上。单纯存储维基代码,即使无法正常显示模板,但也方便大致了解条目内容以及再利用这些文字。--Tige[[User:Tigerzeng|r]]([[User talk:Tigerzeng#top|留言]]) 2017年9月20日 (三) 15:47 (UTC)
:::::问题不止这些吧,例如收录规则:是自动收录还是手工提交收录,收录标准是什么(除侵权和G11以外?);管理规则:谁能当管理员;编辑规则:开不开放普通编辑。即使是单纯收录解释后的页面,也需要先考虑如何制定这些东西。——[[user_talk:cwek|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9月21日 (四) 01:02 (UTC)

::::::根据我对其他几个[[Deletionpedia]]的初步观察,都是自动收录为主,手工为辅,存档性质的。收录标准大致是除了侵权、人身攻击和涉及隐私之外被删除的页面(有些似乎只是收条目),另外也允许其他人提删已收录页面(因为侵权、人身攻击和隐私,也可能包括作者或条目相关利益方的诉求,毕竟介绍自家的东西放在Deletionpedia算不上好)。大部分Deletionpedia是不开放编辑的(可以向管理者请求账号和权限),少数开放编辑,毕竟只是存档,编辑也就是一些修复性工作。另外,toollabs理论上不允许架设的mediawiki搞开放编辑。要做的话,学习他人经验很重要--[[User:Shizhao|-{百無一用是書生}-]] ([[User talk:Shizhao|☎]]) 2017年9月21日 (四) 02:18 (UTC)
余试用之,自觉该功能甚佳。自己还是新手的时候,犯了一些错误,导致条目被因为关注度和无来源提删掉。现在看来,错误极为幼稚。有时候这种功能就是一种警示,给后来者看看这个页面是因为什么删掉了,以提供重建时的借鉴。{{支持}}。--[[User:Wang Qiliang|<span style="color:blue;"><strong>雲間守望</strong></span>]] · [[User talk:Wang Qiliang|<span style="color:green;">留言💬</span>]] 2017年9月29日 (五) 15:00 (UTC)
----
似乎在公示前收不到更多意见了,那么公示14日,如果没有人反对,则着手修缮和开放[[WP:AR]]。[[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9月25日 (一) 18:13 (UTC)

:几天测试下来,wmflabs的性能实在太差,导入个页面就超时的一塌糊涂。如果要架个wiki存档,看来还是要另找地方才行,或者弄个基金会的[[wikitech:Portal:Cloud VPS|Cloud VPS]]可能会好点--[[User:Shizhao|-{百無一用是書生}-]] ([[User talk:Shizhao|☎]]) 2017年9月28日 (四) 07:10 (UTC)
:如果有非管理员以非公开的方式存储了被删条目,是否可以协助处理“已删内容查询”请求?--Tige[[User:Tigerzeng|r]]([[User talk:Tigerzeng#top|留言]]) 2017年9月29日 (五) 23:24 (UTC)
::当然可以,这个服务的目的就是搭建一个不正式、非常容易操作和使用的沟通平台,任何人的帮助都是欢迎的。甚至[[user:bluedecklibrary]]中存储的内容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10月1日 (日) 03:24 (UTC)
:::公示期间还剩7日。[[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10月2日 (一) 22:52 (UTC)
::::公示期间还剩2日。[[User_talk:Bluedeck#c5a2b9ac|<span style="font-family:Constantia,Centaur;font-size:83%;white-space:nowrap;border-radius:99em;padding:0 4em;box-shadow:2px 2px 11px #bbb;background:#222;color:#777" lang="en">Bluedeck</span>]] [[拉斯維加斯槍擊案]] 2017年10月7日 (六) 20:14 (UTC)
----
{{y|cb}} [[WP:AR]]已經重新開放,新請求在彼處受理。接下來的一個月裡,介面將稍做改動,user talk:bluedeck 的已刪除內容查詢將逐漸關閉,插件所po請求也會轉而投遞至WP:AR,DRV等其他頁面的措辭也會相應修改。謝謝大家的討論。[[User_talk:Bluedeck#c5a2b9ac|<span style="font-family:Constantia,Centaur;font-size:83%;white-space:nowrap;border-radius:99em;padding:0 4em;box-shadow:2px 2px 11px #bbb;background:#222;color:#777" lang="en">Bluedeck</span>]] [[拉斯維加斯槍擊案]] 2017年10月10日 (二) 02:00 (UTC)
:[[WP:RFUD]]似乎重定向到[[Wikipedia:存廢覆核請求]]會比較好?--[[User:A2093064|<span style="color: #6666FF;">'''A2093064'''</span>]]#[[User talk:A2093064|Talk]] 2017年10月10日 (二) 07:11 (UTC)
::似乎是的 [[User_talk:Bluedeck#c5a2b9ac|<span style="font-family:Constantia,Centaur;font-size:83%;white-space:nowrap;border-radius:99em;padding:0 4em;box-shadow:2px 2px 11px #bbb;background:#222;color:#777" lang="en">Bluedeck</span>]] [[拉斯維加斯槍擊案]] 2017年10月11日 (三) 23:10 (UTC)
:::哦,不是的,RFUD之所以重定向给AR,是因为英维就是如此做的。[[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10月12日 (四) 16:41 (UTC)
::::這是因為英文版的RFUD有恢復頁面的功能(例如英文維基速刪G13的恢復,在中文版可以想成請求恢復被CSD O1或G10刪除的頁面),但在中文維基這應該到WP:DRV進行,現在WP:AR應該是沒有接受恢復頁面請求。--[[User:A2093064|<span style="color: #6666FF;">'''A2093064'''</span>]]#[[User talk:A2093064|Talk]] 2017年10月13日 (五) 04:35 (UTC)
:::::英文RFUD:Please note that this page is NOT for challenging the outcome of deletion discussions or to address the pending deletion of any page。所以RFUD和AR的作用是一样的,只不过RFUD把页面直接放到草稿,而不使用插件整个页面复制一遍(其实是更好的做法)。在实际处理AR的时候,AR也曾直接恢复草稿页面。[[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10月18日 (三) 17:52 (UTC)
* 看过[[WP:AR]]有个疑问:已删除的内容仍然需要署名吗?在AR可否仅提供最后版本?是否必须像Bluedeck先前在自己的讨论页提供的信息一样,给出编辑时分、用户、页面大小、版本号、编辑摘要?--Tige[[User:Tigerzeng|r]]([[User talk:Tigerzeng#top|留言]]) 2017年10月10日 (二) 12:27 (UTC)
::如果使用蓝桌插件,那么就自动生成这个包含完整信息的列表。手动操作过于繁琐,不可能把整个历史存档起来,因此,推荐使用该[[user:bluedeck/etc/ver|插件]](第四个)。然而,如果不想使用插件,执行查询的管理员想给出某个特定版本当然可以。比如,可能某个页面所有版本的差别都不大,而且主要作用是重写条目的话,那就只贴出内容最丰富的版本就好。如果用户进一步要求,再给出更多版本。[[User_talk:Bluedeck#c5a2b9ac|<span style="font-family:Constantia,Centaur;font-size:83%;white-space:nowrap;border-radius:99em;padding:0 4em;box-shadow:2px 2px 11px #bbb;background:#222;color:#777" lang="en">Bluedeck</span>]] [[拉斯維加斯槍擊案]] 2017年10月11日 (三) 23:07 (UTC)
*查詢已刪除的「'''其他用戶'''的User頁或其子頁面」是否需要限制?--[[User:Mewaqua|Mewaqua]]([[User talk:Mewaqua|留言]]) 2017年10月13日 (五) 02:47 (UTC)
**{{支持}}上面的意見。--[[User:和平至上|<span style="background:blue;border:1px darkblue solid;box-shadow:2px 2px 2px purple;color:lightblue;text-shadow:1px 1px 2px lightblue;border-radius:999px">【和平至上】]][[USER_talk:和平至上|💬]][[Special:用戶貢獻/和平至上|📝]]</span> 2017年10月13日 (五) 14:41 (UTC)
***个人认为等同对待,因为这是CC协议赋予的权利。不过可以理解用户不想被看自己的内容的情况,所以这个情况可以讨论。[[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10月16日 (一) 07:31 (UTC)
*{{support}} Why not? : ) --[[User:It's gonna be awesome|<span style="color:#00cc7a; font-family:Lucida Handwriting; background-color:#ffffcc;size:12pt">It's gonna be awesome!</span>]]✎[[User talk:It's gonna be awesome|<span style="text-shadow:0 1px 5px #39f;">Talk♬</span>]] 2017年10月16日 (一) 08:13 (UTC)

::所有被删除内容直接通过[[wikitech:Portal:Data Services|Data Services]]查询数据库就好了:
<source lang=mysql>
MariaDB [zhwiki_p]> SELECT ar_id,ar_title,ar_user,ar_timestamp from archive where ar_title = "研鼎崧圖";
+---------+--------------+---------+----------------+
| ar_id | ar_title | ar_user | ar_timestamp |
+---------+--------------+---------+----------------+
| 2984638 | 研鼎崧圖 | 2208492 | 20151225073237 |
| 2984639 | 研鼎崧圖 | 687728 | 20151225105745 |
| 2984640 | 研鼎崧圖 | 90660 | 20171019094401 |
| 2984641 | 研鼎崧圖 | 90660 | 20171019094558 |
+---------+--------------+---------+----------------+
4 rows in set (1.32 sec)
</source>
--[[User:Shizhao|-{百無一用是書生}-]] ([[User talk:Shizhao|☎]]) 2017年10月27日 (五) 02:18 (UTC)

== 動議對方針及指引頁面實施半保護 ==
== 動議對方針及指引頁面實施半保護 ==
{{saveto|Wikipedia_talk:保護方針}}
{{saveto|Wikipedia_talk:保護方針}}
第181行: 第108行:
:{{同意}},假定善意比較好…… [[User:Ginkos520isthebest|Ginkos520isthebest]]([[User talk:Ginkos520isthebest|留言]]) 2017年11月4日 (六) 07:26 (UTC)
:{{同意}},假定善意比較好…… [[User:Ginkos520isthebest|Ginkos520isthebest]]([[User talk:Ginkos520isthebest|留言]]) 2017年11月4日 (六) 07:26 (UTC)
:{{同意}},避免岐義。<span style="background:#dd55ff;color: #aa00ff">Z<sup>2</sup></span>[[User talk:ZEdzEd3168|<span style="text-shadow:0 1px 5px #aa00ff;color: #aa00ff">3168</span>]][[Special:用戶貢獻/ZEdzEd3168|<small><sub>計算過程</sub></small>]] 2017年11月5日 (日) 12:16 (UTC)
:{{同意}},避免岐義。<span style="background:#dd55ff;color: #aa00ff">Z<sup>2</sup></span>[[User talk:ZEdzEd3168|<span style="text-shadow:0 1px 5px #aa00ff;color: #aa00ff">3168</span>]][[Special:用戶貢獻/ZEdzEd3168|<small><sub>計算過程</sub></small>]] 2017年11月5日 (日) 12:16 (UTC)

我考虑了一下。从“推定”vs“假定”来说:“推定”是基于某种证据的假定,而AGF的核心思想是在无证据的情况下假定其他参与者的行为是出于善意;因此“推定”不适用于AGF(当然从assume这个单词的解释出发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所以可能选用“假定”更为合适一些。而是否需要在标题中添加其他词,我认为没有明显的必要,但加上也没有明显的问题。 --[[User:hat600|<span style="color:#6BA53A;">'''达师'''</span>]]<span style="font-size: smaller;"> - [[User talk:hat600|345]] - [[Special:用户贡献/hat600|574]]</sp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8:10 (UTC)
:{{同意}},善意推定的译名应是从'''无罪推定'''类比而来,但两者词句结构、语义语境有别,应加以修改。支持修改为假定善意。--<span style="background:#6495ED;border-radius:2px;padding:0 1em;font color:#000000">[[user:Hal_0005|'''HAL''']] '' '''<small>Le Patrouilleur</small>'' ''' </sp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9:08 (UTC)


== 修改權限申請方針以一MMS申請要求 ==
== 修改權限申請方針以一MMS申請要求 ==
第387行: 第317行:
*上次就给过建议了,希望您们先做足功课,搞清楚您们建议的标准和V、NOR所要求的二次、第三方可靠来源的存在性是否有关联,如果能证实两者存在关联,那么您们定下的标准就是合适的,否则就是不合适的。--[[User:Antigng|Antigng]]([[User talk:Antigng|留言]]) 2017年11月1日 (三) 13:54 (UTC)
*上次就给过建议了,希望您们先做足功课,搞清楚您们建议的标准和V、NOR所要求的二次、第三方可靠来源的存在性是否有关联,如果能证实两者存在关联,那么您们定下的标准就是合适的,否则就是不合适的。--[[User:Antigng|Antigng]]([[User talk:Antigng|留言]]) 2017年11月1日 (三) 13:54 (UTC)
**{{回應}}{{ping|Antigng}}誠如預料,來源引用上應會以主流媒體報導為主。另外,由於熱帶氣旋強度上的評級在各機構見解不一,個人無法苟同光憑「達五級颶風(颱風)等級強度」之類的這種僅以單一一手來源作為依據,甚至將其納入關注度標準的意見,那樣實在過於草率了。何況,目前不少編輯用戶都會犯下過度仰賴一手來源的錯誤,關於這方面必須作出具體改善及導正。由獨立第三方的二手來源進行驗證,相信能提升條目的整體參考價值。-- [[User:Tenbeens|<span style="font-family:MS PGothic;border-radius:250px;background:#20B2AA;padding:0 10px;color:#fff">'''天秤P'''</span>]] [[User talk:Tenbeens|<span style="color:#59C3E2">Iūstitia</span>]]<span style="color:#DAA520">*</span>[[User:Tenbeens/簽到處|<span style="color:#E6C3C3">Spēs</span>]]<span style="color:#DAA520">~☆</span> 2017年11月1日 (三) 15:58 (UTC)
**{{回應}}{{ping|Antigng}}誠如預料,來源引用上應會以主流媒體報導為主。另外,由於熱帶氣旋強度上的評級在各機構見解不一,個人無法苟同光憑「達五級颶風(颱風)等級強度」之類的這種僅以單一一手來源作為依據,甚至將其納入關注度標準的意見,那樣實在過於草率了。何況,目前不少編輯用戶都會犯下過度仰賴一手來源的錯誤,關於這方面必須作出具體改善及導正。由獨立第三方的二手來源進行驗證,相信能提升條目的整體參考價值。-- [[User:Tenbeens|<span style="font-family:MS PGothic;border-radius:250px;background:#20B2AA;padding:0 10px;color:#fff">'''天秤P'''</span>]] [[User talk:Tenbeens|<span style="color:#59C3E2">Iūstitia</span>]]<span style="color:#DAA520">*</span>[[User:Tenbeens/簽到處|<span style="color:#E6C3C3">Spēs</span>]]<span style="color:#DAA520">~☆</span> 2017年11月1日 (三) 15:58 (UTC)
*這樣亂拋方案投票即是叫人連問題都不去想清楚就去投票,不知為何要這麼焦急?我也不知怎樣投票好,最多只能排除某些方案或準則,例如方案8「收錄所有熱帶氣旋」就一定不可行。一直以來太平洋颱風季專題都[[維基百科:太平洋颱風季專題/編輯指南/常規#建立條目的時機|列明開設風暴條目的準則]],只是近年不斷有人違反,既出現[[維基百科: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7/09/25#熱帶低氣壓22W_(2017年)|未待風暴命名或引發重大傷亡]][[維基百科:存廢覆核請求|就偷步開條目]],亦有維基人[[維基百科: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6/08/29|亂掛關注度模板甚至任意提出刪除申請]]。我明白大多數風暴都有獨特性,準則不能「一刀切」,2000年[[熱帶低氣壓618]]一定是短命弱風,但它突然在大嶼山東面形成並橫過香港,導致天文台急忙直接掛三號就已經夠寫了;反之[[熱帶風暴蠍虎 (2011年)|2011年熱帶風暴蠍虎]]不錯是獲命名,但JMA命名後翌日就已經死了,一生「毫無作為」,都不知有甚麼可以寫。其實大家無需焦急,上述以方案為基礎的「心急人上」投票固然沒意義,除了嚴打為未命名TD偷步開文之外,小弟也暫時想不到太多具體的建議,倒不如我們以準則為基礎,從長計議。我們亦可能要分3種情況處理:一般獲命名風暴、遠洋風暴(東經140度以東)、無名熱帶低氣壓。一般命名風暴較易寫,但遠洋風暴缺乏資料,無名TD通常活不了多久和較少構成重大破壞,準則理應較嚴格。——[[User:Weather Synchronize|W. Synchro]]([[Special:用戶貢獻/Weather_Synchronize|背棄了理想]],[[User talk:Weather Synchronize|誰人都可以]]) 2017年11月6日 (一) 15:42 (UTC)
**{{回應}}{{Ping|Weather_Synchronize}}{{同意}}閣下觀點,「收錄所有熱帶氣旋」的話,那還要關注度幹嘛?更有用戶無視傷亡數據而亂提刪除申請,關注度都是這樣而被遺忘了?-- [[User:Tenbeens|<span style="font-family:MS PGothic;border-radius:250px;background:#20B2AA;padding:0 10px;color:#fff">'''天秤P'''</span>]] [[User talk:Tenbeens|<span style="color:#59C3E2">Iūstitia</span>]]<span style="color:#DAA520">*</span>[[User:Tenbeens/簽到處|<span style="color:#E6C3C3">Spēs</span>]]<span style="color:#DAA520">~☆</span> 2017年11月6日 (一) 16:35 (UTC)


==6个月没有活动的用户的权限除权==
==6个月没有活动的用户的权限除权==
第403行: 第335行:
*如果權限可以完全毋須移除,亦毫無影響,那則應該修改設定,將之加入「自動確認用戶」或「全體」用戶組。如果不能,是不是證明了什麼呢?--[[user:Wong128hk|'''J.''']][[user_talk:Wong128hk|'''Wong''']] 2017年11月2日 (四) 07:30 (UTC)
*如果權限可以完全毋須移除,亦毫無影響,那則應該修改設定,將之加入「自動確認用戶」或「全體」用戶組。如果不能,是不是證明了什麼呢?--[[user:Wong128hk|'''J.''']][[user_talk:Wong128hk|'''Wong''']] 2017年11月2日 (四) 07:30 (UTC)
**只能说明不是每个人都合格或需要该权限,不能说明该权限会对系统造成危险,更不能说明过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去除权限。当然这个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情,毕竟因此除权的人再去申请没有理由不会通过(这反倒说明了除权完全不必要)。不过,如果通知和缓冲期能延长到一个月,我觉得也可以了。[[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4:18 (UTC)
**只能说明不是每个人都合格或需要该权限,不能说明该权限会对系统造成危险,更不能说明过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去除权限。当然这个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情,毕竟因此除权的人再去申请没有理由不会通过(这反倒说明了除权完全不必要)。不过,如果通知和缓冲期能延长到一个月,我觉得也可以了。[[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4:18 (UTC)
:现在[[Special:Log]]中都[https://gerrit.wikimedia.org/r/#/c/384197/ 默认不显示巡查日志]了,真的有必要定期去除不用的巡查权吗?--[[User:Shizhao|-{百無一用是書生}-]] ([[User talk:Shizhao|☎]]) 2017年11月7日 (二) 02:16 (UTC)
*很多情況是IPBE被去掉後用戶很快要求恢復權限,六個月無編輯可能限制過緊,或許能放寬為一年無編輯?巡查、巡查豁免亦然,無必要和管理員權限看齊,另同意修訂為一個月通知期。--[[User:Manchiu|千村狐兔]]([[User talk:Manchiu|留言]]) 2017年11月7日 (二) 02:45 (UTC)


==请注意[[user:螺钉]]的行为==
==请注意[[user:螺钉]]的行为==
第427行: 第361行:
**{{done}}。--[[user:WAN233|<span style="color: #007FFF;">'''WAN'''</span><font face="Cooper Black" size="4.5" color="red">233</font>]] [[user talk:WAN233|(留言)]] 2017年11月5日 (日) 12:39 (UTC)
**{{done}}。--[[user:WAN233|<span style="color: #007FFF;">'''WAN'''</span><font face="Cooper Black" size="4.5" color="red">233</font>]] [[user talk:WAN233|(留言)]] 2017年11月5日 (日) 12:39 (UTC)
*{{支持}}:同意。[[User:Theodore Xu|<span style="font-family:黑体;font-size:Middle;border-radius:999px;background:#1ff;padding:0 10px;color:#000"><b>中二少年西奥多</b></span>]] <small>[[User_talk:Theodore Xu|<span style="font-family:黑体; color:#000">留言</span>]]</small> 2017年11月5日 (日) 12:40 (UTC)
*{{支持}}:同意。[[User:Theodore Xu|<span style="font-family:黑体;font-size:Middle;border-radius:999px;background:#1ff;padding:0 10px;color:#000"><b>中二少年西奥多</b></span>]] <small>[[User_talk:Theodore Xu|<span style="font-family:黑体; color:#000">留言</span>]]</small> 2017年11月5日 (日) 12:40 (UTC)
*{{建議}}:把NASA刪掉,衹留下自太空拍摄的照片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强調NASA,以及把“技術上困難的图片”改成“有技術上困難的图片”。--[[User:和平至上|<span style="background:blue;border:1px darkblue solid;box-shadow:2px 2px 2px purple;color:lightblue;text-shadow:1px 1px 2px lightblue;border-radius:999px">【和平至上】]][[USER_talk:和平至上|💬]][[Special:用戶貢獻/和平至上|📝]]</span> 2017年11月6日 (一) 10:30 (UTC)


== 是否可以对添加关注度模板和提交存废讨论之用户多些限制? ==
== 是否可以对添加关注度模板和提交存废讨论之用户多些限制? ==
第454行: 第389行:
**如果您认为关注度模板是误挂,完全可以在确认条目符合可供查证方针(i.e.加入可靠二手来源)之后删除关注度模板,没人会认为您破坏。N君在提删30天条目的时候也会根据ta本人的判断忽略一些明显没有必要提删的条目。'''维基百科不强求任何人参与''',举证的责任在添加/恢复文字的编者,而不在巡查员。
**如果您认为关注度模板是误挂,完全可以在确认条目符合可供查证方针(i.e.加入可靠二手来源)之后删除关注度模板,没人会认为您破坏。N君在提删30天条目的时候也会根据ta本人的判断忽略一些明显没有必要提删的条目。'''维基百科不强求任何人参与''',举证的责任在添加/恢复文字的编者,而不在巡查员。
**至于阁下经历的条目被提删差点被删除的经历,恰恰说明了阁下的条目本身关注度就有疑点,需要社群的商讨。阁下应当为自己无法提供可靠来源以证明条目的关注度负责,而不是去埋怨一开始抽出时间检验阁下条目并挂上关注度模板的巡查员。--[[User:Lnnocentius|<span style="color:#000000;font:bold 14pt Blackadder itc;text-shadow:#0000CC 0.4em 0.5em 0.3em;class=texhtml">'''''Innocentius Aiolos'' '''</span>]] 2017年11月5日 (日) 22:45 (UTC)
**至于阁下经历的条目被提删差点被删除的经历,恰恰说明了阁下的条目本身关注度就有疑点,需要社群的商讨。阁下应当为自己无法提供可靠来源以证明条目的关注度负责,而不是去埋怨一开始抽出时间检验阁下条目并挂上关注度模板的巡查员。--[[User:Lnnocentius|<span style="color:#000000;font:bold 14pt Blackadder itc;text-shadow:#0000CC 0.4em 0.5em 0.3em;class=texhtml">'''''Innocentius Aiolos'' '''</span>]] 2017年11月5日 (日) 22:45 (UTC)
*「巡查員當然沒有什麼工作量,但是對整個社區是工作量大增,因為巡查員做為審核條目的第一道防線,只要「誤掛」一個條目,其他人就要想辦法尋找來源證明這個條目是「誤掛」,」條目要有可靠來源不是維基的規定嗎?創立條目的人不做好自己要做的事,要其他人幫忙處理爛攤子,怎麼是怪發現問題的人?要減少整個社區是工作量,就不如請每位朋友寫條目時都做好一點;'''要不然,你每天去為當天掛上關注度的條目補充來源,就更是功德無量了'''。--[[User:nivekin|<span style="color: #808000;">'''Nivekin'''</span>]]※[[User talk:nivekin|<span style="color: #ff00ff;">請留言</sp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2:50 (UTC)
*「巡查員當然沒有什麼工作量,但是對整個社區是工作量大增,因為巡查員做為審核條目的第一道防線,只要「誤掛」一個條目,其他人就要想辦法尋找來源證明這個條目是「誤掛」,」條目要有可靠來源不是維基的規定嗎?創立條目的人不做好自己要做的事,要其他人幫忙處理爛攤子,怎麼是怪發現問題的人?要減少整個社區是工作量,就不如請每位朋友寫條目時都做好一點;'''要不然,你每天去為當天掛上關注度的條目補充來源,就更是功德無量了'''。掛模版為甚麼要等30天才提刪,就是要讓大家在這三十天去找來源。--[[User:nivekin|<span style="color: #808000;">'''Nivekin'''</span>]]※[[User talk:nivekin|<span style="color: #ff00ff;">請留言</sp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2:50 (UTC)
::那以後[[:Template:Unreferenced]]大概可以刪了。某些沒來源的條目明顯有關注度,結果發現問題的人不掛Unreferenced反而掛關注度模板,實在不知道這種人是無知還是故意找麻煩?[[天然气]]就是一個例子[https://zh.100ke.info/w/index.php?title=%E5%A4%A9%E7%84%B6%E6%B0%94&type=revision&diff=32617155&oldid=32615379],無知也該有個限度。--[[User:M940504|M940504]]([[User talk:M940504|留言]]) 2017年11月6日 (一) 14:35 (UTC)
:::单纯没有参考不是提删理由,而且不能这样玩,要不然一大堆老条目都遭殃;但是以没有参考资料来彰显条目的关注度对新条目去做提删的话,如果没有补上合格的参考的话,可以认为事物不满足关注度要求而成功被删,所以还是条目编者自己先把来源补足了,自然只针对这个问题难以用这条作为提删理由而已。——[[user_talk:cwek|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7日 (二) 02:21 (UTC)


==不允许IP提删的原因是啥==
==不允许IP提删的原因是啥==
第461行: 第398行:
最近我看有IP提了DRV,所以我想好奇怪,我们不允许IP提删,但是IP可以提DRV嘛?
最近我看有IP提了DRV,所以我想好奇怪,我们不允许IP提删,但是IP可以提DRV嘛?


要我说的话,只要有合理的理由,就符合提删的资格了,所以我觉得IP提删也没什么不行的。[[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4:21 (UTC)
要我说的话,只要有合理的理由,就符合提删的资格了,所以我觉得IP提删也没什么不行的。
(2017年11月7日 (二) 05:53 (UTC)加注:之前VFD是投票制,IP匿名导致无法计票所以不许投票,现在VFD不按投票决定了,该理由消失,所以才出现上面这个问题)
[[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4:21 (UTC)

没啥意见,反正就算规定IP不能提删,该捣乱的还是捣乱。反而言之就算开放IP提删,能够提供贡献的匿名用户照样也没问题。--[[User:Lnnocentius|<span style="color:#000000;font:bold 14pt Blackadder itc;text-shadow:#0000CC 0.4em 0.5em 0.3em;class=texhtml">'''''Innocentius Aiolos'' '''</sp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4:59 (UTC)
*這點我中立偏反對,IP可以CSD可以DRV,再AFD卻只能意見,再說AFD不是投票,我相信管理員們一定有眼睛,看到只投保留沒有理由不可能不會判斷,再說一個投票新用戶看到自己的票被劃掉就很容易再投一次,投來投去劃來劃去,到底是投票還是討論,AFD拿理據和來源出來講嘛>///<--[[User:蘭斯特|<span style="color:#AA0000">米莉婭諾朵卡</span>]]([[User talk:蘭斯特|<span style="color:#AA0000">留言</sp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5:49 (UTC)
::删除方针有提及IP和未确认的不能投票,可能是延续人事管理的投票基准,就是未确认用户不能参与管理表决(但可以参与讨论)吧。——[[user_talk:cwek|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6:01 (UTC)
:::那既然vfd已经不再是按投票决定了,这个禁止似乎是没用了?[[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6:42 (UTC)
::::虽然不是绝对地数票数,但初始时还是用要表达“删除”或相关的动作表述,还是涉及投票,而且一直都是允许发表讨论,管理员在处理时可以考虑IP的论述而不需看其投票。——[[user_talk:cwek|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8:24 (UTC)
:::::充其量只是模板問題,一個ip不用模板說出意見還會被劃票嗎?,在我看來是多此一舉,ip提出的資料來源不是資料來源嗎? 只需要看留言是否提出留刪理據即可。--[[User:蘭斯特|<span style="color:#AA0000">米莉婭諾朵卡</span>]]([[User talk:蘭斯特|<span style="color:#AA0000">留言</sp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8:44 (UTC)
::::::程序仪式的问题,就像美国国会宣读表决时AYE或NAY,有“删除”和只是意见还是有不同的。——[[user_talk:cwek|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9:30 (UTC)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個別哈日的管理員連提報頁面都多次上鎖,容不下IP用戶掛模板提報,說穿了根本就是要「保護」明顯未符合《收錄準則》條目的下三流技倆。詞窮理屈之下反過來一招莫須有,卑P5得很。--[[Special:用户贡献/159.8.69.149|159.8.69.149]]([[User talk:159.8.69.149|留言]]) 2017年11月6日 (一) 06:16 (UTC)
::樓上159.8.69.149疑似[[Wikipedia:持续出没的破坏者/User:SiuMai]]。全維基應該只有這傢伙會將錯全部怪到所謂的「哈日管理員」,似乎從未想過為何沒有其它維基人認同此想法。--[[User:M940504|M940504]]([[User talk:M940504|留言]]) 2017年11月6日 (一) 14:07 (UTC)

: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存废讨论不是数票数,纯粹形式问题,完全可以取消这个限制--[[User:Shizhao|-{百無一用是書生}-]] ([[User talk:Shizhao|☎]]) 2017年11月7日 (二) 02:21 (UTC)
::問題是管理員質素參差,不排除部分更有隱藏的動機,否則不會平日懶得打理,到特定類別的條目存廢討論時,便第一時間跳出來忽略所有既定方針指引,根據票數多寡釐定共識,就算保留理據多薄弱都會以「無共識」或「暫時保留」匆匆結案。--[[Special:用户贡献/88.202.177.250|88.202.177.250]]([[User talk:88.202.177.250|留言]]) 2017年11月7日 (二) 02:36 (UTC)
:::不给IP在ADF提删其中一个主因,是防止有人如阁下使用proxy一样,避免有人用傀儡大量提删以瘫痪存废讨论,及扰乱百科的运作。--[[User:Thomas.Lu|Thomas.Lu]]([[User talk:Thomas.Lu|留言]]) 2017年11月7日 (二) 02:45 (UTC)
::::[[WP:NOT]]是維基五大支柱之一,有用戶創建數以千計不合格的條目你不管,反而去怪罪提刪這些條目的人?這邏輯太過本末倒置了吧!--[[Special:用户贡献/195.181.172.206|195.181.172.206]]([[User talk:195.181.172.206|留言]]) 2017年11月7日 (二) 02:59 (UTC)
::::有理,但是只需要限制下方投票即可吧,发起人毕竟只能有一个。--[[User:Lnnocentius|<span style="color:#000000;font:bold 14pt Blackadder itc;text-shadow:#0000CC 0.4em 0.5em 0.3em;class=texhtml">'''''Innocentius Aiolos'' '''</span>]] 2017年11月7日 (二) 04:14 (UTC)
:::*IP君认为「[[WP:NOT]]是維基五大支柱之一」反映其对支柱与方针之关系有明显混淆,[[WP:5P]]是制定方针的方向,本身并不是方针[[WP:NOT]]。请IP君关注自己是否遵循支柱[[WP:5P4]],也请细阅支柱[[WP:5P5]]。--[[User:Thomas.Lu|Thomas.Lu]]([[User talk:Thomas.Lu|留言]]) 2017年11月7日 (二) 05:20 (UTC)
:::::請勿混淆視聽,魚目混珠。五大支柱之一的「維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書」,其鏈結正正就是[[WP:NOT]]。--[[Special:用户贡献/88.202.177.250|88.202.177.250]]([[User talk:88.202.177.250|留言]]) 2017年11月7日 (二) 06:39 (UTC)

2017年11月7日 (二) 06:39的版本

此頁面探討维基百科的方針與指引


請注重礼仪、遵守方針與指引,一般問題請至互助客棧其他區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公告欄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再擬設立國際關係命名常規為方針 93 12 Sanmosa 2024-06-05 10:46
2 提議英維指引en: MOS:TVINTL經本地化後引入中維維基百科:格式手冊/電視 98 10 Cdip150 2024-06-05 00:17
3 关于国籍的原创研究 24 8 Ericliu1912 2024-05-31 13:54
4 必須防止濫用「防濫用過濾器」 22 16 Ericliu1912 2024-06-02 01:04
5 提議外部連結指引WP:ELNO同時編入WP:可供查證。 18 5 魔琴 2024-05-30 08:55
6 把会让人产生不适感的图片做一层遮掩与提示怎么样? 13 6 Nostalgiacn 2024-05-28 22:51
7 修改RFA流程相關規定 8 3 Sanmosa 2024-06-04 14:57
8 單純羅列名稱的列表要不要刪除 7 7 Nostalgiacn 2024-06-05 00:59
9 提議統一整合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電子遊戲)及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日本動漫遊戲條目) 121 8 Cwek 2024-06-06 11:12
10 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是否適用快速刪除準則 11 9 Ericliu1912 2024-06-05 14:33
11 就重修破壞方針徵求意見(討論通知) 1 1 LuciferianThomas 2024-06-02 01:50
12 关于列表条目中,编者自行选出部分项目置于条目顶端,是否符合中立观点 16 3 红渡厨 2024-06-05 16:25
13 就重修修訂巡查方針徵求意見(討論通知) 2 1 WiiUf 2024-06-06 11:45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重新整理

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

Template talk:Infobox person § 修改 Infobox person 中 native_name 参数位置

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

Wikipedia talk:非原创研究 § 提议:对WP:日常计算做小修改

Wikipedia talk:共识 § 共識建立的遞進步驟

Wikipedia talk:破坏 § 重修破壞方針

維基百科提議

Wikipedia talk:仲裁委员会 § RfC:2024年2月

動議對方針及指引頁面實施半保護

維基的方針指引一直以來都鼓勵編者修訂,以求準確反映社群共識。然而,隨着近年來數宗事件,我認為有必要修改此做法:

  • 上方討論已有偷偷修改指引,以致討論出錯的情形
  • 年初封禁方針爭議,究其原因,始於數年前有人未經社群同意下更改方針,以致日後出現爭議。

由此可見,容許普通用戶自行更改方針,可能會產生嚴重的爭議,後果嚴重。

故在此動議:全保護所有方針及指引頁面。如有需要更改,可經由EP(編輯請求),或提案到互助客棧來達成。

歡迎社群參與討論。--Temp3600留言2017年9月19日 (二) 09:58 (UTC)[回复]
WP:CLOSEAFD不是指引啊。--Antigng留言2017年9月19日 (二) 10:12 (UTC)[回复]
一來您提的案例根本不是發生在指引頁,二來年初發現的方針條例偷刪事件本身就是由管理員操作的,由此可見這根本不是因為方針指引未全保護所引起的問題。當然您可以說另外也發生過其他零星的篡改事件,不過敝人不認為現在的情況已嚴重到足以要全保護方針指引頁面,畢竟我們應盡可能善意推定大家會自律。故此,傾向(-)反对。--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7年9月19日 (二) 12:51 (UTC)[回复]
在確保社群共識下,方針與指引本來就不應輕易修改。——Aotfs2013 留於 2017年9月23日 (六) 11:52 (UTC)[回复]
(+)支持,經過對方針與指引的全面監視可以發現方針與指引被進行未符共識修訂的狀況屢見不鮮,而上個月在下及Subscriptshoe9才主導為逆襲的天邪鬼所改動的好的、不符共識的幾個修改正式修訂入避免地域中心破壞機器人方針......等多部方針與指引中。——Aotfs2013 留於 2017年9月23日 (六) 11:50 (UTC)[回复]
  • (-)反对。似乎没有必要。User:逆襲的天邪鬼封禁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相信友谊就是魔法萌得不能再萌(欢迎ping我,我喜欢被ping。) 2017年9月23日 (六) 13:31 (UTC)[回复]
  • (-)反对,没有必要,但可以半保护。--Lanwi1(留言) 2017年9月23日 (六) 14:42 (UTC)[回复]
  • (+)支持,从历史角度来看的话必要性是很明显的。如果社群全面否认对方针的鬼祟修改和笔误修改的话,这就是不必要的。然而封禁方针一例说明了笔误造成的修改即使被指出后仍然会造成巨大争议。因此实际情况是有必要保护。Bluedeck 2017年9月23日 (六) 22:51 (UTC)[回复]
  • (+)支持可以避免鬼祟修改方針。--【和平至上】💬📝 2017年9月26日 (二) 10:58 (UTC)[回复]
  • 想要案例的話。--A2093064#Talk 2017年9月26日 (二) 11:05 (UTC)[回复]
  • (=)中立:還是有點道理的。但我認為只需要半保護。老用戶么,誰破壞就封禁咯,終身追溯對方針頁面的鬼祟破壞行為。 上海灘維基悍將  守望者傳奇  2017年10月2日 (一) 01:29 (UTC)[回复]
  • (-)反对:没有必要,维基百科是自由的百科全书,自由可以体现在普通用户对方针指引进行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对语句进行修缮等等。目前还没达到需要全保护的程度。--dqwyy (talk) Shōko Nishimiya 2017年10月4日 (三) 01:08 (UTC)[回复]
  • (-)反对,没有必要,半保护即可。--兔喵 ( ゜- ゜)つロ乾杯~ 回复请直接Ping我~ 2017年10月7日 (六) 10:06 (UTC)[回复]

既然如此,改為半保護如何?

抱歉近日學務繁忙,分身乏術。剛剛看到各位的討論,看來各位比較支持半保護的做法。雖然半保護無法阻止所有未經討論的條訂,但至少可以阻止「不明來歷的IP」任意修改方針。冤有頭債有主嘛,至少可以找到用戶來問清楚。

既然如此,我將動議修改為「對所有方針及指引頁面實施半保護」,未知各位意下如何?

另感謝Aotfs2013協助回應,促進討論。 --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7日 (六) 19:06 (UTC)[回复]

實質修訂如下:
現行條文

==永久或半永久保护==
(無)

提議條文

==永久或半永久保护==
方針和指引等對維基運作有重要影響的頁面可以永久半保護。

加了字,是希望將WP:BAG一類頁面也包進去。請各位發表意見。--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7日 (六) 19:12 (UTC)[回复]
仍傾向(-)反对,同反對全保護時候的理由一樣,這樣是惡意推定IP,而且Aotfs2013也說了:「新使用者或IP使用者反倒不太會碰方針與指引」,那全體永久半保護有何用?而且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那類鬼祟破壞並未嚴重到要全體永久半保護的程度。敝人仍然認為,待個別方針頁被屢遭破壞時才個別地去保護即可。--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7年10月7日 (六) 19:25 (UTC)[回复]
問題在於目前會主動監察所有方針及指引的用戶並不多。考慮到萬一修改有爭議,而又在數年後才察覺,我們難以找回ip用戶當面詢問,故只好採取這一措施,方便整個方針/指引系統的管理。如閣下有更好的監察方法(如有技術措施可以一次過查看近年所有對方針頁面的更改),歡迎提出。--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7日 (六) 19:39 (UTC)[回复]
敝人並不認為這是合理理由,即使破壞在數年後才察覺,在察覺時直接無視並回退之即可,更遑論要特別去監察。--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7年10月7日 (六) 19:45 (UTC)[回复]
一般來說,方針數年間必定會有人修改過,故無法直接回退;而且,當一項有爭議的更改存在數年而無人察覺時,對方即可援引"沉默共識"合理化當年的更改,考慮對中文維基會主動監察方針及指引的用戶並不多,這時就很容易出現矛盾。為了實務上的理由,半保護所有方針是最能平衡維基的開放原則和現實中監察人手不足的最佳方案。--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7日 (六) 19:58 (UTC)[回复]
在我而言,本來就不應該需要特別去主動監察,即使監察人手等於零,也不需要半保護(其實「監察」這行為個人覺得本身就帶有惡意推定,是在認為別人不自律),而且「當一項有爭議的更改存在數年而無人察覺時,對方即可援引"沉默共識"合理化當年的更改」也不見得一定是壞事,別忘記任何有議論的修改還是要經過客棧討論,故即使其修改帶來了好結果仍可被提起討論來追溯其有效性;而若帶來了壞結果,也別忘記任何過去的任何形式的共識都是可以被推翻的,故仍可被提起討論來推翻所謂的「沉默共識」。一旦半保,前者潛在的好結局就會被抹殺。--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7年10月7日 (六) 20:51 (UTC)[回复]
我想我能理解您的論點,但我不認同背後的價值觀。我認為您所說的「壞結果」正是我今日提起這項討論的主要原因:以上方Wikipedia_talk:封禁方针#補回封禁方針中有可能是被不小心刪除的內容為例,一次這樣的大型內耗,幾乎將社群的活躍用戶都拖了進去,對社群的損失難以估量。相比之下,偷改方針所帶來的「好結果」可謂微不足道。這是我的邏輯。--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8日 (日) 14:08 (UTC)[回复]
Wikipedia_talk:封禁方针#補回封禁方針中有可能是被不小心刪除的內容我不認為是合理的支持例子——這是管理員的疏失,所謂的內耗和損失等「壞結果」根本是由管理員造成,不是IP,但您卻針對IP來提議半保護,靶點都已經是錯的;應對此例,正確是應該研究怎樣去提防管理員做錯事,不是走去限制IP。故此,恕敝人現在看不出半保護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7年10月8日 (日) 14:38 (UTC)[回复]
目前維基系統沒有一個保護層級連管理員都不可以更改;如果有的話,個人認為非常適合。既然沒有,就只好退而求其次了。如果"提防管理員做錯事"的意思是阻止管理員未經討論下修改方針的話,個人非常支持。--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8日 (日) 16:24 (UTC)[回复]
(-)反对。刚刚和数名提案人在#wikipedia-zh-policy交流了一下。提案人似乎认为,“當一項有爭議的更改存在數年而無人察覺時,對方即可援引‘沉默共識’合理化當年的更改”,但是,这是修改共识方针的理由,而不是修改保护方针的理由。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方针有缺陷而用另一个方针去规避缺陷。--Antigng留言2017年10月8日 (日) 14:14 (UTC)[回复]
(!)意見日語維基也會對方針處以無限期半保護):「

上述の通り、荒らし被害を現に受けていないページに対する半保護は禁止されていますが、例外的に予防的・半永久的な半保護が認められているページがあります。具体的には次のようなものです。

  1. ウィキペディアの方針。
(略)

」--PatrollerAAAA討論|留名2017年10月11日 (三) 07:27 (UTC)[回复]

再等一下。--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21日 (六) 14:21 (UTC)[回复]
再等一下下。--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30日 (一) 08:43 (UTC)[回复]

要求更改方針指引頁面時必須附上解釋

誠如antigng所提到,目前共識方針「(在方針中)小修改可以直接编辑,但亦应经过严格仔细的检查。」一句確有漏洞:所謂「严格仔细的检查」純靠自由心證,難以執行。
為此,我提議更改如下:
現行條文

==共识的级别==
方针与指引反映既定共识,并应保持其稳定性与持续性。因此,在方针的修改上,维基百科要求比其他页面更高的参与度和共识。重大修改应首先在互助客棧和讨论页提出,并提供足够长的时间以确保议题能在实施前充分讨论。小修改可以直接编辑,但亦应经过严格仔细的检查。在修改方针时,缓慢而保守,积极谋求他人看法与同意的编辑,更容易为社群所接受。

提議條文

==共识的级别==

方针与指引反映既定共识,并应保持其稳定性与持续性。因此,在方针的修改上,维基百科要求比其他页面更高的参与度和共识。重大修改应首先在互助客棧和讨论页提出,并提供足够长的时间以确保议题能在实施前充分讨论。小修改可以直接编辑,但亦应经过严格仔细的检查,並在編輯摘要、對應的讨论页互助客棧解釋自己的更改。任何用戶都有權回退無任何解釋且涉及实际内容的更改。在修改方针时,應缓慢而保守。积极谋求他人看法与同意的编辑,更容易为社群所接受。

修改處以粗體標明,歡迎各位討論。--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10日 (二) 17:29 (UTC)[回复]
是否可以理解为,没有摘要且涉及实际内容的更改可以直接回退? --达师 - 345 - 574 2017年10月11日 (三) 10:35 (UTC)[回复]
正確。這一點能夠確保所有對方針指引的更改都是有共識的,不然日後其他人看到更改時,都不知道應從那兒入手了解為什麼會有該項更改。--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11日 (三) 18:32 (UTC)[回复]
建议明文写入。 --达师 - 345 - 574 2017年10月21日 (六) 17:16 (UTC)[回复]
OK,已改。--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23日 (一) 23:24 (UTC)[回复]
本人認為因技術更變(如MediaWiki 版本更新所導致的說明更變(e.g. 新管理員權限)) 或其他外部因素所導致的更變(如基金會保護的增加),方針討論連帶的其他更變應該可以直接在未經諮詢的情況下可以即時更改,唯應公告更改的事項。--1233|點此與此廢青展開激情對話 | 千錯萬錯都是阿道夫的錯 2017年10月13日 (五) 17:33 (UTC)[回复]
個人認為即使是無需諮詢的更改,也應在編輯摘要出交代這項更改從何而來。--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14日 (六) 18:01 (UTC)[回复]
這句我不反對。--1233|點此與此廢青展開激情對話 | 千錯萬錯都是阿道夫的錯 2017年10月28日 (六) 07:25 (UTC)[回复]

在下建議在人多的互助客棧說明而不是討論頁,討論頁的人太少了。——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0月14日 (六) 08:51 (UTC)[回复]

本案的目的在於收緊對更改方針的限制。即使是在討論頁說明﹐至少仍是有跡可尋。有些較為輕微的修正,每次都要去vp確實有些麻煩。--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14日 (六) 18:01 (UTC)[回复]
如無進一步的討論,就此公告七日。請社群多多發表意見。--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18日 (三) 12:46 (UTC)[回复]
(-)反对:同1233,那樣的更改不需要在編輯摘要交代。--Opky9407留言2017年10月24日 (二) 12:14 (UTC)[回复]
抱歉我不認同。沒有交代,又如何得知編輯的根據何在呢?現在維基有眾多方針指引頁面可供人修改,如果大家都不願意提供理據,恐怕難以促成有意義的方針修訂討論,日後該筆更改是否有共識更可能成為社群內亂的源頭。--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29日 (日) 21:11 (UTC)[回复]
考慮到早前有留言尚未回應,再延長公示期三日。--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29日 (日) 21:13 (UTC)[回复]
  1. @Temp3600概念上同意,但对叙述不满意:“或讨论页等地方”很宽泛,其他页面、用户讨论页乃至站外都可解释为范围内,易有争端。想法:“并在编辑摘要解释自己的更改,或在所修改页面的讨论页或互助客栈公示。”
  2. “无任何解释”也宽泛,比如润色语句、精简语句,本身是解释,但可能变动原意(且不同人理解不同)。“无有效解释”可能好一些,回退者可以自由心证——这个解释看不懂,所以勇于回退。若说破坏者可以利用,管理员可鸭子测试。“无合理解释”也许更好,但解读范围可能更大。“实际内容”或许应“实际含义”或“实际定义”,实际内容有点像指raw。感觉后半句可能不需要,本来任何用户就都有权回退来历不清的共识变更,修改者此时应该向他人寻求共识--YFdyh000留言2017年11月2日 (四) 09:59 (UTC)[回复]
第一項同意,明確要求必須於编辑摘要、讨论页或互助客栈三個地方之一解釋,有助避開漏洞。第二項方面,明文寫入是為了避免其他人聲稱回退者是在破壞,反過來投訴回退者。(因為回退權只可用於應對破壞,有人可能借此反對。)實際字眼可以再討論一下。“无有效解释”暫時不打算採納,以免造出更多回退戰。--Temp3600留言2017年11月2日 (四) 11:39 (UTC)[回复]
考慮到部分小修改確實無甚爭議,暫時不打算設立公示期。如日後實施時發現目前條例仍不足夠保障方針的穩定性,再行增補。--Temp3600留言2017年11月4日 (六) 12:12 (UTC)[回复]
由於再次收緊修改項,特別再公告五日。如無再一步意見,即行修改。--Temp3600留言2017年11月4日 (六) 12:16 (UTC)[回复]

Wikipedia:善意推定是否应更名?

这是一个抠字眼的建议。“善意推定”似乎很容易被理解为“(怀着)善意(进行)推定”。然而Assume Good Faith的意思是“推定(他人是)善意(的)”。如果把“善意推定”反过来改成“推定善意”甚至“假定善意”(如WP:5P的用法),似乎可以减少歧义。可参见WP:AGF佯谬。 --达师 - 345 - 574 2017年10月11日 (三) 10:40 (UTC)[回复]

( ✓ )同意更改為“推定善意”。-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0月11日 (三) 11:22 (UTC)[回复]
不要縮稱就好了,標題直接叫WP:推定他人善意之類的--Liaon98 我是廢物 2017年10月17日 (二) 12:07 (UTC)[回复]
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改名很麻煩,有人願意接手再說。--Temp3600留言2017年10月17日 (二) 14:47 (UTC)[回复]
( ✓ )同意,善意推定这名称听起来蛮别扭的。--偷窥ACU的用户页/留言 2017年10月18日 (三) 12:57 (UTC)[回复]
(!)意見 或許可改成 "善意的推測/定"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0月18日 (三) 13:03 (UTC)[回复]
閣下的建議不行,現在就是標題缺少主詞或受詞,導致不知道是要「主詞帶著善意推定受詞」,還是「主詞推定受詞是善意的」;該頁的意思是後者,但問題在於常被錯誤理解為前者。--Liaon98 我是廢物 2017年10月19日 (四) 11:53 (UTC)[回复]
( ✓ )同意更改為“推定善意”。--葉又嘉留言2017年10月21日 (六) 07:25 (UTC)[回复]
( ✓ )同意應更改作「假定善意」為宜。--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7年10月29日 (日) 15:29 (UTC)[回复]
不懂為啥一定要四個字,用多一點字清楚表達不是很好嗎--Liaon98 我是廢物 2017年10月30日 (一) 21:48 (UTC)[回复]
( ✓ )同意,假定善意比較好…… Ginkos520isthebest留言2017年11月4日 (六) 07:26 (UTC)[回复]
( ✓ )同意,避免岐義。Z23168計算過程 2017年11月5日 (日) 12:16 (UTC)[回复]

我考虑了一下。从“推定”vs“假定”来说:“推定”是基于某种证据的假定,而AGF的核心思想是在无证据的情况下假定其他参与者的行为是出于善意;因此“推定”不适用于AGF(当然从assume这个单词的解释出发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所以可能选用“假定”更为合适一些。而是否需要在标题中添加其他词,我认为没有明显的必要,但加上也没有明显的问题。 --达师 - 345 - 574 2017年11月6日 (一) 08:10 (UTC)[回复]

( ✓ )同意,善意推定的译名应是从无罪推定类比而来,但两者词句结构、语义语境有别,应加以修改。支持修改为假定善意。--HAL Le Patrouilleur 2017年11月6日 (一) 09:08 (UTC)[回复]

修改權限申請方針以一MMS申請要求

現行條文

大量訊息發送者:暫未有明確要求,主須可信,並確實需要傳送大量資訊。申請時請提出合理緣由。

提議條文

大量訊息發送者:申請者應該展示其有恆常需要發送大量訊息,又或者講述清楚為何需要此權限。過往曾提交過至少一次大量訊息發送請求者或者可以以此展示其熟悉此權限使用指引

現行條文

管理員處理提案時,可向相關用戶提問或要求提交來源等佐證。一般建議等候七整日,以便用戶有足夠時間回應提問或要求。七整日過後,如仍無回應,則可以結束提案,並等待存檔。

提議條文

管理員處理提案時,可向相關用戶提問或要求提交來源等佐證。一般建議等候七整日,以便用戶有足夠時間回應提問或要求。七整日過後,如仍無回應,則任何用戶均可以結束提案,同時須標示為因等候回應逾時而結束,並等待存檔。

討論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中關於台灣與中國的名稱使用

今天有管理員告知可能違反WP:PB,因此修改special:diff/46710278,不過此處根據WP:PB所描述其在政治一節,而我條目所述該為地理位置之描述,依規定所述改成「中國大陸海南島、台灣」,這樣一改我認為這是歧視字面上反而會誤認海南島不是中國政體,而顯得彆扭,參見褐擬鱗魨裡面的分布明顯是地理位置而不是政治主體,這個改成「中國大陸、台灣」這邊不會不順,但看看血桐裡面的分布一節,如果改成「中國大陸廣東、台灣」,不僅語句不順也感受歧視廣東不是中國而刻意不使用中國,但這邊的中國該為地理描述,本意上不違反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在此提出討論若條目明顯描述地理位置是否能與此有所區隔。--Zest留言簽名板 2017年10月25日 (三) 19:10 (UTC)[回复]

既然是说“海南岛”和“广东”,我觉得前面不需要加中国大陆也没关系。--1=0欢迎加入WP:維基百科維護專題 2017年10月26日 (四) 02:09 (UTC)[回复]
為什麼不加也沒關係?-KRF留言2017年10月26日 (四) 07:31 (UTC)[回复]
難道還有其他海南島、廣東不成?--【和平至上】💬📝 2017年10月26日 (四) 12:29 (UTC)[回复]
正是,有廣東省廣東省_(中華民國) -KRF留言2017年10月27日 (五) 16:36 (UTC)[回复]
可是這是地理描述,所以應以目前實際的分界而定(即使是臺灣也不會有人看見“廣東”會以為是廣東省_(中華民國)吧?)。--【和平至上】💬📝 2017年10月29日 (日) 07:08 (UTC)[回复]
赞同语句通顺优先,白點斑蚊哪管你这片土地属于哪国。Abacn留言2017年10月27日 (五) 16:29 (UTC)[回复]
我認為一個名字,大家聽得明白就行了吧……管他什麼政治問題的…… Ginkos520isthebest留言2017年10月31日 (二) 08:31 (UTC)[回复]
难道有人认为广东是中华民国的?中二少年西奥多 留言 2017年11月1日 (三) 12:06 (UTC)[回复]

再提修改關注度_(熱帶氣旋)

前言

由於低關注度的熱帶氣旋的存廢意見仍未有共識,故再提一次,以下為數個方案。

方案

方案六為現時方案。 提出人簽名:學生會書記最近超缺人,希望各位申請 天蓬大元帥會客 2017年10月29日 (日) 06:14 (UTC)[回复]

方案一

對於「熱帶氣旋」的內容,收錄的標準是須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或以上:

  • 達五級颶風(颱風)等級強度。
  • 對人類社会造成显著的影響,包括但不限于,如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 成为数个教育机构或研究所课程中的案例,或作为学术上的研究资料。
  • 擁有長期的存活時間或經過、路徑有特別或能與其他热带气旋实例作比對。

熱帶風暴以上,但不符合以上標準,重定向至當年風季。

方案二

對於「熱帶氣旋」的內容,收錄的標準是須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或以上:

  • 達五級颶風(颱風)等級強度。
  • 對人類社会造成显著的影響,包括但不限于,如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 成为数个教育机构或研究所课程中的案例,或作为学术上的研究资料。
  • 擁有長期的存活時間或經過、路徑有特別或能與其他热带气旋实例作比對。
  • 至少有一個氣象機構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且達颶風(颱風)等級以上強度

熱帶風暴以上,但不符合以上標準,重定向至當年風季。

方案三

對於「熱帶氣旋」的內容,收錄的標準是須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或以上:

  • 達五級颶風(颱風)等級強度。
  • 對人類社会造成显著的影響,包括但不限于,如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 成为数个教育机构或研究所课程中的案例,或作为学术上的研究资料。
  • 擁有長期的存活時間或經過、路徑有特別或能與其他热带气旋实例作比對。
  • 至少有一個氣象機構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且達熱帶風暴以上強度

熱帶風暴以上,但不符合以上標準,重定向至當年風季。

方案四

對於「熱帶氣旋」的內容,收錄的標準是須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或以上:

  • 達颶風(颱風)等級以上強度。
  • 對人類社会造成显著的影響,包括但不限于,如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 成为数个教育机构或研究所课程中的案例,或作为学术上的研究资料。
  • 擁有長期的存活時間或經過、路徑有特別或能與其他热带气旋实例作比對。

熱帶風暴以上,但不符合以上標準,重定向至當年風季。

方案五

對於「熱帶氣旋」的內容,收錄的標準是須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或以上:

  • 達颶風(颱風)等級以上強度。
  • 對人類社会造成显著的影響,包括但不限于,如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 成为数个教育机构或研究所课程中的案例,或作为学术上的研究资料。
  • 擁有長期的存活時間或經過、路徑有特別或能與其他热带气旋实例作比對。
  • 至少有一個氣象機構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且達熱帶風暴以上強度

熱帶風暴以上,但不符合以上標準,重定向至當年風季。

方案六

對於「熱帶氣旋」的內容,收錄的標準是須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或以上:

  • 擁有气旋发生区域所在的命名管理机构給予的編號。
  • 對人類社会造成显著的影響,包括但不限于,如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 成为数个教育机构或研究所课程中的案例,或作为学术上的研究资料。
  • 擁有長期的存活時間或經過、路徑有特別或能與其他热带气旋实例作比對。

方案七

對於「熱帶氣旋」的內容,收錄的標準是須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或以上:

  • 擁有气旋发生区域所在的命名管理机构給予的編號。
  • 對人類社会造成显著的影響,包括但不限于,如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 成为数个教育机构或研究所课程中的案例,或作为学术上的研究资料。
  • 擁有長期的存活時間或經過、路徑有特別或能與其他热带气旋实例作比對。
  • 至少有一個氣象機構發出熱帶氣旋警告

方案八

收錄所有熱帶氣旋

M.Chan的方案

不論是否獲得命名,正文部分(未計首段)篇幅最少弄得像今年苗柏的發展過程這樣。注意是「發展過程」和「影響」合共計算,以可擴充的篇幅計算,不以現有篇幅計算。熱帶風暴梅花、熱帶風暴馬鞍、熱帶風暴盧碧和2011年熱帶風暴蝎虎可能不符合此準則。--M.Chan 2017年10月29日 (日) 10:02 (UTC)[回复]

Tenbeens的方案

對於「熱帶氣旋」之內容,收錄標準是須符合下列至少有一:

  • 對人類社會造成顯著影響者。包括但不限於: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及經濟、財產損失,抑或多處設施損毀者。
  • 成為數個教育、研究機構之課程案例,或作為氣象機構之研究資料,以體現其探討價值者。
  • 熱帶氣旋本身具特殊紀錄者,如活躍期極久、所經之處極其罕見、路徑特殊、數度反覆增強、移速極快或極慢、強度極強、強度或結構維持穩定、結構發展與增強速度極快、中心過山方式特殊者。包括但不限於:可與同樣具若干特質之其他熱帶氣旋作出實例比對,前提為須有相關文獻、網站或報導支持,不得原創研究
  • 熱帶氣旋在若干地區挾帶風力、雨量、氣壓等,以致創下相關氣象紀錄者。惟下沉氣流所引致之高溫,抑或空氣品質極低等則不納入考慮。
  • 至少一個氣象機構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或強風、豪雨、暴雪警告等,抑或當局發出土石流、洪水、風暴潮警戒等,並有網站或媒體廣泛報導者。
  • 當局採取數個戒備措施。包括但不限於:大規模船隻或飛機航班停駛、大規模市場運作暫停、大規模道路或山區封閉者。
  • 其引致大規模地區有斷水、斷電、斷話、斷網、斷路、斷糧、斷油氣能源等民生機能停擺,左述至少有一者。
  • 其引致之後續效應廣泛者。包括但不限於:疾病蔓延、饑荒、治安問題、財經蕭條、影響戰爭推演、航海或航空事故、民間物價哄抬造成經濟影響較重,左述至少有一者。
  • 對於一些歷史熱帶氣旋,即便不符合其他關注度標準,但當時的人們對該次熱帶氣旋的解釋(如神諭),及其對宗教思想及哲學上的影響,可能使該熱帶氣旋具有關注度。
  • 其他相關描述豐富,且來源充份足以支撐全文內容者。—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Tenbeens對話貢獻)於2017年10月29日 (日) 15:31 (UTC)加入。[回复]

投票區

可投多個票

支持方案一

支持方案二

支持方案三

  • (+)支持:有最基本的要求又非過於嚴格。--Win. M. 2017年10月29日 (日) 15:25 (UTC)[回复]
    • (※)注意:五級颶風(颱風)等級強度是極為嚴格的要求,大部分造成災害的風暴都沒有這麼強大,不要說是其他洋域了,就連佔全球熱帶氣旋活動最大宗的西北太平洋也有沒有五級強度熱帶氣旋的年份,更何況許多五級颶風(颱風)強度熱帶氣旋造成災害時已經不是五級強度了。—以上有簽名的留言由R96340對話)加入於 2017年10月30日 (一) 05:32 (UTC)[回复]
    • 今年五級還只有奧鹿而已,蘭恩也差點啊--PatrollerAAAA討論|留名2017年10月30日 (一) 10:17 (UTC)[回复]
    • 但此方案注明了只要達成其中一項標準就可以收錄,「至少有一個氣象機構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且達熱帶風暴以上強度」是較為寬鬆的。小妹認為一般讀者會比較關注對其地區造成影響的熱帶氣旋。換言之,沒有登陸且較弱的熱帶氣旋關注度相對低,且其內容主要為發展過程,可以在當年風季條目內撰寫,所以小妹支持方案三。至於A君說的蘭恩,日本對其發出了暴風警報,小妹相信在此方案下蘭恩仍然可以收錄。--Win. M. 2017年10月30日 (一) 12:36 (UTC)[回复]

支持方案四

支持方案五

支持方案六

支持方案七

支持方案八

支持M.Chan的方案

支持Tenbeens的方案

意見區

Wikipedia:關注度 (熱帶氣旋)僅是一篇論述,不會對存廢的處理做成約束,且論述修改前未必須經過冗長討論,可逕做修訂。——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0月29日 (日) 09:34 (UTC)[回复]

共識方針有指:
......許多這樣的廣泛討論將引發某種形式上的民意測驗,但民意測驗只應被視為理順討論,而不應被視作投票。共識最終將根據支持和反對該議題的論點質量所決定,同時經過維基百科方針的審視,而不應通過簡單計票統計多數來決定。回復「是/否/支持/反對」這樣的評論,除了表達道義支持外沒有任何意義;回復「支持/反對用戶X的意見」則更好一些;在你的看法下提出新穎的見解才是最好的做法。我們的目標是提出有說服力的理由來作出決定,而不是根據公開支持的比重來作出決定。......
坦白說,以上的投票意義不大。——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0月29日 (日) 09:39 (UTC)[回复]
  • 首先,《關注度(熱帶氣旋)》並未確立為指引。其次,如果有爭議,為何不逐條討論?然後,MChan君提案即是什麼呢?可否歸納一下呢?--J.Wong 2017年10月29日 (日) 09:35 (UTC)[回复]
  • 在下的方案就是以可撰寫的內容作為收錄的準則。估計林天蓬君是想達成共識然後立為指引。--M.Chan 2017年10月29日 (日) 10:02 (UTC)[回复]
    • (:)回應,撰寫再多能影響關注度?學生會書記最近超缺人,希望各位申請 天蓬大元帥會客 2017年10月29日 (日) 14:27 (UTC)[回复]
      • (:)回應@林天蓬當然可以,正因為在內容上有豐富內容和來源,才能顯現該條目的閱讀價值,那就是關注度了。--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7年10月29日 (日) 15:25 (UTC)[回复]
        • 回復樓上,並不可以,ACG愛好者可以根據作品劇情為一個角色寫出數十萬位元的內容,但該角色很可能不符合關注度。尤其多數角色,例如航海王多數角色,相對的,內容少也可能符合維基的收錄指引。--Zest留言簽名板 2017年10月29日 (日) 22:58 (UTC)[回复]
        • 习惯的关注度不是WP的关注度,关注度是来源展现出现实对该事物是否有关注,不是通过堆积来源让现实去关注事物,这叫文宣。“年轻人,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危险啊。”——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0月30日 (一) 01:29 (UTC)[回复]
          • (:)回應@蘭斯特cwek內容少當然能符合,只要有明確來源足以支撐全文即可。就薇子在上方的回覆當中,係指備受一些用戶質疑其關注度的條目,以實質內容和來源證明其關注度,何來「堆砌」之說?何況ACG愛好者作品與此情形有異,熱帶氣旋條目內容中的主要來源,多以研究報告、探討文獻和相關新聞報導為主,左列均能自可靠來源當中獲取有效介紹,所以當然有條目創建的價值。除此之外,來源豐富是為了追求最大效度的內容準確驗證,但這不代表來源少的就是相對欠缺驗證,勿會錯意。--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7年10月30日 (一) 15:04 (UTC)[回复]
            • (:)回應,还是无法摆脱堆资料的逻辑,堆资料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描述性,这个一手、二手皆可;另一部分是评价性,这部分最好就是二手而避免一手。——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0月31日 (二) 00:43 (UTC)[回复]
              • 但熱帶氣旋主要是描述性的,應該允許使用一手來源。--M.Chan 2017年10月31日 (二) 03:58 (UTC)[回复]
                • 一手可是这样作为一个描述的参考,但一个条目的建立不只是考虑这个,关注度中“独立于主题实体”就是避免这个问题,虽然没写出其依据方针,但如果从WP:NOT而言的话,是不是每一个台风值得作为独立页面收录?例如一些受到媒体相对详细的报道就基本能独立收录,来自于台风监测机构的长周期报告或者学术研究应该属于二手资料而可以作为判断依据,但对于即时的观察报告,即是一手资料、又是“主题实体”较为实际相关,是否适合作为台风的关注度收录基准,因为这必然存在,如ACG的人物角色描述,但ACG的人物角色描述也不应该以这些作为关注度的依据,而是以角色在现实的评价和影响、或研究结果作为基准。
                • 例如一个台风在某时刻的风力达到多少级并辅以一手的观察数据,合格但并不足以说明关注度;一个台风由于其风力的极值、独特的发展特征、造成的影响(例如伤害、破坏等)并辅以相关的二手研究报道或较长跟踪的新闻纪录,这样应该是满足来源、研究要求并满足关注度要求。——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0月31日 (二) 08:35 (UTC)[回复]
    • 此處投票,每個方案都是不同配套,為何不就每一個提議做一個綜合性的討論,例如:支持對人類社會造成顯著影響者。其他相關描述豐富但反對擁有氣旋發生區域所在的命名管理機構給予的編號。收錄所有熱帶氣旋。每一條逐條討論,在究一個氣旋必須同時和符合哪幾點或哪一點可以概括幾點,最後在整合出一個完整討論完的配套,是否能被社群同意,況且目前關注度_(熱帶氣旋)未成指引,此處討論表決完亦不能否斷於主關注度要求,該當按步驟一步一步產生共識,因此不建議昌促投票決定關注度_(熱帶氣旋)。--Zest留言簽名板 2017年10月29日 (日) 22:58 (UTC)[回复]
  • 不反对,也可以作为相应关注度指引化的前期准备(虽然现有的论述可以随时修改),只要能满足通用关注度所提及的要求再针对相应事物特化(我的理解为:特化许可条件应该能用通用关注度的基本五点能解释得通的),不是全部无条件独立收录的话,倒不是问题。——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0月30日 (一) 01:25 (UTC)[回复]
  • 非原創研究方針》要求謹慎使用第一手來源,而《關注度指引》要求必須使用第二手來源,在兩者有明顯的扺觸下,應以方針為先。所以氣象部門若有對氣象系統有發佈,便以代表該氣象系統具備關注度。--M.Chan 2017年10月30日 (一) 04:08 (UTC)[回复]
    • 关注度是“必须是第二手来源”,并无抵触。——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0月30日 (一) 05:25 (UTC)[回复]
      • 前者說謹慎使用,就是可以使用了,而後者說不可以使用,不是有明顯抵觸嗎?參見先前討論。--M.Chan 2017年10月30日 (一) 06:27 (UTC)[回复]
        • 两者着重点都不同,非原创是对内容描述谨慎使用一手,推荐使用二手,对应于关注度的有效介绍;关注度为了避免黄婆卖瓜的情况,而强调使用二手,并非完全冲突;从理解而言,一手只是作为对事物的定义性描述时缺乏二手资料的情况可以使用,但是如果涉及对事物评价性的描述时,就不应该单纯使用一手,而是二手。——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0月30日 (一) 07:36 (UTC)[回复]
        • 非原创里面也说明到,一手只能用于描述性断言,而且一般同样需要二手来解释支持。关注度更多是体现现实对事物的评价程度,二手一直到是以评价性质来用于关注度。——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0月30日 (一) 07:40 (UTC)[回复]
          • “第一、第二和第三手来源亦被分别称为一次、二次和三次文献。维基百科的条目应该主要依赖于已出版且可靠的第二手来源,并有限度地依赖于第三手来源。所有对第一手来源的解释、分析或总结都应引用自第二手来源,而不由维基百科编者来进行原创分析。”如果没有二次文献,条目怎么可能做到“主要依赖已出版且可靠的二次文献”?--Antigng留言2017年11月1日 (三) 13:52 (UTC)[回复]
  • 警告也可以是台风消息暴风特别警报啊--PatrollerAAAA討論|留名2017年10月30日 (一) 10:20 (UTC)[回复]
  • (?)疑問:為什麼沒有反對選項?這樣子的提案完全沒有意義,只不過是叫其他維基人選邊站。--🍫📖留言 2017年10月31日 (二) 01:42 (UTC)[回复]
    • (~)補充:另外,在還沒有進行廣泛的討論之前,這樣的投票沒有意義。恕在下直言,在未透過公開、透明的逐條審查之前,敝人是絕對不會承認此次的投票結果。--🍫📖留言 2017年10月31日 (二) 01:44 (UTC)[回复]
      • ( ✓ )同意@Karta0800900感謝閣下點醒,此次投票充其量僅能作為少數民意參考,要將其納入指引實是不切實際、不合效益、不能將其當作是廣泛討論看待,所提問題亦不夠全面性,方才劃票,還望提議人User:林天蓬能夠檢討:根據非民主試驗場方針指出,應以討論為主而非投票,投票手段應小心運用,即使投票程序結束,但無共識就不會有結果產生,相信將各提案逐一審查是較為理想的。--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7年10月31日 (二) 13:20 (UTC)[回复]
  • 上次就给过建议了,希望您们先做足功课,搞清楚您们建议的标准和V、NOR所要求的二次、第三方可靠来源的存在性是否有关联,如果能证实两者存在关联,那么您们定下的标准就是合适的,否则就是不合适的。--Antigng留言2017年11月1日 (三) 13:54 (UTC)[回复]
    • (:)回應@Antigng誠如預料,來源引用上應會以主流媒體報導為主。另外,由於熱帶氣旋強度上的評級在各機構見解不一,個人無法苟同光憑「達五級颶風(颱風)等級強度」之類的這種僅以單一一手來源作為依據,甚至將其納入關注度標準的意見,那樣實在過於草率了。何況,目前不少編輯用戶都會犯下過度仰賴一手來源的錯誤,關於這方面必須作出具體改善及導正。由獨立第三方的二手來源進行驗證,相信能提升條目的整體參考價值。--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7年11月1日 (三) 15:58 (UTC)[回复]
  • 這樣亂拋方案投票即是叫人連問題都不去想清楚就去投票,不知為何要這麼焦急?我也不知怎樣投票好,最多只能排除某些方案或準則,例如方案8「收錄所有熱帶氣旋」就一定不可行。一直以來太平洋颱風季專題都列明開設風暴條目的準則,只是近年不斷有人違反,既出現未待風暴命名或引發重大傷亡就偷步開條目,亦有維基人亂掛關注度模板甚至任意提出刪除申請。我明白大多數風暴都有獨特性,準則不能「一刀切」,2000年熱帶低氣壓618一定是短命弱風,但它突然在大嶼山東面形成並橫過香港,導致天文台急忙直接掛三號就已經夠寫了;反之2011年熱帶風暴蠍虎不錯是獲命名,但JMA命名後翌日就已經死了,一生「毫無作為」,都不知有甚麼可以寫。其實大家無需焦急,上述以方案為基礎的「心急人上」投票固然沒意義,除了嚴打為未命名TD偷步開文之外,小弟也暫時想不到太多具體的建議,倒不如我們以準則為基礎,從長計議。我們亦可能要分3種情況處理:一般獲命名風暴、遠洋風暴(東經140度以東)、無名熱帶低氣壓。一般命名風暴較易寫,但遠洋風暴缺乏資料,無名TD通常活不了多久和較少構成重大破壞,準則理應較嚴格。——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7年11月6日 (一) 15:42 (UTC)[回复]

6个月没有活动的用户的权限除权

WP:RIGHTS订明了此项。我知道管理员6个月不活跃除权的理由是系统安全,但是不太能想通普通用户的除权理由是什么呢?此外,除权之前是否应该像管理员一样,先通知一下,在个一个月的缓冲然后除权呢?请告知。Bluedeck 2017年10月31日 (二) 00:38 (UTC)[回复]

目前我的提報bot是給予一週的通知期,要再延長也是可以。--A2093064#Talk 2017年10月31日 (二) 00:47 (UTC)[回复]
那样最好 Bluedeck 2017年10月31日 (二) 00:49 (UTC)[回复]
由于巡查权及回退权的授予无须投票,就算除权后重新申请,程序比管理员须要投票程序精简得多,对社群的工作量并不会构成额外负荷,所以目前六个月的期限已经足够,未见延长之必要。--Thomas.Lu留言2017年10月31日 (二) 08:47 (UTC)[回复]
确实如此,但是还是无法理解一开始要除权的目的是什么,尤其考虑到巡查和IPBE并没有和管理员相似的安全风险。Bluedeck 2017年10月31日 (二) 13:40 (UTC)[回复]
  • 六個月無編輯除權太嚴格了,英文維基便非如此苛刻,而且巡查員、巡查豁免權=

本來影響就不大,不少巡查豁免者除權不見得會重新申請。--千村狐兔留言2017年10月31日 (二) 15:40 (UTC)[回复]

现在Special:Log中都默认不显示巡查日志了,真的有必要定期去除不用的巡查权吗?--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7年11月7日 (二) 02:16 (UTC)[回复]
  • 很多情況是IPBE被去掉後用戶很快要求恢復權限,六個月無編輯可能限制過緊,或許能放寬為一年無編輯?巡查、巡查豁免亦然,無必要和管理員權限看齊,另同意修訂為一個月通知期。--千村狐兔留言2017年11月7日 (二) 02:45 (UTC)[回复]

请注意user:螺钉的行为

現行條文

它具有足夠且高的分辨率,可以藉高質量的列印來重現圖片。靜止圖像的寬度和高度應最少1500像素;通常以較大的尺寸為優先。動畫圖像的尺寸評選較寬鬆,但也是以較大的尺寸為優先[1]

      • 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對此規則進行例外處理,例如用於歷史、技術上困難或其他獨特的圖片,如果不能更真實地獲得更高的分辨率。這應在提名中解釋,以便考慮。
提議條文

它具有足夠且高的分辨率,可以藉高質量的列印來重現圖片。靜止圖像的寬度和高度應最少1000像素(如果图片质量极高意义重大,或低分辨率即可全面的叙述主题者,可适当放寬);通常以較大的尺寸為優先。動畫圖像的尺寸評選較寬鬆,但也是以較大的尺寸為優先[2]

      • “质量极高且意义重大或低分辨率即可全面的叙述主题者” 包括但不限于难以重复的自然现象、显微镜下照片、NASA自太空拍摄的照片、歷史图片、技術上困難的图片和其他獨特的圖片。 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對此規則進行例外處理,如果不能更真實地獲得更高的分辨率。這應在提名中作具体说明,以讨论的共识为准。

参考資料

  1. ^ 建議在提名前先檢查該圖片在維基共享資源的大小。
  2. ^ 建議在提名前先檢查該圖片在維基共享資源的大小。

私以为像素不能作为硬性要求,在实际评选过程中有部分图片质量很高但像素不合要求被否。--WAN233 (留言) 2017年11月5日 (日) 04:42 (UTC)[回复]

是否可以对添加关注度模板和提交存废讨论之用户多些限制?

最近我意识到有用户会乱加关注度模板,或者恶意提交存废讨论,虽然最后结果可以预知条目最终会保存,但是这种行为对建立和编写条目的人的积极性打击很大,毕竟写个条目很辛苦而加关注度模板和提交存废讨论很容易。
所以我想是否可以对这些恶意行为有所限制,目前我的想法是假设一个用户A添加的关注度模板或者提交的次存废讨论,在社区最终结果有2次是保留的情况下,该用户A将不能再添加关注度模板和提交存废讨论一个月,一月后恢复权限,这样可以限制这些恶意行为。我不知道技术上是否可行,次数也不一定非要2次,处罚也不一定非要一月,这些都可讨论。欢迎各位发表看法。--Jasonnn~zhwiki留言2017年11月5日 (日) 08:13 (UTC)[回复]

  • 2次太少了,至少刪除率低於20%。學生會書記歡迎參觀缺乏關注度博物館 天蓬大元帥會客 2017年11月5日 (日) 08:42 (UTC)[回复]
  • 首先,請保持WP:善意推定,提關注度不一定就是惡意。其次,提刪或添加關注度模板都是用戶的權利,不可剝奪。其三,處理站務的用戶本來就不多,關注度方面一直是N君多年以來努力下才能持續進行,倘若限制提刪次數,將大幅影響提刪關注度的進度。應該做的是避免創建不符合關注度的條目,而不是限制用戶提刪不符關注度的條目。—AT 2017年11月5日 (日) 09:36 (UTC)[回复]
    若能保持WP:善意推定,则关注度模板多可换作关注度来源模板,毕竟添加关注度模板的原因就是来源不足以证明条目有关注度,提关注度不一定是恶意,但是对维基新手积极性的打击是客观存在的,正如上文所说,编写一个条目非常耗费精力和时间,根据 善意推定,对每个条目添加关注度模板应该非常慎重,但是并没有人无所不知,若刚好到巡查员不熟悉的领域,且条目刚好没添加来源,则会出现巡查员把一个实际具有关注度但是尚未添加来源的条目标记上“关注度模板” ,换言之就是误添加关注度模板,这种情况下会双输,巡查员增加了工作量,建立条目者积极性受打击。其次,我所建议并非永久剥夺用户权利,目的乃是减少失误,增加有效提删。其三,您肯定了N君的努力,换言之就是认为我的建议会打击N君提删的积极性,既然如此,想必您也可以理解一个新手建立的条目被“误”添加关注度所造成的对积极性的打击。另外我所建议并非限制提删次数,巡查员可以无限提删关注度,只是不能“失误2次”。是否可以举例一个警察可以无限抓犯罪嫌疑人,但若有2个(数量并非一定要是2个,待讨论)案件最后证明是无罪,乃警察错抓,则该警察被剥夺一个月抓人的权利。您说的“應該做的是避免創建不符合關注度的條目,而不是限制用戶提刪不符關注度的條目。”是将条目创建者和巡查员放到了不对等的地位。--Jasonnn~zhwiki留言2017年11月5日 (日) 10:27 (UTC)[回复]
    • 顯然地為了不打擊新手,便不加關注度模板,不是合理做法,如果他打廣告,然後我們又要實行一些所謂不打擊新手的包容政策嗎?而且,新手根本不可能理解什麼叫關注度(更甚是很多老手均不理解關注度或者是對關注度有各自不同的演繹〕,因此不存在所謂打擊的說法,打擊只是源於其創建條目被刪除,而不是被掛關注度模板。其次,掛關注度模板當然代表巡查人找不到可證關注度的來源,就算實際上有,也不能稱為誤掛,更準確來說應該是條目的關注度得到確認,因此亦談不上增加工作量,或是說掛關注度模板本身就不應視為打擊,而是一個共同確認條目是否值得收錄的一個過程。其三,亦因此掛關注度模板本身,並不存在失誤,新手被打擊的說法亦不成立。其四,同樣由於不能稱作失誤,因此不存在失誤多少次的說法。用戶創建一些明顯合乎關注度的條目的話,社群自然有共識保留,但是執意創建的話,刪除也只是時間問題。—AT 2017年11月5日 (日) 10:38 (UTC)[回复]
      • 如果确定有人打广告就大胆添加关注度模板甚至直接提删,又何必担心会“失误2次”被剥夺一个月提删权利?正如“新手根本不可能理解什么叫关注度”这种情况下如何让新手自行添加来源?加上关注度模板,30天后存废讨论,若是运气不好,则辛苦创建的条目就被删掉了。被挂关注度模板简直等同于30天后删除,这还不算打击新手积极性?且关注度模板隐含“你编写的这个条目没有价值,不值得在维基百科存在”的意思,这是非常消极的意思。当然关注度模板完整的意思还有“若你能找到可靠来源证明这个条目有价值,则可以存在”,但是加上关注度模板后的页面醒目的标着“本条目可能不符合通用关注度指引,或下列标准:传记、虚构事物、发明研究或网站。”只能让人联想到前半部分消极的隐含信息,即辛苦编写的条目突然就不符合标准了。有鉴于此,维基有另外一个友好的模板,subst:关注度来源/auto,我很失望巡查员没有更多的使用这个模板。其次,如果条目实际上有关注度,但是依然被挂关注度模板,这还不叫“误挂”?这难道不是巡查员“失误”没有意识到该条目实际上有关注度,所说的“更准确来说应该是条目的关注度得到确认”是对条目来说,该条目得到确认是因为找到了可靠来源,那是谁找到可靠来源呢?肯定是其他人啊,巡查员“错挂”关注度模板,其他人看到认为这个条目有关注度,只是无来源,于是找到了来源。所谓的没有工作量是对巡查员来说,也许使用工具软件,轻轻松松就可以给所有没来源的新条目添加上关注度模板,巡查员当然没有什么工作量,但是对整个社区是工作量大增,因为巡查员做为审核条目的第一道防线,只要“误挂”一个条目,其他人就要想办法寻找来源证明这个条目是“误挂”,整体看还不是工作量大增?如果刚好其他人没看到,这个实际上有关注度的条目将会被删除,这又是维基的损失。我最近看到的,有的条目是英文翻译成中文,只是刚好没把英文的来源加到中文里也被巡查员挂关注度模板,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巡查员能证明对应的英文条目也没有关注度么?其三,仍然不承认“失败”的挂关注度模板会打击新手积极性么?其四,“用户创建一些明显合乎关注度的条目的话,社群自然有共识保留”以我个人经验并非那么简单,我所创建的XX人列表多次被提删,有一次更是投票结果删除多过保留,幸好有几位思想开放的用户鼎立相助指出保留的关键原因,加上管理员开放友好,最终得以保留。后来我想,若是我自己不一定能指出关键原因打动人心,若刚好那几位思想开发用户没看到我条目的存废讨论,若管理员一味的以投票结果计算,则我所辛苦建立的条目将被莫名其妙的理由删除。究其原因则是偏执狭隘的人更喜欢发言,换言之,当你的条目被送到存废讨论,除了对你编写条目的价值蔑视外,你将面临众多偏执狭隘的言论,若运气不好,则有很大可能,你辛苦创建的条目被删除。在这种情况下,对整个流程的始作俑者,即巡查员或者提交存废讨论的人,难道不应该有所限制么?再假设某个人一天提交了100条存废讨论,最后投票全是保留,难道对那个人不应该做些处理么?总结,我所建议无非是给巡查员或者提交存废讨论的人一个“失误”次数限制,使他们提交的时候更加慎重,这样可以减少整个社区的工作量,同时尽可能保护好新手编辑的积极性,我所说的“若超2次失误则禁止1个月”是可商讨的,意图在多者之间找到平衡。--Jasonnn~zhwiki留言2017年11月5日 (日) 11:41 (UTC)[回复]
      • 我发过关注度来源的跟踪分类了,如果不能有效地清理这些跟踪一直没人跟进的条目的话,我觉得现在挂关注度做跟踪然后定期清理更有效。说得难听,不弄点重,又不问人又不自行改善,还说提问题的提的不对,怪我咯?(摊手)——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5日 (日) 11:02 (UTC)[回复]

,存廢討論那是依運氣刪除,依當下的討論情況,共識可以隨時間改變,當有用戶的意見可討論當前狀況或者成為新的共識。無問題的條目不可能被運氣不好刪除。--米莉婭諾朵卡留言2017年11月5日 (日) 11:55 (UTC)[回复]

    • 「被挂关注度模板简直等同于30天后删除」不是,因為其他用戶可以提出,不一定只有條目創建者。此外,辛苦編寫不等同要收錄,無論新手老手,不符關注度的條目不會因創建者的辛苦程度而有所改變。而且,掛其他模板意味著一些不符關注度的條目將有可能永久存在,這顯然不妥,而所謂誤掛的機率實際上遠低於掛對的機率,也就是說最終提刪成功比不成功要多,就算甚至有「誤刪」或後來變得有關注度,仍然可以通過存廢覆求來還原條目,不成問題。最後,我自己寫條目被刪機率,甚至是被提關注度的機率均非常低,我認為完全是事在人為。自己寫的條目不合關注度原則,便試圖限制提關注度的次數,並且以新手會受到打擊來開脫,恕本人無法認同。亦如同其他用戶所說,如果條目沒有任何問題,根本不可能因為運氣問題而被刪除,不要太小看社群或管理員的判斷力。謝謝。—AT 2017年11月5日 (日) 15:22 (UTC)[回复]
  • 完全无法认同。从个人角度来看,我挂关注度模板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 这条目没有任何有效的来源,虽然不是明显的广告(不能G11),但是有必要尽快改善(这个角度来看关注度模板的30天非常有效)。添加或恢复内容的编辑者应承担举证的责任,这是维基百科的可供查证核心方针,不能因为一句“新手”就全盘盖过。
      • 在下倒是建议阁下商讨增加一个不符合可供查证方针限时处理的模板,但是这类条目太多了,具体实行肯定有问题。
    • 这个条目处于关注度存疑的边缘,需要社群讨论得出是否需要删除的共识。本身就是存疑的条目(个人看不准),如何去强迫“每个月N次失误”?依照N君的工作量,这个N不管等于多少都太少。至于阁下所谓的“运气”,难道社群达成共识靠的都是运气(虽然可能有不纯的东西,但是至少不是运气)?
    • 如果您认为关注度模板是误挂,完全可以在确认条目符合可供查证方针(i.e.加入可靠二手来源)之后删除关注度模板,没人会认为您破坏。N君在提删30天条目的时候也会根据ta本人的判断忽略一些明显没有必要提删的条目。维基百科不强求任何人参与,举证的责任在添加/恢复文字的编者,而不在巡查员。
    • 至于阁下经历的条目被提删差点被删除的经历,恰恰说明了阁下的条目本身关注度就有疑点,需要社群的商讨。阁下应当为自己无法提供可靠来源以证明条目的关注度负责,而不是去埋怨一开始抽出时间检验阁下条目并挂上关注度模板的巡查员。--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1月5日 (日) 22:45 (UTC)[回复]
  • 「巡查員當然沒有什麼工作量,但是對整個社區是工作量大增,因為巡查員做為審核條目的第一道防線,只要「誤掛」一個條目,其他人就要想辦法尋找來源證明這個條目是「誤掛」,」條目要有可靠來源不是維基的規定嗎?創立條目的人不做好自己要做的事,要其他人幫忙處理爛攤子,怎麼是怪發現問題的人?要減少整個社區是工作量,就不如請每位朋友寫條目時都做好一點;要不然,你每天去為當天掛上關注度的條目補充來源,就更是功德無量了。掛模版為甚麼要等30天才提刪,就是要讓大家在這三十天去找來源。--Nivekin請留言 2017年11月6日 (一) 02:50 (UTC)[回复]
那以後Template:Unreferenced大概可以刪了。某些沒來源的條目明顯有關注度,結果發現問題的人不掛Unreferenced反而掛關注度模板,實在不知道這種人是無知還是故意找麻煩?天然气就是一個例子[1],無知也該有個限度。--M940504留言2017年11月6日 (一) 14:35 (UTC)[回复]
单纯没有参考不是提删理由,而且不能这样玩,要不然一大堆老条目都遭殃;但是以没有参考资料来彰显条目的关注度对新条目去做提删的话,如果没有补上合格的参考的话,可以认为事物不满足关注度要求而成功被删,所以还是条目编者自己先把来源补足了,自然只针对这个问题难以用这条作为提删理由而已。——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7日 (二) 02:21 (UTC)[回复]

不允许IP提删的原因是啥

相關頁面︰刪除方針頁面存廢討論檔案存廢討論關閉刪除討論指南。--J.Wong 2017年11月6日 (一) 04:42 (UTC)[回复]

最近我看有IP提了DRV,所以我想好奇怪,我们不允许IP提删,但是IP可以提DRV嘛?

要我说的话,只要有合理的理由,就符合提删的资格了,所以我觉得IP提删也没什么不行的。

(2017年11月7日 (二) 05:53 (UTC)加注:之前VFD是投票制,IP匿名导致无法计票所以不许投票,现在VFD不按投票决定了,该理由消失,所以才出现上面这个问题)

Bluedeck 2017年11月6日 (一) 04:21 (UTC)[回复]

没啥意见,反正就算规定IP不能提删,该捣乱的还是捣乱。反而言之就算开放IP提删,能够提供贡献的匿名用户照样也没问题。--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1月6日 (一) 04:59 (UTC)[回复]

  • 這點我中立偏反對,IP可以CSD可以DRV,再AFD卻只能意見,再說AFD不是投票,我相信管理員們一定有眼睛,看到只投保留沒有理由不可能不會判斷,再說一個投票新用戶看到自己的票被劃掉就很容易再投一次,投來投去劃來劃去,到底是投票還是討論,AFD拿理據和來源出來講嘛>///<--米莉婭諾朵卡留言2017年11月6日 (一) 05:49 (UTC)[回复]
删除方针有提及IP和未确认的不能投票,可能是延续人事管理的投票基准,就是未确认用户不能参与管理表决(但可以参与讨论)吧。——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6:01 (UTC)[回复]
那既然vfd已经不再是按投票决定了,这个禁止似乎是没用了?Bluedeck 2017年11月6日 (一) 06:42 (UTC)[回复]
虽然不是绝对地数票数,但初始时还是用要表达“删除”或相关的动作表述,还是涉及投票,而且一直都是允许发表讨论,管理员在处理时可以考虑IP的论述而不需看其投票。——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8:24 (UTC)[回复]
充其量只是模板問題,一個ip不用模板說出意見還會被劃票嗎?,在我看來是多此一舉,ip提出的資料來源不是資料來源嗎? 只需要看留言是否提出留刪理據即可。--米莉婭諾朵卡留言2017年11月6日 (一) 08:44 (UTC)[回复]
程序仪式的问题,就像美国国会宣读表决时AYE或NAY,有“删除”和只是意见还是有不同的。——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6日 (一) 09:30 (UTC)[回复]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個別哈日的管理員連提報頁面都多次上鎖,容不下IP用戶掛模板提報,說穿了根本就是要「保護」明顯未符合《收錄準則》條目的下三流技倆。詞窮理屈之下反過來一招莫須有,卑P5得很。--159.8.69.149留言2017年11月6日 (一) 06:16 (UTC)[回复]
樓上159.8.69.149疑似Wikipedia:持续出没的破坏者/User:SiuMai。全維基應該只有這傢伙會將錯全部怪到所謂的「哈日管理員」,似乎從未想過為何沒有其它維基人認同此想法。--M940504留言2017年11月6日 (一) 14:07 (UTC)[回复]
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存废讨论不是数票数,纯粹形式问题,完全可以取消这个限制--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7年11月7日 (二) 02:21 (UTC)[回复]
問題是管理員質素參差,不排除部分更有隱藏的動機,否則不會平日懶得打理,到特定類別的條目存廢討論時,便第一時間跳出來忽略所有既定方針指引,根據票數多寡釐定共識,就算保留理據多薄弱都會以「無共識」或「暫時保留」匆匆結案。--88.202.177.250留言2017年11月7日 (二) 02:36 (UTC)[回复]
不给IP在ADF提删其中一个主因,是防止有人如阁下使用proxy一样,避免有人用傀儡大量提删以瘫痪存废讨论,及扰乱百科的运作。--Thomas.Lu留言2017年11月7日 (二) 02:45 (UTC)[回复]
WP:NOT是維基五大支柱之一,有用戶創建數以千計不合格的條目你不管,反而去怪罪提刪這些條目的人?這邏輯太過本末倒置了吧!--195.181.172.206留言2017年11月7日 (二) 02:59 (UTC)[回复]
有理,但是只需要限制下方投票即可吧,发起人毕竟只能有一个。--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1月7日 (二) 04:14 (UTC)[回复]
請勿混淆視聽,魚目混珠。五大支柱之一的「維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書」,其鏈結正正就是WP:NOT。--88.202.177.250留言2017年11月7日 (二) 06:3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