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沙力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沙力浪(作家),族名Salizan Takisvilainan,汉名赵聪义,1981年生,布农族,成长于花莲卓溪乡中平Nakahila部落。曾经就读于元智大学中文系,毕业于东华大学民族发展所,目前在部落成立一串小米族语独立出版工作室,做为田野工作的空间。曾多次获得原住民文学奖、花莲县文学奖、教育部族语文学奖。著有《笛娜的话》、《部落的灯火》、《祖居地•部落‧人》。

生平[编辑]

沙力浪为布农族中平Nakahila部落族人,父亲为郡社群、母亲来自峦社群。自青少年时期就喜欢阅读,国高中时,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开始写作,投稿《花莲青年》、《台东青年》等刊物。[1]也因此在当时将田雅各视为喜欢的作家。[1]在元智大学就读中文系的时候开始接触文学,在族语与中文的写作中逐渐感受到原住民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将文学视为传承部落文化的重要工具,在此时写下获奖新诗“笛娜的话”。[2] 大学毕业后回到东部,在东华大学民族发展所完成硕士学位。

多年来沙力浪不断以诗记录部落的文化历史及语言,并在2015年透过文化部青年村落计划返回故乡,从事出版工作,在部落创立一串小米工作室,持续记录布农族与中的各种方言。

作品[编辑]

沙力浪既为诗人,也书写报导文学,在他前两本诗集《祖居地‧部落‧人》、《部落的灯火》出版后,他以报导文学作品参加文学奖,并屡获奖项,得奖作品整理后出版为这本《用头带背起一座座山:向导背工与巡山员的故事》。相较于过去原住民在报导文学中被书写、被关怀,或者原住民作者常见的寻根式地追溯大历史,或对当代社会处境沉重的控诉,沙力浪的书写视角从向导背工与巡山员的小历史开始,扩及生活在这片山林里的布农族人,他们正因为外在世界的变动而牵引其族群历史与个人生命历程的变化,用头带背起了台湾山林的历史与变迁。[3]

评价[编辑]

沙力浪的创作,曾获得原住民文学奖、花莲县文学奖、教育部族语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并曾获得2016年台湾文学奖。

台湾文学奖评审林志兴指出,沙力浪着眼于南岛语族文化起源与扩散理论,用第三种类融合式语言表现方式,以诗的型式与氛围布局,巧妙的融合运用语言学家重建的南岛古语,把原住民议题导入了历史的深度,也把视野带出小小的台湾岛,拉到宽阔的南岛世界的陆地与海洋中。展现了波涛壮阔的新视野、新气象、新胸襟与新价值。[4]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许文贞. 沙力浪用頭帶背山,把布農人和文化找回來. 国艺会线上志. 
  2. ^ 陈丽婷. 瓦拉米旅行 詩人行吟布農族. 联合报. 
  3. ^ 原住民族文献编辑部.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 原住民文献. 
  4. ^ 林志兴. 「2016台灣文學獎」創作類原住民新詩金典獎評審感言. 

Category:台湾1000专案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