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荃灣站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荃湾

Tsuen Wan
荃湾站月台
荃湾站月台
位置香港新界荃湾区荃湾绿杨新邨
地理坐标22°22′25″N 114°7′4.1″E / 22.37361°N 114.117806°E / 22.37361; 114.117806
车站类别地面车站
途经线路港铁荃湾线
换乘交通巴士小巴跨境巴士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车站
出口数目10
电梯1
扶手电梯数目10
车站色系红色
站台2
其他信息
车站代码TSW
历史
启用日期1982年5月10日
营运信息
车站服务时间0550-0134
列车服务时间0600-0030

荃湾站(英文:Tsuen Wan Station)是港铁[1]荃湾线的北面终点站,位于香港新界荃湾区北部一带,于1982年5月10日启用。在两铁合并前荃湾站是前地铁系统中最北的车站。

荃湾站是一个以红色为主要色调的地面车站,月台层并没有装设空调,月台采用侧式月台开放式设计,没有安装月台幕门,而售票大堂层则安装了空调。在港铁的前地铁网络中,是较为少见的车站设计。在两铁合并前荃湾站是三个可直接由月台走出车站的地面车站之一,另外两个是宝琳站欣澳站

荃湾站旁边是港铁荃湾车厂,车站上盖亦发展港铁公司[1]绿杨新邨的住宅项目。车站的落成也带动了荃湾北部一带的发展。

值得一提,荃湾站与西铁线荃湾西站并非为正式的转车站,乘客若在两站间转乘,无论使用八达通还是单程车票,均需当作两段车程处理,并缴纳再入闸收费。

车站结构[编辑]

车站楼层[编辑]

- 上盖物业/
行车天桥
绿杨新邨绿杨坊大河道
U1
大堂
大堂 A至C出口、客务中心、车站商店
恒生银行自动售卖机自动柜员机
“e分鐘著數”机
G
月台
(地面)
车厂 港铁荃湾车厂
2号月台 左边车门将会打开
路轨 荃湾线列车往中环方向→
路轨 荃湾线列车落客月台
1号月台 左边车门将会打开
出口 D、E出口、专线小巴站三栋屋博物馆

车站大堂[编辑]

荃湾站车站大堂位于荃湾站月台上方,与绿杨坊相连。由于月台为侧式月台设计,引致车站大堂两端的非收费区不能在车站内相连,需利用车站外的户外行人通道往返两边的非收费区。

车站月台[编辑]

车站出口[编辑]

车站大堂(U1)
荃湾线落客月台(地面)

邻接车站[编辑]

荃湾站是荃湾线的上(北)行终点站/下(南)行起点站,乘客可在此乘坐往中环列车,往返港岛九龙新界等地。

      
港铁荃湾线(现时)
中环--金钟--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太子--深水埗--长沙湾--荔枝角--美孚--荔景--葵芳--葵兴--大窝口--荃湾

利用状况[编辑]

在荃湾线启用初期,因绿杨新邨未建成且远离当时位于沙咀道一带的荃湾市中心的关系,当时荃湾站流量颇低。但随着新市镇的发展、车站附近多个商场落成及行人天桥网络落成后,荃湾北部几乎取代荃湾中部成为区内最繁盛的地区。同时,九巴开办大量巴士线前往荃湾以接驳港铁。每当台风袭港的时候,荃湾站公共运输交汇处便挤满不少乘车归家的人。

1998年6月14日,应前区域市政局议员兼前荃湾区议员邝国全、香港兴业新世界发展意见,九龙巴士68M线决定把路线改回1982年开办时的路线,迁回元朗西和荃湾站。

邻近的荃湾站公共运输交汇处西铁线(前称九广西铁)通车之前是连接新界西北(屯门元朗)最重要的交通中转站,到现在西铁线通车后,仍是相当繁忙。

而每逢清明、重阳、农历新年及圆玄学院举行法会期间,都会出现大批人流由本站前往荃湾兆安街乘搭81号线专线小巴前往圆玄学院祭祖,所以本站便会出现大批出入闸人流。

接驳交通[编辑]

所有相片[编辑]

历史[编辑]

地下铁路“整个系统”路线图 (1970年建议方案)

1970年,顾问公司完成对兴建地下铁路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发表《集体运输计划总报告书》,具体提出建造铁路的建议。研究报告建议兴建的地下铁路系统全长52.7公里,合共50个车站,并且分成3条主要行车线:港九线、港岛线及东九龙线,以及两条港九线支线:荃湾支线、观塘支线。

荃湾站虽然是荃湾线的终点站,却使用了对向式月台设计。这是由于根据原设计,荃湾站只是中途站,并打算在现今荃湾站的西面的柴湾角(近愉景新城荃景花园一带),兴建一个“荃湾西站”作为终点站,以和西部走廊铁路(即后来的九广西铁,今西铁线)接驳,但因收地及人口不足问题一直无法兴建。

现时西铁线在荃湾海旁设置了荃湾西站,但西铁线的荃湾西站荃湾线的荃湾站并无任何关连,亦不能和荃湾站直通。虽然荃湾站并不是接驳西铁线荃湾西站的车站,并需要分别缴付两程车资,但是两站之间有专线小巴95K(八达通屯门-南昌全月通可免费转乘西铁线)及301M(八达通转乘西铁线优惠)连接,而步行全程大概需要15至20分钟。

在建筑荃湾站期间,荃锦公路需要改道。而三栋屋村亦需要搬迁,而原址在工程完成后则改建为三栋屋博物馆

未来发展[编辑]

月台闸门[编辑]

该站现时仍未有月台闸门的保护设施,惟港铁公司已于2008年1月决定于港铁所有前地铁[1]网络的8个地面及架空车站加建月台闸门及改善现有通风设计,以便减轻乘客坠轨的问题。该月台闸门与现时欣澳站所采用的月台闸门为同一设计,只有现时月台幕门的一半,约高1.5米。整个计划将于平日深夜终止服务的时间加建,将于2011年底完成。本站与观塘线观塘站2011年2月进行加装月台闸门工程。

参考资料及注释[编辑]

  1. ^ 1.0 1.1 1.2 两铁合并前,港铁及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的前称分别为地铁(地下铁路)及地铁公司。

外部链接[编辑]

Template:港铁车站列表/no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