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韩非论 (苏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韩非论》是由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篇议论文,是嘉佑五年(1060)应制科试前所上进卷之一。苏轼苏辙兄弟在嘉佑二年已经金榜题名,此次参加的制科考试又称制举,目的是择选非常之才,与进士科相比题目难度更大。参加制科考试需要有两位大臣推荐,并且呈送平时所做的策、论五十首,择优参加阁试,最后才是皇帝主持的殿试。《韩非论》即是苏轼当时所呈上的文章之一。[1]

文章主旨[编辑]

在本文中苏轼批判了商鞅韩非“得其所以轻天下而齐万物之术,是以敢为残忍而无疑”。首先,苏轼阐明在周代衰微之时,老庄之学兴起,强调虚无淡泊的人生观念,其后商鞅、韩非著书,教化不足而法有余,因此导致“天下被其毒”。世人虽然知道申不害与韩非之罪,却不知道他们之前的老子庄周才是祸起之源。其次,苏轼认为仁义之道起于夫妇,父子,兄弟之相爱,而礼法刑政起于君臣相忌,相爱则有不忍之心,相忌则有所不敢,不忍与不敢的结合,成为圣人之道。而商鞅、韩非“轻天下”而只求“齐万物”,是不可取的。

评价[编辑]

古代[编辑]

  • 方岳贞:子长所谓“原本道德”之意,不过以老子之曰贼、曰杀、日阴用而不以语人,曰利器。申韩得其一说而为治。长公独以为本之虚无,尤千古绝识。(《古文渊鉴·韩非论》)[2]
  • 茅坤:韩非于老氏若不相及,而太史迁独以为申、韩并原于道德之意。东坡亦识得此意。(《苏文忠公文钞》卷一五《韩非论》)[1]
  • 储欣:老子与申韩同传,太史公特笔也。微词妙旨,读此豁然,真神明于训诂者。(《东坡先生全集录》卷二《韩非论》)[1]
  • 高士奇:韩非、老子同传,史迁深意,初未明言,苏氏以“轻天下”三字道破。(《古文渊鉴》卷五十《韩非论》引)[1]
  • 高嵣: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先王之道,皆不忍不敢之心为之。老庄以为不足用,而一切无之,则亦何所不忍,何所不敢哉?流为申、韩,亦礼有所固然,势所必至也。此与《荀卿论》大概相仿。然荀所流祸推出,韩从病源说来,顺逆主客之间,参互隅反,其用不穷。(《唐宋八大家钞》卷七《韩非论》)[1]

现代[编辑]

王水照与朱刚认为,苏轼在《韩非论》中强调了“道”需要与“礼法刑政”相合。反对“藐弃礼法而以道自命”,近乎玄学所谓“自然为体,名教为用”的主张。这样的理论形态,通常可以称之为“儒道互补”,或是“外儒内道”,它是苏学的一个明显特征。 [3]钱基博认为韩非和老子虽然看来互不相干,但是却可以将他们带上关系,相映成趣[注 1][4][2]谢敏玲认为正反法和顺逆法是此文的变化之处。他先从仁义之道是起于相爱相忌谈起,以证明老庄是齐万文以轻天下,并以商、韩的残忍无疑作对比,是正反法。而老庄和韩非之恶“使然拨转”,是本文的顺逆法。整体而言,“文势汹涌不平”。[2]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第十册,文集一,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页346-349
  2. ^ 2.0 2.1 2.2 谢敏玲:《苏轼史论散文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1999年),页156-159。
  3. ^ 王水照,朱刚著,《苏轼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185-186.
  4. ^ 钱基博:〈东坡文讲录〉,《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六辑》,1980年11月,页5。

注脚[编辑]

  1. ^ 原文:“论韩非而原本老聃,犹之论荀卿而上推孔子。惟荀卿之于孔子,学派相承,宜同实异;韩非之于老聃,流派相承,似异实同。反正激映,各极其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