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黄信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信恩为高雄人,1982年出生,长于高雄左营,毕业于高雄医学大学医学系,现为花莲门诺医院预防医学科主治医师兼主任。喜欢以文字编织生活,写作散文与小说,散见各报章。作品曾获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教育部文艺创作奖等奖项,并入选九十四年散文选(九歌出版社)。

生平[编辑]

黄信恩对文学的兴趣萌芽于大学时期,在大学时期看到公共电视改编自徐金财〈鸽〉(第十二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短篇小说首奖)的电视剧,因此早期所尝试的作品多为短篇小说,随后转以散文为主。[1]

大学毕业后,黄信恩即展开医师的生涯,在服役期间亦担任医官,随部队派驻南沙群岛,此时期的所见所闻以及实习医师、医官、住院医师的身分转换,地域上走过台湾东部、北部、南部,甚至远渡南沙群岛;身分在医师、作家、人子、军人、社会观察者间移位,所见所闻让他完成散文集《游牧医师》,此后除了担任医师的生活,亦创作不断。

作品[编辑]

黄信恩的写作上有出于自身经验、感受,抒发个人情感与看法,引人共感、共鸣;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述说,出发点立意良善。文章创作上都展现出黄信恩的创造力与联想力,因此在文章铺陈上,用字遣词具备新意、诙谐风趣,字里行间带有温度,有其个人风格特色。[2]

书籍[编辑]

《高架桥》。高雄:松涛文社,2008。

《游牧医生》。台北:宝瓶,2009。

散文集《体肤小事》。台北: 九歌,2020。获文化部金鼎奖优良文学图书推荐奖。

《12元的高雄》。台北:九歌,2021。

散文[编辑]

〈口音〉,台湾文学奖散文类入选。

〈蝉〉,获得2007年第三届林荣三文学奖散文三奖。

〈扼口〉,获得2009年第卅一届联合文学奖散文大奖。

〈肚脐眼上的事〉,获得2011年第一届台南文学奖优等。

评价[编辑]

《文讯》杂志评选的台湾作家作品“21世纪上升星座”中,散文类评审廖玉蕙称黄信恩“每一则故事都充满了温润的医者情怀。”[3] 而在担任台湾文学奖评论黄信恩的作品时,廖玉蕙亦认为黄信恩的作品成功地绾合医学专业与历史沧桑,题材殊异,让人感慨。[4]

联合文学奖评审蔡诗萍评论扼口时,将该文以能够掳获奥斯卡大奖的好莱坞电影相比,认为这篇文章通俗、好读,手法纯熟,技巧聪明,没什么缺点。同文评审的简媜也赞美此文设计工整,以口为关键字,书写医疗经验,文字沉稳,虽无华采却朴实有致,架构谨然,善于叙述。文中,张嘴、闭口,各有要义,医生要病人“张嘴”,病人要医生“闭嘴”,指涉的都是生存的难题与生命尊严。[5]

参考资料[编辑]

  1. ^ 療癒體膚與心靈的一帖私房藥──專訪黃信恩、吳妮民. 
  2. ^ 谢家宜,〈黄信恩《游牧医师》主题意蕴研究〉。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2021。
  3. ^ 沈信宏. 〈話題》愛城,也愛人——讀黃信恩《12元的高雄》. 
  4. ^ 廖玉蕙. 〈評《口音》〉. 
  5. ^ 王立. 第31屆聯合報文學獎決審記要. 联合报. 

Category:台湾1000专案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