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战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战车主题

德国虎式战车
德国虎式战车

战车,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有“陆战之王”之美称,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很强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装甲战斗车辆,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坦克一般装备一中或大口径火炮(有些现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发射反坦克/直升机导弹)以及数挺防空(高射)或同轴(并列)机枪。坦克大多使用旋转炮塔,但亦少数使用固定式炮塔。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统、火控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装甲车体等系统组成。大多数现代坦克都具有一定的潜渡能力。……更多资讯

刷新

精选条目

T-80前苏联研制的主战坦克,由T-64发展而来,自1976年服役至今,外号“飞行坦克”。这是历史上第一款量产的全燃气涡轮动力主战坦克。由于T-80的研发生产单位分布在俄罗斯乌克兰,因此苏联解体后两国独立继续发展T-80系列,并衍生出T-80U(俄罗斯)、T-84(乌克兰)等新型号。除了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塞浦路斯巴基斯坦韩国等国也有T-80及各种衍生型号服役。

装甲战斗

法国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盟军进行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在结束为时六个月的“假战”后,德国对西线盟军发动了攻势,盟军按照准备已久的计画,派遣机动部队北上接敌,其他部份则以马奇诺防线保护。实际上,德军以北部部队作为诱饵,另外集结了大量的装甲部队与机动车辆于中路,在盟军进入比利时后即开始发动攻击,穿过了盟军认为战车不可能通过的阿登森林,并一路直驶到英吉利海峡,将盟军最精锐以及大部分的机动单位包围,后者不得不从海上撤退。德军再以机械化部队作前导,将法国境内的剩馀盟军击溃,6月22日法国与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德国获得了胜利。

你知道吗


特色图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辆英国马克I型战车正在展开攻势。

指挥官

乔治·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 Jr)是美国陆军的一位上将,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先后指挥美国陆军第7集团军第3集团军英语United States Army Central而闻名。

巴顿于1885年出生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军人家庭中,他先进入维吉尼亚军事学校学习,之后入读西点军校。他参加了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现代五项的比赛,并为M1913型军刀英语Model 1913 Cavalry Saber(通称“巴顿军刀”)的设计者。巴顿在潘乔维拉远征英语Pancho Villa Expedition期间首次参与战斗,这也是最早的机械化作战英语Armoured warfare实例之一。之后他加入了美国远征军英语American Expeditionary Forces新成立的坦克军团英语Tank Corps of the American Expeditionary Force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顿在战争期间首度统领位于法国的美国坦克学校,不过到战争快要结束时因负伤而离职。在战间期,巴顿一直是美国陆军装甲战学说发展的一个核心人物,在全国各地出任过众多职位。他的军衔不断得到提升,并在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为美国第2装甲师的指挥官。

1942年,巴顿带领美军将士在北非战场通过入侵卡萨布兰卡进入地中海战场,之后他在这里快速恢复了美国第2军团英语II Corps (United States)受挫的士气,从而建立了自己是一位有效率指挥官的名声。西西里岛战役期间他指挥第7集团军,抢在英国将军伯纳德·蒙哥马利之前攻下墨西拿,但也在这里因打了手下两名士兵耳光而卷入争议。巴顿随1944年诺曼底战役而指挥第3集团军回到战场,他领导了一场非常成功的行动快速穿越法国。突出部之役期间,他带领第3集团军解救了被围困在巴斯通的美军,并在战争结束前率先带领自己的部队进入德国本土。战争结束后,巴顿曾短暂担任巴伐利亚的军政府首长,然后成为美国陆军第15集团军英语Fifteenth United States Army指挥官。1945年12月21日,巴顿在欧洲发生一场车祸后逝世,享年60岁。

装备

T-55的倾斜装甲
T-55的倾斜装甲

装甲用于抵抗破片、子弹飞弹炮弹的袭击,保护载具内的人员不受敌火伤害。这类的载具包括坦克飞行器,和船舰。装甲车辆有时都是在武装冲突期间才开始订制。在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的坦克组员甚至把多馀的坦克履带焊接在他们的M4雪曼M3李斯图亚特等坦克外壳上。 在越战期间,美军的“武装卡车”会以沙包和就地制造的钢铁甲片来武装化。这几年,伊拉克的美军部队会以一些废料金属来替悍马车或一些其他军用运输车辆加以上装:这类的装甲通常伊军称作“haji”(朝圣者之意),而美军通常称作“土制装甲”。

分类


维基主题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共有1项主题首页。
人文
娱乐与体育
地理
汉字文化圈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山西 江苏 浙江 山东 安徽 福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云南 甘肃 新疆 江西 贵州;城市:北京 天津 上海 南京 苏州 福州 广州 武汉 西安 宁波 青岛 重庆 台州 惠州 肇庆 宁德;其他:香港 澳门 东北地区 天津滨海新区
中华民国(广域:台湾 福建;县市:台北 基隆 桃园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云林 台南 高雄 澎湖 宜兰
日本东京 琉球群岛
朝鲜半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韩国
越南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泰国 菲律宾
西欧:德国 荷兰 比利时 法国 西班牙 英国伦敦) 瑞士 奥地利;北欧:芬兰 瑞典;南欧:义大利 梵蒂冈 希腊;东欧:亚美尼亚 白俄罗斯 立陶宛 波兰 俄罗斯 乌克兰;跨洲国家:土耳其
  • 美洲
美国阿拉巴马州 阿拉斯加州 亚利桑那州 阿肯色州 加利福尼亚州 爱荷华州 堪萨斯州) 加拿大 巴西 苏里南 阿根廷
  • 大洋洲
澳大利亚
埃及 安哥拉 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