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Waylon1104/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左上:参加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的德意志帝国士兵;右上:戈尔利采—塔尔努夫攻势中的奥匈帝国士兵;左中:凡尔登战役中的法兰西共和国士兵;右中:索姆河战役中的Mark I 坦克;左下: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中的法国第四军团机枪手;右下:瓦尔达尔攻势中的保加利亚电信站
日期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
(4年4个月又2周)
和约
地点
结果

协约国胜利

参战方
协约国[1] 同盟国[1]
指挥官与领导者
兵力
  • 12,000,000人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8,660,000人[v]
  • 大英帝国 5,839,253人[w]
  • 义大利王国 5,093,000人
  • 美国 4,744,000人
  • 英属印度 1,680,000人
  • 罗马尼亚 1,234,000人
  • 大日本帝国 800,000人
  • 塞尔维亚王国 (近代) 707,000人
  • 加拿大 629,000人
  • 澳大利亚 417,000人
  • 比利时 380,000人
  • 希腊王国 230,000人
  • 葡萄牙第一共和国 200,000人
  • 南非联邦 136,000人
  • 新西兰自治领 129,000人
  • 黑山王国 50,000人
  • 汉志王国 50,000人
总计:42,928,000人[2]
  • 德意志帝国 13,250,000人
  • 奥匈帝国 7,800,000人
  • 奥斯曼帝国 2,998,321人
  • 保加利亚王国 1,200,000
  • 总计:25,248,321人[2]
伤亡与损失
  • 军人死亡:
  • 5,525,000人[1]
  • 军人受伤:
  • 12,800,000人[1]
  • 详情
  • 军人死亡:
  • 4,386,000人[1]
  • 军人受伤:
  • 8,388,000人[1]
  • 详情

战争背景[编辑]

国际危机[编辑]

政治与军事同盟[编辑]

军备境赛[编辑]

战争前奏[编辑]

塞拉耶佛事件[编辑]

七月危机[编辑]

战争经过[编辑]

1914年[编辑]

塞尔维亚战役[编辑]

俄国入侵东普鲁士和加里西亚[编辑]

德国入侵比利时和法国[编辑]

法国在马恩河的胜利[编辑]

西线转变为壕沟战[编辑]

奥匈帝国陆军崩溃[编辑]

鄂图曼加入战争[编辑]

殖民地战斗[编辑]

1915年[编辑]

西线春季攻势[编辑]

加里波利战役[编辑]

德国入侵俄属波兰[编辑]

义大利加入战争[编辑]

俄国大撤退[编辑]

西线秋季攻势[编辑]

塞尔维亚崩溃[编辑]

1916年[编辑]

德国对凡尔登的进攻[编辑]

日德兰海战[编辑]

布鲁西洛夫攻势[编辑]

索姆河攻势[编辑]

伊松佐战役[编辑]

罗马尼亚加入战争[编辑]

法国对凡尔登的反攻[编辑]

1917年[编辑]

美国加入战争[编辑]

尼维尔攻势[编辑]

俄国陆军崩溃[编辑]

西线秋季攻势[编辑]

卡波雷托战役[编辑]

1918年[编辑]

俄国退出战争[编辑]

德国春季攻势[编辑]

法德两军在马恩河对垒[编辑]

福煦发动百日攻势[编辑]

德国盟友的崩溃[编辑]

德国十一月革命与停战[编辑]

后果[编辑]

影响[编辑]

伤亡人员与战争罪行[编辑]

战争宣传与舆论[编辑]

战法与技术演变[编辑]

注释[编辑]

  1. ^ 至1917年
  2. ^ 1915年起
  3. ^ 1917年起
  4. ^ 1916年起
  5. ^ 1917年起
  6. ^ 1916年起
  7. ^ 1917年起
  8. ^ 1916年起
  9. ^ 1918年起
  10. ^ 1917年起
  11. ^ 1917年起
  12. ^ 1918年起
  13. ^ 1915年起
  14. ^ 美国未批准巴黎和会的任何条约。
  15. ^ 保加利亚于1915年10月14日加入同盟国。
  16. ^ 美国于1917年12月7日对奥匈帝国宣战。
  17. ^ 奥地利被认为是奥匈帝国的继承国之一。
  18. ^ 美国于1917年4月6日对德国宣战。
  19. ^ 匈牙利被认为是奥匈帝国的继承国之一。
  20. ^ 鄂图曼帝国于1914年8月2日同德国达成秘密同盟协定,并于1914年10月29日作为同盟国一方参战。
  21. ^ 原先计划通过色佛尔条约结束协约国与鄂图曼帝国战事,但鄂图曼帝国从未批准。在土耳其独立战争后,协约国与鄂图曼帝国继承国土耳其共和国就洛桑条约达成协议。
  22. ^ 其中569,000人为居住在法属殖民地的法裔或当地兵源
  23. ^ 其中134,837人为除英属印度加拿大澳洲纽西兰南非等自治领以外之殖民地兵源

注脚[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Cummins 2009,第232页.
  2. ^ 2.0 2.1 Tucker & Roberts 2005,第273页.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