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快速冲高编辑次数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指引:如何迅速冲高编辑次数[编辑]

正在发神经胡搞起草一篇伪指引:快速冲高编辑次数,不过写到一半发现自己没什么幽默感... 放在这里集思广益 --KRF留言2017年3月4日 (六) 13:58 (UTC)[回复]

想要建设性的呢,还是破坏性的呢?--逆袭的天邪鬼留言2017年3月4日 (六) 15:13 (UTC)[回复]
是建设性的啰 --KRF留言2017年3月4日 (六) 15:20 (UTC)[回复]
可以先给自己设计个漂亮的用户页,然后找一些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工具啊,例如巡查最近变更调整页面分类修复列表格式不正确的导航模板英文日期格式修正参考文献格式修正导航模板修正重定向处理消歧义什么的。老手还可以去骗取AWB使用权。不懂编程的话用工具,如果懂编程的话还可以造工具啊,光是DEBUG就可以多刷很多编辑次数了。要是还没玩够的话,可以再找些成体系的条目,例如世界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条目都编辑一两下……在enwp很容易就能刷到延伸确认的哦。明明是破坏才好玩嘛,而且使用工具协助破坏既好玩又能迅速刷编辑次数哦。--逆袭的天邪鬼留言2017年3月4日 (六) 15:44 (UTC)[回复]
我想某位为了越南与台湾的自由民主而长期奋斗的人看到之后肯定醍醐灌顶——他的目标都是永久半保护的。--逆袭的天邪鬼留言2017年3月4日 (六) 15:50 (UTC)[回复]
建设性地刷编辑次数(大雾,逃--Tiger留言整日Py日渐消瘦 2017年3月5日 (日) 03:12 (UTC)[回复]
(:)回应:我觉得用机器刷就不有趣啦 --KRF留言2017年3月5日 (日) 10:04 (UTC)[回复]
每一笔编辑我都有过目并最后按下enter才完成的哦。(搞不好还得人工返工一点也不轻松,如果闲得无聊干这个也不错--Tiger留言整日Py日渐消瘦 2017年3月5日 (日) 11:46 (UTC)[回复]
Category:引文格式1错误:日期,一共34,636个页面,大多数机器人都修不来,因为太乱了。人去修的话不仅要仔细判断,有些可能还要查查资料,实乃消磨光阴之利器。 --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17年3月5日 (日) 10:31 (UTC)[回复]
我发现似乎以前有特定机器人会加入错误的日期格式,例如这个[1] 考虑用其他机器人自动检查这种错误?pinchuanc留言2017年3月5日 (日) 12:35 (UTC)[回复]
您说的这种比较简单的修复已经有机器人在跑了:Liangent-bot。 --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17年3月7日 (二) 07:18 (UTC)[回复]
更新足球运动员传记中的各项数据、资料,出场次数、进球次数每赛季都得更新(也可以每个月、每轮比赛、每天更新),遇上转会还得改效力俱乐部和球衣号码。实在闲的话可以把各种联赛当前赛季的页面写好,每轮(或者每场比赛之后)更新积分榜、射手榜、赛果等等。一年之后编辑次数轻松上万--如沐西风留言2017年3月7日 (二) 07:28 (UTC)[回复]
刷刷刷!!!用些有意义的身心健康编辑。像是改错字、改病句。--小跃捞出记录2017年3月15日 (三) 09:02 (UTC)[回复]

呀呀呀![编辑]

@Kerolf666我看完这篇伪指引后遵循它去做了(但做的事情有建设性),结果被万恶的管理员注意到了,还引起了一场对邪恶的官僚主义方针的修改讨论。请Kerolf666赔偿本人精神损失费9876543210.33元!!!--正在学习友谊魔法且尚未彻底离开萌得不能再萌有事请ping我。2017年8月4日 (五) 14:06 (UTC)[回复]

关于Wikipedia:快速冲高编辑次数是否应该有一个指导用户可以作出哪些贡献的页面?[编辑]

虽然Wikipedia:快速冲高编辑次数是伪指引,但是其中的一些内容是否能指导无聊的用户作出贡献?所以能不能把其中一些内容独立出来,作为正式指引?现在我没有发现一个能指导用户可以作出哪些贡献的页面(具体见下面),这可能会影响新人的留存。是否应该有一个?--GUT412454留言2023年1月21日 (六) 03:58 (UTC)2023年1月27日 (五) 16:15 (UTC)[回复]

对应的正常页面Wikipedia:减少对同一条目连续多次提交编辑现在仍然不是正式规则,但我感觉如果真有需要的话,整合一下内容倒不是不行。Sanmosa Συ γάρ μοι και μοίρα εί και τύχη 2023年1月21日 (六) 05:37 (UTC)[回复]
我的意思是,像其中错漏字修订、勇于更新、检查分类这些东西可以指导不知道该编辑什么的(新)用户进行一些简单的建设性编辑。我目前没有发现类似的东西。
现在的教程好像只告诉人们怎么编辑,而没有告诉人们编辑什么(虽然这不应该由官方规定,但是应该告诉(新)人们“可以编辑什么、编辑什么是绝对没错的”)。
我感觉这可能是更大问题的冰山一角,现在培养新人的程序似乎不是很成熟(也可能是我不了解)。--GUT412454留言2023年1月21日 (六) 07:57 (UTC)[回复]
(-)反对 私以为这种内容不足以支撑起指引,但是以其大纲重写后的内容则可以成为论述。——顺颂时祺 ZhaoFJx 2023年1月22日 (日) 15:32 (UTC)[回复]
好像是的。那么论述也行。--GUT412454留言2023年1月24日 (二) 03:14 (UTC)[回复]
(-)反对,@Sanmosa:或许Wikipedia:编辑数会比起Wikipedia:减少对同一条目连续多次提交编辑适合?--SunAfterRain 2023年1月23日 (一) 12:42 (UTC)[回复]
为什么反对?--GUT412454留言2023年1月24日 (二) 03:15 (UTC)[回复]
你看一下你选的这篇真的适合拿来用吗......--SunAfterRain 2023年1月24日 (二) 15:43 (UTC)[回复]
当然不是直接用。
可能我最开始的表述有问题(现在还能改标题和上面的讨论吗?我其实是想要一个指导人们编辑的东西,看见这个有点像就用它了,没考虑到它伪指引的身份对讨论的影响)。不是直接提取出来就成新文章,而是要根据其精神进行修改,最后甚至可能会像忒修斯之文章一样。--GUT412454留言2023年1月25日 (三) 15:25 (UTC)[回复]
那我恳求你,改写完再拿出来,不是扔了一个不可能弄成方针与指引的页面然后说“我觉得有成为方针的潜力”。--SunAfterRain 2023年1月28日 (六) 02:26 (UTC)[回复]
我发现一个有些相似的东西:meta:Community_Wishlist_Survey_2023/New_contributors/First_edit_tutorial--GUT412454留言2023年1月24日 (二) 03:12 (UTC)[回复]
WP:参与贡献。--PexEric 💬|📝 2023年1月30日 (一) 09:19 (UTC)[回复]

你们所说“刷编辑次数”、“混编辑次数”是指什么意思呢?[编辑]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我看到有些人在讨论中会使用“刷编辑次数”、“混编辑次数”此等的名词,前者是出现在告知对方禁止其行为时所称,后者是指责对方不当行为时而说,不过这些名词似乎很口语化,所以我想请问:“刷编辑次数”与“混编辑次数”是什么意思呢?

此外,我有找到Wikipedia:快速冲高编辑次数,但那是介绍哪些手段可以帮助快速冲高编辑次数,看起来不太像是他们在讨论所说“刷编辑次数”、“混编辑次数”,因为他们并非鼓励,因此感到困惑,难道真是“Wikipedia:快速冲高编辑次数”吗?--2001:B011:A401:55CC:5C31:2CD8:FED1:73F6留言2023年7月2日 (日) 11:02 (UTC)[回复]

我遇过一位破坏者会透过刷编辑数取得自动确认使用者,然后随意地移动页面。--天蓬大元帅-会客 欢迎参与机器翻译的维护 2023年7月2日 (日) 11:08 (UTC)[回复]
所以你的意思是:刷编辑次数、混编辑次数就是等于移动战?--2001:B011:A401:55CC:5C31:2CD8:FED1:73F6留言2023年7月2日 (日) 11:26 (UTC)[回复]
并不是,随意地移动页面已经是破坏了,况且当时移动的新页面名称带有负面语调。--天蓬大元帅-会客 欢迎参与机器翻译的维护 2023年7月2日 (日) 11:31 (UTC)[回复]
那么“刷编辑次数”、“混编辑次数”这些名词是指什么意思呢?--2001:B011:A401:55CC:5C31:2CD8:FED1:73F6留言2023年7月2日 (日) 11:34 (UTC)[回复]
这就是透过不合理的手段取得权限。--天蓬大元帅-会客 欢迎参与机器翻译的维护 2023年7月2日 (日) 11:39 (UTC)[回复]
合不合理是见仁见智,但我需要清楚的意思,所以有哪个方针指引是解释“不合理的手段”?--2001:B011:A401:55CC:5C31:2CD8:FED1:73F6留言2023年7月2日 (日) 11:59 (UTC)[回复]
这个--天蓬大元帅-会客 欢迎参与机器翻译的维护 2023年7月2日 (日) 12:08 (UTC)[回复]
你的意思是不是指“为了得到自动确认使用者权限而做50次无贡献性或破坏性编辑”?--2001:B011:A401:55CC:5C31:2CD8:FED1:73F6留言2023年7月2日 (日) 12:21 (UTC)[回复]
不知道是不是我搞错?有人可以来看一下问题吗?--2001:B011:A401:55CC:5C31:2CD8:FED1:73F6留言2023年7月2日 (日) 12:38 (UTC)[回复]
我已经充分回答了,顺带一提,编辑超过500次后刷编辑数影响就小了。--天蓬大元帅-会客 欢迎参与机器翻译的维护 2023年7月2日 (日) 12:54 (UTC)[回复]
我知道啊!所以我叫别人来看一下问题。顺带一提,如果真是50次,为何有人仅以1次就认定对方行为是混编辑次数(请看这个)呢?会不会可能是方针定义写错?--2001:B011:A401:55CC:5C31:2CD8:FED1:73F6留言2023年7月2日 (日) 13:11 (UTC)[回复]
如果确认不是方针的问题,那么能否协助建立捷径呢?将WP:不要刷编辑次数WP:不要混编辑次数重定向到Wikipedia:游戏维基规则,以方便快速找到“为了得到自动确认使用者权限而做50次无贡献性或破坏性编辑”这一条规定,这有助于不熟悉方针的人可以正确理解。--2001:B011:A401:55CC:5C31:2CD8:FED1:73F6留言2023年7月2日 (日) 13:23 (UTC)[回复]
仅以1次就认定对方行为是刷编辑次数是不合理的,但Wikipedia:游戏维基规则这个页面并不是要说整整做50次无贡献性或破坏性编辑,才会被认为是刷编辑次数;相反,这个页面是在说只要是某个行为被认为明显是在故意作出无贡献性或破坏性编辑,就可以被认为是刷编辑次数。相关理由见下文。
“仅以1次就认定对方行为是混编辑次数”确实是不合理的,因为如果对方只作出了1次无贡献性或破坏性编辑,就无法确定对方的行为是出于恶意的刷编辑次数,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优先认为对方的行为是出于善意的——具体可参见Wikipedia:假定善意。作出此认定用户也已经在此后致歉称“本人假定User:Yiken是‘混编辑次数’,实为毫无根据之语”,参见此处
另外,您在上文中认为,Wikipedia:游戏维基规则是在说,刷编辑次数只有在刷了50次的情况下,才应被视为刷编辑次数;但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只要刷编辑次数是为了以不合理的手段取得权限,就应被视为在刷编辑次数:
刷编辑次数属于游戏维基规则的一类。在页面Wikipedia:游戏维基规则中,对“游戏维基规则”这一行为的定义是“恶意使用维基百科方针和指引,阻碍维基百科目标实现的行为。游戏维基规则可能表现为滥用程序、扰乱性编辑或其他违反社群共识精神的行为”。也就是说,对一个行为“游戏维基规则”的判断主要是基于相关行为是否“恶意使用”维基规则,而不是“是否违反了有记录的维基百科规定”——因为“游戏维基规则”的行为本身就是在恶意使用维基规则的,以一个规则是否违反了有记录的维基百科规定来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恶意使用了维基规则,是自相矛盾的。
Wikipedia:游戏维基规则页面中对刷编辑属于游戏维基规则的表述为“游戏维基规则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为了得到自动确认用户权限而做50次无贡献性或破坏性编辑;……”,并没有说需要做50次无贡献性或破坏性编辑才违反规则。结合我在上文中提到的“游戏维基规则的判断主要是基于相关行为是否恶意使用维基规则”,“为了得到自动确认用户权限而做50次无贡献性或破坏性编辑”违规的主要原因在于这种行为恶意使用了Wikipedia:用户权限级别#自动确认用户的维基规则,以图绕过维基百科对新手施加的限制,获得自动确认用户才有的权限。
总的来说,你所举例子中的“仅以1次就认定对方行为是混编辑次数”确实是错误的;但也应当注意,Wikipedia:游戏维基规则这个页面并不是要表达做50次无贡献性或破坏性编辑才应当被视为刷编辑次数,而是要说恶意作出编辑,绕过维基百科对新手施加的限制,获得自动确认用户才有的权限应当被视为刷编辑次数。--惠龙留言2023年7月2日 (日) 21:58 (UTC)[回复]
类似于水帖,水经验--Firedoge留言2023年7月5日 (三) 12:52 (UTC)[回复]
有点像是事后复盘判断,如果一个新账号出现破坏行为,然后复查用户编辑记录,发现建立账号后短时间内大量进行无意义的修改(可能是改小许内容又撤销掉,改空格等等),过了自动确认用户后立即进行自动确认用户才能使用的权限(包括移动页面、上传文件等)来进行破坏操作,社群才会判断这些早期编辑是刷编辑次数。两者并不是极强的相关。——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7月6日 (四) 02:14 (UTC)[回复]

另外,如果有人看到我这样子说话而不愿回答,我不会强求你们,但是不要对我说话是展现出一副“我亏欠你”的那种态度。你们有自己的说话方式,但我有发问需求与看中问题的焦点,彼此互相尊重,而不需要来这里闲聊或诉苦,所以我看不懂意思是很正常的,否则我不需要一再地将话题拉回,并反复说“你的意思是……”确认对方有无被我曲解。我言尽于此,你们有谁愿不愿意协助建立捷径,我尊重你们,因此我不会再对这个问题继续下去,怕是有人又会以为我在对他说话,所以我要离开了。上述话题结束,请存档!--2001:B011:A401:55CC:5C31:2CD8:FED1:73F6留言2023年7月2日 (日) 13:40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