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Cncs對話頁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Cncs wikipedia!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並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我是歡迎您的維基人:Hoyojo (留言) 2010年8月4日 (三) 10:23 (UTC)[回覆]

Template:Cncs/最近編輯重點

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

恭喜您!您最近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條目巴基斯坦地理經推薦後,獲選於首頁作新條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薦其他您關注的條目,歡迎前往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提名。在您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所有條目中,總計有6篇條目獲推薦作首頁新條目展示。

6

歡迎回來![編輯]

Cncs!好久不見,歡迎回來!--Mountain(Talk) 01:44 2005年5月9日 (UTC) CNCS:Image:Chongqing Map.jpg 圖中巫山縣(藍綠色)誤作巫溪縣,望改正。218.206.15.194 16:55 2005年7月17日 (UTC) Category:縣級行政區,下面會有幾千條,想好以後如何再做子分類麼,還是一股腦放在這個分類里?--鑫淼 08:06 2005年8月24日 (UTC) 你好,不知道怎麼使用留言,對你的長江流域的地圖感興趣,,,, 請問有沒有共具體的, 向交流一下,jordainetao@yahoo.fr, 謝謝

問候中文維基元老[編輯]

從我關注的條目株洲縣上,看到了您的大名。 煩請多多指教。--維基動力引擎 13:54 2005年8月26日 (UTC)

  • 您好!對於我沒能即使回復您的邀請我感到非常抱歉。原因是我從05年下半年就沒能再登陸WIKI,好像是因為用IE上網時WIKI被屏蔽了(我是在05年2月看了《瘋狂英語》關於WIKI的報道才成為維基人的,後來也問過他們無法登陸的原因得到了這個答覆)。現在我用FIREFOX。以後請前輩多多指教!陳鈞

關於縣級行政區的分類[編輯]

我覺得這個分類實在太大量(全中國差不多有兩千個吧)太費事(光是把現有的都放進去大概就要費上一千次編輯數左右)又不好查找,應該不是很有必要吧。

縣級行政區都會放在各省行政區底下(數量大了以後,最後會進一步放到地級行政區的分類底下按縣級市、區、縣分好,參見category:福州行政區劃),這樣應該已經很足夠了。另外,也不是只有中國才有縣級行政區,這分類名稱也不是很適當。

我是建議刪除這個分類,請教您的意見。--Ffaarr 01:21 2005年8月27日 (UTC)

我覺得仍然和網頁上的內容太雷同,因此投入刪除列表,請指教。--的的喀喀湖上的幽靈 (talk to Louer) 15:42 2005年9月9日 (UTC)


非常抱歉[編輯]

馬上將其恢復 --  Moses+ 

版權標誌[編輯]

請您在您拍攝的幾張張家界照片上加上版權標誌,請參照Wikipedia:圖像版權標誌。--方洪漸 03:59 2005年10月18日 (UTC)

為什麼刪除我未完成的作品查爾斯·巴貝奇?今天凌晨剛放上去的啊![編輯]

雷厲風 18:18 2005年10月18日 (UTC)

您好![編輯]

您好象是湖南省長沙市人,我也是,我家在東塘附近,做個朋友吧?有MSN MESSENGER或QQ或SKYPE嗎? 我的是:
MSN:chenshaoju@hotmail.com
QQ:840748
SKYPE:chenshaoju
陳少舉 23:17 2005年10月24日 (UTC)

您好,我認為神獸「鳳凰」和「青龍」作為這兩個條目的內容是合適的,不需要加括號注釋。討論請往Wikipedia:互助客棧#鳳凰。--Isnow 14:54 2005年10月30日 (UTC)

關於圖片[編輯]

你好!那張Image:Cztoutlines.jpg的圖片是User:Efm畫的,我本人認為有一張更清晰的規劃圖才能反映一體化的藍本。

關於一體化的目標,我認為是以經濟一體化為主,合為一個城市在現階段並未提出。但很可能進行大規模的區劃調整,三市無必要合為一市,但很多行政上的事務是可以統一操作的,國外的城市群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以方便來往。

關於古代兵器的分類[編輯]

你好,可否在古代兵器分類頁面說明一下「古代」的定義,這樣比較便於之後的分類。謝謝。--ffaarr (talk) 07:55 2005年11月6日 (UTC)

嗯!這樣我比較清楚了,我很贊同這個分類,除了作為軍事裝的一環之外,它也可以作為軍事史的一個子分類,另外按照這個方式,是否category:冷兵器裡的條目大都可以放在古代兵器的下面,還是有些可以劃歸兇器。?--ffaarr (talk) 10:20 2005年11月6日 (UTC) 嗯!同意,我想這幾個是可以同時存在,各自有其作用的分類。--ffaarr (talk) 10:59 2005年11月6日 (UTC)

我想這樣細分的確會比只有一個範圍較大的冷兵器要有意義多了。也比較能體現兵器本身的不同性質。--ffaarr (talk) 11:44 2005年11月6日 (UTC)
我想既然大致上的原則先確立了,等有時間間精力時再來慢慢處理吧:)。--ffaarr (talk) 12:43 2005年11月6日 (UTC)

嘿![編輯]

米問題~~我過幾天就去拍13:14:52 2005年11月6日 (UTC) :P 陳少舉 13:14:52 2005年11月6日 (UTC)

關於地方行政區分類[編輯]

移至Wikipedia talk:中國城市歸類,請進入Wikipedia talk:中國城市歸類討論

倡議回復[編輯]

非常支持呀~~~應該怎麼弄呢?PS:關於照片,因為長沙市天氣最近在變天,氣候很不好,我會儘量在本周六或周日去拍的。:P陳少舉 12:13:48 2005年11月9日 (UTC)

嘿!照片拍攝好了~[編輯]

我已經補上去了陳少舉 04:49:34 2005年11月12日 (UTC)

有的有的,但是太多了,我用電子郵件打包發給你,你的電子郵件地址是?~~另外,能幫忙建立個挖沙船的條目嗎?照片在這兒: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Image:TuTengDiaoSu.jpg 謝謝啦~陳少舉 05:09:07 2005年11月12日 (UTC)
哇~~看到了~~~真是太謝謝了,為了一張照片去特意編寫條目……感動ing... 陳少舉 14:14:05 2005年11月13日 (UTC)
版權?我允許那些照片屬於公共領域,放心使用。:P 另外,所有的照片上次都通過QQ發送給你了呀~陳少舉 14:24:59 2005年11月13日 (UTC)
嗯~我會去查些資料,然後補充上去的~ :P

關於分區圖[編輯]

你好!聽取了你的建議,我最近已經把分區圖基本完成了。你可以看看,並告訴我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我會繼續加工的。另外我還想做名勝分布圖之類的。若還有什麼想法,歡迎共同討論!-涓生 18:00 2005年11月17日 (UTC)

地圖的模版[編輯]

最近看到你寫了不少關於經濟區方面的文章,同時繪製了政區分布圖,圖很精準。請問在哪裡可以得到政區的詳細模版來繪製這類型的地圖?如Image:Wuhan Metropolitan areas.png。我也想補充城市的這類政區圖。多謝。-- 涓生 12:00 2005年11月28日 (UTC)

地理的模版[編輯]

Hi! 你把亞洲國家的模版都換成了東亞、南亞之類的小模版,我之前也這樣做過,但現在認為這並不太恰當,請參考Template talk:Asia,還有雖然國家的條目現在是都很短,但百科全書中這些條目應當是很重要的,總會有「長大」的一天的。--本本一世 12:08 2005年11月19日 (UTC)

關於條目重複[編輯]

Cncs你好,侵權條目能夠在改為重定向之前必須刪除,因為否則的話它們留在歷史中。首先加入侵權告示也是對作者的一個警告。--Wing 10:35 2005年11月21日 (UTC)

長沙條目[編輯]

你好!最近學習繁忙,沒有多參與編輯,只寫了一個國立長沙臨時大學

建議:長沙文化全部或者主要部分回到長沙條目中。作為長沙條目的主要構成,不在主條目介紹的話感覺內容缺乏;教育、地理、體育和交通在主條目單獨存在並擴寫;經濟可以從長沙經濟中恢復部分來介紹,現在的部分留得太少;傳媒和娛樂擴寫;人物的介紹值得商討,現在太少,全列又太多。可以參見成都中山市涓生 20:34 2005年12月1日 (UTC)

關於長沙的交通等[編輯]

我看到你的消息了.抱歉,我現在只能用"自由門",封鎖太嚴重了.我會儘量收集信息,然後補充上的.我是陳少舉.

重點寺院[編輯]

你關於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的移動、修改,個人感覺若干處存在不妥:

  • 命名:以中國為中心
  • 內容:沒有提及該重點寺院的評定年代、背景,該目錄只是一個1983年的參考,並不代表這些寺院目前就是影響較大的「重點寺院」,每個寺院都在新形式下發展,有的發展的比較好,有的就可能退步。所以片面地命名為「重點寺院」,不論年代,可能跟實際不相符。 --farm (talk) 09:01 2005年12月18日 (UTC)
對你的遭遇,我表示同情與慰問。條目名稱中不包含1983年,個人難以認同。畢竟這是20多年前的一個文件,只能作為一種參考,並不足以表明其中寺院目前之地位,而不在此目錄中的寺院,其影響力有的遠比目錄中的一些寺院要大的多。 --farm (talk) 10:32 2005年12月18日 (UTC)
坦白地講,跟你交流有點累人。給你兩個鏈接:

加1983年的原因是:這是1983年的東東,僅供參考,並不代表其現在的影響力。這個條目存在的原因:僅僅作為一種有文件參照的參考,全國的寺院數以千計,142座僅是一小部分。 --farm (talk) 11:22 2005年12月18日 (UTC)

沒有其他意見的話,我會將該條目恢復到原來的內容,加上你的分類。 --farm (talk) 11:25 2005年12月18日 (UTC)

你搞的也不錯,加了原來我粗心而造成缺少的天津、黑龍江。感謝你關心佛教條目,現在看起來比原來有進步。當然這只是個目錄,其中涉及的大部分條目,都空空如也呢。 --farm (talk) 12:13 2005年12月18日 (UTC)

抱歉,昨天後來睡覺去了。--farm (talk) 00:41 2005年12月19日 (UTC)

做個湖南頁吧[編輯]

可以組織起來。--刻意 10:39 2005年12月20日 (UTC)

  • 我來自湘潭,高中在長沙待了三年,現在北京,大三。我很佩服你寫了那麼多的湖南條目,你又是管理員。我十月份才正式開始編寫,我並不太喜歡這種寫作方式,在這裡也沒有什麼長遠打算。但我希望關於湖南的條目可以寫得更好些。--刻意 09:15 2005年12月21日 (UTC)

要考試了[編輯]

哎,星期天要英語過級,再兩個星期就考試了~考試完畢後再上Wiki~ :P 陳少舉 09:17:18 2005年12月23日 (UTC)

關於最後修改的 Template:Infobox Country 問題[編輯]

你好像把貨幣單位去掉了,還有,為什麼要吧 <li> 的標記換成 ·呢?--SXPCrazy 03:36 2005年12月24日 (UTC)

不好意思[編輯]

很不好意思,由於學習的原因,現在忙不過來,只能等以後有機會合作了。--耐特拉克 [[User_talk:Netluck|<font color=green><big>'''Netluck'''</big><font>]] 11:22 2005年12月31日 (UTC)

慶賀與討論湖南主頁[編輯]

首先感謝CNCS的長久努力,終於建立起了屬於湖南人的湖南主頁

日後我希望能參與湖南主頁的維護,也希望更多朋友能夠參與。

現在來給點小小的建議:

  • 主題色是哪一種?藍色或是紫色?文字的背景可以使用淡的顏色,比較符合大多數讀者的口味。
  • 主頁的總介紹稍長,可以短一些,刪除中間一些較專業性的用語,如「地圖坐標為東經109°~114°、北緯20°~30°」、極限溫度、降雨量等,專業性強些的介紹可以放在連接里。
  • 有少數鏈接沒有建立條目。這個我會現在開始補充。涓生 19:40 2006年1月2日 (UTC)

;太感謝Cncs了,我崇拜你!可惜這幾天考試太多了,不能再來這裡了。--刻意|Talk 04:17 2006年1月3日 (UTC)

真是太COOOL了!我寒假一定好好補充 :D 陳少舉 15:28:23 2006年1月4日 (UTC)

關於表格[編輯]

在搜索長條目的時候意外發現您編寫的2004年中國大陸城市競爭力排名是中文維基裡面最長的條目,有200多K,原因是表格使用了html的代碼。我按照Wikipedia:使用表格的方法把這個化簡了,最終表格顯示基本沒區別。--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21:51 2006年1月4日 (UTC)

關於「地級市」的分類[編輯]

夜歌[編輯]

我正在編寫夜歌,不知道兄台有沒有意思。我覺得資料不足。--刻意|Talk 11:04 2006年1月8日 (UTC)

  • 我說的是「夜歌子」(yagozi)是死了人唱的,長沙、湘潭、益陽好像都有。現在在農村里還有,大概是在要埋人的前一個晚上唱,一直到天亮。--刻意|Talk 12:31 2006年1月8日 (UTC)
  • 應該和哭喪是兩碼事,現在會唱的人少了,放錄音機了。做道場是做道場,那是道士做。夜歌不需要專門去請,甚至有混飯吃和娛樂性質。--刻意|Talk 14:28 2006年1月8日 (UTC)
  • 我們那裡夜歌要到十二點吃過點心以後才開始唱,(所以才叫夜歌)那時候道士都唱累了,道場做完了,看的人基本上走光了,可能是不想冷場才唱夜歌子。哭喪我想應該是要哭給別人看的,是白天的吧。我也只有看過一兩次。似乎說別人的歌唱得差就說「唱夜歌子一樣」--刻意|Talk 15:07 2006年1月8日 (UTC)

關於長江城市[編輯]

呵,很同意你的看法,其實我平常遇到這樣明顯有錯且裡面條目不太多的分類,大多會直接按較合理的方式重新分好。那天剛好事情比較多所以就想說直接提刪除再讓別人來作就好。(意外的收獲是,多點人討論讓較多人能分享一下分類命名原則也不錯)--ffaarr (talk) 00:38 2006年1月13日 (UTC)

圖片版權標籤[編輯]

我看到你之前上載的Image:Yulu-Moutains2.jpg沒有圖片標籤,可以加上嗎?謝謝。--minghong 15:11 2006年1月13日 (UTC)

過年了[編輯]

新年快樂!回家途中,休息一個月.--刻意|Talk 11:52 2006年1月14日 (UTC)

Image:Chang-zhu-tan-map1.jpg檔案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上傳的檔案「Image:Chang-zhu-tan-map1.jpg」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檔案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上傳檔案,但請先看看合理使用準則圖像使用守則

大多問題圖片可以通過添加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解決。請參與檔案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著作權IRC聊天頻道----百無一用是書生 () 16:49 2006年1月18日 (UTC)

長沙評選特色條目[編輯]

我已經把長沙列入Wikipedia:特色條目評選,認為其已經達到標準。請您前往發表看法。--涓生 02:19 2006年1月31日 (UTC)

多謝你的建議!今天我實在是沒時間了,明天就有考試。如果可能的話,你能不能對這些部分先進行修改?一些過於讚美化和地方化的詞語就調整一下,還有長沙之最的問題,換個標題也許好些。「毛澤東與長沙」乾脆建個新條目吧,條目毛澤東也太長了。

另外是長沙歷史方面,開始我也只寫了不多的文字,但上面有人建議應該多寫一些。我想目前的篇幅還是正常的。--涓生 14:33 2006年2月2日 (UTC)

真遺憾,我假期也沒回長沙。現在還在國外進行考試。照片都是去年7到9月時回長沙拍攝的。祝你春節愉快!--涓生 14:37 2006年2月2日 (UTC)

關於「長沙」條目[編輯]

長沙條目中的第一句,「長沙,別稱「星城」,湖南的省會」,我在「湖南」前面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知你為何要去掉?我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原因很簡單,中文維基的讀者是全世界中文使用者,而非僅僅中國人。就好象我們在英文維基里突然看到「里士滿」條目里說「里士滿是弗吉尼亞州的首府」一樣會令讀者一頭霧水,而如果註明了「里士滿是美國弗吉尼亞州的首府」,則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同理,中國城市的條目,我覺得最起碼也應該在一開始註明其國別,以讓其他國家的中文使用者能夠清晰的知道該城市所處的位置。不知你認為如何?--長夜無風 18:51 2006年2月2日 (UTC)

另外,我在「市委書記」前面加上「中共」兩字也是為了能讓中國大陸之外的中文使用者能夠比較清晰的知道這個職位的定義,不知道你去掉的原因又是為何?比如「長沙市委書記」,這個職位的全稱就是「中共長沙市委書記」,我的修改有不準確的地方?--長夜無風 19:00 2006年2月2日 (UTC)

那是想當然啊,我看得懂英文,但三分之二以上的美國的州都不認識。我一個朋友,日語翻譯,前段時間轉貼了琉球國的一段日文給她看,她問我琉球群島是在哪裡?分類和條目不同的,湖南的分類因為是中國行政區劃的一個子分類,所以沒必要再註明中國湖南;而條目,我覺得應該在開始註明一下非常必要,也才嚴謹,傳統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都是這樣做的。--長夜無風 02:45 2006年2月3日 (UTC)

你誤會我的意思了,關於分類我沒任何意見。我說的是條目,可以參見別的一些城市條目,香港成都中山市,都會在條目的第一段內容說清楚是「中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城市。--長夜無風 10:25 2006年2月3日 (UTC)

關於中華民國行政區劃[編輯]

新年好!! 我看了一下那個表格,目前是依照我中學時學的地理來看(我們以前的地理都是教中華民國時代而非現在中國的行政區劃),大致上是沒有什麼問題,只有山西省的省會,在民國初的確是叫作陽曲,但至少在我的中學課本上(大概1990年前後的課本)都已經稱作太原了(但清苑、歸綏都還是叫清苑歸綏),目前手上沒資料,也許我有過幾天有去圖書館再查看看它在中華民國政府這邊是什麼時候把它改名的。--ffaarr (talk) 12:58 2006年2月7日 (UTC)

邀請您參加對於模板的分類[編輯]

你好!看到您對於模板(Template)的修改和維護,我希望邀請您參加對於模板的分類,以便更好的使用和推廣模板。請參考Wikipedia:發展建議Category talk:維基百科模板上的內容,並提出意見建議。謝謝!:) 無名無形 02:28:59 2006年2月9日 (UTC)

這個比較表列在條目中會不會太長^^??

我覺得已經可以獨立成一個條目了 --愛索 12:00 2006年2月16日 (UTC)

中文維基年會地點選擇通知[編輯]

您好,中文維基正在籌辦首屆年會,誠摯地邀請您一同參與年會的籌備工作。

目前已投票決定年會日期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舉行( http://0rz.net/1110P ),2月19日起開始進行年會地點的選擇投票( http://0rz.net/4114e )。

地點的選擇規則(採用vipuser案):

  1. 先進行為期2星期的第一輪投票,所有在投票前註冊的維基人都可以參與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討論,選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討論並確定各個城市的舉辦條件,並進行SWOT分析(優點、弱點、機會、威脅),討論並進行審核確定符合條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個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條件,進行為期一星期的維基見習編輯參與的第二輪投票(建議結合,個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Jasonzhuocn...._交流 16:35 2006年2月19日 (UTC)

湖南條目分類[編輯]

cncs,我看到你寫的很多作品,在行政區劃領域你也是元老了,不過我的有些意見不一樣。

1,關於市轄區,你的意見是對的,市轄區與縣雖然行政級別一樣,但獨立性整體性兩者不一樣,從地理實體來講,理論上全國省以下應當全由縣和較大的市組成,縣與市應當是相當的,市區是城市的緊密性的組成部分。另外,湖南市轄區可以產生歧義即湖南-市轄區。但是在現行中國行政區劃制度下,要完整表現其體系,又不能不將縣級的市轄區整合進去。那麼在分類上就得和其他單位保持一致。而且現在中國的市轄區從整體上說對城市的依附性大大降低,例如許多縣級市是將整縣改區,很多大城市整縣改區也一直在持續。它與縣的差別在縮小。

現在我認同這種地方分類:

  • 縣--湖南的縣--湖南行政區劃|2(後綴顯示級別)
  • 縣級市--湖南縣級市--湖南行政區劃|2
  • 。。。--湖南城市|2
  • 地級市--湖南地級市--湖南行政區劃|1
  • 。。。--湖南城市|1

把區歸成長沙市轄區也行,但就無法歸入這個類了。

2、我認同採用官方結構與名稱。從這一點上湖南的縣湖南縣份好,雖然語言上有些人稍微有些突兀,不過我倒覺得還通,反而湖南縣份這個名字對我有些怪。Efm 14:42 2006年3月20日 (UTC)

關於Efm所說的第一點,廣東有很多的範例,順德區南海區新會區番禺區花都區……一大串了,原來都是知名的縣級市,現在紛紛改成市轄區。關於第二點,我想說的是,官方的名字比自己製造的名字好,這裡是百科全書,準確性比語感的突兀的更重要。--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16:22 2006年3月20日 (UTC)

我們會經常見到,「某某省下轄多少個地級市,多少個市轄區,多少個縣,多少個縣級市」等這樣的介紹,那麼用「某某省的市轄區」來做分類的名稱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但因為維基在條目名和分類名的取名上一貫很少用「的」字,所以直接用了「某某省市轄區」。--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16:55 2006年3月20日 (UTC)

湖南原來用的分類方式,大概為:
  • 湖南城市
    • 湖南地級城市
    • 湖南縣級城市
  • 湖南行政區劃
    • 湖南地級行政區
    • 湖南縣級行政區
Efm改變後的分類方式為:
  • 湖南城市
    • 湖南地級市
    • 湖南縣級市
  • 湖南行政區劃
    • 湖南地級市
    • 湖南市轄區
    • 湖南縣級市
    • 湖南的縣
    • 湖南民族自治縣
在原來的分類方式中,我覺得是有問題的,「湖南地級城市」和「湖南縣級城市」這兩個名字並非中國的官方用名,平常官方文書和媒體報道都不會用到這兩個詞,而根據從屬關係,「湖南縣級城市」是指「湖南縣級市」,應該又歸於「湖南縣級行政區」的類目下,那縣級市分開了一個類目,是否同級的縣、自治縣又得獨立一個類目?而縣級市和縣、自治縣都獨立一個分類了,那麼同是縣級的市轄區為什麼就不能獨立成分類呢?比如廣東的順德區南海區新會區番禺區花都區等,比一個廣東的縣無論重要性和知名度都大得多了。而你說的把市轄區的分類歸於城市的類目下,比如把番禺區歸類於廣州市\廣州行政區劃\廣州市轄區,那會不會分類過細?而且很多小城市只有一兩個市轄區,有必要這樣分嗎?--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07:37 2006年3月22日 (UTC)

歡迎您對於中國條目的結構發表意見[編輯]

關於本條目的結構,我個人覺得應該先是地理、歷史,然後是文化。把歷史部分提到前面,可以首先給讀者一個關於中國的時間和空間的概念。--Pierre 12:26 2006年3月26日 (UTC)

謝謝您的歡迎,如果您有時間,歡迎您發表一下您對這個條目的意見,謝謝!--Pierre 12:41 2006年3月26日 (UTC)

好的,謝謝您。--Pierre 12:48 2006年3月26日 (UTC)

有關管理員「保護」權限的行使[編輯]

你好,Cncs wikipedia,我剛剛檢查歷史日誌,注意到有幾個模版與圖片,目前或曾經由你設於保護狀態,並且你是這些頁面的唯一編者或主要編者。我覺得這樣做有不妥,亦與維基的政策或理念不合。僅管維基的保護政策目前還沒有翻譯成中文,不過英文版可暫供參考,其內容也不外乎維基的基本理念。

  1. 首先,保護應是在發生問題後的補救性預制措施。三個條件是:一、已經發生問題;二、非常確信同樣的問題會在該頁面發生;三、其他補救或防制手段(如警告或封禁用戶)已經被考慮,考慮的結論是保護該頁面是需要並有效的。例外的情況是:高訪問流量頁面及官方/系統頁面,前者是因為破壞首頁的行為曾有發生並確信會發生,後者是因為官方/系統頁面不需要普通用戶來編輯。
  2. 其次,管理員不應該因為具備此能力,就對自己參與編輯或參與討論的頁面施行保護;這並不是管理員的權限與職責範圍。例外的情況是:自己參與的編輯,僅限於回退破壞等單純、簡單、修復性編輯,而無關任何具體的編輯性或討論性事務。
  3. 再次,保護的時間應為最小。除了永久保護的官方/系統頁面,其他頁面的保護應在狀況(即保護理由)解除後,予以解保護。
  4. 另外,所有的保護或半保護頁面,應加註{{protected}}之標示。對於模版,可將此標示置於討論頁。

涉及的頁面列於下面:

祝維基快樂。--roc (talk) 23:14 2006年3月26日 (UTC)

嗯,謝謝你的及時回覆。不過在Image:Scaling ladder in ancient China.JPG的歷史中,並沒有看到其他用戶的編輯,我覺得這樣的保護,最好是在所擔心發生的事情確實發生後,再做矯正比較妥當。矯正的方式,比如提醒用戶、封禁持續破壞的用戶、若不能封禁或封禁被認為註定無效則保護頁面。在缺乏前次留言中三個條件第一條的情況下,若進行保護其理由似乎不夠強。(另外,我發現這幅圖片沒有著作權聲明,可否考慮使用cc-by-sa-2.5或cc-by-2.5?如果採用自由著作權的話,也可以考慮轉為上載至維基共用)。對於Template:拼音系統比較表,我看過台灣少年和fdcn的編輯,我覺得他們的編輯並不是胡亂修改,反而有其合理之處。表格的語言,宜採用MediaWiki的標準(如:{|, |+, |-, |等);MediaWiki未提供的,宜採用W3C制定的HTML/XHTML及CSS標準。而微軟系的FrontPage給出的代碼,其通用性通常不好。針對模板及表格的編輯意見,管理員可以考慮首先將問題提出。根據問題的覆蓋面,可以考慮利用個別模板的討論頁,或專門的Wikipedia:維基專題,或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希望能對事情有所幫助。--roc (talk) 05:27 2006年3月27日 (UTC)
是的,其他管理員認為不妥當的地方,在自己權限之內的,已在第一時間做出修正(例如,解除保護及恢復刪除,見前列各項日誌所載歷史);而認為可更改進的地方,不在自己權限之內的,也已提出建議(例如,圖片的著作權授權方式標示)。維基百科是允許人人編輯的百科全書,並藉此追求最佳百科品質;其實這正是為什麼我在看到前面所列諸情形重複發生後,鑒於我們都是中文維基管理員一員,希望能夠就我們維基的政策及理念向你解釋,並希望此類的事情不再發生。--roc (talk) 18:30 2006年3月27日 (UTC)

有關國家森林公園[編輯]

Cncs您好。有關「國家森林公園」條目湖南省部分是否可以為了「顧全大局」即保持本條目以及其他所有「保護地」內容的一致而把你省單列的國家森林公園所在行政區域和建園年份刪除了?另外你省有一處國家森林公園已於2005年經國家林業局批准正式更名,即「桃源洞」改稱「神農谷」,這點請您了解。Cybercicada 05:41 2006年3月27日 (UTC)

湖南的國家森林公園[編輯]

請您注意,自2005年12月底新一批國家森林公園公布後全國現有國家級森林公園確實數量為627處,另外本條目其他省區大部分國家級森林公園雖無列明,卻是按批建國家級森林公園之年份排名。經您最新修改後你省國家森林公園從原來的26處減至25處,與法定的全國627處有出入,且「九疑山」應為「九嶷山」之誤,請複查。也請不要把已更名之國家森林公園重複計算。Cybercicada 07:47 2006年3月27日 (UTC)

請問將「Google」替換為「古狗」有何依據?[編輯]

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似乎都沒有這樣的主流說法。如不介意,我計劃近日改回。--Hy48 16:11 2006年4月4日 (UTC)

  • 對於您的回覆,我的意見是:百科全書應該採用使用廣泛且較為官方的名稱作為條目的正式名稱。而「Google」較「古狗」無疑是更廣泛更正式的。(例如動植物有許多俗名和學名,不同地區的主要使用名稱都不一樣,我們總不能就因此採用某一地某一人群的習慣名稱,當然我們可以用重定向頁來一定程度解決問題)
    1. 從絕大多數知名搜索引擎的搜索結果來看,「Google」的結果都至少數倍的多於「古狗」。
    2. 從「古狗」的搜索結果來看,一方面多集中於海外,一方面大都在使用「古狗」一詞後注釋(Google)。而Google一詞,無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地區還是其他地區,都是通用的。在99.99%談論到的這家知名的互聯網企業的相關內容的文章中,Google一詞至少要出現一次,來指代它。(我明確的意思就是,有「古狗」出現的場合,通常也有「Google」出現,而有「Google」出現的場合,未必有「古狗」。)
  • 這些說明了「Google」一詞無疑較「古狗」更具有廣泛性。
  • 就官方地位來言,Google的公司的任何地區主頁都是使用Google作為中文官方名稱,而非「古狗」。您提到有一些媒體使用「古狗」作為中文譯名的事實,很遺憾,限於時間和網絡環境的原因,我不能一一驗證,但是我認為顯然有更多的與之相當的媒體採用「Google」作為中文新聞中的名稱,而且即使是您提到的媒體也往往將兩者並用(如果您覺得我過於武斷,請煩勞給出更多有力的支持材料)。
  • 我絕非否認「古狗」的存在事實,但是我更傾向於把它當作別名,而是不是正式名稱。希望您將其作為重定向名,而不是正式名稱。
  • 如不介意,我計劃於近日改回。--Hy48 07:47 2006年4月5日 (UTC)
剛看到古狗這名字,覺得很有趣。我真的用古狗去找,二十多萬結果,不算不廣泛吧!我反而覺得,這名字有點諷刺意味。--Gary Tse 07:51 2006年4月5日 (UTC)

請參見Google雅虎。條目名稱還是以官方名稱為好。--Isnow 09:32 2006年4月5日 (UTC)

[推廣]陳露中文條目申請參與特色條目評選[編輯]

您好,今天我在Wikipedia:特色條目評選裡面提交中國花樣滑冰運動員陳露的中文條目參與特色條目評選。這次參評特色條目,是為了讓該條目以及與花樣滑冰有關的其它中文條目吸引更多維基人的關注,更加符合中文維基百科的規範,也為了自己積累經驗。若您對陳露這個條目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望不吝賜教。也歡迎您參與該條目的編輯。謝謝!--漢龍TC@ 14:14 2006年4月7日 (UTC)

我在google搜尋牛奶公司,只找到此條目中所提到的牛奶公司。請具體指出其他名為牛奶公司的是哪些?--Toblerone 14:24 2006年4月22日 (UTC)

    • 今日牛奶公司的全稱確是牛奶國際有限公司,不過在歷史上,此公司多被稱為牛奶公司,這是不少書籍內文皆使用的名稱。與其他以牛奶公司為名的公司不同,它的註冊名稱就是牛奶公司,英文是Dairy Farm即牛奶牧場之意,沒有冠上香港等字眼。現在使用全稱也可以,不過我想知的是有沒有其他公司的註冊全稱亦是牛奶公司,因我在google找不到。--Toblerone 14:57 2006年4月22日 (UTC)
    • 參考:置地飲牛奶 兵不血刃--Toblerone 15:01 2006年4月22日 (UTC)
      • 可能因為繁簡及google地區的分別。其他牛奶公司似乎是地區性的簡稱。--Toblerone 15:11 2006年4月22日 (UTC)
        • 根據維基的方針,假如沒有相同名稱,牛奶國際有限公司無需要硬加上香港或做任何消歧義。這不是其所在地大或小的問題。再者,牛奶國際有限公司的業務不只香港,還有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也不是小公司。中國和美國皆有國務院,因此大家都要在條目中加上國名。不可以說中國人口比美國多就不加上國名吧。--Toblerone 15:19 2006年4月22日 (UTC)
          • 別動氣,關於公司條目,其實我也贊成使用全稱,不過我見User:Shizhao則很喜歡把全稱移動到簡稱。我也認為牛奶公司條目可保持現狀,只是想找多點資料。--Toblerone 15:50 2006年4月22日 (UTC)

條目評選[編輯]

歡迎到Wikipedia:條目評選湘潭評選。歡迎提出批評意見。--刻意 07:22 2006年4月23日 (UTC)

看到信息,不過我是湘潭人,現在北方,更重要的是還沒有那玩物,所以很難辦到。--刻意 00:11 2006年4月25日 (UTC)

歡迎您對中國條目提出修改意見[編輯]

中國條目已經提請Wikipedia:同行評審,歡迎您前往發表修改意見。謝謝!--Pierre 16:16 2006年4月27日 (UTC)

英迪拉·甘地提請特色條目評選[編輯]

英迪拉·甘地已提請特色條目評選,請到Wikipedia:特色條目評選加入你寶貴的意見。--Dracula·聊天室 07:04 2006年4月29日 (UTC)

    • 謝謝你的支持,此條目除我以外,還有賴大家的意見和協助。再度感謝。--Dracula·聊天室 14:35 2006年4月29日 (UTC)

開普敦提請特色條目評選[編輯]

開普敦已提請特色條目評選,經過上次提名失敗後,從英文版基礎上再增補及重寫了不少部分。請到Wikipedia:特色條目評選加入你寶貴的意見。(抱歉,兩日內麻煩各位兩次。)--Dracula·聊天室 10:55 2006年4月30日 (UTC)

    • 首先感謝你的意見,歷史方面在確實有點累贅。在最開始之時,我已發現有不少重複的地方,所以我把那些地方給刪掉了。英文版中有很多資料都從缺,我也有另外尋資料擴充。不過,由於南非各地方政府政治體制以及分區都有所不同,故我認為將該列表留下也是有用的。排版方面的問題以及文筆上的問題我會再改善一下,分段方案似乎你所提議的比較合理。謝謝!

--Dracula·聊天室 12:19 2006年4月30日 (UTC)

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前者是描述振動響應的(常微分方程的解),後者是描述波的傳播的(偏微分方程的解)。概念的確比較繞,呵呵

不過還是謝謝你的關注和修改:) --Sandycx 07:09 2006年5月1日 (UTC)

我把譯成英文了,謝謝 --Sandycx 08:24 2006年5月1日 (UTC)

湖南維基人分類[編輯]

你好,我已經建立好Category:湖南維基人,希望你加入分類並且進行進一步管理和完善。--涓生 21:55 2006年5月3日 (UTC)

另外,我希望聯合中國中部各省的維基人,發起中部條目提升計劃。由於維基的封禁,各省維基人都相對減少許多。如果能夠聯合中部六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的維基人,共同編寫希望提升的條目,那麼大家都能促進有關中部省份的維基百科條目。如果你有意向,歡迎討論該計劃應該採用的命名,以及如何運行等。--涓生 22:47 2006年5月3日 (UTC)

建議採用名稱:Wikipedia:中國中部主題公告欄。--涓生 23:04 2006年5月3日 (UTC)

邀請您參與新條目娘子關的評選[編輯]

我新創作的條目娘子關,已經提交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了,麻煩指點並據個人觀點作出投票。信陵使 23:07 2006年5月5日 (UTC)

  • 已經按照您的意思對條目進行了大的修改,請移步看看,並在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投票。信陵使 23:07 2006年5月6日 (UTC)
  • 關於娘子關照片會侵犯版權問題已經做了申明,你提到的照片是另一位維基人添加的。我看了照片,已經做了版權申明了。信陵使 23:07 2006年5月7日 (UTC)

回復條目提升的討論[編輯]

你好,看了你把Wikipedia:湖南維基人列表恢復了,我說明我為什麼要合併。這是因為台灣維基人和香港維基人的成功先例給我帶來的想法。單純列一個Wikipedia:湖南維基人列表,卻不能對湖南相關條目有任何促進作用,也沒有任何相關的編輯組織,所做的仍然是分散的編輯。而建立了Category:湖南維基人,卻能很好的聯繫大家,方便的訪問同一個網址來建立彼此間的聯繫。至於地域觀念,我想,能在Wikipedia:湖南維基人列表上留言的人,也一樣會在Category:湖南維基人上留言。至於加入不加入這個分類則是個人選擇了。所以我想,如果列表僅能作出留言,那絕對是不夠的。列表至少要努力讓看到的人想辦法加入其中參與編輯湖南相關條目,不然也就失去了意義。如果你認為在Wikipedia:湖南維基人列表上,建立起一個為湖南條目合作的欄目(換句話說,就是把Category:湖南維基人的作用轉換到列表去),我也認為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法。

如果認為「參與者太少」,那麼您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呢?我建立了Wikipedia:中國中部主題公告欄,也就是為了把內地省份分散的維基人聯合起來,至少可以共同編輯出優秀條目,不至於一個人疲於奔命,也至少減弱了地域觀念——湖南人可以共同編輯嵩山,河南人可以編輯長江等等。我也想過建立中國大陸主題公告欄,但由於北京和廣東已經有相關計劃,並且中國大陸實在是範圍過於廣泛(完全可以在維基百科自己的條目提升中解決),所以經過很縝密的思考,我認為建立中部(或中西部)主題公告欄是最合適的方式。其實,只要有10多個活躍的維基人,這個計劃就足以推行了。

至於共同編輯的條目還是有很多的,我已經列舉就不再多說明了。再說並非一定要編輯六省的共同話題吧?六省自身的很多著名事物,均可以參與共同編輯。你認為「題目太大」,我不這麼認為。另外,我並不是刻意要按照經濟板塊分的,而是其他名字都不合適。如華中,僅三省;華東更不行;中南其實包括了廣東,除去後省份依然四個。最合適的,還是按照中國中部的區域劃分來進行共同條目提升。

這是我的見解,歡迎指出問題和提出建議。--涓生 15:39 2006年5月5日 (UTC)

創建之日我已添加來源及版權表示,該圖片攝於1940年百團大戰時間。依照中華民國著作權法規定,該圖片已屬於公有領域。--學習第一|有事找我 02:36 2006年5月7日 (UTC)

這張由cough2005年4月上傳的圖片,無論當時是個什麼日子,製作者是怎麼想的,這張圖片是用於上麼目的,它已經嚴重地侮辱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且具有明顯的政治攻擊性。)我認為應該將侮辱性的圖片刪除。請您到互助客棧或刪除投票討論。--刻意 08:37 2006年5月8日 (UTC)

娘子關[編輯]

娘子關」條目的四張圖片中,已有三張圖片被證實為侵犯版權,另一張雖然有可能沒侵犯版權,但由於上傳者並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仍被提請到刪除投票中,在等待着結果。所以閣下可否重新考慮一下在「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里對娘子關的投票?我們畢竟不能助長侵犯版權的行為。--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11:53 2006年5月8日 (UTC)

關於「侵權」圖片問題[編輯]

對於娘子關陝甘寧邊區里被認為「侵權」的圖片,您提出的自拍意見。我很抱歉,我沒有這個條件,如強烈反對,我可以刪除條目中引用的圖片。當然也希望您能幫忙解決問題。——user talk:信陵使

我的話說完了[編輯]

辛苦死了,一個人辯論不容易,真的是心平氣和的寫完的。刻意不會來這裡,也許有點不好意思的感覺,在這裡的人繼續努力!

hihi[編輯]

好久不見,台灣這邊五一沒有放假,是4月初清明節前後會有個較小的春假,最近在維基這邊主要是寫些大英百科有而這邊沒有的中國歷史條目,然後作一些分類整理。你最近如何啊?--ffaarr (talk) 00:46 2006年5月13日 (UTC)

Re: 關於社會團體[編輯]

我不清楚《香港法例》的版權是否容許其被轉載至維基文庫,所以恕我不這樣做了。 -- Kevinhksouth (Talk) 08:50 2006年5月18日 (UTC)

若你有時間的話,請發表意見。 謝謝。 --Nlu 17:32 2006年5月23日 (UTC)

一點新建議[編輯]

各位,有關維基創作獎的方針有一點小建議,請參閱Category talk:維基創作獎。--Dracula·聊天室 17:03 2006年5月24日 (UTC)

關於行政區劃的正式名稱[編輯]

您好,關於行政區劃的正式名稱,我是依照User:長夜無風的提議而做的,他原先在互助客棧提議,我看見有幾個人附和,所以就先自告奮勇的報名移動湖北的各級行政區劃,不過後來經人提醒,現在正在舉辦一個投票,請見Wikipedia:投票/中國大陸行政區條目名稱投票,也希望您能在投票中提出您的卓見。在投票結束前,我不會再繼續往下做,謝謝。--Theodoranian|虎兒 =^-^= 16:08 2006年5月27日 (UTC)

感謝幫助[編輯]

多謝你對Wikipedia:中國中部主題公告欄的支持,希望會有更多人參與其中。研究了這方面課題後,經濟和行政方面的你就最在行了。--涓生 17:43 2006年5月27日 (UTC)

看了你的提議,我很支持擴寫中國中部中部崛起計劃。你的提議涵蓋了大部分想法,我只能說一些更具體的了。我們還可以重點敘述這幾年各省分別獲得的成就,以及河南湖北湖南三省三個很具有特色的城市群,這都在龍頭之爭中可以體現出來。另外有一點是不是可以提到和分析,就是目前政策上對中部和東部的差別對待的具體體現,如稅收差別、財政、開放程度等等。我沒有學過經濟就只能從新聞得到信息了。還可以寫中部目前的問題,如行政堡壘限制省與省、市與市的合作(煙酒不能互通),市管縣體制對縣域經濟的壓制,產業未形成成熟的生產鏈等等。當然也要寫發展遠景和所擁有的優勢了。--涓生 15:32 2006年5月28日 (UTC)

有關 韓國新鄉村運動(新村運動)[編輯]

您好!我對韓國確實有興趣,但水平極低 (曾遊覽首爾等地2星期,能看懂大部分的市招) 如此而已, 若要翻譯該條目實有困難。我先綜合英文、日文相關資料試試,另找韓文維基裡頭通曉中文的人幫忙。--Morning2k-|好說! 11:12 2006年5月29日 (UTC)

韓國新鄉村運動[編輯]

但我在韓語維基的1970年那裡找不到任何「新鄉村運動」的內容,近似的只有在4月11日舉行的第一屆「地區之日」,但那條目是還未寫的。 >__< 而且,似乎在古狗上,中文找到的內容比韓文更多。--石添小草 11:33 2006年5月29日 (UTC)

然也,我在英文、日文維基也沒找到類似的內容,只能跟 CNCs 兄說聲抱歉,將來若找到合適的資料可以一起來翻譯。--Morning2k-|好說! 15:46 2006年5月30日 (UTC)
  • 新鄉村運動:暫時寫了這堆垃圾,也不知道有沒有用。不過,算是一個開始吧。大家努力!--石添小草 14:41 2006年6月1日 (UTC)

經濟部分的分工[編輯]

經濟方面,是在中國中部進行詳細介紹,還是在中部崛起計劃中詳細介紹?我看你留言的意思是不是要在中部條目中詳細介紹經濟狀況,中部崛起計劃中把中國中部中的經濟部分作為背景,然後以敘述計劃為重點?無論如何,我還是先把經濟部分也寫在中國中部吧。--涓生 22:07 2006年5月29日 (UTC)

請發至juanshengwiki@126.com。我也能力有限,會盡力做的。--涓生 14:08 2006年5月30日 (UTC)

我已經把圖片上傳Image:Central China econ cities.png。如果還有哪裡需要修改的請指出,我會繼續加工的。

另外我把中國中部放入了新條目推薦/候選。這樣可以擴大宣傳一下的。--涓生 21:57 2006年5月31日 (UTC)

生平或年譜[編輯]

這個沒什麼異議,叫毛澤東年譜更適合些,比如魯迅年表。開始時是把毛澤東在長沙那節寫成了傳記方式,結果有人認為不符合維基模式,我就改為年譜的了。--涓生 20:52 2006年6月2日 (UTC)

地級行政區[編輯]

  • 大蝦,地級行政區實際上僅限於「地區」,按中國官方的歸類,地級市是不能歸作地級行政區的,雖然我們可以理解它為一個中國的2級行政區。你思考一下這個吧。Efm 08:37 2006年6月4日 (UTC)
  • 事實上,你可以去google一下,權威的將地級市劃為地級行政區的例證我沒有查到。「地級行政區地區、自治州、盟是介於省級和縣級行政區域之間的一級行政區域,但是它們的政權性質不完全相同。地區是省、自治區根據行政管理的需要,經國務院批准,將其所轄區域劃分的分區管轄範圍。地區設行政公署,作為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而不作為一級行政組織。現在有的省已將地區和較大的城市合併,撤銷地區,實行市管縣的體制。例如,1983年江蘇撤銷原來的7個地區,將全省的縣劃歸11個市管轄。截至1990年底,全國地級行政區尚有151個。」這151個應該只是限於地區、盟等,而不包括地級市。
  • 新華網中國的行政區劃一文如此闡述:地級行政單位:
    • 地級行政單位是介於省級和縣級之間的一級地方行政區域,包括地區、自治州、行政區和盟。
    • 地區——是省、自治區的派出機構,管理幾個縣、自治縣和市,不是一級地方政權。地區,1975年以前稱專區,設專員公署。始設於國民黨政府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沿用。後稱地區,設行政公署。
    • 自治州——是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地方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而建立的介於省級和縣級之間的一級行政區域,設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是一級政權機構。自治州下分縣、自治縣、市。
    • 盟——是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地級行政區域。原是蒙古族旗的會盟組織,設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是一級政權機構。盟包括幾個縣、旗、市。
  • 所以,請你明確給我一個現在的地級市是地級行政區的主體的出處。Efm 13:08 2006年6月4日 (UTC)

關於portal[編輯]

您好,{{portal}}改完後,並非我沒有檢驗鏈接,而是有意為之。因為目前所有的wikipedia:主題/×××正在向portal:×××遷移,對於遷移後原重定向也刪除的主題來說,原先的{{portal}}鏈接就不正確,當然,我改變的{{portal}}對wikipedia:主題/×××也不正確。我保持指向portal,是為了讓相關主題的維護者加快遷移。

不過,由你的回退,我得考慮緩一些做這件事。對應用它的條目的編寫者來說,還不明白。— fdcn  talk  2006年06月4日12:52 (UTC+8 20:52)

關於消歧義[編輯]

CNCS,您好,我覺得你在一些條目里掛的條目消歧義模板不合理,比如「長沙國」,它是沒有歧義的,不應該在上面掛條目消歧義的模板,如果掛了的話,容易讓別人覺得「長沙國」還有別的歧義。我覺得你可以把「長沙」放到「參看」一節中,這樣更為合理。--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06:20 2006年6月7日 (UTC)

可能你沒明白我的意思,我說的是Template:otheruses這個模板,你在長沙國馬楚等條目中運用到都是不合理的,它應該用在條目名稱有歧義,又用到「主條目消歧義」方式時才使用,比如在巴塞羅那這個條目中用到Template:otheruses模板就合理,但如果在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用到就不合理了,因為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這個條目名沒有歧義,同理,長沙國馬楚也是沒有歧義的,所以也不應該用到Template:otheruses模板來消歧義。--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06:40 2006年6月7日 (UTC)

阜成縣 or 阜成區?[編輯]

老兄請多指教。另外你上skype麼?skype上有一大把人了。--用心閣(對話頁) 08:53 2006年6月10日 (UTC)

我們都在skype上啊,也歡迎你的加入。--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09:17 2006年6月10日 (UTC)
呵呵,太快了,那我就把阜城區搬到阜城縣了,你現在在搞河北吧,那我就先停手,本來打算搞衡水。--用心閣(對話頁) 09:19 2006年6月10日 (UTC)

神農架林區[編輯]

我還沒有很清楚你的問題,剛才看了看神農架林區,發現你恢復的歷史版本生效了的啊?有時候可能緩存有問題,不能立即顯示修改。如果我理解錯了,你可以再描述詳細一些。— fdcn  talk  2006年06月23日16:12 (UTC+8 00:12)

請確認是否有侵權問題[編輯]

您好!您在諡號中添加的內容〈獨特風景線 古代諡號、廟號與尊號之謎〉一文內容太過相近。為保護維基百科,免有侵權疑慮,請:

  1. 重新改寫。內容可以一樣,但是必須以不同的句子陳述。
  2. 加上參考資料來源。

--mingwangx (talk) 03:22 2006年6月29日 (UTC)

同行評審[編輯]

澳門主權移交正在進行Wikipedia:同行評審,歡迎提供意見?--18164 09:47 2006年7月5日 (UTC)

謝謝你在Wikipedia:同行評審/澳門主權移交的意見,本人亦終於有時間查查移交前澳門各界的反應,原來與香港完全不同。資料與研究數據已擴充在過渡期和影響部分。--18164 03:51 2006年7月29日 (UTC)
謝謝你早前曾給予條目意見,澳門主權移交已於8月14日提交Wikipedia:特色條目候選。煩請稍移玉步,看看條目是否滿意。--18164 03:32 2006年8月18日 (UTC)

謝謝您的關切。 不好意思,因為網絡原因,今日才重新回到維基。--維基動力引擎 15:19 2006年7月13日 (UTC)

文件刪除請求:通知[編輯]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Image:株洲城區.PNG已列入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信息#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圖像版權標誌等指導頁面。謝謝! -- tonync (talk) 00:46 2006年7月21日 (UTC)

「動員令」活動[編輯]

部分維基人設計了每人貢獻二新條目的「動員令」活動,歡迎參加。 詳情請參閱Wikipedia:社區主頁之公告欄。--18164 07:23 2006年7月24日 (UTC)

二次動員令[編輯]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8月15日到10月1日為止,請每個維基人編輯至少5個新條目,條目必須符合維基的規則,內容至少要達到條目標準,不可以是小條目或小小條目。如果可能的話,請儘量提高所編寫條目的質量,內容,甚至達到推薦新條目的水平。寫成後請在二次動員令設內部連結。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首次動員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為沒有在傳播。

現在中文維基有9萬註冊用戶,只要有4000人參加動員令,10月1日就會增加2萬條目,意味著中文維基將迅速超越俄文維基,進而突破10萬條目大關,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萬大關,因為增加的是有質量的條目,非濫竽充數者。請大家盡力幫忙完成這壯舉。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儘量貢獻新條目,若有問題就改正,參加這次動員令活動,或者可以讓新人們更快的掌握如何編輯條目。--18164 08:18 2006年8月17日 (UTC)

聚會回應[編輯]

你好!很高興現在還可以在維基遇到,大家似乎都很忙,各有一段時間沒有參與維基編輯。最近維基已經解封,來維基的中國大陸用戶越來越多。我想再等一段時間(約一個月),當常上維基編輯的湖南用戶穩定並且已經有一定數量(目前似乎只有3位,還一位是刻意)後,我們再商討聚會的事宜也不遲。我現在身在長沙,很方便參與聚會!--涓生 01:43 2006年11月15日 (UTC)

我在北京,只有寒假的時候才有時間回湖南,我的有效聯繫方式uelidu#gmail·com--刻意 10:39 2006年11月15日 (UTC)

第三次動員令[編輯]

為增加維基百科條目素質以及增加維基人的團結性,第三次動員令將於12月內舉行,是次動員令增加更多規則,參與是次活動的維基人,希望你能夠盡力,在限期內最少對新增及修改五條條目,我們極力鼓勵您將條目提升至新條目推薦,甚至是優良條目以及特色條目的水平。無論您對是次活動參加與否,也煩請閣下花兩分鐘的時間將此訊息傳遞給五名維基人,上一次的動員有已經有六十多名的維基人參與,由於上次動員令有廣泛的宣傳,所以在此亦無謂賣弄花巧,希望今次朝著200名維基人參加為目的,這樣的話,將會有1%的條目將會達到作為正式條目水平。詳情請參閱Wikipedia:動員令/正在進行的動員令。--Flame 00:50 2006年11月30日 (UTC)

呵呵!不錯啊!


Re:關於刪除提議回覆[編輯]

呵呵,下次說明了便沒有問題(其實這inuse這個模版很好用)。本人也不覺得您會建立一些無內容的條目。--Eno TALK 02:40 2007年2月7日 (UTC)

Re:動員[編輯]

首先感謝你的invite.
我手上還有一些翻譯要做(大量的美國縣expand),不過閒時我都會來幫幫手,ok嗎?--Eno TALK 03:29 2007年2月15日 (UTC)

meeting[編輯]

基本上沒問題 但不能保證有時間過去 qq聯繫Efm 05:36 2007年2月15日 (UTC)

來這裡投投票![編輯]

請來一來這裡
http://zh.100ke.info/wiki/Wikipedia:申請罷免管理員
投投票;和
到這裡發表一下意見:
http://zh.100ke.info/wiki/互助客棧/方針 內的 Wikipedia:管理員的離任內的長期沒有活動
謝謝!--Eno TALK 05:41 2007年2月15日 (UTC)

Re[編輯]

完全沒有問題,我只是建議你去投票的,我無意強迫你們~--Eno TALK 07:16 2007年2月15日 (UTC)

很高興能夠接受到你的邀請[編輯]

很高興能夠接受到你的邀請,儘管我對南亞歷史還不是很熟悉,但是我也想嘗試一下。Shizhao在這方面好像有研究, 何不邀請他一同參加?--用心閣(對話頁) 07:21 2007年2月22日 (UTC)

翻譯的條目[編輯]

有{{TArticle}}可以用喔。此類模板放在條目正文有自我參考的問題,請置放於討論頁。--Jnlin討論) 16:17 2007年2月26日 (UTC)

有關「印度大臣」和「印度事務大臣」[編輯]

十分多謝你的留言!我在作出修改之前,也有考慮過你的理據,但我最終採納「印度大臣」,是出於以下原因的:

  • 「印度國務卿」這種叫法似乎是別處所沒有的,由於類近於個人創作,所以我並不建議使用。據台灣的教育部國語辭典[1]和雅虎的中英詞典所示[2],「國務卿」僅指美國國務院首長,綴上「印度」二字似有不妥。
  • 「Secretary of State」意指「國務大臣」,但若果每次均以「國務大臣」稱呼,就會變得累贅,所以我們往往以「能源大臣」、「教育大臣」等等來稱呼「國務大臣」,而省卻「國務」二字。所以在「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dia」一例中,順理應譯作「印度大臣」。
  • 其實以「印度大臣」命名並無不妥,因為英國政府本身也有這樣的做法,以「Secretary of State for Scotland」為例,不單止香港立法會的文件譯作「蘇格蘭大臣」[3],蘇格蘭政府當局的中文版文件也是以「蘇格蘭大臣」作為中文翻譯[4]。如是者,就可以證明「印度大臣」之命名是有例可循了。
  • 坊間一向也有中文書籍以「印度大臣」作為「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dia」的翻譯,如果他日有需要的話,我建議可把條目名稱改為「印度大臣 (英國)」以作識別。
  • 以「事務大臣」命名的話,我認為英文名本身要有「Affairs」一字。以「Secretary of State for Commonwealth Affairs」為例,應譯作「聯邦事務大臣」,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宜譯作「聯邦大臣」,首先,因為沒有「Secretary of State for Commonwealth」這官職存在;第二,以「聯邦大臣」命名又會與「聯邦關係大臣」一職產生混淆。同類以「事務大臣」作命名的官職有「憲制事務大臣」和「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等,但是「印度大臣」則應該不在此列之內也。
  • 我也明白「印度的自治和半自治地位」之背景,但對英文職位名的命名人而言,相信他當初十居其九都是沒有考慮這點因素的,所以我認為譯名應盡量「忠於原作」,避免另加額外訊息。

另一方面,其實我認為「India Office」應像我們翻譯「Prime Minister Office」做「首相辦公室」一樣,譯成「印度辦公室」,不過這已是後話。至於就英文人名譯名而言,我也同意要作深入的討論,達至共識,可是卻不知有何渠道討論哩。--Clitheringtête-à-tête) 16:42 2007年2月26日 (UTC)

已加了你的MSN到我的聯絡清單了!不過實不相瞞……我明天有期中考試,我想要到下星期才可以詳談我的看法……--Clitheringtête-à-tête) 17:06 2007年2月26日 (UTC)

關於英國貴族名稱[編輯]

你好!有關由你所創建編寫的條目,在人名的編譯上我有以下的建議,希望你會作出回應!

  • 就內文而言
    • 當我們在文章中列出一位英國貴族之名稱時,一般而言,除非他/她有更廣為人知的稱呼,我們是要以其封號來稱呼之的。以你所命名的「羅伯特·阿瑟·塔爾博特·加斯科因-塞西爾」為例,在內文中這樣稱呼他是完全違反歷史通則的。理由是,由於這些「全名」都不廣為人知,所以不論在社交場合,抑或是任何書本(包括翻譯書籍),都不會以全名來指某人,所以在此例子中,他的封號「索斯伯里侯爵」才是一般學界對他的稱呼。又以「阿瑟·韋爾斯利」為例,若果我們在內文中不以「威靈頓公爵」取代的話,恐怕只有很少人會知到阿瑟·韋爾斯利是誰。
    • 誠然,有些貴族,如「斯多克東伯爵」(即哈羅德·麥美倫)和「德威弗爾伯爵」(即戴維·勞合·喬治)等等,我們都不會以封號稱呼之,這是因為這些人在晚年才獲封為貴族,在一生的政治生涯中都不是貴族,所以「哈羅德·麥美倫」和「戴維·勞合·喬治」才成為了社會一眾所廣泛使用之名稱。對於些很早就已經是貴族的人(或一出生就世襲為貴族的人),社會上就以他最廣為人知的封號作為稱呼(一名貴族可以有多於一個封號)。
    • 那為甚麼在二戰以後,如你所言,譯名會愈來愈短?這是因為自20世紀初開始,英國的上議院開始喪失已往既有的政治實權,漸漸落到由平民主導的下議院手中。由於平民不是貴族,自然就沒有封號,譯名就自然更短;加上中文維基的英國人條目當中又正正以政治人物條目為主,所以就連帶給人有近代的人名短了的感覺。另一方面,自從英國政府又制訂了「官方人名」,主要政府大臣都給予「漢化」的中文譯名,所以名稱就更進一步的縮短。
    • 以中國封號去理解英國封號是不可行的做法,因為兩者在文化和貴族制度上存有根本性的差別。加上,中國人一向不以封號稱呼某公侯將相,並不代表英國人也沒有以封號稱呼某內閣大臣的傳統。在以你所編寫的「印度事務大臣」內,歷任人士名單為例,至低限度應該列出該人士「最廣為人所常用的稱呼」,只列出全名,不單使該列表失去反映以往貴族掌權的歷史特色,對研集歷史的人來說,看到一堆陌生的名字,在研集上只會帶來不必要的阻礙。
    • 在以封號稱呼的時候,也要小心命名的法則,在條目蒙太古-切姆斯福德改革中,就有將「埃德溫· 塞繆爾·蒙太古」後面誤加上「伯爵」銜頭,而事實上這個人是沒有任何封號的。同時,「伯爵」、「子爵」這一類頭銜也不是隨便加上,而是必須融合於封號的,例如我們不可寫成「阿瑟·韋爾斯利公爵」,而是要寫成「威靈頓公爵」。--Clitheringtête-à-tête) 07:51 2007年3月2日 (UTC)
  • 就條目名稱而言
    • 我十分之同意條目名也有統一的必要,但看到了上面「威靈頓公爵」和「索斯伯里侯爵」的例子,就解釋了為何我要把貴族條目名稱譯成這樣。當然,我要重申,在「普遍性原則」所規範下,以「戴卓爾夫人」作為條目名是無可厚非的。
    • 若然條目名稱不一併列出封號,在編寫貴族爵位條目時,也會出現困難。以三文治伯爵條目為例,爵位共世襲了11代,當中有三人同樣叫「愛德華·孟塔古」,兩人同樣叫「約翰·孟塔古」。這種「同名同姓」的情況在英國世襲貴族中是很普遍的。而長遠而言,這些人物條目總會開始編寫的,到時候就難免要加上封號,不過,到那個時候才加上的話,工程將十分浩大。
    • 其實現時有關條目名稱之分歧大約只有兩個,第一,封號應放在括號內,還是置於逗號之後;第二,應以「世」還是「代」來區別爵位的縱向差異。究竟那個配搭較好,我本人也沒有甚麼意見。

我希望上面的解釋可以使你明暸於文章和條目名稱中使用封號的重要性。至於命名法則,若果可以投到相關的討論版作更廣泛的討論,並讓其他維基人作出投票統一情況的話,我想會更好,可是我卻不知有沒有這樣的門路哩。--Clitheringtête-à-tête) 08:13 2007年3月2日 (UTC)

再回覆[編輯]

你提到「肯特的瓊安例子」,真的很有趣!我查過英文版維基,這位女士是有名無姓,也有「肯特女伯爵」(或「根德女伯爵」)和「威爾斯王妃」頭銜。不過「Joan of Kent」卻應該是後人一般對她的稱呼吧。由於人物年代久遠,與我一向關注的範疇有些差距,所以我也很難給予肯定的答案……不過,如果依《大英百科》台灣中文版所譯,「肯特的瓊安」是正確的譯法。因為另一位中古時期的威爾斯王妃「Catherine of Aragon」,《大英百科》也譯成「阿拉貢的凱瑟琳」。

另外關於「第一代德文郡公爵」的例子,如你所推論,譯成「威廉·卡文迪許 (第一代德文郡公爵)」會最具系統性。我想我們在討論版所寫的建議應交予所有維基人討論和投票,再列入命名指引,長遠就可讓所有有志編寫條目的未來維基人提供統一的指引。--Clitheringtête-à-tête) 14:11 2007年3月3日 (UTC)

關於祭 (日本)系列相關[編輯]

致管理員閣下: 對於閣下對以上的系列條目的修改,我覺得不是恰當的名稱,原因是祭祀是祭的一種,但祭不一定祭祀(日式觀點:如文化祭、學園祭等)。所以我會暫時還原。如果閣下有任何意見,可在talk:祭 (日本)或我的用戶頁提出。另外是如果閣下要移動及為條目改名,請先知會原作者或譯者。謝謝--すぐる@武蔵 12:11 2007年3月4日 (UTC)

我看見閣下的回覆,知道閣下的用意,我亦覺得閣下的看法很對。但祭祀祭 (日本)最好不要合併,因為我不想有人送我地方色彩的模板。祭祀其實可以為其他祭作簡介,然後引導用戶到他們想去的地方。其實中國及日本各有各的特色比較好,因為..中國的祭祀不熟識,而日本的祭正在學習當中。最後感謝閣下的意見,如果有其他的意見請再找我,謝謝。 --すぐる@武蔵 15:03 2007年3月4日 (UTC)
真對不起,我只是對日本語有部分的閱讀能力,要我寫還是要點時間。另外,我現在翻譯祭 (日本)只是都更加了解當中的內容及其相關。如果閣下看過我的用戶頁,閣下就會知道我的特長只時日本海軍相關罷(←真是個混帳的漢奸)。老實說,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所以很難下手(←說謊,根本就是不懂)。真是對不起閣下,看來我要找幾本書看看了(真慚愧)。 --すぐる@武蔵 15:44 2007年3月4日 (UTC)
噢!你用簡化字?我有否說錯話嗎(看看有沒有拿武器的反日人士←開玩笑)?你的話很正確,的確日本的祭真是不太好。如何弄一個貼題加乎合日本文化的名稱很難,所以兩害取其輕,我就直譯算了。其實我剛看到閣下的修改覺得不錯,只是覺得用祭祀好像嚴重了少許,所以才還原。不過條目名稱祭 (日本)還是不要改比較好(祭り還可以代表節慶),日本語一詞多義有點麻煩。最後,我打字很慢,真對不起。感謝閣下的意見,謝謝。 --すぐる@武蔵 16:06 2007年3月4日 (UTC)
對不起,原來閣下是前輩,小弟剛才多多得罪了。原本閣下在維基百科已差不多4年了,對閣下來說我只是黃毛小子吧。不過為甚麼我好像之前沒有見過你,看來我活動空間真的很小。另外,我看見閣下的回覆,真是很正確,因為中文和日本語部份詞語是相通的,認識多點比較好,方面工作吧(寫與翻譯條目)。時候不早了,看來如果閣下的回應我明天才可回覆。最後,真是很高興認識閣下,請多多指教。謝謝。 --すぐる@武蔵 16:24 2007年3月4日 (UTC)
你好,看到閣下的留言,我明白閣下的用意,不過我只是盡點作後輩應有的禮貌。不過話說回來,閣下的資料真不少,看來閣下認識的人(宗教界?)真多。另外,我家附近有一間道觀,我可以在它有祭祀的時候拍點照片或找點資料,不知閣下意下如何?--すぐる@武蔵 13:25 2007年3月5日 (UTC)

關於跨語言鏈接[編輯]

關於跨語言鏈接,剛剛處理完,只在英文版本中加入。另外,南亞的歷史對我太難了,看了看印度的文官制度。--用心閣(對話頁) 10:49 2007年3月8日 (UTC)

請關注即將出版的維基百科新雜誌。並向您約稿,請按照欄目為雜誌寫一篇對應的文章吧。——[[user:信陵使|信陵使] 05:47 2007年3月19日 (UTC)

謝謝[編輯]

謝謝你在User talk:Chaplin/tool對我的邀請,我會幫忙翻譯工作,但一點小小的提醒,下回到我的對話頁直接留言,否則我不一定看得到,謝謝。--王者之王 入宮晉見王者之王 ☆★☆戰績 09:23 2007年3月22日 (UTC)

十分謝謝你的回應。翻譯嘛,我也沒什麼問題的,就是沒有速度。嘻嘻,一起合作吧!第四次動員令在4月1日開始了,為期一個月,歡迎你參加。

此次動員令與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領域條目為目的的小動員令。這次共舉辦6個主題的小動員令,翻譯動員令生物動員令異國(寰宇)動員令體育、奧運動員令音樂動員令暗黑動員令,是些大家感興趣,或維基條目貧乏,需要人編輯的領域,前5個由各維基人選出,最後1個由主持人決定。

第四次動員令要求參與者貢獻5個條目,其中二個必須是推薦新條目,才算完成,詳細規則請看這裡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暫時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一起努力吧!希望能與你保持聯絡,很高興我的貢獻有人關注。—王者之王 入宮晉見王者之王西出之日 13:17 2007年4月1日 (UTC)


Re:Hi[編輯]

猜得好!前一段時間比較忙,但有機會跟Cncs兄合作真是學了不少東西呢,還有對你翻譯南亞條目的熱情感到很佩服,以後如果有地圖或插圖之類需要漢化我很樂意幫忙。至於繁簡問題呢,其實做繁體版也並不難,有需要的話當然可以提供繁簡兩個版本。有關南亞主題我還有一件事想問你一下--在開伯爾山口一條我注意有翻譯"Landi Kotal"為吳蘭,因為作地圖時搜索不到此中文譯名,你覺得是否可以改為蘭迪科塔爾呢?最後,請你繼續加油吧!-- Qingdou 10:26 2007年4月9日 (UTC)

呵呵我在網上搜索了一陣還以為自己挺了不起,沒想到你都已考慮到當地人是怎麼稱呼此地了,閣下對翻譯的精神實在可敬可佩!看到巴基斯坦地理條目已翻譯完,真是辛苦你了,我看這條目不列為特色條目就太可惜了…… -- Qingdou 13:49 2007年4月10日 (UTC)

朝鮮歷史問題[編輯]

「真不知閣下怎樣理解多久的日子才算很長,不是因為清朝衰落,不是因為馬關條約,不是因為二戰,朝鮮半島還不是獨立國家,現在的朝鮮半島南邊至少還有美國駐軍,北邊受美國的制裁。」你這句說話錯了。最起碼,元朝以前,高麗一直都是獨立的國家。這樣的比較是不合適的。--石添小草 16:55 2007年4月9日 (UTC)

新條目推薦[編輯]

您的條目很棒啊!已投支持。有否放在優良條目評選?—卓別林 晉見西出之日 13:49 2007年4月10日 (UTC)

中國地理[編輯]

謝謝邀請,我去看了一下,工作量會很大的,這條目太大了,我能力有限,現在不敢接這種大部頭,不過很有意思的,尤其是那個冰封沙漠對地圖的執著,我應該會關注的,提提意見。Efm 16:57 2007年4月11日 (UTC)

Hi[編輯]

hi,閣下你好。看了你對巴基斯坦地理的整合修改,真的不錯。只是感覺版面存在簡體繁二種文字,影響整體美觀,無他意。其實使用哪種都可以,只求一致而已。如若閣下有時間,邀請參加印度與南亞主題的合作。Cncs對話)13:00 2007年4月12日(UTC)


Re:Hi(字體問題)[編輯]

Cncs您好!我已習慣多種字體語言並行。就中文部份而言,衹有在編輯時以及選擇不轉換閱讀才會有遇到您所謂整體美觀問題。就我個人而言,中文字不論哪一種字體均是很美的。時代不斷推演,字型文體一直在變化。我選擇的是接納欣賞
另外,對於您譯作與充實文章的精神深感佩服,因為每一筆結果都對求知的維基百科用戶有著莫大的幫助。Thank you very much and for your good opinion and suggestion. ^^ Muma 01:17 2007年4月13日 (UTC)

中國地理[編輯]

我對這個條目非常有興趣,畢竟地理也是我的重要興趣。但是這條目實在太大,不好做。不過,待我完成漢朝臺灣歷史高雄歷史後,應該會寫看看。(另外,地圖確實是大問題,不要讓維基淪為大陸的憤青論壇與百度那種地方,我的建議是按事實情況處理,同時標注未定界)—出木杉 05:22 2007年4月13日 (UTC)

關於刻意上維基[編輯]

我現在也幫不上忙,他的校園網的狀態描述太少,無法得知具體不能上的原因。如果他能發送郵件的話,建議他在中文維基的google groups郵件列表提出,可能會有更多幫上忙的人。— fdcn  talk  2007年4月13日07:47 (UTC+8 4月13日15:47)

他用過無界瀏覽自由門沒有?這兩個破網工具在局域網中也是可以正常工作的。如果確實不行,可以直接使用這兩個維基代理網站:[5][6](第一個是Https,所以可以編寫及瀏覽敏感條目)。—瓜皮仔Canton 08:04 2007年4月13日 (UTC)

可以使用花園,或使用這個網址,內含多個代理,可逐一嘗試鏈接、編輯。—Dzb0715^_^ 09:09 2007年4月13日 (UTC)

請您協助我吧!若翻查歷史就知道,User:千無一用是書生不斷地攻擊我,我已精疲力盡了!請您幫助我吧!—Chaplin 晉見西出之日 09:15 2007年4月13日 (UTC)

十分謝謝您的留言與關注。想不到您這資深維基人也曾有與其他資深維基人的這一段歷史呢!希望可以多點合作,有沒有興趣一起翻譯印度獨立運動迪耶普戰役?希望多點聯絡與合作,我沒有MSN的,但對話頁也很好。編安!—Chaplin 晉見西出之日 06:42 2007年4月14日 (UTC)

很好,在動手之前,就先做那譯名表吧!不過中國地理我實在不能再等下去了!—Chaplin 來喝杯茶吧!日頭西出 08:52 2007年4月15日 (UTC)

10美分[編輯]

你好,你於4月3日將美元1角移動到10美分,現在關於名字引起了討論,請見特色條目評選-10美分,我想問一下你當時移動的原因。謝謝!—木木 2007年4月23日 (一) 10:50 (UTC)[回覆]

中國地理[編輯]

最近本來想寫一些日本條目的,但因為一見滿篇外文就頭疼而無限期延後,所以決定嘗試幫忙寫寫中國地理。我想了解以下,您打算如何編排?是按照地域來劃分如華北(京津冀晉魯豫);東北(黑吉遼);內蒙;長江中下游(蘇滬浙徽贛鄂湘);華南(臺閩粵港澳瓊桂);西南(川渝黔雲);青藏;西北(陜甘寧);新疆。還是按照各方面來敘述(即與目前的編排類似)。(PS:明天我會去南京,五一假期後回來)—出木杉 2007年4月28日 (六) 14:08 (UTC)[回覆]

我們是小同鄉哦,我也算半個湖南人(父方)。這次去南京一是探親,二是買書,三順便看看能否給維基拍攝些照片。我覺得您的構想不錯,我手裡有多本中國地理的專業地圖,他們的結構也可參考(五一後回家才能看,買的是5月8日的票)。另外,香港地理雖然已經是特色條目,但由於其範圍狹小,編寫結構完全不能等同,所以參考價值我認為較有限。(因為在外地,事情很多,上維基時間較少,所以就長話短說了)—出木杉 2007年4月30日 (一) 04:01 (UTC)[回覆]

謝謝你,我認為應從各地域開始寫,同意參考英語中的其他國家地理特色條目寫,應為這次合作編寫訂出目標,是否計劃成為特色條目?但這之前,我認為我們三人應分好工作,且我一直認為我和出木杉關係不大好,宜先有良好的溝通及聯繫。—Chaplin 來喝杯茶吧!日頭西出 2007年4月29日 (日) 12:39 (UTC)[回覆]

很好,那通知出木杉吧!我認為應先架好條目大概的內容架構。你認為怎麼樣?—Chaplin 來喝杯茶吧!日頭西出 2007年4月29日 (日) 13:43 (UTC)[回覆]

噢!是嗎?那好,我認為應先架好條目大概的內容架構。—Chaplin 來喝杯茶吧!日頭西出 2007年4月29日 (日) 13:57 (UTC)[回覆]

我已經把家裡地理圖集的結構放到了talk:中國地理/條目結構上,僅供參考。—出木杉 2007年5月19日 (六) 06:41 (UTC)[回覆]

求助[編輯]

繪圖?我並不認識繪圖,為什麼您說繪圖是我的長項?不過,我可以給您我的電郵地址:pc20061211{{{{@}}}}schoolteam.net。順帶問一問,這是中國地理的草圖嗎?—Chaplin 來喝杯茶吧!日頭西出 2007年5月14日 (一) 09:18 (UTC)[回覆]

您新建的以上類別沒有給出母類別(上一級分類),這樣會造成該類別的孤立(會在系統的待分類類別中列出),我提供了適當的母類別,也歡迎您提出意見。如果您對「頁面分類」感興趣,請參閱Wikipedia:頁面分類Help:頁面分類入門,還可以參加分類專題。謝謝,並祝您維基愉快!-下一次登錄 2007年5月18日 (五) 11:32 (UTC)[回覆]

Template:Cncs/最近編輯重點[編輯]

Template:Cncs/最近編輯重點是一個非公用模板,您可以將它移動到用戶空間,作為一個用戶子頁面,一樣使用。—Isnow 2007年5月18日 (五) 21:37 (UTC)[回覆]

麻煩您填一份有關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的的問卷[編輯]

您好!這份問卷旨在探討─兩岸三地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的「參與動機」和「日常工作的型態」,您寶貴的意見將有助於對維基人與管理員的瞭解。問卷中所填寫的資料僅做為學術用途,不會將個人資料與填答內容外洩,請放心填寫。筆者每回收一份有效問卷,將捐助美金1元給2007國際維基媒體年會之籌備基金。感謝您的幫忙,也表示一點小小的心意。

問卷連結 http://www.my3q.com/home2/163/qcute/94773.phtml?eenid=MjcwOSxxY3V0ZXN0QGdtYWlsLmNvbXwxNzc0LHFjdXRlc3RBVGdtYWlsLmNvbQ
預計截止日期:96年5月23日止

指導教授: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梁朝雲教授
研究生: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
陳佳珩 g9444008@grad.ntue.edu.tw —Qcute 2007年5月21日 (日) 02:46 (UTC)[回覆]

Cncs君您好。我在這裡對條目中正紀念堂建議了一些修改,是為了更清晰的反映現在的狀況。但是中正紀念堂現在被保護了,您可不可以在檢查中立性後,替我更新一下呢?;) 謝謝。--Computor 2007年5月21日 (一) 16:43 (UTC)[回覆]

七大奇跡[編輯]

我已經在一個多月前在那個網站上投過票了,也支持了長城,不過我的一票有無生效就不知道了。另外,我把印度提交到了條目質量提升計劃,請關注。有關中國地理,我也把圖冊的結構方在條目結構的討論頁上了哦。—出木杉 2007年6月1日 (五) 11:45 (UTC)[回覆]

您好,我在同行評審內提出了歐內斯特·海明威這個條目,目前我希望得到您寶貴的編寫意見,希望您可以抽空關注一下。先表示感謝。—Chaplin the Free Spirit 來喝杯茶吧!西出日頭 2007年6月16日 (六) 12:06 (UTC)[回覆]

第五次動員令[編輯]

第五次動員令將在7月15日開始,8月31日結束,歡迎各方維基人參加。

本次動員令是大動員令+小動員令的模式,3個主題的小動員令分別是:消滅外文動員令歷史動員令世界遺產動員令。規制與前次大致相同。

「消滅外文動員令」要求參與者從翻譯任務的100個條目中選擇條目,完成翻譯。

詳細規定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五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將此邀請函發給其他維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品質。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謝君之合作。----Frank5308000 2007年7月11日 (三) 10:21 (UTC)[回覆]

歡迎參與本期條目質量提升計劃[編輯]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7月16日 (一) 02:13 (UTC)[回覆]

正在破壞中,希望你幫忙[編輯]

可參閱 Wikipedia:當前的破壞/User:Since soules,這用戶新開的馬甲Singbird討論 | 貢獻)正對百科進行破壞,希望你可將其封禁及鎖 IP,謝謝你的留意。—妙詩人 Happy Musician(來聊聊天~) 2007年8月12日 (日) 00:39 (UTC)[回覆]


維基研究協助[編輯]

Cncs wikipedia您好,我是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的學生邱家緯,目前正進行一項對兩岸三地維基人的研究,需要許多維基用戶的協助。這份研究曾在07年的維基年會發表過,也訪問過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的維基用戶。現在更需要大量的問卷資料輔助,希望您能夠提供維基的編輯經驗。這份問卷只需要花您兩分鐘時間,但是對維基領域研究有很大貢獻,謝謝您的幫忙!

這份問卷的詢問範圍僅於編輯過程與經驗,不涉及私人資料,請您安心。

問卷網址:http://www.my3q.com/home2/184/loat5oo/88988.phtml

看在我一個一個用戶去留言的份上,幫幫我吧!—櫻花猴 2007年10月30日 (二) 08:00 (UTC)[回覆]

巴基斯坦地理插圖[編輯]

Cncs兄你好!我看到你在巴基斯坦地理的編輯概要上說該條目「插圖錯亂」,能不能說明具體的問題在哪?如果是每圖同時顯示兩次造成排版混亂的話,我懷疑很可能是未清除瀏覽器的緩存所致。以前在這裡也有人報告過同樣的錯誤,當時的解決方式是使用CTRL+F5強行刷新。

你可以嘗試刷新後再到條目2007年10月15日的版本看看,如果這樣能成功解決你的問題,煩請恢復該條目。謝謝! Qingdou 2007年12月2日 (日) 22:19 (UTC)[回覆]

謝謝你的回覆!有關你提到的問題之前在互助客棧有過相當長的討論,細節可以看這裡,技術方面我不是很清楚,但據我了解,{{Image}}模板應該可以依用戶的任何界面選擇(即zh、zh-cn、zh-tw、zh-hk、zh-sg)來顯示正確的圖片,就是說,即使在zh/不轉換的情況下也不該有顯示錯亂的問題出現。譬如說,我剛才把界面換為「不轉換」(即zh),但插圖顯示正常,並不錯亂,刷新之後依然如此。如以上提過,我懷疑你看到的可能是緩存的問題而已,如果強行刷新(IE下為CTRL+F5,火狐為CTRL+R)之後仍然出現這個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說明情況,那裡的高手一定可以幫忙解決此問題。 Qingdou 2007年12月3日 (一) 04:24 (UTC)[回覆]
真不好意思再次打擾了,不過我還是不太清楚閣下所說的「錯亂」問題何在,今天又想到你說的問題可能是指插圖下面標題裡面的文字有錯,而並不如我以前所想的插圖/插圖裡面的文字有錯。不知道這樣理解會不會比較接近您的意思了?
另外,必須說明的是{{Image}}模板並非我個人所作(其實在下技術能力遠不及設計這麼高明的模板的程度,只好嘆為觀止 ^_^),不過現在正在大力推廣,而現在這個模板使用於巴基斯坦地理之外的很多不同條目,如果該模板造成用戶的任何不便或者顯示錯亂的話,應立即得以調整與修改,但假若我不懂問題何在,我請求原設計者修改的時候就比較難說明情況了。希望您可以理解,並對以上幾個問題不吝賜教,當然如果發現沒有問題的話也希望可以回退巴基斯坦地理的相關修改。^_^ 多謝幫忙! Qingdou (留言) 2007年12月6日 (四) 01:44 (UTC)[回覆]
啊,原來如此!該模板的目的是依賴用戶的界面語言來顯示一個簡體或繁體的圖像,確實不該有簡體/繁體並存的現象出現(例如,在鏈接到該模板的所有條目里我只看到一個圖像,如果換界面簡體的插圖會變成繁體,而反之亦然)。這模板使用JavaScript,請問你有沒有在瀏覽器設置里允許Javascript?強行刷新之後還有這個問題嗎?(以上辦法若無效的話,我就到技術頁面幫你報告錯誤。) Qingdou (留言) 2007年12月6日 (四) 12:09 (UTC)[回覆]
錯誤已[[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存檔/2007年12月#的顯示問題|在此]]報告了。希望此問題可以儘快得以解決! Qingdou (留言) 2007年12月7日 (五) 00:52 (UTC)[回覆]
Cncs好,這幾天比較忙,沒時間上維基了……今天只想再次歡迎閣下[[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存檔/2007年12月#的顯示問題|參加討論]],並提出你寶貴的意見。還希望這個問題經討論可以得到讓大家滿意的解決。 Qingdou (留言) 2007年12月13日 (四) 23:48 (UTC)[回覆]

湘語wiki試驗版本[編輯]

Cncs wikipedia 您好!


請參見:湘語wiki試驗版本。 --BoB (留言) 2008年6月4日 (三) 21:29 (UTC)[回覆]

很久沒見啊![編輯]

居然在第20萬條條目出現的重要時刻看到你回來!我回家去啦。一回再談。--石添小草 (talk to me) 2008年7月31日 (四) 12:55 (UTC)[回覆]

re:條目名稱商議[編輯]

我知道您的意思,我自己在寫的時候也覺得很怪異...(唉!!)。我是還看了其他語系,見其他語系都是直接用四個名字當條目名稱,才勉強跟著用的,可惜這四個角色沒有特定的合稱可用,不然就好解決了。只是我覺得「北歐四侏儒 (神話)」還不是很好耶,感覺好像任何侏儒都可以,如果能帶有東西南北的意思可能會更好一點。我不介意名稱被改掉,只是當初在寫的時候想不出好字眼,才會延用英文版的形式。jujensia (留言) 2008年8月2日 (六) 16:14 (UTC)[回覆]


問候一下[編輯]

很久不見。還好嗎? 也為暫時的解禁而前來欣喜一下。 剛才在英文版註冊 加入了:湘語wiki試驗版本。--維基動力引擎 (留言) 2008年8月5日 (二) 04:46 (UTC)[回覆]

有事請求[編輯]

你好!最近有見你對處理京奧中國擊劍隊條目深受興趣。未知你是否樂意完成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重比賽中13條未有的小項條目? 你的幫忙會令北京奧運條目更有可能成為特色條目,希望你能申出援手,萬分感激。--兩主一副 (留言) 2008年8月24日 (日) 17:39 (UTC)[回覆]

馬來西亞華人[編輯]

關於這一篇文章,有勞您看看,如有文法或寫法不符合維基,請您更正。馬來西亞華人,幾百年來和中國有深厚感情,辛亥革命和抗日戰爭都前赴後繼。然而,由於時代背景,這些歷史卻被排斥,執政者要華人下一代忘記上一代歷史,這不是正確的做法。「種族歧視」是事實,卻有人堅持刪除。關於這段種族歧視,有勞您看看,把它寫得公正,人人都能接受。維基首頁已經刊登新聞,怎能讓人說「種族歧視」是新聞就將它刪除? 希望您能拔刀相助,將事實真相告知世界,謝謝。--Ongss (留言) 2008年9月15日 (一) 18:11 (UTC)[回覆]

單刀直入的說,侵權的內容是必需刪除,這涉及維基百科被控告的危險。而重寫條目請到臨時頁,在原頁面編寫的話依GFDL的條款中的「版本歷史承繼」,理論上還是會被刪除。—Eky- 2008年10月8日 (三) 11:01 (UTC)[回覆]

Template: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眾休息日[編輯]

Template: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眾休息日因為名稱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未能把台灣列入,但如果將兩岸四地的假日資料並列,我認為會更有參考價值,所以建議將模板移動到「Template:大中華地區公眾休息日」並加入台灣資料。請問意下如何?請到Template talk: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眾休息日回覆及討論。 —沙田友 (留言) 2008年10月9日 (四) 07:35 (UTC)[回覆]

RE:(額俺滴留言咋個消失鳥)[編輯]

恩恩~,一起整郴州條目(額,你還沒有告訴人家你是那的(長沙?)。

對了QQ、mail之類的告訴俺個,有空咱們整個湖南維基群聚會什麼的。--~福氣世界~ (留言) 2008年10月15日 (三) 09:24 (UTC)[回覆]

  • 額~差不多的喜好,我也喜好歷史和地理,對一些個消失的語言也很感興趣,不過對湖南及郴州的內容了解甚少(不過回經常倒弄俺們縣的內容-桂東),不過對本地區的苗人倒是有點研究。編輯的比較雜亂)最近倒弄些個國家的內容。加你QQ了--~福氣世界~ (留言) 2008年10月16日 (四) 01:50 (UTC)[回覆]

你好,其實「全國體協會」(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是「體總會」(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以前的名字,因為分離出「中華奧委會」(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才改名,在本質上還是同樣的組織(中華民國的體育組織)。詳情可見官網[7]。所以在下認為不應該分成兩個條目,有意合併回來,所以先知會你一下,不知這樣是否妥當--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8年10月19日 (日) 02:47 (UTC)[回覆]

請檢討一下您關於國務委員的分類[編輯]

我剛才看見了諸如Category:國務委員 (1983-1993)這樣別扭的分類的建立,這是不恰當的,子分類的建立應該規范、嚴謹,國務委員要是連任幾屆的話,就同時把它歸類到幾個分類就行了,而不應該建立這樣的分類。—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11月2日 (日) 17:52 (UTC)[回覆]

關於中國國家機構的條目名[編輯]

您好,我已經把國家預防腐敗局移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預防腐敗局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移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我覺得:

  1. 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
  2. 其他國家機構的名稱也是如此,建立若干合理的重定向,他人不會找不到條目。

不知您意見如何。--kegns (留言) 2008年11月3日 (一) 13:12 (UTC)[回覆]

RE:中國大陸政府部門的命名[編輯]

你好Cncs兄,其實我並沒有對你這種命名方式質疑。只是剛才Kegns君在skype上提出來討論而已。可以說,用全名是「名從主人」,適當用沒有歧義的簡稱是「常用原則」。我一直認為二者都正確,而且不能籠統地說誰壓過誰,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對於中國大陸的政府部門的命名建議是這樣的。國務院直屬部級單位,應該用全稱,不管有沒有歧義。至於局級及以下單位,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可以不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前綴,因為我知道香港、臺灣的很多部門條目也是這樣命名方法的。

其實我更想說的是昨天那「國務委員」的分類問題。—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11月3日 (一) 18:19 (UTC)[回覆]

問候[編輯]

我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用的新代理服務器,最近又活躍了一段時期。--刻意2 2008年11月4日 (二) 07:20 (UTC)[回覆]

反正教育網用戶不能構直接上外網,要交錢或找代理服務器。--刻意2 2008年11月4日 (二) 07:29 (UTC)[回覆]

製作位置圖[編輯]

您好,我看到 長沙市條目中[Image:Sz-changsha.gif]是您所做,您能教我,或者直接為汨羅市繪製一幅位置圖嗎,我沒有原始地圖素材。。 Thx~ --Lewix (留言) 2008年11月29日 (六) 14:51 (UTC)[回覆]

關於在命名常規方針中「名從主人」的內容[編輯]

此一方針提案正在討論並投票表決中,望能撥冗至Wikipedia:投票/是否在「命名常規」方針中增補進「名從主人」的內容了解其內容並積極提供意見,謝謝。--治癒系的小琛兒(探病去)(病歷表) 2008年12月5日 (五) 17:33 (UTC)[回覆]


第六次動員令[編輯]

第六次動員令將在12月16日開始,1月15日結束,歡迎各位維基人參加。

本次動員令是大動員令+小動員令的模式,3個主題的小動員令分別是:消滅外文動員令經濟、金融動員令科技動員令。規制與前次大致相同。

「消滅外文動員令」要求參與者從翻譯任務的40個條目中選擇條目,完成翻譯。

詳細規定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六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將此邀請函發給其他維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品質。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

Re:關於縣級區劃模板[編輯]

謝謝你的幫助,對你的問題回應如下:

  1. 使用模板對條目進行分類可以在未來鄉鎮條目增加時,減輕分類負擔。同時,如你所言社區並沒有一致意見。在模板對條目分類,便於將來更方便調整。
  2. 關於分類方法,同上。直轄市的情況可以使用if進行調整。最終分類方案,可以按社區意見調整。
  3. 為避免分類重複,Category:岳陽行政區劃不如Category:岳陽市行政區劃。這一點我也和長夜兄溝通過了。在條目中分類也是試圖對這一情況進行調整。關於原有的Category:岳陽行政區劃,可以使用{{分類重定向}}。
  4. 目前,此模板只在福建和湖南使用。目的也是測試效果。
  5. 其它一欄其實已經存在,我忘了改文檔。馬上就改。

感謝你的意見。 —不想放棄 (留言) 2008年12月14日 (日) 08:35 (UTC)[回覆]

補充說明一下,關於「已經撤消的街道」、「已經撤消的鎮」和「已經撤消的鄉」。長夜兄認為沒有必要列出,因為數不勝數。我的意見是目前會有很多新人特地列出「根據**文件,**年**鎮已經撤消。」,且格式各異。幫暫時有存在的必要。將來如果大家認為不需要,只要直接將參數去除就可。—不想放棄 (留言) 2008年12月14日 (日) 08:43 (UTC)[回覆]

你好,我和長夜用的是Skype。

  1. 刪除編輯的鏈接是為了統一模板,沒有任何其它目的。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可以在模板內添加。
  2. 條目的分類如果混亂,可以通過參數來調整。模板使用分類帶來的好處遠遠大於這一點。需要調整的條目只是少數,而且進行調整是可行的。
  3. 如果分類的工作量大,那建立條目也很大。使用模板及分類的好處就是可以更方便地發現那些侵權或質量差的條目,並進行修改。維基本來就是大工程。
  4. 撤消的區劃在適當的時候,只需要將參數去除就行。如果你強烈反對,馬上就能去除。但似乎目前也沒有這個必要。如果現在去除,依然會有維基人在備註中標註。
  5. 在一個縣試驗根本發現不了問題,建立這個模板的初衷就是發現大量的不一致。對於複雜的情形,用函數來解決並不難。菲菇是這方面的專家。

如果使用模板發現問題,你可以與我聯繫。 —不想放棄 (留言) 2008年12月14日 (日) 10:00 (UTC)[回覆]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國內生產總值表[編輯]

請問您2008年中國各省市自治區的GDP和人均GDP數據來源在哪?相比07年的和06年的數據,08年廣西的人均GDP值很有問題。--Bill6189 (留言) 2009年3月16日 (一) 02:38 (UTC)[回覆]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紀念標誌投票[編輯]

Wikipedia:投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紀念標誌已經開始,請移步投票,謝謝。——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4月30日 (四) 05:12 (UTC)[回覆]

請為您的老照片加上版權信息[編輯]

這裡有些很早的照片,望閣下添加版權信息,謝謝!

Ben.MQ 2009年5月30日 (六) 14:30 (UTC)[回覆]

re: 表格轉換探討[編輯]

其實我是讓機器人轉的,我是翹二郎腿的老闆(笑)。這樣也好,閣下先把條目寫定型吧,然後我再動;當然如果在加載效率上的確有明顯對比的話,那我就不動。--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6月4日 (四) 15:20 (UTC)[回覆]

關於中國省級行政區劃模板[編輯]

6月4日的一個編輯有些錯誤,撤消那個編輯就沒事了。—長夜無風(風過耳) 2009年6月6日 (六) 15:37 (UTC)[回覆]

邀請討論[編輯]

謝謝。——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6月9日 (二) 04:10 (UTC)[回覆]

解封請求郵件列表[編輯]

您好!經過申請以後,現本地已有處理解封請求郵件列表,凡管理人員俱應加入以協助處理用戶之解封請求,現敦請閣下移步至下列連結並依照頁面指引完成訂閱程序︰https://lists.wikimedia.org/mailman/listinfo/unblock-zh 。敬希 垂注。--J.Wong 2009年7月15日 (三) 09:13 (UTC)[回覆]

歡迎閣下前去投票[編輯]

閣下您好:
目前陳鴻珍正在進行投票,請閣下前去發表意見。

關於不能移動[編輯]

我剛才做了一下測試,我的帳號能夠正常移動。而且查了一下你帳號的相關日誌,不見有權限方面的改變。不知當你不能正常移動時,系統有沒有提供什麼出錯信息?根據我的經驗,通常不能正常移動的原因主要包括:1、使用代理上維基(不用代理直接上維基可以肯定或排除這個原因),2、移動的條目名包含有敏感的關鍵字(換一個條目移動,可以肯定或排除這個原因),3、維基百科的服務器在維護或過於繁忙(換一個時段上,可以肯定或排除這個原因)。其它原因還沒有遇到過,或者你把出錯信息發給我,我再查查是什麼原因。-長夜無風(風過耳) 2009年8月7日 (五) 16:33 (UTC)[回覆]

實在是查不出什麼原因,問了其它一些維基人也沒試過這種現象,或者發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問問大家?--長夜無風(風過耳) 2009年8月20日 (四) 15:45 (UTC)[回覆]

{{Itn}}[編輯]

現在首頁字體很難看—Ben.MQ 2009年10月30日 (五) 14:31 (UTC)[回覆]

Cncs wikipedia,您好,在對Itn進行精簡時要注意準確性,比如這次的精簡,就有多處有問題了。1、「崇明」不單止指崇明島,還指崇明縣,而崇明縣是包括長興島和其它島嶼的,所以這裡是不適合簡稱為崇明的。2、「上海長江隧橋」沒看到有新聞簡稱為「長江隧橋」。3、巴亞爾是在26日提出辭職,28日獲議會批准,用「日前」是合適的,不用的話就容易被誤以為是當天辭職了。4、阿卜杜拉是阿富汗總統選舉第2輪投票的2名候選人之一,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是多名候選人的話,他的退出可能影響就沒那麼大。--長夜無風(風過耳) 2009年11月1日 (日) 13:50 (UTC)[回覆]

回覆:關於條目分類的看法[編輯]

您好!感謝您的督促。

1. 關於Category:中國省份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還沒徹底處理,需要大家進一步調整。




2. 「Category:中國人民解放軍省級軍區」(包含但不等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各省軍區」)這個名稱是官方正式名稱,在隸屬關係上也是確切的,如:「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衛戍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天津警備區」、「中國人民解放軍河北省軍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軍區」。

所謂「省軍區」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省軍區」,一般情況下,「武警省總隊」依法不屬於「解放軍省軍區」領導和管理(武警受雙重領導,一是直接領導——上級武警、直到中央軍委;二是同時受當地黨委和政府領導)。

Category: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軍區Category:中國人民解放軍省級軍區Category: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分區需要細分,而且不排除「中國」歷史上非解放軍的省級軍區的情況。


註:我反對混淆「中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反對混淆「省份」與「省級(或一級)行政區」。這裡是中文維基百科,沒有必要為了跟英文維基保持一對一關係而犧牲各方面的準確性與中立性。

歡迎您進一步指教,優化分類,謝謝。


Miffy bunny (留言) 2009年11月2日 (一) 06:20 (UTC)[回覆]

報告破壞[編輯]

請封禁60.176.173.41討論 | 貢獻)。--Maxwell's demon (留言) 2009年11月5日 (四) 16:17 (UTC)[回覆]

邀請![編輯]

邀請您參加中文維基百科電子雜誌編輯工作!

  尊敬的維基用戶您好!感謝此前對中文維基百科電子雜誌支持!但雜誌自創刊便沉寂下來。我準備重啟雜誌編輯工作,希望繼續協助!請您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為中文維基百科電子雜誌擔任編輯、校對等職務或為雜誌提供稿件、約稿乃至建議和意見。

  現在,中文維基百科電子雜誌已經進入重啟階段,希望您能夠抽出時間到相關頁面參與討論。

  多謝。

  邀請人:中文維基百科電子雜誌——信陵使 2009年11月22日

安化12·12重大殺人縱火案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安化12·12重大殺人縱火案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安化12·12重大殺人縱火案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Dingar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02:18 (UTC)[回覆]

提醒啊 這討論頁可以存檔了[編輯]

兄台,很久不見了,最近時間會多花在維基上。我前幾天也整理了我的一些舊檔。需要幫忙的話,就說一下。--維基動力引擎 (留言) 2009年12月18日 (五) 08:14 (UTC)[回覆]

請補充檔案File:B-Tomb of Emperor Huangdi in Shaanxi.jp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編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B-Tomb of Emperor Huangdi in Shaanxi.jp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2月19日 (六) 03:44 (UTC)[回覆]

請補充檔案File:C-Tomb of Emperor Huangdi in Shaanxi.jp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編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C-Tomb of Emperor Huangdi in Shaanxi.jp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2月19日 (六) 03:45 (UTC)[回覆]

請補充檔案File:D-Tomb of Emperor Huangdi in Shaanxi.jp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編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D-Tomb of Emperor Huangdi in Shaanxi.jp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2月19日 (六) 03:46 (UTC)[回覆]

請補充檔案File:Zhangjiajie-Hunan.jp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編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Zhangjiajie-Hunan.jp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2月19日 (六) 03:47 (UTC)[回覆]

請補充檔案File:Huaihua-Hunan-1.JP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編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Huaihua-Hunan-1.JP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2月19日 (六) 03:48 (UTC)[回覆]

添加許可模板和提供清析來源是作者的責任,在下只是通過friendly提醒而已。—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2月21日 (一) 10:53 (UTC)[回覆]

目前該頁面仍有若干重要、篇幅不長但語文版本數目過少(少於十五個)的候選淨支持數不多(不到三個),如en:Digital rightsen:Index on Censorshipen:Car of the Centuryen:Bo (dog)en:Free writingen:Mononymous personen:Encyclopedia Americanaen:List of deadly fungien:Public awareness of scienceen:CDDB,希望你能參與TOTW候選投票,畢竟先前已經有一些這類的候選落選(如en:HTML e-mailen:Science educationen:Social controlen:Fear of youthen:Fear of crimeen:Egmont Prinz zur Lippe-Weisenfelden:British baseball等),我並不希望類似案例重演。--RekishiEJ (留言) 2010年2月11日 (四) 14:56 (UTC)[回覆]


您創建的條目可能侵犯版權[編輯]

歡迎參與中文維基百科。您所發表的條目「傳統」可能轉貼了未經創作共用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by-sa-3.0)或GNU自由文檔許可證(GFDL)協議發佈的網站內容,由於這有可能侵犯版權,內容已經隱藏了。即使已標明出處,但如未獲原作者授權以CC-by-sa-3.0轉載內容,仍是屬於侵犯版權的。維基百科不能收錄侵權內容,請您理解。

不過您還是能夠挽救那篇條目的。您可以在「臨時子頁面」用自己的話改寫文章內容。如果您持有異議或疑問,您可以到文章的討論頁、或當天的侵權審查頁提出說明。希望您創建新條目時能秉持原創翻譯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來作為編寫守則,切勿抄襲。謝謝您的參與,也期待能再次見到您的貢獻。—Fantasticfears留言+記錄 2010年2月13日 (六) 03:45 (UTC)[回覆]

幫忙做地圖[編輯]

你好!Cncs兄台。在湘潭市看到你做的Location of Xiangtan.gif非常精美,可否幫着宜昌市也做一幅類似地圖。還有不知兄台會否製作Subdivisions of Nanjing-China.png這樣的地圖。能不能也幫宜昌做一個。謝謝!—5·12中国爱 2010年3月29日 (一) 11:34 (UTC)[回覆]

兄台製作地圖的速度真是迅速,兄弟製作的文件:Subdivision of yichang-Hubei.png地圖我非常喜歡,還有兄台在宜昌市做帶圓點的地圖真是地圖的典範。非常感謝!!!順祝君安!!!—5·12中国爱 2010年4月8日 (四) 11:42 (UTC)[回覆]

小弟在兄台的維基共享資源圖片看到長江流域圖,能否也做一幅清江流域圖。謝謝!(附:參考資料:http://qol.qdc.com.cn/xwkd_out.asp?code=5186

Template:County-box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Template:County-box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Template:County-box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Dingar (留言) 2010年4月20日 (二) 17:41 (UTC)[回覆]

大家應該關注Shizho罷免投票[編輯]

投票已經進入最後階段,而討論時引發不少的爭議問題漸漸浮現出來,目前討論已足夠使大部份維基人判斷投票的立場。現在支持及反對者各佔一半。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也好,希望你能夠出來表態。現在投票剩下不到一天的時間,望請你盡快作出判斷,令社群對這次投票更為信任。—Flame 歡迎泡茶 2010年4月22日 (四) 02:12 (UTC)[回覆]

印度主要城市列表[編輯]

您好,請問在「印度主要城市列表」中,「人口過百萬的都會」和「過百萬的城市」這兩個列表具體有什麼區別?後者是參照英文維基百科那篇條目的哪個版本寫的?謝謝。--Patcre (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15:28 (UTC)[回覆]

不是,我是想問一下「人口過百萬的都會」和「過百萬的城市」的區別。雖然關於前者(人口過百萬的都會)我已經在[8]找到您所參考的資料,但是後者我似乎找不到具體的出處,希望您能指明一下。另外請問「UA」和「Distts」等分別是什麼意思?--Patcre (留言) 2010年5月29日 (六) 08:28 (UTC)[回覆]

RE: 時間太久,由於缺少連貫性,基本忘記了,你提出問題之後,這幾日一直在重溫。對於我來說,對於印度,太陌生也充滿神奇。下面所談不一定有條理,甚至語無倫次,說得也不準確,只是個人看法。

由於當時對印度(南亞)概念特別感興趣,對印度的條目做得很多,但主要源自英文條目的翻譯。英文維基印度主題相關條目特別是地理包括區劃城鎮概念的特別短,沒有什麼實質內容,和現在的中國類似主題條目相似,想翻譯都難以為繼。加上參與合作者太少,斷斷續續之後,注意力漸漸轉向別的方面。

印度城市分類僅基於當時的英語分類轉譯,所以出現了「人口過百萬的城市」和「都會區」概念。說實話,對轉譯自英語條目的印度「城市」和「都會區」概念(也可能是本人漢譯沒有準確)一直沒有完全弄清楚。中國的市、城市概念和印度是有差別的,分類也不同。要了解印度城市,應熟悉和研究印度地理包括現行行政區劃制度。現代印度的歷史從其獨立算起也就60多年,因此從南亞區域包括英屬印度多研究是必要的,另外就是印度行政區劃了,事實上「印度行政區劃」條目是現代印度行政區劃制度的輪廓。還有,如果想熟悉或研究印度的行政區劃制度,當然最好要熟悉中國的行政區劃特別是現行區劃制度、市鎮管理制度,比較研究是必須的。我當時也在一直通過英文條目尋找這種差別,所以對南亞與印度歷史類看了很多,可以借鑑的中國(中文)資料對印度地理、城市管理及其相關詞彙的翻譯也不盡一致,能夠參考依據來自區劃網,既然如此,當時我決定做些探索,從印度城市和區劃入手,從一個地區去突破,我當時就選了古吉拉特邦,對其所轄各縣全部進行翻譯;之後又去研究潘查亞特製度,但是沒有深入了,但中國對潘查亞特製度(Panchayati raj)的研究算是比較多了,網上有很多此類可以參考的東西,但是缺少系統性。「潘查亞特製度」對研究印度行政區劃和現代城市具有實質性意義。

都會區在中國大陸常作城市群來講。中國的城市群指以一個中心城市為主跨行政區的城市集合,這與中國現行區劃制度有關,即一個市可以是城市概念,同時為一個行政區。狹義的城市指一個市的中心區(主城區、建成區),包括城鄉結合部位的輔助功能區,如地級市,區劃概念上以市轄區為主,但很多城市化程度極低的縣改市轄區,與國際上公認的城市概念差距很遠,如益陽市的赫山區、常德市的鼎城區,其城市化程度遠不及一個縣;現代中國大陸很多縣級市,僅屬於區劃概念,按城市化程度,很多遠不及沿海發達地區的一個縣的城市化水平。中國大陸對境外的城市群常譯作都會區,故此,都會區以指一個中心城市為主跨行政區的城市集合的概念。

印度城市,既是區域或區劃概念,也是地方行政實體。印度城市通常在一個邦或一個縣內跨越行政區劃,如孟買(即Greater Mumbai),城市的行政機構為Mumbai Conurbation(孟買城市聯合體/孟買市政委員會),孟買城市聯合體旗下管轄Mumbai City district(孟買都市縣)、Mumbai Suburban district(孟買縣),Navi Mumbai(新孟買市)、Thane(塞恩市),其中Mumbai City district(孟買都市縣)、Mumbai Suburban district(孟買縣)為馬哈拉施特拉邦二個縣,而Thane(塞恩市)是Thane distrcit(塞恩縣)首府,屬於塞恩縣的一部分,Navi Mumbai(新孟買市)則屬於Thane distrcit(塞恩縣)與Raigad district(Raigarh District,賴加爾縣)二縣的部分區域構成。每個縣均有政府,構成城市分屬不同縣的部分,均有市政委員會,而各個市政委員會組成市政聯合體(上一個層次的市政委員會),印度城市,市政委員會為即政府,類似於中國大陸的人民政府。印度的城市主要依靠市政委員會管理,一個城市可以可以分屬不同行政區的部分構成,來自不同行政區域的部分均有區域市政委員會,這些委員會按照行政區域屬性,既屬於轄域內上一級政府領導,同時也屬於構成城市聯合體的市政委員會領導,依次類推,結構層次錯綜複雜,市鎮管理也是這一模式,具體參見潘查亞特製度

我為什麼按照英文條目的分類直接將印度城市分類為「人口過百萬的城市」(cities)和「都會區」(Metropolitan cities/metropolitan area)呢?這與當時編寫這些條目對英文條目與對印度的認識有關,只是很感性與直觀,不一定科學合理。要搞清印度城市與都會區,其實在印度行政區劃(這個條目太大,難以提高質量和完整)裡面可以找到一些端緒。關於印度「過百萬的城市」和「都會區」,先擱置分類與名稱定位的分歧爭議,從基礎性(具體條目)入手是必須的,主體工作做好之後其他迎刃而解。你既然提出問題,說明閣下對印度主題感興趣甚至在做具體的事情,期待從某一具體的議題探討着手,過於複雜的東西暫時擱置分歧。CncsCncs對話)19:00 2010年5月30日(UTC+8)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湖南省人口普查民族構成列表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湖南省人口普查民族構成列表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藍色的頂夸克-對撞機·氣泡室- 2010年5月28日 (五) 13:04 (UTC)[回覆]

WP:NOT中提到純粹的數據內容不適合留在維基。如果這個表格是在湖南人口條目中那倒還好說,但是現在單獨為其開闢一個條目多少有點不合適。如果按照這種邏輯,是不是也可以為湖南人口普查年齡構成、宗教信仰構成等等統統開設一個條目呢?提交刪除只是我個人意見而已,至於此條目到底要不要保留,還得看大家的綜合意見。藍色的頂夸克-對撞機·氣泡室- 2010年5月29日 (六) 07:24 (UTC)[回覆]


邀請參加第八次動員令[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 第八次動員令邀請函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第八次動員令
第八次動員令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您好: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第八次動員令將在2010年7月1日開始,8月28日結束,期間歡迎閣下積極參與。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及小動員令,中動員令的4個主題分別是世界各地自然與自然科學最多語言待撰寫條目基礎條目,小動員令的2個主題分別是戰爭及軍事武器以及侵權待拯救條目

關於本次動員令的詳細規定請閣下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八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利用{{subst:動員令/8}},將此動員令貼到其他還未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關鍵之一。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質量!

邀請人:Evo101469 (留言)

請求增加守護者的條目[編輯]

我不懂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但是我覺得這種條目沒什麼好"破壞"的!
我已經備份到這裡了
只要copy原始碼就可以了 守護者

Template:South Asia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Template:South Asia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Template:South Asia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Isnow (留言) 2010年7月8日 (四) 13:17 (UTC)[回覆]

Template:Southern-Africa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Template:Southern-Africa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Template:Southern-Africa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Isnow (留言) 2010年7月8日 (四) 13:20 (UTC)[回覆]

Template:Southwest-asia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Template:Southwest-asia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Template:Southwest-asia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Isnow (留言) 2010年7月8日 (四) 13:21 (UTC)[回覆]

邀請您參與ACG專題譯名投票[編輯]

{{{1}}}您好:

邀請您到ACG專題/有關正式譯名投下寶貴一票,因投票期限將於7/15結束,我們希望至少有25張有效票,但目前的有效票數仍然不足,希望所有維基人都能對於ACG專題投票發表您的寶貴意見。願您能抽空參與^_^,再次感謝您。我是邀請您的維基人-Jack Tao(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08:04 (UTC)[回覆]


「正式」與「官方」定義[編輯]

現時Wikipedia_talk:ACG專題/有關正式譯名/決議投票,是指Template:Infobox animanga/name的欄位名。現時該模板的欄位名定義如下:

  • 官方譯名:日本出版商提供的中文譯名
  • 正式譯名:各地授權代理商所取的譯名

一般語境下「正式」包含「官方」,換言之「官方」的事物一定是「正式」的,但「正式」可以包含一些非官方的東西,而該模板把「正式」與「官方」並列,意味著「官方譯名」並非「正式譯名」之一,這跟日常用語的意義相差甚遠,恐怕對一般非ACG迷來說會引起混淆和難以理解,所以有人提出以「授權版譯名」取代現時稱為「正式譯名」的欄位(含義、用法不變,旨在正名),由於維基百科並非ACG或任何專門領域的百科,個人認為條目內容中任何名稱都應盡可能使用一般人容易理解(不需另外解說)的名稱,請在投票前了解清楚定義再作決定,謝謝--Ws227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4:31 (UTC)[回覆]

請User:Ws227不要如此拉票和宣傳「正名」,謝謝。--ALS yulin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8:48 (UTC)[回覆]
理不知是否有所誤會?現時並非條目命名方式有爭議,而我對現時ACG條目的命名方式也沒意見。現在有爭議的是Template:Infobox animanga/name模板的欄位名,問題在於「代理商及電視台所用名稱」於該模板應稱為「正式譯名」還是「授權版譯名」(因現時模板的「正式譯名」欄位不包括「官方譯名」,現時「正式譯名」的定義是「各地代理商及電視台所用的譯名」),請問你的意見是否認為「官方譯名=正式譯名」?即不需於模板區分「日本官方提供之譯名」與「代理商及電視台所用名稱」,而直接以各地區最常用的名稱作為官方及正式譯名?--Ws227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6:14 (UTC)[回覆]

緊急[編輯]

台北捷運萬大樹林線有3RR風險,請盡速半保護。-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5日 (四) 09:56 (UTC)[回覆]

求教關於模板[編輯]

近日看到您對中國朝代的編輯,請問您那樣修改效果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在表格內使用模板呢?我不太會用模板,請前輩指點。 AlexHe34 (留言) 2010年8月17日 (二) 00:51 (UTC)[回覆]

謝謝您詳細的講解! AlexHe34 (留言) 2010年8月17日 (二) 04:28 (UTC)[回覆]

條目名稱定位商議[編輯]

隴右甘南你好。使用「臨洮縣 (今)」作為現代「臨洮縣」條目名稱不合適。作為現行縣份,「臨洮縣」所指即為現行區劃。一是不論何種語言的百科全書或百科資料,如果古代與當代同名區劃沒有前後承接的歷史與地理關係,條目定位首先選擇現行區劃。如果有前後承接的歷史與地理聯繫,指向同一條目名稱不會出現太大歧義,這是一直以來形成的共識。二是中國歷史上不同時期同一層次區劃的同名乃普遍現象,很多情況同名區劃並沒有歷史與地理聯繫,如「臨湘縣」為湖南地區秦代長沙郡駐地,秦代的「臨湘縣」與今「長沙縣」有歷史聯繫,但轄域比今長沙地區還要大;而現代的「臨湘縣」則為今岳陽市轄「臨湘縣」,二地相差數百公里,無任何聯繫。事實上,中國現行縣份中很大一部分有古代的同名縣份。只要不是研究歷史,任何人不會將現行「臨湘縣」與古代「臨湘縣」聯繫起來,即使現行的「臨湘縣」改名「臨湘市」,「臨湘縣」條目指向「臨湘市」也符合習慣,也不會產生歧義。中國在同一時期,縣級區劃中同一層次區劃同名也普遍,直至民國後期才改變,民國初期以前,同一層次區劃同名現象也不足為奇。三是對於歷史上某一時期,只要沒有同名縣份,使用朝代名來消歧義比較合適。關於現行區劃或地理概念,應該以現行名稱地位合適,你可以查閱各類百科全書、各類媒體資料,這是共識。此外,你將「臨洮縣 (今)」條目相關的歷史編輯內容丟失了,這對眾多參與者的不尊重,謝謝你的理解與合作。Cncs對話)06:30 2010年8月10日(UTC)

關於歷史地名問題[編輯]

邀請您參與討論: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存檔/2010年10月#關於歷史地名——全麥麵包請張嘴2010年8月19日 (四) 10:21 (UTC)[回覆]

刪除分類[編輯]

煩請將Category:阿奎拉省城市刪除,當時命名有誤,應為Category:拉奎拉省城市,謝謝!--Hennessy (留言) 2010年8月19日 (四) 16:19 (UTC)[回覆]

鐵路車站分類命名[編輯]

在建立各地的鐵路車站分類時,儘可能使用「XX鐵路車站」的命名方式,以符合維基一貫的規律。例如Category:大連鐵路站點應為Category:大連鐵路車站--Alancrh (留言) 2010年8月26日 (四) 05:56 (UTC)[回覆]

鑑於此條只引用中國大陸的來源,不顧其他來源的反對意見已經失去中立性,本人特提出覆審,請前往發表意見。特別是其原作者的辱罵性言論實在令人無法接受.--蘋果派.留言 2010年9月14日 (二) 03:10 (UTC)[回覆]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阿奇博爾德·坎貝爾 (阿蓋爾公爵)(第一)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阿奇博爾德·坎貝爾 (阿蓋爾公爵)(第一)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UAL55 (留言) 2010年9月21日 (二) 07:51 (UTC)[回覆]

請參與第六次人口普查條目的編輯[編輯]

從第五次的歷史記錄中得悉您曾參與此次條目的編輯,在數據編輯經驗上應該比我豐富很多,現在誠邀您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維護。—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9月29日 (三) 11:14 (UTC)[回覆]

關於四川省行政區劃模板[編輯]

您好!不知閣下爲何將Template:成都市青羊區行政區劃等模板進行更換,之前在下是根據模板:Navbox Chinese County進行替換的,曾經討論過用模板:Navbox Chinese County更合適些,望答覆!謝謝!——雲淡風輕對話2010年11月20日 (六) 08:36 (UTC)[回覆]

您好!我是世界遺產專題的參與人。天地之中是中國的世界遺產項目,包括少林寺、觀星台等子項目。希望您不要對該世界遺產分類進行改動。謝謝您!Sgsg (留言) 2010年11月24日 (三) 07:18 (UTC)[回覆]

  • 該名稱及其內容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編號1305,不是隨便胡起的名稱。請您認真讀一讀有關世界遺產的相關文件,不要臆測。謝謝!不再贅述Sgsg (留言) 2010年11月24日 (三) 07:33 (UTC)[回覆]


中國歷史與朝代提升計畫[編輯]

中國歷史與朝代提升計畫正式展開了!!,如果想要提升中國朝代或是相關歷史條目,歡迎到這理提報!!--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0年12月11日 (六) 03:13 (UTC)[回覆]

怎麼回事!為什麼中華民國國旗會在人物條目裡特別大,可以解釋一下嗎?--frank (留言) 2010年12月14日 (二) 00:49 (UTC)[回覆]

什麼具體?幾乎每個條目都是!例如郭婕祈陳筳諭鄭如吟...等,幾乎都有,是不是模板出了問題?--frank (留言) 2010年12月14日 (二) 01:09 (UTC)[回覆]
多謝閣下幫忙!--frank (留言) 2010年12月15日 (三) 09:55 (UTC)[回覆]

關於「Template:ROC」及「Template:TWN」[編輯]

請您注意,無論是「中華民國」還是「台灣」,使用率、普及率以及代表性絕對都高於「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再者,ROC本來就是中華民國的縮寫,裡面並不包含「台灣地區」四個字TWN本來就是指台灣,若是要使用前面有「中華民國」字樣的模板,您直接使用「Template:ROC-TW」即可,而不是直接強制更正TWN的模板。您將之重定向到「Template:TWN-ROC」,使之一律顯示「中華民國台灣地區」,這樣與香港中國大陸等地區並列的時候,看起來真的相當奇怪。在下認為您的編輯相當不妥-Howard61313 歡迎留言 2010年12月14日 (二) 02:37 (UTC)[回覆]

維基編輯獎[編輯]

看到您一直在從事行政區劃類條目、模板及分類的整理工作,我想提名您獲得維基編輯專家獎,不知您是否願意?--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2月15日 (三) 13:08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