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討論:數字崇拜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數字崇拜!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裏。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佈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28 2005年5月16日 (UTC) 嗯,知道了--數字崇拜 13:36 2005年5月16日 (UTC)

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編輯]

但你不覺得模版里「可以有以下含義」這句話太死板了嗎?比如一個消歧義頁說的都是人,就用「可能是以下人物」之類的話。說「人」有什麼「含義」就太不地道了。所以考慮到這點之後,希望能有一個更好的辦法。現在disambig模版還可以用。我已在與Isnow討論這個問題。玉米^ō^麥兜 10:13 2005年7月22日 (UTC)

不是還有個模板叫「disambig」,「消歧義頁」模板估計本來就是給懶人用的,死板沒關係,省事九成,不死板的勤快人可以直接用disambig。 數字崇拜 10:20 2005年7月22日 (UTC)

你在幹什麼?[編輯]

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當然是重要人物,但是目前並沒有其條目,鏈入頁面也多數指向這個拳王,目前最合適的做法當然是把條目建立在穆罕默德·阿里,而另建消歧義頁,如果將來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的條目有一定內容並且有很多引用時,那是在考慮重新設定重定向。--zy26 was here. 02:23 2005年9月4日 (UTC)
等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被創建出來,並有一定內容的時候,考慮改成並列消歧義或者將主條目指向移動吧。--zy26 was here. 01:34 2005年9月7日 (UTC)

願聞其詳[編輯]

您對我寫的《秦朝官制》的討論中提到「很多說法到漢朝才出現,不要搞混了。」未審確指何處?願聞其詳!慊卑若愚-() 15:00 2005年12月10日 (UTC)


哈哈,原來這樣啊!如果一定要考古才能證明的話,歷史上可以證明的有多少?歷史學與考古學有什麼分別呢?我也只是「述而不作」啊!我想我的說法有出典就可以了,至於要我自己證明,可就太難為我啦!慊卑若愚-() 13:40 2005年12月12日 (UTC)


東漢的書不能用來證明秦的話,哪一個朝代可以證明呢?歷史不都是後人寫嘛!至於秦簡,我知道的,但是秦簡上有,也不那就此說明書籍記載一定就錯,秦簡上無,更不能就此斷言事實也無,不是嗎?慊卑若愚-() 14:59 2005年12月12日 (UTC)

首先,請不要惡語相向!

關於三公九卿的問題,請見《西安北郊新出土的秦封泥的印學意義》(任隆)「此次秦封泥的發現從王公中的「左丞相印」、「右丞相印」,到九卿的各個部門如:「少府」、「府印」、「宗正」、「奉常丞印」、「樂府丞印」都邑郡縣類的官印封泥,出土也十分豐富,從「上郡侯丞」、「四川太守」、「咸陽丞印」、「邯鄲丞印」……共得百餘枚,其中相當一部分為以前史記所不見,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批秦封泥中,還有負責宮殿苑囿官員所用的印封如:「南宮郎丞」、「上林丞印」、「鼎湖苑丞」等,三類共有秦封泥三百五十多個品種」慊卑若愚-() 03:13 2005年12月14日 (UTC)

談論學術問題請保持必要的禮節!好嗎?您對九卿有自己的理解,是這樣吧?怎麼理解秦朝的少府不是九卿之一而西漢就是?還有宗正?您以二千石作為一個標準,但是秦朝並沒有這樣的官秩制度,怎麼可以據此定論呢?再者,唐朝的尚書自然與先秦的尚書大不相同,但總不能據此認為先秦沒有尚書的建制吧?秦的九卿自然與漢不同,漢的九卿自然也於唐朝、明朝、清朝的九卿不同,但是這也不能說漢有九卿而它朝就沒有吧?九卿不過是一種官職序列,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地位與職掌,如此而已。我是這樣理解的,很感謝您的指教,不過今後如果依然如此出言不遜的話,咱們就此相忘吧!慊卑若愚-() 11:34 2005年12月14日 (UTC)

我很感謝您的指教。不過您的態度不是做學問的態度,難道知道一些別人不了解的事,或者指出一些別人的疏漏,就是驕傲自滿、甚至侮辱人的本錢了嗎?慊卑若愚-() 14:13 2005年12月14日 (UTC)

首頁[編輯]

已被保護,謝謝幫助和提醒。--Wing 13:42 2006年1月9日 (UTC)

抱歉[編輯]

to:數字崇拜,該則新聞主要是公佈「台灣前總統生病」的消息,為與「當天新聞」相關,當然要把來龍去脈寫出來,李登輝目前在台灣政壇還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其身體健康仍是深獲一般大眾的注意。難道您還認為「香港暴雨警報」真具有世界影響力嗎?--Yyk 10:38 2006年4月24日 (UTC)

一時沒弄清楚,貼錯地方,重貼回此處。真的很抱歉!--Yyk 16:14 2006年5月16日 (UTC)

我是新手,比較興奮[編輯]

能否給我指個例子我的哪些是不合版權規定的?。。。能否在讀了之後以自己的語言改寫?不要原文複製是不是就可以了?我以為我編輯的基本是一些人生平資料之類沒什麼太嚴格的版權問題。謝謝啊。lushsight 15:15 2006年7月2日 (UTC)

呵呵明白了,謝謝謝謝啊,寫過的那些我也會慢慢來修改的。lushsight 15:47 2006年7月2日 (UTC)

Welcome back~![編輯]

歡迎又一位借解封回到中文維基百科的老維基人!—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8月11日 (一) 23:41 (UTC)[回覆]

清朝撰寫計劃[編輯]

你好,我們正在招募對清朝有興趣,熟悉清朝歷史或文化的你參與清朝條目的編寫,以祈讓清朝成為優良或特色條目。目前有五個人參與此計劃,分工的細節詳見於此。如果有疑問或是想討論事情,可以到此發表意見--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4月4日 (一) 14:39 (UTC)[回覆]

請注意[編輯]

維基百科:人事任免投票資格/最後表決正在進行中,為避免維基中文社區再受政治因素影響,請前往投票。—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10月2日 (日) 11:25 (UTC)[回覆]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 第十三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數字崇拜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資訊歐洲歷史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WalterBot留言2015年7月1日 (三) 15:39 (UTC)[回覆]

維基百科獎勵紙本授獎機制調查[編輯]

維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實踐策略調查[編輯]

您好。身為一個較新使用者具備更多經驗的的維基百科社群成員,您可能已經了解到中文維基百科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參與貢獻的狀況,而為尋找優化中文維基百科使用者與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們舉辦了一場調查,希望利用調查取得的結果作為研究及策略規劃參考之用。這個調查不會花費您太多寶貴時間,經過測試,完成調查所需的時間約為2到3分鐘。這一調查的有效時間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們由衷期待您的參與。

[-現在就參與調查!-]

十分感謝您的參與!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8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執行)[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