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討論:Alberth2/2010年紀錄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目前該頁面仍有若干重要、篇幅不長但語文版本數目過少(少於十個)的候選淨支持數不多(不到三個),如en:Collective animal behavioren:Google (verb)en: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en:AIDS orphan,希望你能參與TOTW候選投票,畢竟先前已經有一些這類的候選落選(如en:HTML e-mailen:Science educationen:Social controlen:Fear of youthen:Fear of crimeen:Egmont Prinz zur Lippe-Weisenfelden:British baseball等),我並不希望類似案例重演。--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15日 (五) 10:21 (UTC)

帳號Morrigan一直在破壞庾澄慶條目

這個對岸的中共人一直故意破壞庾澄慶條目、不讓人順利完成編輯,還故意請管理員封鎖此條目,太可惡了!簡直是「網絡共匪」!61.65.179.67 (留言) 2010年2月28日 (日) 17:31 (UTC)

麻煩您填寫一份有關中文維基百科的調查問卷

您好!這是一項關於新技術接受,知識分享與維基百科使用動機的研究。本調查是匿名的,調查結果將只用於本項研究,無任何商業目的。調查中的具體選項來自傳播和資訊管理的學者,在過去20年中對網絡、新媒體技術和網絡使用動機的研究文獻。其中有些項目會有相似之處,請不必理會,調查結果會通過因素分析的統計學方法進行整合。您寶貴的意見將有助於理解我們知識分享與維基百科的使用。如方便,請在問卷結尾留下您的email,在研究完成之時,我們將和您分享我們的成果。調查問卷的中文鏈接為http://www.surveymonkey.com/s/7YVX582

美國邁阿密大學 劉宇 [email protected]

模板有問題

閣下製作這個{{ROC Village or Li Info}}模板有問題,是否可更改成可加入圖片,而不是限於位置圖,以及村長陳列辦公處電話與地址不太適合列入百科,請求來源參見Talk:龍眼村。-yiken (留言) 2010年4月12日 (一) 13:34 (UTC)

我已經移除電話的欄位了,至於圖片,不知你是想加入哪種圖片,這樣我好判斷應該放在模板的哪個位置。-Alberth2-汪汪 2010年4月13日 (二) 07:38 (UTC)

不行耶,Caption參數無法顯示,圖片簡介除了Caption,有別的參數可替代嗎?-yiken (留言) 2010年4月14日 (三) 06:27 (UTC)

未出現Caption的原因是因為我考量到排版的關係,在模板內的圖片我使用隱藏式Caption,現在的設定是必須將滑鼠游標移到圖片上,才會看到說明。你希望文字是出現在圖片下面嗎?—Alberth2-汪汪 2010年4月14日 (三) 07:04 (UTC)
有好有壞,不出現簡介是沒關係,因為這方面的技術並不熟悉。記得這模板還有其它的問題,後來因為這問題是見人見智,所以{{ROC Village or Li Info}}並沒有太多人想更動,因此更別說會有人向這模板創建者反映,看來也只有Yiken會「大膽」獨自一人Alberth2向反映。-yiken (留言) 2010年4月14日 (三) 07:15 (UTC)

大家應該關注Shizho罷免投票

這次投票進入最後階段,討論時引發不少的爭議,雙方提出的問題漸漸浮現出來,其討論已足夠使大部份維基人判斷投票的立場。現在支持及反對者各佔一半。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也好,希望你能夠出來表態。不要做沉默的一群吧。—Flame 歡迎泡茶 2010年4月21日 (三) 00:52 (UTC)

有有有!我已經表態過了! ^ ^ -Alberth2-汪汪 2010年4月21日 (三) 04:31 (UTC)

邀請參加第八次動員令

中文維基百科 第八次動員令邀請函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第八次動員令
第八次動員令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Alberth2/2010年紀錄您好: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第八次動員令將在2010年7月1日開始,8月28日結束,期間歡迎閣下積極參與。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及小動員令,中動員令的4個主題分別是世界各地自然與自然科學最多語言待撰寫條目基礎條目,小動員令的2個主題分別是戰爭及軍事武器以及侵權待拯救條目

關於本次動員令的詳細規定請閣下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八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利用{{subst:動員令/8}},將此動員令貼到其他還未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關鍵之一。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質量!

邀請人:HW (討論 - 貢獻) DC8 2010年6月2日 (三) 13:15 (UTC)
抱歉!我對動員令的活動較沒興趣。 ^^ -Alberth2-汪汪 2010年6月2日 (三) 14:07 (UTC)

邀請您加入2010年台灣秋聚討論

台灣地圖
台灣地圖

Alberth2/2010年紀錄,您好:

2010年台灣秋聚預定於八月的一個週末舉行,目前正在進行時間、地點及議題內容等討論,歡迎一同加入討論

邀請人:─Josephjong 無言律師~~ I ♥ Wikipedia 2010年7月1日 (四) 12:03 (UTC)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將此消息繼續推介給你您認識的台灣維基人,謝謝。

請補充檔案File:Symbol of Hirao.gif的版權或來源信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Symbol of Hirao.gif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25日 (三) 02:06 (UTC)

啊!抱歉,忘記加了!-Alberth2-汪汪 2010年8月25日 (三) 03:29 (UTC)

關於條目

這是以上的解說。—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0日 (一) 09:37 (UTC)

  • 人肉搜索可能是誤用,但是確實有人在使用人肉搜索這樣的用詞,即使是誤用的名稱,重定向就仍有存在的價值。
  • 龍葵 (消歧義)緣分的天空 (遊戲)雖然無消歧義之必要,但因為你提出的理由是「孤立頁面」,這並非「孤立頁面」,所以我才撤銷模板。
  •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名稱可能有些冗長,但因為這一樣不是快速刪除的標準,所以我也撤銷了模板。

Alberth2-汪汪 2010年8月30日 (一) 09:45 (UTC)

關於G15的說明

  1. 沒有對應文件的文件頁面;
  2. 沒有對應母頁面的子頁面,用戶頁子頁面除外;
  3. 指向不存在頁面的重定向;
  4. 沒有對應內容頁面的討論頁,討論頁存檔和用戶討論頁除外;
  5. 對應內容頁面為重定向的討論頁,前提是討論頁建立於重定向之後,或者討論內容已經存檔;
  6. 不存在用戶的用戶頁及用戶頁子頁面,隨用戶更名產生的用戶頁重定向除外。

那這樣不就是孤立頁面嗎?不然要用什麼提刪。—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0日 (一) 09:50 (UTC)

已改用R3處理,如不行請指導正確的使用。—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0日 (一) 09:54 (UTC)

已處理完畢。-Alberth2-汪汪 2010年8月30日 (一) 10:02 (UTC)

關於人肉搜尋應為錯誤。人肉搜索有26,000,000的搜尋結果[1],而人肉搜尋只有370,000的結果[2],比例相當懸殊,不應保留這種算是錯誤的重定向。—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0日 (一) 10:08 (UTC)

使用Googl搜尋名詞時,建議在詞的前後加上「"」,這樣可以有更精確的結果。此外,即使只有370,000筆,其實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表示仍是常常出現的用法,因此我認為這樣的名詞仍然有存在的必要。—Alberth2-汪汪 2010年8月30日 (一) 10:14 (UTC)

我個人不建議使用這種名稱,雖然是很大,可是比例懸殊,新聞或傳媒及大部分網站都使用人肉搜索,而使用人肉搜尋是在個人網站或部落格較多。—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0日 (一) 10:33 (UTC)

我已經撤銷,還是保留好了。—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0日 (一) 10:46 (UTC)

謝謝!—Alberth2-汪汪 2010年8月30日 (一) 10:49 (UTC)
WebM項目相對於WebM專案,一個大陸用法一個台灣用法,要就兩個一起刪,沒必要保留其中一個,這已經正名了,留這個不必了。

這是以上說明。—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1日 (二) 09:10 (UTC)

建議你可以參考Wikipedia:重定向的內容,重定向的功用就是讓各種別名或是常用的名稱可以被讀者搜尋到,常用的名稱本來就不一定是正確的名稱,但是卻能夠幫助使用者搜尋。-Alberth2-汪汪 2010年8月31日 (二) 09:26 (UTC)

好的,我就去撤銷了。—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1日 (二) 09:29 (UTC)

謝謝!^^-Alberth2-汪汪 2010年8月31日 (二) 09:35 (UTC)

無標題

感謝你幫忙處理Komica編輯戰的問題:) SA (留言) 2010年9月3日 (五) 07:33 (UTC)

行政員

近日閣下積極參與管理事務,本人推薦閣下成為行政員,請回覆決定是否同意。-HW (留言 - 貢獻) DC8 2010年9月4日 (六) 06:38 (UTC)

謝謝!但因為我工作很忙,沒有太多時間可以關注於社群的討論,因此很抱歉我並沒辦法擔任行政員之工作。-Alberth2-汪汪 2010年9月4日 (六) 06:43 (UTC)

給維基人的一封信

你好,我是維基人Edouardlicn。就是否開放IP用戶創建條目的投票上我看到了你的支持,在此衷心感謝。首先表明我自己的態度,我是支持IP用戶擁有條目創建權的。但有維基人在討論頁中提出若干問題:

  1. 浮動IP者可被多人共用,若某甲濫用浮動IP破壞條目而被封鎖,導致無辜的某乙也無法使用該浮動IP。
  2. 若某IP(固定或浮動IP)是多人共用的Proxy,或是某公司的對外IP,禁封會牽連太多無辜者。
  3. 某些廣告軟件「可以自動切換Proxy IP,自動發表廣告」,要不要我破壞你們個人用戶頁示範一下?
  4. 最快兩年內會啟動IPv6,兩種IP用戶頁要如何對應關係?亦或IP用戶頁將成長8*10^28倍?

本人認為目前尚未有維基人能夠解答以上問題。

另外,有維基人在投了反對票的維基人的選票下加上自己的意見,本人認為這是一種對維基人的理性判斷的干擾。本人就此事與相關人士聯繫,並提出解決方案,但方案提出後24小時內在有證據表明相關人士上線的情況下本人未有得到任何答覆。所以,本人在此表示對此次投票的公正性的懷疑,並請你在仔細閱讀討論頁面後,再重新考慮你的選票是否客觀表示你對此次投票的真實意圖。再次感謝你對此段文字的關注。—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9月16日 (四) 14:13 (UTC)

日本專題評級啟動。

今天我將{{wikiProject Japan}}支援評級參數後,日後可以檢查更多條目的評級以及條目水平,從而尋找需要改善的條目。但是重要性的條目這方面我沒有意見,期望各位前往這裏討論。--Flame 歡迎泡茶 2010年9月19日 (日) 09:14 (UTC)

求救

--Sasuketiimer (立即下載/回報錯誤) 2010年10月8日 (五) 06:18 (UTC)

你是希望刪除你對話頁歷史中的第一筆紀錄嗎?—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8日 (五) 06:34 (UTC)

基督教

該條目連日來遭不遵守共識者多次強行加入轉換,為避免編輯戰,請保護該條目,謝謝!—Iokseng留言2010年10月9日 (六) 12:02 (UTC)

航廈

在香港,航廈是稱為客運大樓的。Ag+ 2010年10月10日 (日) 05:55 (UTC)

謝謝你的告知。 ^^ —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10日 (日) 06:42 (UTC)

隋朝參選特色條目

隋朝參選特色條目中,希望閣下能前往評定、或是給予建議,謝謝你--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0年10月10日 (日) 07:04 (UTC)

你說你看不到有重複,但我在編輯摘要裏已放了和此條目重複的條目(即長城 (Beyond歌曲)),兩者很明顯是談論同一首歌曲吧。--雖不能至 (留言) 2010年10月10日 (日) 11:55 (UTC)

{{d|a3}}的標準指的是與「其他中文維基計劃」(維基辭典、維基新聞、維基文庫等)內容相同的,並不是指與維基百科其他條目相同的狀況。如果是與百科其他條目相同,應該是改為重定向(保留建立較早的條目,後建立者應指向新建立者),如果又對名稱有問題,則應該是至Wikipedia:移動請求提出。在這個案例中,由於長城 (Beyond)建立較早,應將長城 (Beyond歌曲)重定向至長城 (Beyond),如對名稱有問題,則再提移動請求處理。—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10日 (日) 13:00 (UTC)

Re: 關於User:Jimmy-bot清理沙盒的動作

完成--Jimmy Xu talk·236 2010年10月15日 (五) 06:16 (UTC)

謝謝~—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15日 (五) 06:24 (UTC)

第2次重建請求白紙保護--天下文章一大抄 (留言) 2010年10月17日 (日) 08:16 (UTC)

謝謝你的通知,我會繼續關注這個條目,待這次刪除之後,我會進行白紙保護。—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17日 (日) 12:50 (UTC)

通知

User:219.84.211.131抄襲您的用戶頁,特此通知。—Altt311 (留言) 2010年10月17日 (日) 12:42 (UTC)

我正好也在剛剛從監視列表看見這件事情了,謝謝你幫我復原我的頁面。—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17日 (日) 12:48 (UTC)

無通知刪除

你好,沒有任何通知提醒我此頁面已報刪除,況且下面只有一人投票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0/10/18#FalcomChina
Driger (留言) 2010年10月26日 (二) 14:33 (UTC)

FalcomChina是由於2010年9月17日由用戶掛上{{Notability}}模板,根據Wikipedia:關注度,在掛上模版30日以上,仍未有改善並移除模板,將有可能被送交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也因此在2010年10月18日被送交至頁面存廢討論,一個禮拜過後,因無保留意見而決定刪除。此外,也因為目前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並未強制要求一定要通知創建者,雖然未有人即時通知你,但很抱歉這並不能改變是否刪除的決定。如果你仍認為此條目應有保留之價值,建議可以至Wikipedia:存廢覆核請求提出請求。—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26日 (二) 16:18 (UTC)
能請你把刪除前的內容還給我嗎(發到我的talk中即可),搜尋引擎的cache裏也沒有了……—Driger (留言) 2010年10月26日 (二) 17:24 (UTC)
謝謝啦。—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Driger對話|貢獻)於2010年10月27日 (三) 11:56加入。

請求合併

您好!可否幫忙合併舊城城隍廟的編輯歷史到鳳邑舊城城隍廟,謝謝!—Iokseng留言2010年10月30日 (六) 01:27 (UTC)

合併完成,不過我暫先把條目名稱留在舊城城隍廟;我個人對名稱沒有任何意見,純粹是因為我看舊城城隍廟建立較早,如果覺得需要移動就直接移動吧。—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30日 (六) 08:23 (UTC)

你好,閣下。2006年12月有段「渭水路」的話題,之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進展,可否看下我提供的資料與做出的臆測,給一些意見呢?無論是反對或贊同皆可,對該條目有幫助就好。感謝。--Mihara57 (留言) 2010年10月30日 (六) 06:18 (UTC)

說實話,這麼久遠以前的討論其實我也忘的差不多了,現在我對這個討論自然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意見,既然你已經在條目討論頁中提出,建議是觀察幾天後若是沒有其他人的回應,就先照你的想法進行編輯,如果有人有不同意見,自然就會再跳出來一起討論。—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31日 (日) 15:51 (UTC)
就我所知,目前主流的說法便是該路的靈感是來自中國山川,若隨意照我的大膽臆測擅自編輯,免不了會有爭議性的。總之,感謝您的回應。--Mihara57 (留言) 2010年10月31日 (日) 17:16 (UTC)

邀請參加台灣冬聚討論

您好!台灣冬聚討論現在正討論時間與地點等,可能會選在台北和嘉義聚會,方便南北部維基人參與,時間則定為元旦-春節間的某個星期日。誠摯邀請您參與討論,表達出席意願。祝編安!燈火闌珊處點燈Wahrheit wird man frei machen. 2010年10月30日 (六) 14:36 (UTC)

多謝提醒

多謝提醒,我的初衷——阻止惡意條目創建,已經達到。當AT建議我不必爭論後,我基本不再與其爭論了,之後不斷出現指桑罵槐的語句才讓我覺得其更加過分。心態問題。我會遵循維基圓桌會的精神的。--∰ 黑目觀世界 2010年10月31日 (日) 01:58 (UTC)

您好,我是一位左營在地對於文史有了解的人,左營之城隍廟,全名為"鳳邑舊城城隍廟",目前該廟宇董監事會,仍然使用此官方名稱,舊城城隍廟只是一般界之俗稱而已。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Demic1210對話|貢獻)於2010年10月31日 (日) 20:58加入。

我個人對於條目名稱完全沒有任何意見,純粹是合併因「剪下貼是移動」的編輯歷史。建議您可以先閱讀Help:頁面重命名,在維基百科上,如果想要更改既有條目的名稱,應點擊頁面上側「移動」連結,然後輸入新的名字,完成後頁面就被移動到新的名稱,而舊有的名稱也將變成一個重定向頁面。這樣的優點是能夠同時移動相關頁面的修訂歷史,如果您只是將舊頁面手動複製到新頁面,那麼該條目的修訂歷史將被分散在兩個地方,往往會對之後的編輯帶來不便。也因此,我之前所執行的動作只是將您新編輯的條目歷史與舊有條目歷史合併;也請您不要再以剪下貼上的方式將條目內容搬移至不同名稱,請直接以「移動」指令來修改名稱,如果移動出現問題,也請至Wikipedia:移動請求提出請求,謝謝。—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31日 (日) 15:37 (UTC)

關於在中文條目中不中立地強行植入外語

閣下,請注意你的不中立編輯行為,你在釣魚台列嶼的中文版本中一味地單方向植入日文,卻不對稱的在相應的日文條目中增加中國方面的中文名稱。這是嚴重的違背中立地編輯行為。除非,你也在日文條目中增加相應的中文名稱。或者,在中文的釣魚台列嶼加入所有國家語種所用名稱,否則,你的編輯行為嚴重違背中立。在下無法贊同。(請注意,本來中文條目中已經具備了其他各種語種的相關連接,根本沒有必要強行單方面地植入某一個語種。)--SH9002 (留言) 2010年11月2日 (二) 03:44 (UTC)

簡單的說,每個語言的維基百科都是獨立的,例如:使用人口最多的英文維基百科制定了新的方針,但是中文維基百科並沒有必要去遵循;因此,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改了甚麼內容,其實中文維基百科的對應條目並沒有必須跟隨的義務。此外,抱歉因為我關注的是中文維基百科,所以我並沒有計劃去修改或是探討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至於加上日文,是因為與這個條目的內容確實與日本有相關,因此列出相關國家使用的名稱是有必要的。—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2日 (二) 03:54 (UTC)
在你官冕堂皇地為非中立的編輯行為找藉口辯解時,請不要撒謊!你在你的個人介紹明確表示你懂得日文[3][4],而且你進行過很多跨語種編輯單就不同的日語條目,到目前為止你就編輯過1706次(至2010-10-21 07:57:54)。你那個所謂的並沒有計劃去修改或是探討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根本是經不起推敲的謊言。
請記住釣魚台列嶼是中文條目,不是日語雙語教學資料。釣魚台列嶼是否和日本相關」與「某些人企圖強行植入日文」根本是兩碼事。如果誰要對日語好奇,只要點擊相關的日語條目的連接,就能達到目的。根本沒有對絕大多數的中文讀者強行植入日文的必要,本人就根本不懂你植入的日文是什麼玩意。難道二次世界大戰的中文條目有必要加入所有參戰國家的語言文字嗎?你的藉口根本就是胡扯。(我在此無法不用這類憤怒的詞語。) --SH9002 (留言) 2010年11月2日 (二) 04:41 (UTC)
我的跨語言編輯幾乎都是在修改「跨語言連結」,偶爾有些跨語言的破壞修復,很少在參予其內容的修改,我確實並沒有計劃去參予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對於不懂外語的人,是不會去點選其他語言的連結,因此在中文的條目內做完整的說明是有價值的。—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2日 (二)
本來中文的條目中,早就很全面地論述了相關方的立場,完全符合中立性,而某些人強行植入非中文的文字,根本和條目內容無關。那種不對稱地單方向植入其他語種文字行為,根本就是對中文進行蓄意挑釁。特別是在相關日文條目在此時已經被改得完全沒有中立可言的情況下,這種挑釁顯的格外突出。再次強調,在中文條目中植入絕大多數中文讀者根本不懂得日文字體根本沒有絲毫價值,而是無端挑釁,必須予以修正。--SH9002 (留言) 2010年11月2日 (二) 05:10 (UTC)
其實你對此條目的看法,應該是寫在條目的討論頁即可,留在個人的對話頁,大概也只有你和我看的到,這對你努力方向的幫助可能有限。—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2日 (二) 05:14 (UTC)
很簡單,copy過去就完事了。--SH9002 (留言) 2010年11月2日 (二) 05:43 (UTC)

看看那種不參與討論,卻濫用權力實施恐嚇的管理員的行徑吧

之前,本人對另外一位管理員提出了相同的「關於在中文條目中不中立地強行植入外語」編輯方面的對話[5][6],結果那個傢伙,哈哈,所作的竟然是違背職責的對本人實施恐嚇,意圖用行政手段來達到編輯目的,卑劣哦。--SH9002 (留言) 2010年11月2日 (二) 06:28 (UTC)

關於Wikipedia:對維基百科的批評

關於Wikipedia:對維基百科的批評的刪除,敝人並不反對,但請修正其鏈入頁面,由於敝人十分討厭替人擦屁股,因此請您動作。--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1月2日 (二) 14:03 (UTC)

請問一下 有關被內容被刪除一事

您好! 我是獎金獵人的撰寫者,於10/31日被您刪除,如果是因為涉及到廣告商業行為,我想請問一下像KKBOX或YAHOO等等的商品網站, 是否也涉及到廣告商業的部份,老實說我是看到KKBOX才萌生撰寫獎金獵人的想法,並且我在撰寫的方式,都是以獎金獵人所代表的意義出發, 並無鼓勵大家來使用這個網站,盡量不以商業廣告的方式去述說,不知道您的看法為何? 如果確實為商業行為,是否也應一併把其他的商業軟件類刪除,以上為我的問題, 感謝您的閱讀。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Roxlala對話|貢獻)於2010年11月5日 (五) 23:56加入。

此條目被刪除的原因是「不符合網站關注度指引」,由於條目在2010年9月24日曾被用戶掛上{{notability}}模板,經過一個月後,被自動移送至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雖然在一個星期的討論時間中並無任何意見發表,但在我複查內容後,仍認為關注度不足而刪除。雖然最後在條目內已經列出了許多參考連結,但是大多都並非獨立媒體之報導,因此無法讓讀者有效確認此網站的知名度是否存在;此外,與KKBOXYahoo!奇摩相較,廣告意味確實也是濃厚許多;其實,以維基百科的觀點是建議最好不要由網站相關的人來建立條目,畢竟在編寫內容時主觀的成分會較多,最好是在知名度提高後,由與網站無關的第三者主動來建立內容,這樣的內容才能較公正且客觀,也比較不會讓讀者覺得有廣告的成分存在。不過,如果您仍認為您之前所編輯的獎金獵人應具有足夠知名度,且內容不存在廣告成分,你可以至Wikipedia:存廢覆核請求提出,將會由其他管理員重新確認你的理由,如果提出理由被接受,條目就會被恢復。—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5日 (五) 21:52 (UTC)

謝謝提醒

順便請教如果一個模板已經沒有被任何頁面所使用,本身功能也已被其他模板取代,也要進行存廢討論嗎?——Chenxingyu (留言) 2010年11月6日 (六) 14:42 (UTC)

是的!因為必須讓社群確認是否真的是不再需要,以避免個人判斷的疏忽。除非該模板是由你建立,且無其他人參予修改過,這樣就可以適用於「G10. 原作者清空頁面或提出刪除,且貢獻者只有一人。」這項快速刪除標準。但若不是,就一律都必須送交從存廢討論。—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6日 (六) 14:46 (UTC)
  • 那重定向到一個正在進行存廢討論的條目的頁面呢?也需要進行存廢討論?還是等所指向的頁面被刪除後再G15?——Chenxingyu (留言) 2010年11月6日 (六) 14:53 (UTC)
    因為必須等到重定向目標被刪除,才會成為「孤立頁面」,因此原則上必須等到目標頁面刪除後才可以以{{d|G15}}送快速刪除;比較省事的作法,是提送存廢討論時,一併將相關重定向頁面送出,這樣屆時就會一併刪除。—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6日 (六) 15:10 (UTC)

無共識保留

那些條目是否應移除關注度模版? 不然機械人又會一一提刪……—祁勳留言 2010年11月10日 (三) 04:49 (UTC)

因為是無共識,所以也沒有共識決定是否符合關注度,因此我是認為不適合移除;而且,無共識的情況下,未來確實是可以再度被提送存廢討論的。—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10日 (三) 04:54 (UTC)

關於PulseAudio翻譯

我是人類,這篇文章是我翻譯的,不是機器翻譯。 至於詞句不當,我是沒有發現。請明示。 Randy (留言) 2010年11月10日 (三) 06:00 (UTC)

我現在主要是覺得第一段的「是一個跨平台, 網絡 聲音服務 一般使用於Linux 和 FreeBSD 作業系統.」以及描述的內容語句很不通順。另外,依據維基的格式要求,建議你把所有標點符號改用全形的「,」、「、」、「。」,這樣對於排版也會有點幫助。—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10日 (三) 09:01 (UTC)

我是複製原文的,刪除英語把中文加上,還有在大陸我們使用半角中文標點。 還有現在已經修正了語句,請考慮移除模板。 --Randy (留言) 2010年11月10日 (三) 09:35 (UTC)

標點符號使用全形是根據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這項方針,因此還是建議你可以改用全形標點符號。—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10日 (三) 09:51 (UTC)

你好!

向辛勤為維基工作的您致敬!誠意推薦friendly工具(須用firefox瀏覽器),方便快捷。祝編安。--Gakmo (留言) 2010年11月10日 (三) 11:28 (UTC)

阿修羅

你好!請幫忙關注阿修羅條目(詳見Talk:阿修羅)。該條目原本分成阿修羅阿修羅 (佛教),但Shizhao在無視反對聲音存在的情況下將兩者的編輯歷史合併在一起,而一般用戶的權限是無法將兩者再分離的,因此能否幫忙條目恢復原狀,也就是阿修羅阿修羅 (佛教)原本各自存在的狀態,待有更進一步的討論結果時再做更動。謝謝!—Iokseng留言2010年11月13日 (六) 12:00 (UTC)

已初步將阿修羅 (佛教)的內容分割回去了,但是由於兩邊的編輯歷史重疊的很嚴重,我不確定有沒有什麼錯誤;此外,好像同時也有阿修羅_(印度神話)併入的編輯歷史,這個我就不管了。—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13日 (六) 14:46 (UTC)
感謝您幫忙整理條目編輯歷史。能否再幫忙將[7]這兩個紀錄合併到阿修羅,因為這也是原本存在於阿修羅的歷史。謝謝!—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Iokseng對話|貢獻)於2010年11月15日 (一) 09:58加入。
不過左邊的編輯歷史中的編輯摘要是寫「頁面內容被替換為:'阿修羅一族源於印度教......」,顯然他並不是新建頁面的編輯歷史,而是將原有頁面替換成消歧義之內容,因此他應該要跟着阿修羅_(印度神話)才是。—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15日 (一) 09:11 (UTC)

關注度過期

閣下曾掛關注度模板之條目漂移中國已到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關注度標準,可作提刪。—祁勳留言 2010年11月16日 (二) 03:11 (UTC)

請求恢復鄧之鑂頁面

本人來自北京,本人絕對是鄧之鑂的原創者,本人絕對沒有侵犯版權,鄧之鑂曾發表在: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1270.htm 鄧之鑂_百度百科 (該文中有本人與文章主人公的合影照片)

http://www.wikilib.com/wiki/鄧之鑂 (該文中有本人與文章主人公的合影照片、E-mail及流動電話號碼)

http://www.dajingyu.com/wiki/鄧之鑂 (該文中有本人中有本人與文章主人公的合影照片、E-mail及流動電話號碼)

http://wiki.keyin.cn/index.php/鄧之鑂 (該文中有本人中有本人與文章主人公的合影照片、E-mail及流動電話號碼)

懇望儘快查實,儘快在貴站通過恢復發表,謝謝!

  • 本作品採用共享創意組織Attribution 2.5 China Mainland許可協議進行授權。查看本許可協議的複製件,請訪問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5/cn/或寫信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三藩市霍華德街543號5層共享創意組織(郵編 94105)索取。

WashingTong (留言) 2010年11月16日 (二) 08:53 (UTC)

最後此條目被刪除的原因是關注度不足,並非版權之問題;此外,如果同樣的內容曾經在發表在上述網站,現在可能反而會有版權之問題,因為百度百科上的文章的版權是屬於百度百科的(可參考:Wikipedia:百度百科對維基百科的侵權)。-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16日 (二) 09:35 (UTC)

再次請求恢復鄧之鑂頁面

  • 查2009.4.15 Wing 說鄧之鑂可能侵犯版權、2009.5.20 Frankou說本文可能侵犯版權、2009.5.21 Wcam說本文可能侵犯版權、2009.5.25 Frankou說本文可以散發、直到2010.10.15 Gslin 還在說本文可能侵犯版權;而現在你又說並非版權問題,我不知貴站誰說了算?又變成是關注度不足,我不明白,我每次發表後,就立即被刪除,廣大讀者看不到文章,怎麼能夠有關注度?爲什麼我同樣發表在其他網站點擊率那麼高,說明文章關注度很高!怎麼能夠隨便貼上一個某某標籤,隨意刪除文章。作者都次請求恢復文章,還是不同意?這有勃貴站號稱「自由的百科全書」,我們寫文章容易嗎?
    • 我已經按貴站的方法,在百度上文章末尾寫上聲明:
      • 備註
        • 本文遵守CC-BY-SA3.0和GFD協議
        • 本條目相關內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GFDL)下發佈,您可以隨意複製與更改,只要本條目在GFDL下發佈的內容(以及衍生作品)在同一協定下發佈。

WashingTong (留言) 2010年11月18日 (四) 04:05 (UTC)

此條目過去的刪除紀錄為:
  • 2010年10月18日 (一) 21:02 Alberth2 (討論 | 貢獻 | 禁封) 已刪除「鄧之鑂」 ‎ (CSD G5: 曾經依存廢討論被刪除的重建內容)
  • 2010年10月16日 (六) 08:03 Alberth2 (討論 | 貢獻 | 禁封) 已刪除「鄧之鑂」 ‎ (CSD G5: 曾經依存廢討論被刪除的重建內容)
  • 2010年7月14日 (三) 11:18 Shizhao (討論 | 貢獻 | 禁封) 已刪除「鄧之鑂」 ‎ (內容為:{{t1|Afd|1=關注度不足|date=2010/07/07|force=}})
  • 2009年5月27日 (三) 07:17 Istcol (討論 | 貢獻 | 禁封) 已刪除「鄧之鑂」 ‎ (侵犯版權)
  • 2009年4月22日 (三) 13:40 Istcol (討論 | 貢獻 | 禁封) 已刪除「鄧之鑂」 ‎ (侵犯版權)
  • 2008年9月26日 (五) 09:54 T.A 白河 (討論 | 貢獻 | 禁封) 已刪除「鄧之鑂」 ‎ (侵犯版權)
最後的刪除原因是2010年7月14日的「關注度不足」,並經頁面存廢討論而刪除,之後的刪除都是根據此次討論結果而直接快速刪除。關注度不是藉由放在維基百科來增加,是此人物必須已經有一定的關注度,才適合放於維基百科;如果您仍有不同之看法,建議可以至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提出。—Alberth2 汪汪 2010年11月18日 (四) 04:11 (UTC)

?

你說的不是關注度,而是知名度。引起讀者的關注,大都是發表出來引起關注。如像貴站這樣,那些抗日戰爭中的無名英雄,由於沒有知名度,人們當然也沒有關注,貴站就會以關注度不足為由,毫不留情地刪除!相反,漢奸都臭名遠揚,貴站就不會刪除,因為關注度足。難怪本人以前發表的陳衣帆,由於是抗戰英雄,關注度不足,會被貴站掛上「侵犯版權」或者「關注度不足」或者其他莫須有的理由刪除。悲哀啊!貴站是「自由」的百科全書嗎?我辛辛苦苦寫的文章,多少次被貴站封殺?不知本人還能夠在貴站發表文章嗎? WashingTong (留言) 2010年11月19日 (五) 11:16 (UTC)

建議您務必先閱讀Wikipedia:關注度,維基百科並不適合作為宣傳的工具,如果想要進行人物的宣傳,是不應該在此進行的。-Alberth2 汪汪 2010年11月19日 (五) 14:43 (UTC)

??

判斷關注度不足的尺度是法定的嗎?判定後就不能更改嗎?就是不能平反嗎?貴站既然有人物欄目,為什麼又不能進行人物的宣傳,不應該在此進行?那人物欄目幹什麼用的?應該在那兒宣傳?請你指點迷津。因為我的同學對江蘇張家港地區進行了大量的抗日戰爭人物調查,發現國共兩黨犧牲人員很多,其中主要是國民黨人員,都是民族英雄啊!而且是無名英雄,我想一個個進行宣傳,不知貴站能否給這個機會。 WashingTong (留言) 2010年11月20日 (六) 02:42 (UTC)

維基百科的方針與指引是經由維基百科的使用者在Wikipedia:互助客棧討論訂出的,如果對於既有指引有不同看法,可以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或是Wikipedia:互助客棧內其他相關討論區提出討論。還是得再次提醒:維基百科不適合做為「宣傳」的地方。-Alberth2 汪汪 2010年11月20日 (六) 03:26 (UTC)

請把條目的內容合併至中國火, 不要單單刪了算—祁勳留言 2010年11月18日 (四) 06:52 (UTC)

後元 (漢武帝)

您好!發現後元 (漢武帝)條目為原複製自帝王紀年的前段編輯歷史,未避免忽略前人貢獻,請幫忙分離此段之前的編輯歷史到後元 (漢武帝)。謝謝!—Iokseng留言2010年11月18日 (四) 12:39 (UTC)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1月19日 (五) 16:23 (UTC)

貓女 (鬼太郎)

您好!能否幫忙移回「小貓女 (鬼太郎)」→「貓女 (鬼太郎)」。謝謝!—Iokseng留言2010年11月24日 (三) 01:05 (UTC)

關注度過期

閣下曾掛關注度模板之條目彭瑞麟已到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關注度標準,可作提刪。—Nivekin請留言 2010年11月25日 (四) 07:21 (UTC)

您好!發現Talk:月球基地應該移動到Talk:月球基地阿爾法,但Talk:月球基地阿爾法已有內容(由機械人建立),可否處理一下。謝謝!—Iokseng留言2010年11月27日 (六) 03:05 (UTC)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1月27日 (六) 03:18 (UTC)

你好,

湖北省襄樊市近日改名為襄陽市。湖北省的半保護狀態可能有需要處理一下。謝謝。--Pyl (留言) 2010年12月2日 (四) 13:34 (UTC)

修改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日 (四) 14:19 (UTC)

台北捷運、高雄捷運及新加坡地鐵相關條目遭到連續破壞

抱歉打擾。最近(大約自11月20日起)台北捷運各車站不斷遭到某匿名用戶蓄意加入錯誤資訊,後來破壞泛為似乎又擴大至高雄捷運新加坡地鐵及英文維基台北捷運條目(最新一名在活動者為「61.62.94.228」),且經用戶Multivariable和本人多次回退後依然屢勸不聽。不知這些頻繁遭到破壞的車站條目能否進行半保護來防止這些未註冊用戶的破壞?謝謝。-Howard61313 歡迎留言 2010年12月4日 (六) 12:34 (UTC)

IP用戶已由其他管理員封禁三日,目前我先半保護了古亭車站中正紀念堂車站西門車站。-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5日 (日) 07:13 (UTC)

在只有一個用戶提刪的情況下可以刪除頁面嗎?

如題,我提刪的神棍條目只是我一個人提了刪除--愛管閒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0年12月5日 (日) 01:11 (UTC)

提出後且理由充分,如果無反對意見,一樣是可以的刪除的。-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5日 (日) 06:44 (UTC)
意思是只要有一個管理員認為我「理由充分」就可以了嗎?--愛管閒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0年12月5日 (日) 07:09 (UTC)
說實話,最關鍵的事「第一個」處理的管理員的判斷。如果認同此理由,那就會刪除;如果不認同,可能就會加上反對意見;如果意見中立,就可能暫時留下此條目,待其他管理員來處理。-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5日 (日) 07:17 (UTC)
在原作者被封禁的時候提刪,總感覺有些勝之不武--愛管閒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0年12月5日 (日) 10:44 (UTC)
你不說,我倒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不過,如果原作者以這理由提出Wikipedia:存廢覆核請求,這或許可以成為受理的理由。-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5日 (日) 12:48 (UTC)

TeleOffice內蒙古旅遊網請別忘了提刪者的一票。很多時候編輯可能因刪除的原因太明顯而覺得不用投刪除意見—Nivekin請留言 2010年12月5日 (日) 08:34 (UTC)

抱歉,之前誤以為這是機械人提送的。-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5日 (日) 08:51 (UTC)

請求協助

您好!我的用戶頁user:Iokseng這幾天一直遭IP用戶破壞,可否幫忙永久半保護此頁面,謝謝!—Iokseng留言2010年12月5日 (日) 10:51 (UTC)

還有可否幫忙隱藏那些無意義的文字編輯歷史,謝謝!—Iokseng留言2010年12月5日 (日) 11:14 (UTC)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5日 (日) 12:42 (UTC)
抱歉,還有一事請求。可否幫忙刪除我的用戶頁user:Iokseng於 2006年3月20日 ~ 2006年3月21日 間的編輯歷史(不慎寫了過多個資)。還有上述隱藏的IP編輯歷史可否改為刪除(感覺編輯歷史有點亂:P),謝謝!—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Iokseng對話貢獻)於2010年12月6日 (一) 11:52加入。
完成!我不小心發現,原來我們念過同一間...... XD -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6日 (一) 04:00 (UTC)

帝國政界往事

帝國政界往事在存廢討論的不是關注度問題, 相反關注度模版是應討論者的要求而加上的, 請勿移除。—Nivekin請留言 2010年12月6日 (一) 02:22 (UTC)

抱歉,又是疏忽 > < -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6日 (一) 02:26 (UTC)

Japanese cross-wiki vandal

Dear Alberth2. I'm an admin from nl.wikipedia and I can't speak Chinese that's why this message is in English. At the moment I'm busy with a Japanese cross-wiki vandal who vandalizes only on articles related to the Dutch band Shocking Blue; aldready 75 sockpuppets from 2 IP-adresses have been checked, blocked and/or locked. He also came across zh.wikipedia and I saw this page. I don't know what that all means, but I do know that almost all the users named (10 in total, from Bruno Bertacchini til Alex Woon Cheong Ming are sockpuppets from this vandal. Was this a request for a block? And have you already done a checkuser or is this coincidence? Here you find a list of the 75 sockpuppets and the links to all files and checkusers on different wikis. Kind regards, Trijnstel (留言) 2010年12月6日 (一) 08:58 (UTC)

These 10 users have been blocked by the same reason you mentioned on Dec. 3rd. And The page is "Requests for page protection". After admin blocked the users, here just someone remind admin to protect the user page to avoid vandal in user page. Thanks for your notify. Kind regards, —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6日 (一) 09:43 (UTC)

有勞

user:Goenitz13579陳姓違反3RR並在胡公滿條目使用複製粘貼式編輯,警告了也不理。—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0年12月9日 (四) 05:49 (UTC)

星光下的人 星光下的人抓賊喊賊你把陳胡公的資料偷偷移到胡公滿還敢亂講話 還有你沒史料亂篡改資料真是誤人於子弟。—user:Goenitz13579 (user:Goenitz13579) 2010年12月9日 (四) 05:55 (UTC)

個人也希望兩位先以討論進行溝通;此外,如有移動之問題,務必至Wikipedia:移動請求提出,並避免使用複製方式變更條目名稱,以避免過去的編輯歷史遺失。—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9日 (四) 06:00 (UTC)
您的願望還真美好,user:Goenitz13579把我給他的留言全部清空,您說我該怎麼和他討論?—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0年12月9日 (四) 06:04 (UTC)

星光下的人是你講話口氣先不好 你是在刁難誰。—user:Goenitz13579 (user:Goenitz13579) 2010年12月9日 (四) 06:05 (UTC)

請不要在別人的討論頁中吵架! XD —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9日 (四) 06:16 (UTC)

關於各年廢除的分類

您好!剛剛看到您刪除了19世紀所有年代廢除的分類,竊以爲不太妥當。因此種建立、廢除的分類必有條目可歸入,如不按年逐一創建,各條目又怎能依照分類適當歸類?這種分類正如此前久已建立的衆多年份、地名分類一樣,其創建應當先於各條目,雖創建時可能有些尚無子分類或條目,但作爲常用的分類必將被廣泛應用。望您再仔細斟酌一下,多謝多謝!Sgsg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14:17 (UTC)

這些分類被快速刪除,並不表示這些分類是有問題的,純粹只是現在方針中對於建立分類與與建立條目的先後問題而已;未來只要有相關條目出現,任何人都可以立刻重新建立這些分類。—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13日 (一) 01:41 (UTC)

誠邀閣下參與琉球/沖繩專題

合併編輯歷史

請問閣下是根據那一版的討論共識而對Talk:2010年后海灣地震/評論Talk:2010年后海灣地震進行合併?請給出連結,否則示為濫用管理員權限,謝謝。-HW (留言 - 貢獻) 香港維基侵權案 2010年12月15日 (三) 10:42 (UTC)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如果認為此段意見不適合被保留於條目之討論頁,再移除即可。-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15日 (三) 14:40 (UTC)

高珮薰的條目

我已經把新聞的來源放上去了,為什麼還是被刪?--frank (留言) 2010年12月18日 (六) 01:15 (UTC)

雖然你已經添加了四則新聞,但是在11月30日,仍是有用戶覺得關注度不足送交了頁面存廢討論,並獲得刪除意見,因此很抱歉此條目仍是依據此次討論結果而刪除了。-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19日 (日) 00:36 (UTC)

邀請參加生物學提升計劃

條目質量提升計劃/生物學提升計劃邀請函

Alberth2/2010年紀錄,您好

誠摯邀請您參加Wikipedia:條目質量提升計劃/生物學提升計劃,本計劃旨在提升生物學(特別時目前嚴重缺乏的分子生物學細胞學)相關條目的質量。期盼您能加入我們提升質量的行列,藉由募求開放協作方式將更多的生物條目成為優特行列。祝編安。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將此消息繼續推介給你您認識的維基人,使用{{subst:生物學提升計劃/邀請}} ,謝謝。

{{subst:#if:靖天子~北伐抗戰軍統局/生物學提升計劃 2010年12月19日 (日) 11:13 (UTC) |邀請人:靖天子~北伐抗戰軍統局/生物學提升計劃 2010年12月19日 (日) 11:13 (UTC)

邀請人:靖天子~北伐抗戰軍統局/生物學提升計劃 2010年12月19日 (日) 11:13 (UTC)

維基百科:投票/開放IP創建條目權限 (第二次)已經開始

維基百科:投票/開放IP創建條目權限 (第二次)已經開始了。由於上次組織者的缺乏經驗導致最後結果產生爭議,現經過上次共識的三個月試行,相信各位用戶已經對開放IP創文權有一定的認識,希望您可以再次前往參與。—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12月20日 (一) 04:48 (UTC)

邀請您參與條目質量提升活動

中文維基百科 條目質量提升計劃邀請函
Alberth2您好: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數量及品質,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已經重新啟動,相信您的支持與參與,將有可能會成為維基成長的重要助益,若您對於一些條目品質現況感到不滿,或者對於某些條目需要關注提升,攜手合作才能有效率地提升人類知識的品質!。您若支持該計劃可先至 「報到處」簽到,以便於其他人與您連絡,再前往您有興趣的各子計劃簽到並提出協作事宜,您可自由彈性規劃。

總之,這是自由參與與發起條目協作的平台,歡迎任何人在該計劃提出協作請求或者幫忙協作,亦歡迎您成為各子計劃主持人,這比起在一兩個同好之間對話或條目討論頁互動性更佳。

  • 也可幫忙散發此邀請函。根據過去經驗,計劃的成敗關鍵在於消息是否散佈開來,若要發邀請函,可以複製以下代碼:{{subst:QA/邀請}}再轉貼到其他維基人對話頁上,感謝您

更多候選主題


邀請人: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2月21日 (二) 08:57 (UTC)





關於台北捷運需要擴充

此條目為已被撤銷的特色條目,能否請您協助擴充擴充2001年9月17日納莉颱風侵襲台灣之後的台北捷運近況或者參考Wikipedia:特色條目複審/台北捷運修正,近期將提案重回特色。若有問題亦可留言給我,最後感謝您近期對此條目關注與防止被破壞。--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2月24日 (五) 06:30 (UTC)

沖繩島

類似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條目名稱不為北韓,依名從主人,似應使用本島一稱。—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0年12月29日 (三) 14:31 (UTC)

我想你指的「主人」,大概是琉球人?不過,看看「日本」的用法,現在好像也很少稱之為「琉球本島」,現在反倒是「沖繩本島」用的比「琉球本島」多。我建議這個名稱問題可以在條目討論頁先提出來看看大家的意見,再根據討論決定要用哪個名稱可能會比較好。-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9日 (三) 14:38 (UTC)
琉球人的島,主人什麼時候變成日本人了?難道這還有什麼爭議嗎?—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0年12月29日 (三) 14:40 (UTC)
但是,毫無疑問的,他現在確實是日本的島;我們在這邊玩文字遊戲沒什麼意義,建議直接到條目討論頁上讓大家一起討論會比較好。--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9日 (三) 14:44 (UTC)
日本的島,和主人為日本人是兩個概念。正如青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但主人並非漢人一樣,琉球是日本的一部分,但主人並非日本人。我覺得這應該算是不存在任何爭議的吧?—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0年12月29日 (三) 15:18 (UTC)
所以我才說需要在讓大家在條目討論頁上好好的研究研究啊~--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9日 (三) 15:2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