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討論:Zhangzj cet/2016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Re: expwy exit box[編輯]

這套模板是借鑑英文維基引進的,C表示同一路段多編號,L指只連接部分方向,可參考這裏。—思域無疆大道 事體 機器 2015年1月2日 (五) 11:36 (UTC)[回覆]

您可以自己把英文翻譯放上去,使意思更明確一些。公路條目這塊我已經不太搞了,精力有限。—思域無疆大道 事體 機器 2015年1月2日 (五) 13:29 (UTC)[回覆]

Re: 同編號新舊省道的條目[編輯]

對於這種情況,由於維基不鼓勵剪切粘貼,如果僅僅是更名,建議將舊編號條目直接移動到新編號處,並加上消歧義模板。如果連道路走向也發生了變化,建議先將舊編號條目移至「000省道 (XX省XXXX年之前)」,然後在新編號條目頂端加入{{Otheruses}}。—思域無疆大道 事體 機器 2015年1月9日 (五) 13:01 (UTC)[回覆]

有正式的編號修改文件肯定是要按照新的編號來,而且年份也是明確的。從閣下創立的條目而言,這一更改似乎是在《國家公路網規劃》頒佈的基礎上編寫的,那麼寫「2013年之前」再建立合適的消歧義連結就可以了。—思域無疆大道 事體 機器 2015年1月9日 (五) 13:24 (UTC)[回覆]

模塊:China Expwy Name/NameFromCode 關於:張家港港疏港高速公路[編輯]

張家港港疏港高速公路的說法是正確的,雖然比較拗口。張家港是城市名,張家港市的長江港口叫做張家港港

類似還有:連雲港港北疏港高速公路、連雲港港東疏港高速公路、太倉港北疏港高速公路、太倉港南疏港高速公路。

建議閣下回退此次更改。劉振宇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17:54 (UTC)[回覆]

官方稱謂愈加囉嗦也是實事,嚴謹到極致。之所以叫某港疏港高速,而不是某城市疏港高速,是防備出現的一市多港的情況吧。有的還加個方位詞,來區別一港多路的情況。歧義倒是沒有了,斷詞理解卻是困難了。沒轍,官方就這麼定名,邊吐槽邊回退吧。劉振宇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19:53 (UTC)[回覆]

Re: Bing Maps BUG?[編輯]

我這裏看Bing Maps上的「尼」字也是亂碼,應該是個Bug。--千里走單騎 留言 ▪ 專注橋樑專題隧道專題 2015年1月19日 (一) 05:34 (UTC)[回覆]

Re:關於最高橋樑[編輯]

橋面高度應該是以水面或地面為基準來計算的,不過確實如閣下所說,水位高度是在變動的,大部分的橋面高度都是在橋樑規劃或建設期測算出的數據,此時水庫尚未形成,都以天然河道的水位為基準,待到水庫正常蓄水後,水位已遠遠超過之前,因此橋面高度也就不再準確。實際上在創建該列表時我已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最典型的例子是:en:Bidwell Bar Bridge,號稱「橋下淨空191米」,但從照片上目測怎麼都不可能有那麼高,原來那也是奧羅維爾水壩蓄水以前的數據。長江中上游水系的許多橋也是同樣情況,但因缺乏相關的官方資料,故都保留了原始數據,例如你提到的塔庫金沙江大橋,未來水庫蓄水後也不一定仍然能超過四渡河。說心裏話,這也是我不太熱衷於將「橋面高度」單獨列表的原因之一吧,畢竟裏面很多數據與現實差距太大了,而「結構高度」維護起來相對穩定的多。

關於「T構」,全稱是「T型剛構」,實際上是指採用懸臂法澆築連續剛構在尚未合龍以前的一種形態,類似一個一個的「T T T」型,這種結構只存在於特定的施工階段,任何合龍以後的剛構橋,都不能再稱為「T構」。因此,我建議對於橋樑類型的劃分,「T構」就不要再出現了,歸入「剛構橋」較為妥當。

今日大寒,注意保健。以上。千里走單騎 留言 ▪ 專注橋樑專題隧道專題 2015年1月20日 (二) 01:01 (UTC)[回覆]

1、同意你的觀點,無論天然河道還是水庫,水位都不可能一成不變,受到季節、降水、調蓄、施工等因素影響甚大,因此「橋面高度」也不可能是個精確的固定數值。不過,維基百科的方針是只能根據現有可供查詢的資料來編輯整理,即便我們的分析無誤,也只能維持現狀了。
2、子頁面是當時user:Htmlzycq提議建立的,主要是為了有一個跨語言連結的獨立頁面。本人並不反對將這兩個列表拆分成兩個獨立條目,但不提倡這種重大修訂在未經討論的基礎上來實施,因為這並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有關方針。
3、關於剛構橋的分類,看來閣下已有深入研究,但如果一定要細分到如此專業的程度,那麼梁橋、斜拉橋、拱橋等,也都有更細分的種類,全都列明恐怕並不現實,讀者可能也會感覺過於生澀,畢竟只是百科條目,而非專業技術文獻。--千里走單騎 留言 ▪ 專注橋樑專題隧道專題 2015年1月21日 (三) 01:25 (UTC)[回覆]

Re: 從鷹島想到的[編輯]

  1. 質量評級和重要度評級可能是維基百科裏唯一被允許原創研究的地方了吧。
  2. Infobox bridge里嵌套另一個模板確實不夠完美,但在下非技術流,因此一直未敢造次。
  3. 關於日本橋樑漢字名的處理,實在不是本人強項,當時只是將模板中的空白項完善一下而已。

以上。--千里走單騎 留言 ▪ 專注橋樑專題隧道專題 2015年2月3日 (二) 00:42 (UTC)[回覆]

Re: 移動條目的意義何在[編輯]

在網上看到一張照片:臘八斤大橋的路牌,以為條目名稱只是個筆誤,因此重定向了,沒想到閣下居然為此糾結了一宿!為此,實在沒什麼動力去說服閣下,若您堅持,那不妨把「南京長江大橋」也改成「南京長江橋」,如何?--千里走單騎 留言 ▪ 專注橋樑專題隧道專題 2015年2月9日 (一) 00:19 (UTC)[回覆]

搶坑行為只要不是為了故意製造爭議,應該不違反維基百科的有關方針。另外,需要提醒閣下,若是指長江第一座,「南京長江大橋」是在「武漢長江大橋」之後建成的;若是指南京第一座,為何還有「南京長江第二大橋」[1]、「南京長江第四大橋」[2]?因此,對於「大不是說橋樑規模,而是第一座的意思[來源請求]」不敢苟同。預祝閣下新春快樂!--千里走單騎 留言 ▪ 專注橋樑專題隧道專題 2015年2月10日 (二) 00:53 (UTC)[回覆]

有關主從消歧義的條件[編輯]

您好:主從消歧義的條件是:「如該名稱明顯地有一個解釋非常重要及常用,而其他解釋只屬較窄的範疇及較少人知道」,而非「避免編寫消歧義頁」。--Kolyma留言2015年2月22日 (日) 13:45 (UTC)[回覆]

依據近年來幾次社群對平等/主從消歧義選用方式的重大案例討論(例如Talk:南昌站 (江西)),幾可確認您的解讀比較特殊。看起來問題的根源應該是維基百科:消歧義#小結:選擇哪種方式呈現歧義開頭那一句話:「我們彈性處理消歧義頁;而且其實我們應該要避免編寫消歧義頁。」其實那句話與前一節「消歧義的意義」首段第二行「如果沒有混淆的可能,盡量不要加消歧義」重覆。而且該節主題為「選擇哪種方式呈現歧義」,隱涵已經肯定應使用消歧義,只是該選擇平等或主從而已。此時回頭再作此描述,根本就是「畫蛇添足」。然而即使多了那一句話,似乎也不宜解讀為「認可平等消歧義這一方法存在的價值」。不過既然會有人誤解,完善規則用語應該是有必要的。因此,我將會去維基百科討論:消歧義提議刪除該句。--Kolyma留言2015年2月23日 (一) 04:42 (UTC)[回覆]
另外,請問「此時如非必要則首先排除『平等』消歧義方法」出自何處?據我所知:當有需要使用消歧義時,平等消歧義是基本原則,如有特殊情況(即其中一個名稱「非常重要及常用」)才使用主從消歧義。而您這樣的描述似乎剛好相反,如果是規則中有此內容或有相關文字令您作此解讀,勢必非拿出來好好討論不可。--Kolyma留言2015年2月23日 (一) 04:55 (UTC)[回覆]
看起來您很堅持己見,因此針對規則的討論就到此為止,多說也無益。有關日語維基一事,請參考Talk:板橋區 (新北市)#建議改名:「板橋區 (新北市)」→「板橋區」中大象君的評價。有關大德站一事,一般而言客運站使用人數較多,關注度自然較高;相形之下,一個不辦客運的工廠專用站,而且Google map及騰訊、百度地圖都空白一片,真不知關注度從何而起?至於硬件設施規模,並非選用主從消歧義與否的條件之一。有關「對這些說漢語的讀者而言也更重要和常用」的說法,敬請提供wp:可供查證wp:可靠來源。也許可以試着問問您周遭的朋友,有多少人知道此站?況且,主從消歧義的條件是「非常重要及常用」(具壓倒性的優勢),而不只是「重要及常用」而已;否則南昌站 (江西)獨佔名稱就不會過不了關了。--Kolyma留言) 2015年2月27日 (五) 03:36 (UTC)--Kolyma留言2015年2月27日 (五) 07:13 (UTC)[回覆]
不好意思,「無法證明『平等消歧義是基本原則』」是您自己的推論。有關對本人的評論,謝謝指教。「工廠專用站」只是強調其營運比重而已(既然有辦貨運,就有可能接受非該廠貨物),重點在於客運、貨運的關注度差異。「空白一片」是指地圖模式下並未標示工廠(騰訊、百度地圖都有畫出進入廠區的鐵路支線,未標示工廠頗為奇特)。我的一些意見只是希望讓您更瞭解主從消歧義的條件而已,我自己根本不須要證明什麼東西。--Kolyma留言2015年2月27日 (五) 10:48 (UTC)[回覆]

閣下認為目前有沒有必要建立一個四川省隧道列表[編輯]

想必閣下已經看過在下建立的廣東省隧道列表,這個列表在下自己沒有查任何資料,只是把世界隧道列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隧道列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隧道列表裏面的內容複製粘貼過來而已。目的是為了把User:千里走單騎/Sandbox里的深圳市隧道列表銜接起來。(即市級的列表通過省級的列表與國家級的列表銜接起來) 閣下看呢?--Htmlzycq留言2015年3月12日 (四) 14:43 (UTC)[回覆]

其實在下看到台灣隧道後才有這樣類似的想法,不過需要許多專注鄉土條目的維基人的關注。--Htmlzycq留言2015年3月13日 (五) 03:17 (UTC)[回覆]

Re:關於三塔兩跨懸索橋[編輯]

在下因外出旅行,暫別維基百科已有段日子,抱歉回復遲了。關於閣下提到的問題,實際上是那位修改者沒有完全理解此條目中英文版間的區別所造成的。英文版目前是按「橋跨(bridge spans)」來列表,而中文版按「橋」來列表,因此,標準不同,內容也不應照搬。鸚鵡洲長江大橋兩個主跨通過中塔連為一體,兩跨都無法單獨成橋,不同於三藩市-奧克蘭海灣大橋,中間的錨錠兩側各有一座獨立的雙塔懸索橋,因此必須分別列出,不論按哪一個標準。而鸚鵡洲若按當前中文版的標準是不應分開列出兩跨的。謝謝!--千里走單騎 歡迎討論 ▪ 關注橋樑專題隧道專題 2015年4月16日 (四) 14:00 (UTC)[回覆]

Re:請教分叉鐵路隧道[編輯]

一般來說,人字形隧道中的長洞會有一個獨立名稱,短洞也會有一個獨立名稱,但短洞只算洞口至分岔點的長度。因此所謂「共用洞口」其實只屬於長洞,而這類組合而成的隧道通常採用一個組合名稱。例如:萊茵澤-維也納森林隧道,即由萊茵澤隧道和維也納森林隧道組成。--千里走單騎 歡迎討論 ▪ 關注橋樑專題隧道專題 2015年4月19日 (日) 03:23 (UTC)[回覆]

即使是兩條雙線隧道交匯後擴展為一條四線隧道,也並不影響隧道的命名。一條隧道的進口端是雙線,並不意味着出口端也必須是雙線。須知,隧道本身的命名並不由鐵道線路數量來決定。--千里走單騎 歡迎討論 ▪ 關注橋樑專題隧道專題 2015年4月20日 (一) 12:21 (UTC)[回覆]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 第十三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Zhangzj cet/2016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資訊歐洲歷史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Re:長江橋隧的類型[編輯]

感謝閣下的建議,回復如下:

  1. 此處所列的分類,只為突出橋樑結構上最主要的特點,並非平行分類,相互之間自然會有交集。
  2. 其實第一個圖標本意是想表示「板梁橋與肋板梁橋」,不僅僅是「T梁」,暫時簡化成「梁橋」,此處我會再完善。
  3. 桁架橋圖標從外型上看可能更類似於桁架梁型式,此處只是借用它來表示所有桁架橋,閣下如有更合適的圖像也可替換。
  4. 剛構橋的圖標,如果將其看做梁的橫截面,確實比較接近「肋板梁」的截面;但根據上面兩個圖標的表示方法來看,橫截面都採用三維方式來表示,故將其視作整橋的側面外形更加合理些,與下面幾個圖標一脈相承,用來表示剛構橋亦無不可。閣下若有更合適的圖標也可替換。
  5. 中承式拱橋確實沒找到單獨的圖標,但從結構上講,由於橋面中段核心部分的承受力來自於其上部的拱跨,故中承式更接近於下承式,因此我還在糾結是否應該把下承式圖標的說明文字改為「中/下承式拱橋」,不知閣下有何建議?

祝一切順利,以上。--千里走單騎 歡迎討論 ▪ 關注橋樑專題隧道專題 2015年7月29日 (三) 05:43 (UTC)[回覆]

  1. 請注意我的原話:並非「平行分類」≠並非「分類」,此項本來就是橋樑類型,表頭用「類型」無可厚非,定位是準確的,不存在似是而非。只不過分類的角度不盡相同,因此會存在交集。實際上也只有「剛構橋」、「桁架橋」是與其它類型的分類方式不同而已。
  2. 桁架橋圖標你可以理解為桁架梁橋,但我在圖例中已標註此圖標代表「桁架橋」,即以桁架橋的其中之一代表該類型,有何不可?難道一定要窮舉所有桁架橋種類才行嗎?
  3. 被一個圖像文件名綁架,我也是醉了... 如果圖例中放個字母「T」的圖像來表示剛構橋,閣下是否也要爭辯一下:這明明是個字母,怎麼能代表橋樑?這裏使用圖標就只是將文字採取圖形化表示的一種手段而已,又不是原始物體的細節展現,閣下喜歡鑽牛角尖或者標榜自己「火眼金睛」也就罷了,怎麼可以說的好像我在「騙人」似的?
  4. 凡事都有主次,橋樑類型當然首先要指明主橋類型,在下不認為這種指明主橋類型的方式有何「繁複」之處。謝謝!--千里走單騎 歡迎討論 ▪ 關注橋樑專題隧道專題 2015年7月30日 (四) 08:5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