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Zhangzj cet/2016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 expwy exit box[编辑]

这套模板是借鉴英文维基引进的,C表示同一路段多编号,L指只连接部分方向,可参考这里。—思域无疆大道 事体 机器 2015年1月2日 (五) 11:36 (UTC)[回复]

您可以自己把英文翻译放上去,使意思更明确一些。公路条目这块我已经不太搞了,精力有限。—思域无疆大道 事体 机器 2015年1月2日 (五) 13:29 (UTC)[回复]

Re: 同编号新旧省道的条目[编辑]

对于这种情况,由于维基不鼓励剪切粘贴,如果仅仅是更名,建议将旧编号条目直接移动到新编号处,并加上消歧义模板。如果连道路走向也发生了变化,建议先将旧编号条目移至“000省道 (XX省XXXX年之前)”,然后在新编号条目顶端加入{{Otheruses}}。—思域无疆大道 事体 机器 2015年1月9日 (五) 13:01 (UTC)[回复]

有正式的编号修改文件肯定是要按照新的编号来,而且年份也是明确的。从阁下创立的条目而言,这一更改似乎是在《国家公路网规划》颁布的基础上编写的,那么写“2013年之前”再建立合适的消歧义链接就可以了。—思域无疆大道 事体 机器 2015年1月9日 (五) 13:24 (UTC)[回复]

模块:China Expwy Name/NameFromCode 关于:张家港港疏港高速公路[编辑]

张家港港疏港高速公路的说法是正确的,虽然比较拗口。张家港是城市名,张家港市的长江港口叫做张家港港

类似还有:连云港港北疏港高速公路、连云港港东疏港高速公路、太仓港北疏港高速公路、太仓港南疏港高速公路。

建议阁下回退此次更改。刘振宇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17:54 (UTC)[回复]

官方称谓愈加啰嗦也是实事,严谨到极致。之所以叫某港疏港高速,而不是某城市疏港高速,是防备出现的一市多港的情况吧。有的还加个方位词,来区别一港多路的情况。歧义倒是没有了,断词理解却是困难了。没辙,官方就这么定名,边吐槽边回退吧。刘振宇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19:53 (UTC)[回复]

Re: Bing Maps BUG?[编辑]

我这里看Bing Maps上的“尼”字也是乱码,应该是个Bug。--千里走单骑 留言 ▪ 专注桥梁专题隧道专题 2015年1月19日 (一) 05:34 (UTC)[回复]

Re:关于最高桥梁[编辑]

桥面高度应该是以水面或地面为基准来计算的,不过确实如阁下所说,水位高度是在变动的,大部分的桥面高度都是在桥梁规划或建设期测算出的数据,此时水库尚未形成,都以天然河道的水位为基准,待到水库正常蓄水后,水位已远远超过之前,因此桥面高度也就不再准确。实际上在创建该列表时我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en:Bidwell Bar Bridge,号称“桥下净空191米”,但从照片上目测怎么都不可能有那么高,原来那也是奥罗维尔水坝蓄水以前的数据。长江中上游水系的许多桥也是同样情况,但因缺乏相关的官方资料,故都保留了原始数据,例如你提到的塔库金沙江大桥,未来水库蓄水后也不一定仍然能超过四渡河。说心里话,这也是我不太热衷于将“桥面高度”单独列表的原因之一吧,毕竟里面很多数据与现实差距太大了,而“结构高度”维护起来相对稳定的多。

关于“T构”,全称是“T型刚构”,实际上是指采用悬臂法浇筑连续刚构在尚未合龙以前的一种形态,类似一个一个的“T T T”型,这种结构只存在于特定的施工阶段,任何合龙以后的刚构桥,都不能再称为“T构”。因此,我建议对于桥梁类型的划分,“T构”就不要再出现了,归入“刚构桥”较为妥当。

今日大寒,注意保健。以上。千里走单骑 留言 ▪ 专注桥梁专题隧道专题 2015年1月20日 (二) 01:01 (UTC)[回复]

1、同意你的观点,无论天然河道还是水库,水位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受到季节、降水、调蓄、施工等因素影响甚大,因此“桥面高度”也不可能是个精确的固定数值。不过,维基百科的方针是只能根据现有可供查询的资料来编辑整理,即便我们的分析无误,也只能维持现状了。
2、子页面是当时user:Htmlzycq提议建立的,主要是为了有一个跨语言链接的独立页面。本人并不反对将这两个列表拆分成两个独立条目,但不提倡这种重大修订在未经讨论的基础上来实施,因为这并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有关方针。
3、关于刚构桥的分类,看来阁下已有深入研究,但如果一定要细分到如此专业的程度,那么梁桥、斜拉桥、拱桥等,也都有更细分的种类,全都列明恐怕并不现实,读者可能也会感觉过于生涩,毕竟只是百科条目,而非专业技术文献。--千里走单骑 留言 ▪ 专注桥梁专题隧道专题 2015年1月21日 (三) 01:25 (UTC)[回复]

Re: 从鹰岛想到的[编辑]

  1. 质量评级和重要度评级可能是维基百科里唯一被允许原创研究的地方了吧。
  2. Infobox bridge里嵌套另一个模板确实不够完美,但在下非技术流,因此一直未敢造次。
  3. 关于日本桥梁汉字名的处理,实在不是本人强项,当时只是将模板中的空白项完善一下而已。

以上。--千里走单骑 留言 ▪ 专注桥梁专题隧道专题 2015年2月3日 (二) 00:42 (UTC)[回复]

Re: 移动条目的意义何在[编辑]

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腊八斤大桥的路牌,以为条目名称只是个笔误,因此重定向了,没想到阁下居然为此纠结了一宿!为此,实在没什么动力去说服阁下,若您坚持,那不妨把“南京长江大桥”也改成“南京长江桥”,如何?--千里走单骑 留言 ▪ 专注桥梁专题隧道专题 2015年2月9日 (一) 00:19 (UTC)[回复]

抢坑行为只要不是为了故意制造争议,应该不违反维基百科的有关方针。另外,需要提醒阁下,若是指长江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是在“武汉长江大桥”之后建成的;若是指南京第一座,为何还有“南京长江第二大桥”[1]、“南京长江第四大桥”[2]?因此,对于“大不是说桥梁规模,而是第一座的意思[来源请求]”不敢苟同。预祝阁下新春快乐!--千里走单骑 留言 ▪ 专注桥梁专题隧道专题 2015年2月10日 (二) 00:53 (UTC)[回复]

有关主从消歧义的条件[编辑]

您好:主从消歧义的条件是:“如该名称明显地有一个解释非常重要及常用,而其他解释只属较窄的范畴及较少人知道”,而非“避免编写消歧义页”。--Kolyma留言2015年2月22日 (日) 13:45 (UTC)[回复]

依据近年来几次社群对平等/主从消歧义选用方式的重大案例讨论(例如Talk:南昌站 (江西)),几可确认您的解读比较特殊。看起来问题的根源应该是维基百科:消歧义#小结:选择哪种方式呈现歧义开头那一句话:“我们弹性处理消歧义页;而且其实我们应该要避免编写消歧义页。”其实那句话与前一节“消歧义的意义”首段第二行“如果没有混淆的可能,尽量不要加消歧义”重复。而且该节主题为“选择哪种方式呈现歧义”,隐涵已经肯定应使用消歧义,只是该选择平等或主从而已。此时回头再作此描述,根本就是“画蛇添足”。然而即使多了那一句话,似乎也不宜解读为“认可平等消歧义这一方法存在的价值”。不过既然会有人误解,完善规则用语应该是有必要的。因此,我将会去维基百科讨论:消歧义提议删除该句。--Kolyma留言2015年2月23日 (一) 04:42 (UTC)[回复]
另外,请问“此时如非必要则首先排除‘平等’消歧义方法”出自何处?据我所知:当有需要使用消歧义时,平等消歧义是基本原则,如有特殊情况(即其中一个名称“非常重要及常用”)才使用主从消歧义。而您这样的描述似乎刚好相反,如果是规则中有此内容或有相关文字令您作此解读,势必非拿出来好好讨论不可。--Kolyma留言2015年2月23日 (一) 04:55 (UTC)[回复]
看起来您很坚持己见,因此针对规则的讨论就到此为止,多说也无益。有关日语维基一事,请参考Talk:板桥区 (新北市)#建议改名:“板桥区 (新北市)”→“板桥区”中大象君的评价。有关大德站一事,一般而言客运站使用人数较多,关注度自然较高;相形之下,一个不办客运的工厂专用站,而且Google map及腾讯、百度地图都空白一片,真不知关注度从何而起?至于硬件设施规模,并非选用主从消歧义与否的条件之一。有关“对这些说汉语的读者而言也更重要和常用”的说法,敬请提供wp:可供查证wp:可靠来源。也许可以试着问问您周遭的朋友,有多少人知道此站?况且,主从消歧义的条件是“非常重要及常用”(具压倒性的优势),而不只是“重要及常用”而已;否则南昌站 (江西)独占名称就不会过不了关了。--Kolyma留言) 2015年2月27日 (五) 03:36 (UTC)--Kolyma留言2015年2月27日 (五) 07:13 (UTC)[回复]
不好意思,“无法证明‘平等消歧义是基本原则’”是您自己的推论。有关对本人的评论,谢谢指教。“工厂专用站”只是强调其营运比重而已(既然有办货运,就有可能接受非该厂货物),重点在于客运、货运的关注度差异。“空白一片”是指地图模式下并未标示工厂(腾讯、百度地图都有画出进入厂区的铁路支线,未标示工厂颇为奇特)。我的一些意见只是希望让您更了解主从消歧义的条件而已,我自己根本不须要证明什么东西。--Kolyma留言2015年2月27日 (五) 10:48 (UTC)[回复]

阁下认为目前有没有必要建立一个四川省隧道列表[编辑]

想必阁下已经看过在下建立的广东省隧道列表,这个列表在下自己没有查任何资料,只是把世界隧道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隧道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隧道列表里面的内容复制粘贴过来而已。目的是为了把User:千里走单骑/Sandbox里的深圳市隧道列表衔接起来。(即市级的列表通过省级的列表与国家级的列表衔接起来) 阁下看呢?--Htmlzycq留言2015年3月12日 (四) 14:43 (UTC)[回复]

其实在下看到台湾隧道后才有这样类似的想法,不过需要许多专注乡土条目的维基人的关注。--Htmlzycq留言2015年3月13日 (五) 03:17 (UTC)[回复]

Re:关于三塔两跨悬索桥[编辑]

在下因外出旅行,暂别维基百科已有段日子,抱歉回复迟了。关于阁下提到的问题,实际上是那位修改者没有完全理解此条目中英文版间的区别所造成的。英文版目前是按“桥跨(bridge spans)”来列表,而中文版按“桥”来列表,因此,标准不同,内容也不应照搬。鹦鹉洲长江大桥两个主跨通过中塔连为一体,两跨都无法单独成桥,不同于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中间的锚锭两侧各有一座独立的双塔悬索桥,因此必须分别列出,不论按哪一个标准。而鹦鹉洲若按当前中文版的标准是不应分开列出两跨的。谢谢!--千里走单骑 欢迎讨论 ▪ 关注桥梁专题隧道专题 2015年4月16日 (四) 14:00 (UTC)[回复]

Re:请教分叉铁路隧道[编辑]

一般来说,人字形隧道中的长洞会有一个独立名称,短洞也会有一个独立名称,但短洞只算洞口至分岔点的长度。因此所谓“共用洞口”其实只属于长洞,而这类组合而成的隧道通常采用一个组合名称。例如:莱茵泽-维也纳森林隧道,即由莱茵泽隧道和维也纳森林隧道组成。--千里走单骑 欢迎讨论 ▪ 关注桥梁专题隧道专题 2015年4月19日 (日) 03:23 (UTC)[回复]

即使是两条双线隧道交汇后扩展为一条四线隧道,也并不影响隧道的命名。一条隧道的进口端是双线,并不意味着出口端也必须是双线。须知,隧道本身的命名并不由铁道线路数量来决定。--千里走单骑 欢迎讨论 ▪ 关注桥梁专题隧道专题 2015年4月20日 (一) 12:21 (UTC)[回复]

邀请您参加第十三次动员令[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第十三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Zhangzj cet/2016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第十三次动员令会于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间进行,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来积极参与动员活动。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三次动员令,让您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并请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报名参与本次动员令(报名处现已开放)。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动员令及小动员令,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而小动员令主题有:地球科学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欧洲历史地理以及多于15种外语版本的条目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推广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Re:长江桥隧的类型[编辑]

感谢阁下的建议,回复如下:

  1. 此处所列的分类,只为突出桥梁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并非平行分类,相互之间自然会有交集。
  2. 其实第一个图标本意是想表示“板梁桥与肋板梁桥”,不仅仅是“T梁”,暂时简化成“梁桥”,此处我会再完善。
  3. 桁架桥图标从外型上看可能更类似于桁架梁型式,此处只是借用它来表示所有桁架桥,阁下如有更合适的图像也可替换。
  4. 刚构桥的图标,如果将其看做梁的横截面,确实比较接近“肋板梁”的截面;但根据上面两个图标的表示方法来看,横截面都采用三维方式来表示,故将其视作整桥的侧面外形更加合理些,与下面几个图标一脉相承,用来表示刚构桥亦无不可。阁下若有更合适的图标也可替换。
  5. 中承式拱桥确实没找到单独的图标,但从结构上讲,由于桥面中段核心部分的承受力来自于其上部的拱跨,故中承式更接近于下承式,因此我还在纠结是否应该把下承式图标的说明文字改为“中/下承式拱桥”,不知阁下有何建议?

祝一切顺利,以上。--千里走单骑 欢迎讨论 ▪ 关注桥梁专题隧道专题 2015年7月29日 (三) 05:43 (UTC)[回复]

  1. 请注意我的原话:并非“平行分类”≠并非“分类”,此项本来就是桥梁类型,表头用“类型”无可厚非,定位是准确的,不存在似是而非。只不过分类的角度不尽相同,因此会存在交集。实际上也只有“刚构桥”、“桁架桥”是与其它类型的分类方式不同而已。
  2. 桁架桥图标你可以理解为桁架梁桥,但我在图例中已标注此图标代表“桁架桥”,即以桁架桥的其中之一代表该类型,有何不可?难道一定要穷举所有桁架桥种类才行吗?
  3. 被一个图像文件名绑架,我也是醉了... 如果图例中放个字母“T”的图像来表示刚构桥,阁下是否也要争辩一下:这明明是个字母,怎么能代表桥梁?这里使用图标就只是将文字采取图形化表示的一种手段而已,又不是原始物体的细节展现,阁下喜欢钻牛角尖或者标榜自己“火眼金睛”也就罢了,怎么可以说的好像我在“骗人”似的?
  4. 凡事都有主次,桥梁类型当然首先要指明主桥类型,在下不认为这种指明主桥类型的方式有何“繁复”之处。谢谢!--千里走单骑 欢迎讨论 ▪ 关注桥梁专题隧道专题 2015年7月30日 (四) 08:5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