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永丰恭和王朱祁钺(1435年—1475年),是明朝淮靖王朱瞻墺庶第三子,母夫人安氏,明仁宗之孙。明朝第一代永丰王。[1]

生平[编辑]

正统八年三月甲子(1443年4月7日),获封为永丰王,[2]同年,朝廷赐给朱祁钺岁禄二千石,米钞中半兼支。[3]景泰二年(1451年)七月,明代宗遣武安侯郑宏、隆平侯张福为正使,兵科给事中谷茂、刑科给事中刘琏为副使,持节前往饶州府册封淮王府长史王彰之女为永丰王祁钺之妃。[4]天顺二年(1458年)二月,朱祁钺向礼部奏称,王宫内缺乏宫女,希望从饶州守御千户所军旗家庭收买女子为宫女,但因为饶州府千户不归属淮王府主管,因此难以收买。礼部于是建议朱祁钺自行准备彩礼,在淮王府仪卫司以及群牧千户所军校之家中收买情愿入宫者。[5]

成化十一年(1475年)十二月,朱祁钺逝世,时年41岁,明宪宗为此辍朝一日,并追赠谥号恭和,《鄱阳县志》记载朱祁钺安葬于饶州府城以西的梧桐山(今江西省鄱阳县白沙洲乡胡赵村)。[6][1]两年后,嫡长子朱见净袭封为第二代永丰王。[7]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四十八》. 庚寅。淮府永丰王祁钺薨。王。靖王第三子也。母夫人安氏。宣德乙卯生。正统癸亥册封为永丰王。至是薨。年四十有一。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恭和。 
  2.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 甲子遗黔公国沐俨等为正使,兵部左侍郎郑辰等为副使,各持节敕封郑王瞻埈嫡长子祁锳为郑世子,第二子祁锐为新平王,第三子祁铣为泾阳王,第四子祁镕为朝邑王,荆王瞻堈嫡长子祁镐为荆世子,第二子祁鉴为都昌王,淮王瞻墺嫡长子祁铨为淮世子,庶长子祁镔为鄱阳王,第三子祁钺为永丰王 
  3.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二》. 给淮王瞻墺、鄱阳王祁镔、永丰王祁钺。荆王瞻堈子都昌王祁鉴岁禄各二千石,米钞中半兼支。 
  4.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六》. 壬子。遣武安侯郑宏。隆平侯张福为正使。兵科给事中谷茂。刑科给事中刘琏为副使。持节册封南城兵马指挥李进女为淮王祁铨妃。长史王彰女为永丰王祁钺妃。 
  5.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八十八》. 庚午。礼部奏永丰王祁钺言缺女子使用。欲于本处饶州守御千户所军旗之家收买数人。然本所不系王府相干,衙门难以准买,宜令自备财礼,于淮府仪卫司并群牧千户所军校之家情愿者买用,从之。 
  6. ^ 张琼英; 陈骧. 《鄱阳县志》.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9年3月. 永丰王祁钺、厚炢、载址、翊𨱁墓俱在府城西梧桐山。 
  7.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七十》. 庚午遣保定侯梁傅...为正使。尚宝司司丞沈瑜...为副使。持节册封...淮府永丰恭和王嫡长子见净为永丰王。 

外部链接[编辑]


原因:明政府封之
明永丰国国王
1442年-1475年
继任者:
子怀顺王朱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