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冰雪奇缘:生日惊喜/存档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ever直译问题

Fever是发烧的意思吧...直译冰雪热是什么鬼 Ted423留言2015年8月24日 (一) 12:43 (UTC)ted423

猩红热或一头热,一语双关。-Justice305留言2015年8月24日 (一) 13:29 (UTC)

这还叫一语双关,拙劣的译名。--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09:57 (UTC)

编辑争议

以下是编辑争议,真是无话可说。之前和主编讨论的内容都删了,这里只是让各位读者明白:

都指出何谓“爱好者内容”定义还在自我主观认定。还有麻烦看清楚,人家讲是译名指出有关“生日惊喜”,大陆译名可是早于台港的,有人事时地物、模板各地译名,最好台港读者会一头雾水;而所谓官方早在一个半月前就宣布的是“庆祝生日”的剧情大纲。--Justice305留言2017年8月11日 (五) 15:54 (UTC)
  1. “爱好者内容”一词通常是用来简称那些被一到多位编者认定的非百科、违反可供查证和中立性、具有原创研究的内容。我对这句话的定义比你清楚的多,自我主观认定?那是你。一这是非百科内容,二是原创研究(这个我说过,别人也说过)。许多条目岂不该删?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这些条目品质极低,丙级都到不了,这些内容只是没人去删,不代表就可以列入,你竟然能把这些条目奉为圭臬,还能说加入维基八年,认不出爱好者内容?打了几次喷嚏、吹的什么号角,这种还能列入?影片里的细节唯一能列入的只有“文化指涉”或者是“剖析”“主题解读”之类,这种找不同式的低级趣味能列入,不怕拉低维基百科的水平?
  2. 人家讲是译名指出有关“生日惊喜”,大陆译名可是早于台港的,有人事时地物、模板各地译名,最好台港读者会一头雾水;而所谓官方早在一个半月前就宣布的是“庆祝生日”的剧情大纲。我把那句话给大家引出来:2014年10月27日,首席创意总监约翰·拉塞特参访上海介绍新片计划,其译名《冰雪奇缘:生日惊喜》即透露故事端倪。当然当时我是没理解主编的意思,现在倒明白了,不过还是没用。人家介绍新片计划是越早越好,但这句话给人的印象就是:我不在美国说,跑到上海再来介绍。而且这两句前后有什么必要的逻辑联系?介绍的是拉塞特,翻译的可是中国迪士尼那拨人。还搞到首段去了,这句话很重要吗?这句话竟然浓缩原创研究、地域中心、琐碎内容于一体,语意还不明,八年资历得以体现。--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0:32 (UTC)
原来生日惊喜等于庆祝生日?我都讲有人事时地物、模板各地译名还在扯译名?外来连结有官方附原版歌词MV用的是“bukkehorn”同电影所附英文字幕,修正版歌词改“bugle horn”,明明变动过哪里是原创研究?

也是有人说过,不过我当然没说错,只是不想告诉你。--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0:32 (UTC)

就说你没仔细看嘛~制作一栏都附官方来源还不去了解:What?! They Just Announced A New Frozen Film!

In “Frozen Fever,” it’s Anna’s birthday and Elsa and Kristoff are determined to give her the best celebration ever, but Elsa’s icy powers may put more than just the party at risk.

--Justice305留言2017年8月12日 (六) 11:32 (UTC)

我去了解什么?--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0:32 (UTC)

“冰雪热”是以前正式译名未出时流传的[1],我跟其他编辑者只是保留下来。你都把参考来源BBC的报导删掉,还好意思说别人自我感觉这么好?当时编辑有参考来源是哪里有问题?还有,并非海外都知道大陆对外片政策,甚至灰姑娘真人版在大陆上映时,有大陆网友得靠维基才知道这资讯[2]。况且拉萨特到上海介绍新片却没有大陆上映时间,这样台港读者会一头雾水,总该说明原由吧。--Justice305留言2017年8月13日 (日) 15:33 (UTC)

可惜,事实如此。BBC报导管个什么用,既然正式译名都出了还要这个?只是因为知乎有人问就列入?不过随便你吧,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有来源就能写进去”“参考来源没问题”,压根就不知道做必要的取舍,什么有人事时地物、模板各地译名(那是不是在写传记条目时可以把一天的经过写下来?),得了吧,你连个十岁冒头的都不如。--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0:35 (UTC)

维基每人都可编辑,可没要人隐退,若要大修条目,我的作法会想办法融合原有可靠参考来源的内容,而不是质疑并删除有可靠来源的内容,毕竟是大家的成果非一人之功。--Justice305留言2017年8月14日 (一) 14:10 (UTC)

谁说是因为你隐退,太高看自己了吧。--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0:32 (UTC)

因为你一开始翻修也没说明会保留原有可靠来源内容,之前发言(建议不要自删已有人回复的内容,我是没关系反正有编辑历史)不也在质疑人家的编辑内容?换谁都会有相同反应。--Justice305留言2017年8月14日 (一) 14:57 (UTC)

那就在这立此存照吧,我倒要看看就这种水平,是怎么可以说出“这里是中文维基”“自我主观认定”“看清楚”“扯”这样的字眼。我见过许多十岁冒头就加入维基的,有些对编辑方针的理解相当透彻,像User:陈子廷,05年的(看用户框可以推断出来),可以说是或翻译或原创了很多有一定质量的条目,编辑水平绝对是比一些二三十岁的都要强,可能因为英语水平弱一些,翻译有些小问题(我有可能还不如他好呢),但再过上几年锻炼,一定是中文维基百科的中流砥柱,再对比这位Justice305,真是高下立判,不懂装懂又颠倒黑白,我无话可说。不过既然条目质量提升目的已经达到,我也不会穷追猛打了,到此为止吧。--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09:57 (UTC)

优良条目评选

冰雪奇缘:生日惊喜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电影,提名人:10³留言2017年8月17日 (四) 15:35 (UTC)
投票期:2017年8月17日 (四) 15:35 (UTC) 至 2017年8月24日 (四) 15:35 (UTC)
这可不是我刻意做法哦。这和英文GA内容并未有太多区别。--10³留言2017年8月18日 (五) 10:18 (UTC)
  1. “我不确信观众是否能欣赏这部作品,但我们全然又感受到了那股成功的气息。”应该是这意思,it代指“ the audiences will enjoy the short we're doing”。
  2. The short features the song "Making Today a Perfect Day",后面的话和前面的相照应,就是指“这首歌是影片的特色”,这一句的意思似乎就是说Josh Gad这个人从首映现场的观众反应来看,插曲很成功,能红遍全世界,和上面一句一个性质,可能是说工作人员对短片成功寄予了厚望吧。
  3. 既然这么说,那就的确没有问题了,这是一个非常笨的直译。我还专门找人看过,那句的回应是“抹黑/玷污场景”,就把那个场景引申为“庆生会”(整片围绕着这玩意展开,不过现在看起来范围有些窄)。“煞风景”:比喻在欢快的场合使人扫兴,意思确实有相差,但确实还是那个意思。--10³留言2017年8月24日 (四) 02:13 (UTC)
  • 第二个你单拿出来,而没这个解释读者怎么读懂嘛;更何况你自己解释的时候也说“可能是……”。a celebration 这里明显不是庆生会,难道还能为“消费主义”庆生?后文从句修饰消费主义,现在这个翻译完全不对。--Zetifree (Talk) 2017年8月24日 (四) 04:44 (UTC)
    • 1、“可能是”是因为我才en-1,说得可能不对,不代表我自己不肯定;2、我始终没感觉不对,我之前、现在、将来都没有说过把“celebration”翻译成了“庆生会”;我还不至于蠢到写出“短片是庆生会”这种话,我还不至于不知道从句是修饰消费主义,但是我认为我怎么改都不是不妥的,否则里面好多翻译上的变动够你吐槽了。又改了一次,不对请直接明示。--10³留言2017年8月24日 (四) 10:32 (UTC)

3支持,3反对,未入选优良条目。--巡查员AndyAndyAndyAlbert讨论页|签到2017年8月24日 (四) 16:06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冰雪奇缘:生日惊喜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9月12日 (二) 15:23 (UTC)

优良条目评选(第二次)

冰雪奇缘:生日惊喜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动画短片,提名人:10³留言2017年10月27日 (五) 09:42 (UTC)
投票期:2017年10月27日 (五) 09:42 (UTC) 至 2017年11月3日 (五) 09:42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译自英语优良条目,内容丰富,参考齐全。针对上次非正式评选所指出问题做了修正。2018年之前收个尾吧。--10³留言2017年10月27日 (五) 09:42 (UTC)
    • (~)补充:上次评选的那个The film "is a celebration of the very kind of conspicuous consumerism that Disney is always smearing the landscape with"那一句的landscape代指的是“生日典礼的场景”,所以没有直接译下来,当然也欢迎各位提出更好的翻译。
      另外在此奉劝某位管理员提高编写水平,之前条目一个内容明显连触好几条红线(爱好者内容、地域中心、原创研究)都看不见,又在那(乱)保护又在那封禁又在那说什么争议复起,叫人去“达成共识”,明明什么都解决不了,自由的百科全书?那干脆让管理员全下岗算了,换群机器人都比你们干得好。封禁?哈哈,无所谓,让你们过一把瘾吧,对我没有任何影响。以上言辞可能过激了,不过的确是我的真实想法,也是其他一些朋友的心声,在此立此存照。—10³留言2017年10月27日 (五) 09:42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剧情无来源。--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7年10月27日 (五) 14:18 (UTC)
    ↑投票者使用删除线删除本票,所以本票无效。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部分内容完全没有任何的来源。
  1. 为弥补先前无法陪安娜庆生的亏欠,艾莎计划在朋友的帮助下为安娜筹办一场规模浩大的生日派对,但她在带领安娜顺线寻找“派对宝物”时,有场大风吹袭了阿伦黛尔王国。艾莎因此染病,每次打喷嚏都有群小雪人冒出来,而两人对此却并不知情。这些小雪人一诞生就扰乱派对,克斯托夫他们只好尽力修复残局。姐妹俩登上钟楼后,艾莎已经烧得神志不清,差点就从楼上掉了下去,安娜劝她不用再为派对操心,叫她去安心休息,两人回到城堡之后受到了众人的热烈欢迎,喜出意外的艾莎执意要吹号角时,却又打喷嚏并从中吹出大雪球,它飞过大海,正好把南方小岛中受罚的汉斯砸到了马粪堆里。至此,心满意足的艾莎在安娜的陪伴下得以休息下来。而那些小雪人也找到了去处,它们来到艾莎所建造的北山冰宫,让棉花糖多了一群朋友。[来源请求]
  2. 2014年4月,迪士尼找两位导演商量短片事宜时,两人均对接手续作感到恐惧,认为“无法得知观众到底喜欢哪一方面”。[来源请求]
  3. 2014年8月,导演组来到录音棚帮助配音员录制音轨。原动画的每位动画师都想回归制作至少一个片段的动画,最后的回归人数也相当可观。[来源请求]

这条目需要先解决来源问题再来评选,建议阁下移驾至WP:PR。--🍫📖留言 2017年10月27日 (五) 14:24 (UTC)

  • 插嘴:小说及电影条目之剧情无须来源。另外,“2014年4月,迪士尼找两位导演商量短片事宜时,两人均对接手续作感到恐惧,认为“无法得知观众到底喜欢哪一方面””与“起初构想以雪宝为中心,但制片团队很快意识到从安娜和艾莎姊妹的关系入手更为适合,尤其是对刚摆脱诅咒而又略显严肃的艾莎来说”共用6号来源,故没有缺来源的问题。—--陈子廷留言2017年10月27日 (五) 23:42 (UTC)
  • (=)中立:上次评选的问题未完全解决。“惠特尼·赛博尔德(Witney Seibold)认为短片‘是在赞颂炫耀式消费’,迪士尼无疑在用它为生日典礼抹黑”-“Frozen Fever is a celebration of the very kind of conspicuous consumerism that Disney is always smearing the landscape with.”查一下影评原文,从上下文来看Seibold并不是说Frozen Fever抹黑了生日典礼。依Zetifree君附上的词典链接landscape也不当这么讲。另外英文原文里并没有“炫耀式消费”,consumerism消费主义与消费不应等同。提名人或者主编也许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对影评“So the prospect of seeing more Frozen was not a compelling one for me. …… Frozen Fever is a celebration of the very kind of conspicuous consumerism that Disney is always smearing the landscape with.”这一段的理解--如沐西风留言2017年10月27日 (五) 14:33 (UTC)
    • @如沐西风这一句我不会翻,我只知道是负面评价,当时找人(SSYoung)来帮忙,这是他(?)说的原话:……应该是说整个迪士尼总是给整个场景都抹上炫耀的消费主义色彩,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同样也是宣扬消费主义。(后半句有比喻色彩,是说影片宣扬的这种消费主义就是迪士尼在整个场景中都充斥的那种,smear the landscape直译是说把风景/场景弄脏,这里应该是说作者很不满迪士尼这种四处充斥的消费主义色彩,想翻译的夸张一点也可以说迪士尼用消费主义污染/玷污了整个场景……)。
      另外您是不是没看清楚,conspicuous consumerism就是炫耀式消费啊,这是专有名词(不过我先前不知道,才高二……),英文维基还有条目呢。不过我是真觉得生硬了,要不您说一句看看?--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09:33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
  1. 短片于2014年6月开始制作,花费了6个月的时间完成。2015年3月13日,与同为华特迪士尼影片发行的《灰姑娘》一起于影院上映。影片获得了评论家的积极评价,包括洛佩兹夫妇谱写的新插曲《让你今天过得完美》。[来源请求]
  2. 本短片是2013年动画电影《冰雪奇缘》的续作,讲述艾莎在克斯托夫、斯特和雪宝的帮助下为安娜筹办生日派对的故事。导演克里斯·巴克和珍妮佛·李同主要配音员克里斯滕·贝尔、伊迪娜·门泽尔、乔纳森·格罗夫、乔什·盖德等原班人马回归参与影片制作。[来源请求]
  3. 另外,第22号来源已停刊并关站。

除卡达所陈述的无来源片段,仍有如上无来源片段或其他来源问题。如果相关问题得到解决,在下十分乐意将本票更改为支持票。中二少年西奥多  留言 2017年10月27日 (五) 14:41 (UTC)

  • 插嘴:首段为对全条目的总结,若下文有提及首段的内容且附上来源,首段便不需要来源。举例:“短片于2014年6月开始制作,花费了6个月的时间完成”这句话就对应到文中“2014年6月,制作组就开始为短片上映集思广益,总共花费了6个月的时间完成”这句话,而后者已附上来源,故没有缺来源的问题。—--陈子廷留言2017年10月27日 (五) 23:46 (UTC)

1支持,2反对:未达标准--Z7504留言2017年11月3日 (五) 10:48 (UTC)
  • @Dimuowosm“conspicuous consumerism”不是英文维基百科有条目的“Conspicuous consumption”,consumerism和consumption明显不是一码事,消费和消费主义是不一样的。SSYoung君也没有建议把这里的英文译成炫耀式消费。如果吃不准英文维基里的那句话,可以去查影评的原文。原文那一段“Frozen Fever is a celebration of the very kind of conspicuous consumerism that Disney is always smearing the landscape with.”前面的文字解释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实我觉得按照SSYoung君的建议翻成Witney Seibold批评短片充斥着消费主义大概就行。另外请不要直接编辑投票存档,讨论可以写在下面。--如沐西风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0:42 (UTC)
    • @如沐西风以下是本人的理解(词汇量太少,可能说得一点都不对):原本这位就对冰雪奇缘不太感冒,题材陈旧,角色的声音很尖(?),后期歌曲太少(?);所以续作更不怎样(就算原班人马回归还是点用没有?),姐妹重归于好了,就陷入赠礼物和办派对上了(也就那点追求了……?),所以我认为就是说影片充斥的消费主义和生日派对格格不入,“瑜不掩瑕”。当然我可以改得更好些,但还是想请教landscape到底该讲成什么?如果不讲明的话,可能我永远也不知道正确的意思,所以可能还要请您费心。--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3:49 (UTC)
      • @Dimuowosm注意看“only proves that Disney has nothing else to say about these characters”,“yet we have a little nothing of a film at the end of the day”以及后文的“Now that the sisters have made up, we have nothing to say about them. They’re not rich, exciting, or interesting characters, and have evolved into grown women who behave like hopped-up nine-year-olds. Their interests are cake and a vague slumber-party-ready version of sororal affection that only exists in TV commercials.”一旦Elsa和Anna重归于好,这个故事就没有什么好讲的了。迪士尼拍的这个Frozen Fever根本不算是一部电影。迪士尼搞这个续集出来只是为了挣观众的钱。文中的消费主义不是说Elsa和Anna姐俩只知买买买,也不是说她俩在炫耀式消费,而是说迪士尼为了赚钱而不顾电影创作规律拍出这么一部短片来。原剧剧本的设定中Elas和Anna本来还是很有趣的人物(作者的评价比这个还低),但是到了续集里面故事主线结束、姐俩变成了无聊的人物。我的理解是此处的landscape很难直译成汉语中的某一个词(也许是我想不到),但作者的意思毁掉的landscape包括原作的人设和剧情等等(因为加上了一个这样的续集使得姐俩的形象变得平庸了)。影评作者反感的并不是姐俩买买买,而是反感迪士尼为了挣钱不顾电影质量,什么赚钱拍什么,哪怕是拍一些平庸的续集。landscape理解成生日场景是不对的,一来上下文不是这意思,再说如果是生日场景的话这个always就更难讲通了(“Disney is always smearing the landscape with.”)--如沐西风留言2017年12月10日 (日) 16:3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