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冰雪奇緣:生日驚喜/存檔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Fever直譯問題

Fever是發燒的意思吧...直譯冰雪熱是什麼鬼 Ted423留言2015年8月24日 (一) 12:43 (UTC)ted423

猩紅熱或一頭熱,一語雙關。-Justice305留言2015年8月24日 (一) 13:29 (UTC)

這還叫一語雙關,拙劣的譯名。--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09:57 (UTC)

編輯爭議

以下是編輯爭議,真是無話可說。之前和主編討論的內容都刪了,這裡只是讓各位讀者明白:

都指出何謂「愛好者內容」定義還在自我主觀認定。還有麻煩看清楚,人家講是譯名指出有關「生日驚喜」,大陸譯名可是早於台港的,有人事時地物、模板各地譯名,最好台港讀者會一頭霧水;而所謂官方早在一個半月前就宣佈的是「慶祝生日」的劇情大綱。--Justice305留言2017年8月11日 (五) 15:54 (UTC)
  1. 「愛好者內容」一詞通常是用來簡稱那些被一到多位編者認定的非百科、違反可供查證和中立性、具有原創研究的內容。我對這句話的定義比你清楚的多,自我主觀認定?那是你。一這是非百科內容,二是原創研究(這個我說過,別人也說過)。許多條目豈不該刪?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這些條目品質極低,丙級都到不了,這些內容只是沒人去刪,不代表就可以列入,你竟然能把這些條目奉為圭臬,還能說加入維基八年,認不出愛好者內容?打了幾次噴嚏、吹的什麼號角,這種還能列入?影片裡的細節唯一能列入的只有「文化指涉」或者是「剖析」「主題解讀」之類,這種找不同式的低級趣味能列入,不怕拉低維基百科的水平?
  2. 人家講是譯名指出有關「生日驚喜」,大陸譯名可是早於台港的,有人事時地物、模板各地譯名,最好台港讀者會一頭霧水;而所謂官方早在一個半月前就宣佈的是「慶祝生日」的劇情大綱。我把那句話給大家引出來:2014年10月27日,首席創意總監約翰·拉塞特參訪上海介紹新片計劃,其譯名《冰雪奇緣:生日驚喜》即透露故事端倪。當然當時我是沒理解主編的意思,現在倒明白了,不過還是沒用。人家介紹新片計劃是越早越好,但這句話給人的印象就是:我不在美國說,跑到上海再來介紹。而且這兩句前後有什麼必要的邏輯聯繫?介紹的是拉塞特,翻譯的可是中國迪士尼那撥人。還搞到首段去了,這句話很重要嗎?這句話竟然濃縮原創研究、地域中心、瑣碎內容於一體,語意還不明,八年資歷得以體現。--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0:32 (UTC)
原來生日驚喜等於慶祝生日?我都講有人事時地物、模板各地譯名還在扯譯名?外來連結有官方附原版歌詞MV用的是「bukkehorn」同電影所附英文字幕,修正版歌詞改「bugle horn」,明明變動過哪裡是原創研究?

也是有人說過,不過我當然沒說錯,只是不想告訴你。--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0:32 (UTC)

就說你沒仔細看嘛~製作一欄都附官方來源還不去了解:What?! They Just Announced A New Frozen Film!

In 「Frozen Fever,」 it’s Anna’s birthday and Elsa and Kristoff are determined to give her the best celebration ever, but Elsa’s icy powers may put more than just the party at risk.

--Justice305留言2017年8月12日 (六) 11:32 (UTC)

我去了解什麼?--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0:32 (UTC)

「冰雪熱」是以前正式譯名未出時流傳的[1],我跟其他編輯者只是保留下來。你都把參考來源BBC的報導刪掉,還好意思說別人自我感覺這麼好?當時編輯有參考來源是哪裡有問題?還有,並非海外都知道大陸對外片政策,甚至灰姑娘真人版在大陸上映時,有大陸網友得靠維基才知道這資訊[2]。況且拉薩特到上海介紹新片卻沒有大陸上映時間,這樣台港讀者會一頭霧水,總該說明原由吧。--Justice305留言2017年8月13日 (日) 15:33 (UTC)

可惜,事實如此。BBC報導管個什麼用,既然正式譯名都出了還要這個?只是因為知乎有人問就列入?不過隨便你吧,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畢竟「有來源就能寫進去」「參考來源沒問題」,壓根就不知道做必要的取捨,什麼有人事時地物、模板各地譯名(那是不是在寫傳記條目時可以把一天的經過寫下來?),得了吧,你連個十歲冒頭的都不如。--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0:35 (UTC)

維基每人都可編輯,可沒要人隱退,若要大修條目,我的作法會想辦法融合原有可靠參考來源的內容,而不是質疑並刪除有可靠來源的內容,畢竟是大家的成果非一人之功。--Justice305留言2017年8月14日 (一) 14:10 (UTC)

誰說是因為你隱退,太高看自己了吧。--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0:32 (UTC)

因為你一開始翻修也沒說明會保留原有可靠來源內容,之前發言(建議不要自刪已有人回覆的內容,我是沒關係反正有編輯歷史)不也在質疑人家的編輯內容?換誰都會有相同反應。--Justice305留言2017年8月14日 (一) 14:57 (UTC)

那就在這立此存照吧,我倒要看看就這種水平,是怎麼可以說出「這裡是中文維基」「自我主觀認定」「看清楚」「扯」這樣的字眼。我見過許多十歲冒頭就加入維基的,有些對編輯方針的理解相當透徹,像User:陳子廷,05年的(看用戶框可以推斷出來),可以說是或翻譯或原創了很多有一定質量的條目,編輯水平絕對是比一些二三十歲的都要強,可能因為英語水平弱一些,翻譯有些小問題(我有可能還不如他好呢),但再過上幾年鍛鍊,一定是中文維基百科的中流砥柱,再對比這位Justice305,真是高下立判,不懂裝懂又顛倒黑白,我無話可說。不過既然條目質量提升目的已經達到,我也不會窮追猛打了,到此為止吧。--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09:57 (UTC)

優良條目評選

冰雪奇緣:生日驚喜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電影,提名人:10³留言2017年8月17日 (四) 15:35 (UTC)
投票期:2017年8月17日 (四) 15:35 (UTC) 至 2017年8月24日 (四) 15:35 (UTC)
這可不是我刻意做法哦。這和英文GA內容並未有太多區別。--10³留言2017年8月18日 (五) 10:18 (UTC)
  1. 「我不確信觀眾是否能欣賞這部作品,但我們全然又感受到了那股成功的氣息。」應該是這意思,it代指「 the audiences will enjoy the short we're doing」。
  2. The short features the song "Making Today a Perfect Day",後面的話和前面的相照應,就是指「這首歌是影片的特色」,這一句的意思似乎就是說Josh Gad這個人從首映現場的觀眾反應來看,插曲很成功,能紅遍全世界,和上面一句一個性質,可能是說工作人員對短片成功寄予了厚望吧。
  3. 既然這麼說,那就的確沒有問題了,這是一個非常笨的直譯。我還專門找人看過,那句的回應是「抹黑/玷污場景」,就把那個場景引申為「慶生會」(整片圍繞著這玩意展開,不過現在看起來範圍有些窄)。「煞風景」:比喻在歡快的場合使人掃興,意思確實有相差,但確實還是那個意思。--10³留言2017年8月24日 (四) 02:13 (UTC)
  • 第二個你單拿出來,而沒這個解釋讀者怎麼讀懂嘛;更何況你自己解釋的時候也說「可能是……」。a celebration 這裡明顯不是慶生會,難道還能為「消費主義」慶生?後文從句修飾消費主義,現在這個翻譯完全不對。--Zetifree (Talk) 2017年8月24日 (四) 04:44 (UTC)
    • 1、「可能是」是因為我才en-1,說得可能不對,不代表我自己不肯定;2、我始終沒感覺不對,我之前、現在、將來都沒有說過把「celebration」翻譯成了「慶生會」;我還不至於蠢到寫出「短片是慶生會」這種話,我還不至於不知道從句是修飾消費主義,但是我認為我怎麼改都不是不妥的,否則裡面好多翻譯上的變動夠你吐槽了。又改了一次,不對請直接明示。--10³留言2017年8月24日 (四) 10:32 (UTC)

3支持,3反對,未入選優良條目。--巡查員AndyAndyAndyAlbert討論頁|簽到2017年8月24日 (四) 16:06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冰雪奇緣:生日驚喜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9月12日 (二) 15:23 (UTC)

優良條目評選(第二次)

冰雪奇緣:生日驚喜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動畫短片,提名人:10³留言2017年10月27日 (五) 09:42 (UTC)
投票期:2017年10月27日 (五) 09:42 (UTC) 至 2017年11月3日 (五) 09:42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譯自英語優良條目,內容豐富,參考齊全。針對上次非正式評選所指出問題做了修正。2018年之前收個尾吧。--10³留言2017年10月27日 (五) 09:42 (UTC)
    • (~)補充:上次評選的那個The film "is a celebration of the very kind of conspicuous consumerism that Disney is always smearing the landscape with"那一句的landscape代指的是「生日典禮的場景」,所以沒有直接譯下來,當然也歡迎各位提出更好的翻譯。
      另外在此奉勸某位管理員提高編寫水平,之前條目一個內容明顯連觸好幾條紅線(愛好者內容、地域中心、原創研究)都看不見,又在那(亂)保護又在那封禁又在那說什麼爭議復起,叫人去「達成共識」,明明什麼都解決不了,自由的百科全書?那乾脆讓管理員全下崗算了,換群機器人都比你們幹得好。封禁?哈哈,無所謂,讓你們過一把癮吧,對我沒有任何影響。以上言辭可能過激了,不過的確是我的真實想法,也是其他一些朋友的心聲,在此立此存照。—10³留言2017年10月27日 (五) 09:42 (UTC)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劇情無來源。--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7年10月27日 (五) 14:18 (UTC)
    ↑投票者使用刪除線刪除本票,所以本票無效。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部分內容完全沒有任何的來源。
  1. 為彌補先前無法陪安娜慶生的虧欠,艾莎計劃在朋友的幫助下為安娜籌辦一場規模浩大的生日派對,但她在帶領安娜順線尋找「派對寶物」時,有場大風吹襲了阿倫黛爾王國。艾莎因此染病,每次打噴嚏都有群小雪人冒出來,而兩人對此卻並不知情。這些小雪人一誕生就擾亂派對,克斯托夫他們只好盡力修復殘局。姐妹倆登上鐘樓後,艾莎已經燒得神志不清,差點就從樓上掉了下去,安娜勸她不用再為派對操心,叫她去安心休息,兩人回到城堡之後受到了眾人的熱烈歡迎,喜出意外的艾莎執意要吹號角時,卻又打噴嚏並從中吹出大雪球,它飛過大海,正好把南方小島中受罰的漢斯砸到了馬糞堆里。至此,心滿意足的艾莎在安娜的陪伴下得以休息下來。而那些小雪人也找到了去處,它們來到艾莎所建造的北山冰宮,讓棉花糖多了一群朋友。[來源請求]
  2. 2014年4月,迪士尼找兩位導演商量短片事宜時,兩人均對接手續作感到恐懼,認為「無法得知觀眾到底喜歡哪一方面」。[來源請求]
  3. 2014年8月,導演組來到錄音棚幫助配音員錄製音軌。原動畫的每位動畫師都想回歸製作至少一個片段的動畫,最後的回歸人數也相當可觀。[來源請求]

這條目需要先解決來源問題再來評選,建議閣下移駕至WP:PR。--🍫📖留言 2017年10月27日 (五) 14:24 (UTC)

  • 插嘴:小說及電影條目之劇情無須來源。另外,「2014年4月,迪士尼找兩位導演商量短片事宜時,兩人均對接手續作感到恐懼,認為「無法得知觀眾到底喜歡哪一方面」」與「起初構想以雪寶為中心,但製片團隊很快意識到從安娜和艾莎姊妹的關係入手更為適合,尤其是對剛擺脫詛咒而又略顯嚴肅的艾莎來說」共用6號來源,故沒有缺來源的問題。—--陳子廷留言2017年10月27日 (五) 23:42 (UTC)
  • (=)中立:上次評選的問題未完全解決。「惠特尼·賽博爾德(Witney Seibold)認為短片『是在讚頌炫耀式消費』,迪士尼無疑在用它為生日典禮抹黑」-「Frozen Fever is a celebration of the very kind of conspicuous consumerism that Disney is always smearing the landscape with.」查一下影評原文,從上下文來看Seibold並不是說Frozen Fever抹黑了生日典禮。依Zetifree君附上的詞典連結landscape也不當這麼講。另外英文原文裡並沒有「炫耀式消費」,consumerism消費主義與消費不應等同。提名人或者主編也許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對影評「So the prospect of seeing more Frozen was not a compelling one for me. …… Frozen Fever is a celebration of the very kind of conspicuous consumerism that Disney is always smearing the landscape with.」這一段的理解--如沐西風留言2017年10月27日 (五) 14:33 (UTC)
    • @如沐西风這一句我不會翻,我只知道是負面評價,當時找人(SSYoung)來幫忙,這是他(?)說的原話:……應該是說整個迪士尼總是給整個場景都抹上炫耀的消費主義色彩,這部電影也不例外,同樣也是宣揚消費主義。(後半句有比喻色彩,是說影片宣揚的這種消費主義就是迪士尼在整個場景中都充斥的那種,smear the landscape直譯是說把風景/場景弄髒,這裡應該是說作者很不滿迪士尼這種四處充斥的消費主義色彩,想翻譯的誇張一點也可以說迪士尼用消費主義污染/玷污了整個場景……)。
      另外您是不是沒看清楚,conspicuous consumerism就是炫耀式消費啊,這是專有名詞(不過我先前不知道,才高二……),英文維基還有條目呢。不過我是真覺得生硬了,要不您說一句看看?--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09:33 (UTC)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
  1. 短片於2014年6月開始製作,花費了6個月的時間完成。2015年3月13日,與同為華特迪士尼影片發行的《灰姑娘》一起於影院上映。影片獲得了評論家的積極評價,包括洛佩茲夫婦譜寫的新插曲《讓你今天過得完美》。[來源請求]
  2. 本短片是2013年動畫電影《冰雪奇緣》的續作,講述艾莎在克斯托夫、斯特和雪寶的幫助下為安娜籌辦生日派對的故事。導演克里斯·巴克和珍妮佛·李同主要配音員克里斯滕·貝爾、伊迪娜·門澤爾、喬納森·格羅夫、喬什·蓋德等原班人馬回歸參與影片製作。[來源請求]
  3. 另外,第22號來源已停刊並關站。

除卡達所陳述的無來源片段,仍有如上無來源片段或其他來源問題。如果相關問題得到解決,在下十分樂意將本票更改為支持票。中二少年西奧多  留言 2017年10月27日 (五) 14:41 (UTC)

  • 插嘴:首段為對全條目的總結,若下文有提及首段的內容且附上來源,首段便不需要來源。舉例:「短片於2014年6月開始製作,花費了6個月的時間完成」這句話就對應到文中「2014年6月,製作組就開始為短片上映集思廣益,總共花費了6個月的時間完成」這句話,而後者已附上來源,故沒有缺來源的問題。—--陳子廷留言2017年10月27日 (五) 23:46 (UTC)

1支持,2反對:未達標準--Z7504留言2017年11月3日 (五) 10:48 (UTC)
  • @Dimuowosm「conspicuous consumerism」不是英文維基百科有條目的「Conspicuous consumption」,consumerism和consumption明顯不是一碼事,消費和消費主義是不一樣的。SSYoung君也沒有建議把這裡的英文譯成炫耀式消費。如果吃不准英文維基里的那句話,可以去查影評的原文。原文那一段「Frozen Fever is a celebration of the very kind of conspicuous consumerism that Disney is always smearing the landscape with.」前面的文字解釋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實我覺得按照SSYoung君的建議翻成Witney Seibold批評短片充斥著消費主義大概就行。另外請不要直接編輯投票存檔,討論可以寫在下面。--如沐西風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0:42 (UTC)
    • @如沐西风以下是本人的理解(詞彙量太少,可能說得一點都不對):原本這位就對冰雪奇緣不太感冒,題材陳舊,角色的聲音很尖(?),後期歌曲太少(?);所以續作更不怎樣(就算原班人馬回歸還是點用沒有?),姐妹重歸於好了,就陷入贈禮物和辦派對上了(也就那點追求了……?),所以我認為就是說影片充斥的消費主義和生日派對格格不入,「瑜不掩瑕」。當然我可以改得更好些,但還是想請教landscape到底該講成什麼?如果不講明的話,可能我永遠也不知道正確的意思,所以可能還要請您費心。--10³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3:49 (UTC)
      • @Dimuowosm注意看「only proves that Disney has nothing else to say about these characters」,「yet we have a little nothing of a film at the end of the day」以及後文的「Now that the sisters have made up, we have nothing to say about them. They’re not rich, exciting, or interesting characters, and have evolved into grown women who behave like hopped-up nine-year-olds. Their interests are cake and a vague slumber-party-ready version of sororal affection that only exists in TV commercials.」一旦Elsa和Anna重歸於好,這個故事就沒有什麼好講的了。迪士尼拍的這個Frozen Fever根本不算是一部電影。迪士尼搞這個續集出來只是為了掙觀眾的錢。文中的消費主義不是說Elsa和Anna姐倆只知買買買,也不是說她倆在炫耀式消費,而是說迪士尼為了賺錢而不顧電影創作規律拍出這麼一部短片來。原劇劇本的設定中Elas和Anna本來還是很有趣的人物(作者的評價比這個還低),但是到了續集裡面故事主線結束、姐倆變成了無聊的人物。我的理解是此處的landscape很難直譯成漢語中的某一個詞(也許是我想不到),但作者的意思毀掉的landscape包括原作的人設和劇情等等(因為加上了一個這樣的續集使得姐倆的形象變得平庸了)。影評作者反感的並不是姐倆買買買,而是反感迪士尼為了掙錢不顧電影質量,什麼賺錢拍什麼,哪怕是拍一些平庸的續集。landscape理解成生日場景是不對的,一來上下文不是這意思,再說如果是生日場景的話這個always就更難講通了(「Disney is always smearing the landscape with.」)--如沐西風留言2017年12月10日 (日) 16:3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