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Tache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Tache!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上这里。下面有几篇新手应该了解的重要文章:

五大支柱政策:1. 百科、2. 中立、3. 开放、4. 互重和 5. 没有绝对的规则(前四大支柱除外)
简明版权信息,您在维基百科所贡献全部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拥有授权,并同意在GFDL条款下发行。
如何编辑 / 使用手册 / 使用指南 / 格式手册 / 如何写出好条目 / 繁简处理繁简转换错误报告

我希望你能享受编写条目的快乐,成为一名维基百科人。请在讨论后签名,可使用四条浪纹(~~~~)或编辑工具条上的“签名按钮”。如有任何问题,请参阅帮助、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您也可以在沙盒测试维基的编辑功能。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Chinese Wikipedia!

我是欢迎您的维基人Shinjiman 10:05 2006年3月16日 (UTC)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恭喜您!您最近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条目清喉擦音经推荐后,获选于首页作新条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荐其他您关注的条目,欢迎前往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提名。在您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所有条目中,总计有3篇条目获推荐作首页新条目展示。

3

二次动员令[编辑]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编辑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写成后请在“二次动员令”设内部链接。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参加编辑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首次动员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为没有在传播。

现在中文维基有9万注册用户,只要有4000人参加动员令,10月1日就会增加2万条目,意味着中文维基将迅速超越俄文维基,进而突破10万条目大关,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万大关,因为增加的是有质量的条目,非滥竽充数者。请大家尽力帮忙完成这壮举。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尽量贡献新条目,若有问题就改正,参加这次动员令活动,或者可以让新人们更快的掌握如何编辑条目。--真实事求是 11:43 2006年8月16日 (UTC)

Schwa[编辑]

有个问题想请教下您,关于en:Schwa的(参看en:Talk:Schwa)。现在英语的条目同一页同时包含了一个国际音标 [ə] (中央元音),一个拉丁字母 ə (用在阿塞拜疆语和车臣语),最重要的是有不少人觉得 schwa 并不是中央元音。究竟它们应该放到同一页?还是分开三页来放?---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16:45 2006年8月16日 (UTC)

二次动员令[编辑]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编辑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写成后请在二次动员令设内部链接。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参加编辑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首次动员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为没有在传播。

现在中文维基有9万注册用户,只要有4000人参加动员令,10月1日就会增加2万条目,意味着中文维基将迅速超越俄文维基,进而突破10万条目大关,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万大关,因为增加的是有质量的条目,非滥竽充数者。请大家尽力帮忙完成这壮举。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尽量贡献新条目,若有问题就改正,参加这次动员令活动,或者可以让新人们更快的掌握如何编辑条目。from真实事求是--Flame 23:22 2006年8月17日 (UTC)

我已暂替你完成了双唇颤音条目,欢迎你作出扩写与修订。--文言文强人‧语言学硕士 11:43 2006年8月18日 (UTC)

多谢提醒,我已经完成扩充该条目。Tache 07:15 2006年8月18日 (UTC)

最近看过你的作品,很感谢你着手研究IPA,并撰写中文版条目。对此,我有个不情之请,就是你能否也完成普通话/国语的语音?谢谢。--Gary Tse 10:40 2006年8月18日 (UTC)
尽量吧。因为普通话不是我平常会经常用到的语言。Tache 16:41 2006年8月19日 (UTC)

看过你的辅音条目,我很高兴。而我现在就着手元音方面,希望能借此交流交流。--文言文强人‧语言学硕士 11:43 2006年8月19日 (UTC)

感谢你的帮助。Tache 16:40 2006年8月19日 (UTC)

无擦通音条目推荐[编辑]

您好,谢谢您丰富维基百科,您于17:26 2006年8月21日(UTC+8)新建的条目无擦通音内容丰富,我认已达新条目推荐标准,遂将该条目提请到新条目推荐投票,如有任何问题,欢迎与我连络,谢谢--天上的云彩 找我聊天 08:58 2006年8月22日 (UTC)

  • 感谢你的推荐,还望各位能继续丰富条目的内容。Tache 10:16 2006年8月22日 (UTC)

搭嘴音和吸气音[编辑]

现时我把吸气音重定向到搭嘴音,但看来我似乎做错了。你怎么看?又,“搭嘴音”是否应为“嗒嘴音”呢?--石添小草 09:48 2006年8月22日 (UTC)

  • 英文维基中Click consonantImplosive consonant是分开的,两者的发音方法亦有分别,click是用舌头的动作吸走声腔的空气,implosive则是降低喉门的位置来吸走空气。所以两者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另外,因为我实在找不到有关IPA的中文官方译名,而在网上搭嘴音和嗒嘴音两种称呼都有人用,或者保留搭嘴音的名字(因为搭字比嗒字普遍),然后将嗒嘴音重定向该页。但是吸气音这名字太不清楚,因为click和implosive都是吸走空气发音,所以我想,跟随日本汉字的译法,将Implosive译成内破音可能比较适合。Tache 10:07 2006年8月22日 (UTC)

辅音模板[编辑]

是的,我用XP 英文版和firefox,都看到这个。问题是原本“闪音和弹音”字样的比例与众不同,显得太小,故此我将比例较至83%。由于那字样字数最多,结果加多了一行。我认为,语音纵横两行的行距都要较宽一些,以免令“齿龈后音”变了“齿龈后”和“音”。不过我对这些排版不清楚……--Gary Tse 11:56 2006年8月22日 (UTC)

授与维基见习编辑荣誉[编辑]

Tache兄您好:

刚才发现您的贡献早已达到维基见习编辑荣誉资格,由于没有看到您提出申请,您也没有在您的用户页声明不接受维基荣誉,所以径行为您加上维基见习编辑资格,并于授奖列表公布,欢迎您继续丰富百科内容,如果授奖对您造成困扰,也请让我知道,谢谢。--天上的云彩 找我聊天 17:26 2006年8月24日 (UTC)

清喉擦音条目推荐[编辑]

Tache 您好

您创建的条目品质都很不错,我再次将您于17:23 2006年8月26日(UTC+8)新建的条目清喉擦音提请新条目推荐投票,如有任何问题,欢迎与我连络,谢谢--天上的云彩 找我聊天 03:16 2006年8月27日 (UTC)

语音的描述[编辑]

我正在创建清双唇擦音,忽发奇想。我认为,英语维基的语音条目,用的字眼全数都统一,我们不妨也统一用字,方便读者参考各种读音不同,却可能有相关的语音。比如说,根据你的描述,清双唇塞音的“发音方法是闭塞, 也就是说通过阻碍空气在声腔流动来发音。”这句可改为“发音方法是闭塞,也就是以阻碍空气在声腔流动来发音”,然后套用在所有塞音的语音条目。你认为怎样?我首先决定转用繁体完成辅音条目,并用简洁文字。--Gary Tse 05:58 2006年9月2日 (UTC)

动员令活动通知[编辑]

动员令活动现时为最后阶段,离活动完结日不足十天,如果你有任何条目仍然未加入动员令页内的话,现在增加也不迟,特此通知。--Flame 02:58 2006年9月22日 (UTC)

首次巡回定期聚会将在元朗[编辑]

香港维基人第一次巡回定期聚会[编辑]

恭请阁下参与2008春聚讨论[编辑]

邀请您的维基人是:— ※D· E· P· G· ※   JéRRy  ※ ~ ※  雨雨   ※Laudamus quae laudentur!! ※  2008年2月28日 (四) 19:44 (UTC)[回复]

重新讨论香港维基社群的聚会[编辑]

邀请您的维基人是:Mahoumatic (留言) 2008年3月13日 (四) 18:08 (UTC)[回复]

邀请参与2008年香港春聚[编辑]

香港维基媒体协会正接受会员申请[编辑]


径启者:

很高兴通知大家,香港维基媒体协会现正接受会员申请。为方便各位进行申请,协会相关人员和义工将会通过巡回服务,定点收集申请表格。


请各位在此查阅适合阁下的时间及地点,亲身递交表格。同时请依照该页面上的指引,预备相关文件,以便当日程序可以顺利进行。


若阁下未能通过巡回服务递交申请,或有任何查询,请通过协会公共电邮地址联络协会秘书,以便我们作进一步的安排。

  此致
各位香港维基人

2008年4月9日 (三) 16:30 (UTC)


授予维基助理编辑(B)荣誉[编辑]

恭喜!您现在已经符合维基助理编辑(B级)的条件,现在授予 阁下:

感谢您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贡献。根据您的贡献,现授予您维基助理编辑(B)荣誉。欢迎您继续帮助改进维基百科。

特此授予。日后如果要申请更高级的荣誉请再到Wikipedia:维基荣誉与奖励申请与变更申请。

授予人:─Frank5308000 (留言) 2008年6月15日 (日) 07:05 (UTC)[回复]

WMHK一周年活动邀请[编辑]


为庆祝香港维基媒体协会成立一周年,协会将举办研讨会,找出在教育界推广维基媒体等各种web 2.0计划的更好方法,以进一步在港宣扬自由文化。研讨会详情如下:

  • 日期: 2008年7月12日 (六)
  • 时间: 下午一时至三时
  • 地点: 香港湾仔轩尼斯道15号温莎公爵社会服务大厦201室


有关细节,请参阅相关页面。如阁下却报名参或有任何查询,请透过协会公共电邮地址联络协会秘书,以便我们作进一步的安排。


  此致
各位香港维基人



香港维基媒体协会 谨启
2008年7月6日



Wikipedia talk:聚会/2008年香港夏聚/邀请讨论[编辑]

邀请您的维基人是:

Mahoumatic (留言) 2008年7月18日 (五) 20:26 (UTC)[回复]

邀请出席2008年香港夏聚[编辑]


2008香港秋聚前聚会讨论[编辑]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Ws227 (留言) 2008年7月30日 (三) 17:05 (UTC)[回复]

邀请出席2008香港第一次秋聚[编辑]

邀请出席2008年香港第二次秋聚[编辑]


香港维基媒体协会成立两周年庆祝活动[编辑]

2009香港夏聚[编辑]

2010香港夏聚前聚会讨论[编辑]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Tango Chan (留言) 2010年6月2日 (三) 11:18 (UTC)[回复]


邀请讨论2011年香港春聚[编辑]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拉叔(留言~) 2011年4月15日 (五) 06:59 (UTC)[回复]

邀请出席2011年香港春聚[编辑]

拉叔(留言~) 2011年4月24日 (日) 05:29 (UTC)[回复]

邀请您参加第十三次动员令[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第十三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Tache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第十三次动员令会于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间进行,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来积极参与动员活动。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三次动员令,让您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并请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报名参与本次动员令(报名处现已开放)。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动员令及小动员令,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而小动员令主题有:地球科学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欧洲历史地理以及多于15种外语版本的条目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推广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维基百科奖励纸本授奖机制调查[编辑]

维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实践策略调查[编辑]

您好。身为一个较新使用者具备更多经验的的维基百科社群成员,您可能已经了解到中文维基百科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参与贡献的状况,而为寻找优化中文维基百科使用者与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们举办了一场调查,希望利用调查取得的结果作为研究及策略规划参考之用。这个调查不会花费您太多宝贵时间,经过测试,完成调查所需的时间约为2到3分钟。这一调查的有效时间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们由衷期待您的参与。

[-现在就参与调查!-]

十分感谢您的参与!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8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执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