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贝尼稀树草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玻利维亚生态系地图

贝尼稀树草原(英语: Beni savanna,也称为Llanos de MoxosMoxos plains),是玻利维亚北部贝尼省热带稀树草原生态区。

环境[编辑]

贝尼稀树草原面积为126100平方公里,小部分属于巴西秘鲁,主要位于玻利维亚北部的低地,包括贝尼省科恰班巴省拉巴斯省潘多省圣克鲁斯省。贝尼稀树草原位处亚马逊盆地的西南角,有许多沿着安第斯山脉的东坡流下的河流穿过。由于地势低下、雨季降雨、安第斯山脉的融雪,多达一半的土地有季节性的洪水泛滥。

贝尼稀树草原的周围是热带湿润森林:北方、西方和南方是西南亚马逊湿润森林,东方是马德拉-塔帕约斯湿润森林。

气候[编辑]

属于热带气候,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雨季一般从 12 月到次年 5 月,年降雨量从东部的 1300 毫米到 西部的2500 毫米不等。

植物[编辑]

由热带稀树草原和湿地为主,河流沿岸有森林分布。洪水和火灾是重要的生态影响因素。

动物[编辑]

本地是极度濒危物种蓝喉金刚鹦鹉( Ara glaucogularis ) 的栖息地。

人们[编辑]

本地是前哥伦布时期农业的起源地,可能是早期植物驯化的中心,居民兴建了农业工程,在 50,000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填高的田地、堤道、水道,以及大约 4700 个森林覆盖的土丘。建造时间从大约公元前 8850 年持续到大约公元 1450 年。作物包括公元前 8350 年左右的木薯、公元前 8250 年左右的南瓜和公元前 4,850 年左右的玉米。当地的几种作物,包括木薯、南瓜、花生、一些辣椒品种和豆类,在遗传上与本地的野生物种非常接近,显示这些作物是在这里驯化的。 [1]当时的居民制作陶器、编织棉布,有些地方发现瓮葬。


欧洲人在 15 世纪后期抵达南美洲,到 17 世纪后期才来到此地,耶稣会传教士在 17 和 18 世纪建立传教的据点,后来发展城为许多现代城镇。

自 1950 年代以来,本地最重要的产业是畜牧业,牧场是主要的景观。

依据2017 年的估计,有96,126 km 2(约合 77%的面积)被划入保护区。 [2]


参考资料[编辑]

  1. ^ U. Lombardo et al.
  2. ^ Dinerstein, Eric; Olson, David; et al.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