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贫女施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贫女施灯,另称“贫女一灯”,佛经中所记载的公案、著名的典故,亦为佛教用词收录于佛学大辞典中,公案出自《贤愚经》第3卷.贫女难陀品第二十[1]、《阿阇世王授决经》[2]及《经律异相》[3]皆有记载。典故中贫穷的孤女难陀,以一盏油灯供养释迦牟尼佛,因为她纯净无染的发心,蒙受佛陀授记,将于未来成就佛果。此佛门公案也告诉后世,布施所成就的功德大小不在于布施的多寡,而在于布施者的发心[4]

内容概要[编辑]

虔诚发愿[编辑]

当时,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国祇园精舍(亦称祇树给孤独园),在国中有一位名叫难陀的贫穷孤女,平时以乞讨为生。一日,她见到国王及全国的臣民们对释迦牟尼佛及随行僧众的种种供养,一心想供养佛陀的贫女心想:“我因宿世罪业,这一世出身贫贱,虽然得遇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大福田,却没有任何供养能种下福田的种子”,因而感伤追悔愧疚,便四处乞讨,希望能求得微薄的资粮来供养佛陀。难陀整日乞讨,终于乞得一元钱,于是贫女拿着这一元钱到商家想买油灯。但卖油人表示,只有一钱不够买一盏灯的油,他问贫女要买油的目的。当商家知道她的发心后心生怜愍,便给了贫女两倍的油,刚好够做一盏灯。贫女非常高兴,便来到精舍,将这盏灯供在佛前众灯之中,并发下誓愿:“我是个贫穷的人,只能以这盏小灯来供养佛,愿以此功德,令我来世得智慧光明,灭除一切众生的尘垢及黑暗[5]”贫女发完誓愿后,便礼佛离去[6]

得佛授记[编辑]

隔日天亮时,所有的供灯已全部熄灭,只有贫女供养的油灯依然明亮。尊者目犍连当值,见天亮准备收拾灯具,看到唯独贫女供的那盏油灯光明不减,灯油、灯芯完好无缺,就如同刚刚供上去的一样。尊者心想:“白天不需要燃灯,想先将它熄灭,等晚上再重新供上。”但是无论他用手或用衣服想把这盏灯搧灭,都无法将灯搧灭。释迦牟尼佛看到这个情况,便对目犍连尊者说:“这盏灯,不是你们声闻弟子的神通所能灭掉的,纵使你们用四大海水来灌注,用猛烈的强风吹袭它,也无法将其熄灭。因为这是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所布施供养的灯!”佛陀说法后,贫女难陀来到佛陀的面前礼拜依止。这时,释迦牟尼佛授记难陀,将于未来世中成佛,佛号灯光佛[4]。难陀女非常高兴,便于佛前乞求出家,蒙佛同意,于僧团中出家成为比丘尼[7]

因果显报[编辑]

阿难尊者及目犍连尊者见到贫女获佛授记,便向释迦牟尼佛请示,贫女难陀是什么因缘而今生贫穷,又是什么原因可得遇陀佛出家?释迦牟尼佛便宣说贫女过去生因缘:在迦叶佛住世时,有一位女居士,恭请如来及弟子们前往接受她的供养。但在那之前,迦叶佛先接受了一位贫穷女孩的供养,未先应她的供养,这位女居士很不高兴,自以为自己富贵,轻视贫穷者,便嫌弃如来先答应这位贫女的供养,甚至以恶言讥讽、轻忽贤圣;因此,招致五百世的贫穷果报。同时,也由于之后恭敬供养如来及众僧的缘故,今日得蒙佛陀授记,在佛前出家为僧尼[8]。此时,与会大众听闻了释迦牟尼佛说法后,心怀欢喜。国王及全国臣民听闻了贫女施灯得佛授记一事,全国上下不论男女老少、尊卑贵贱,皆争相作灯供佛,所有的灯供排满了整个祇园精舍以及精舍四周的树林间,犹如排列在天际的星辰一般,历时七天七夜[9]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冊No.0202 賢愚經第3卷.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2.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四冊No.0509 阿闍世王授決經第1卷.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3.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三冊No.2121 經律異相第38卷.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4. ^ 4.0 4.1 佛经故事:贫女难陀燃灯供佛蒙佛授记四十劫后成佛. 凤凰佛教网. 2014-08-08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8). 
  5. ^ 布施供養人人讚,但是我窮怎麼辦?. 大风号. 2017-02-24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6. ^ [《贤愚经》第3卷贫女难陀品第二十 http://tripitaka.cbeta.org/T04n0202_00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国中,有一女人名曰难陀,贫穷孤独,乞匃自活。见诸国王臣民大小,各各供养佛及众僧,心自思惟:“我之宿罪,生处贫贱,虽遭福田,无有种子。”酸切感伤,深自咎悔,便行乞匃,以俟微供。竟日不休,唯得一钱,持诣油家,欲用买油。油家问曰:“一钱买油,少无所逮,用作何等?”难陀具以所怀语之。油主怜愍,增倍与油。得已欢喜,足作一灯,担向精舍,奉上世尊,置于佛前众灯之中,自立誓愿:“我今贫穷,用是小灯,供养于佛。以此功德,令我来世得智慧照,灭除一切众生垢暗。”发下誓愿后,礼佛而去
  7. ^ 《贤愚经》第3卷贫女难陀品第二十:佛见目连欲灭此灯,语目连曰:“今此灯者,非汝声闻所能倾动,正使汝注四大海水,以用灌之,随岚风吹,亦不能灭。所以尔者?此是广济,发大心人所施之物。”佛说是已,难陀女人,复来诣佛头面作礼,于时世尊,即授其记:“汝于来世二阿僧祇百劫之中,当得作佛,名曰灯光,十号具足。”于是难陀,得记欢喜,长跪白佛,求索出家。佛即听之,作比丘尼。
  8. ^ [《贤愚经》第3卷贫女难陀品第二十 http://tripitaka.cbeta.org/T04n0202_00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慧命阿难、目连,见贫女人得免苦厄出家受记,长跪合掌,前白佛言:“难陀女人,宿有何行,经尔许时,贫乞自活?复因何行,值佛出家,四辈钦仰诤求供养?”佛言阿难:“过去有佛,名曰迦叶。尔时世中,有居士妇,躬往请佛及比丘僧,然佛先已可一贫女,受其供养,此女已得阿那含道。时长者妇,自以财富,轻忽贫者,嫌佛世尊先受其请,便复言曰:‘世尊云何不受我供,乃先应彼乞人请也?’以其恶言,轻忽贤圣,从是以来,五百世中,恒生贫贱乞匃之家。由其彼日供养如来及于众僧,敬心欢喜,今值佛世,出家受记,合国钦仰。”
  9. ^ [《贤愚经》第3卷贫女难陀品第二十 http://tripitaka.cbeta.org/T04n0202_00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尔时众会,闻佛说此已,皆大欢喜。国王臣民,闻此贫女奉上一灯受记作佛,皆发钦仰,并各施与上妙衣服,四事无乏。合国男女,尊卑大小,竞共设作诸香油灯,持诣祇洹……,经于七夜。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