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倪朝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倪朝龙,1940年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市。小学就读台中师范附小,年幼崭露对艺术的喜好与天分。就读台北师范学校艺术科期间,师承周瑛的版画教导与艺术启蒙,专研木刻版画创作。台北师专艺术科毕业后,返回台中笃行国小任教,开始30年小学美术老师的生涯。1988年赴日本大阪国立兵库教育大学攻读艺术教育硕士,深入体会浮世绘水印版画。1998年创立台中市美术教育学会并担任理事长、中师附属实小校长等等,推动中部美术教育发展与艺文活动,兼具教育家及艺术家身份,教学之余仍持续创作,艺术成就与贡献超卓。

生平[编辑]

倪朝龙1940年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市。于家中九个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四。小学就读台中师范附小,年幼即已崭露对艺术的喜好与天分,当时校长张锡卿非常热爱艺术,特别在书法上传授他技法,奠定了他的书艺基础。张校长网罗多位各领域的师资到校任教,美术方面网罗“胶彩之父”林之助的头号弟子黄登堂。黄老师见倪朝龙颇有绘画天分,特别给予指导,在小学四年级时,初次参赛即得到全省学生美展第一名。16 岁时以油画作品〈归途〉摘取第四届中部美术展“特选奖”,而后连续三届荣获该展特选第一名。[1]

就读台北师范学校艺术科期间,师承周瑛的版画教导与艺术启蒙,专研木刻版画创作。因钟情木刻版画,采用最古老的素材表现出现代人的感受,现实题材或历史陈迹,作品形象与神韵表现入木三分。台北师专艺术科毕业后,返回台中笃行国小任教,之后也到育仁国小任教,开始30年小学美术老师的生涯,指导过的学生曾获得无数国际儿童画展大奖。[2]为了进修成长,49岁辞去教职,1988年赴日本大阪国立兵库教育大学攻读艺术教育硕士,深入体会浮世绘水印版画。1992年学成归国,先后于台中教育大学、亚洲大学等任教,培育无数后起之秀。直至2008年,因届龄才为近半世纪的教学生涯画下圆满的句点。[1]

艺术创作之外,长年献身艺术教育工作并曾任教于台中教育大学、亚洲大学等,也曾担任台湾中部美术协会理事长、台中市美术教育协会理事长、中师附属实小校长等等,推动中部美术教育发展与艺文活动,艺术成就与贡献超卓。2006年获颁台湾省政府荣誉状-献身艺术教育、贡献杰出奖;2010年获颁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文馨奖”铜奖,并于2015 年荣获全国教育奉献奖之殊荣,是集美术创作者、教育家、艺评家、美学推广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于杏坛、艺坛的双栖大师。[1]

创作风格[编辑]

倪朝龙木刻版画传承专长创作版画的周瑛教授,刀法凌厉,设色典雅,以东方情怀、现代版画技法表现对生命的静观及礼赞,或粗犷或细致,兼具喜气与禅境,独具个人风格,早已享誉国际。木刻版画特色是刀法俐落、设色典雅,以东方情怀融入现代版画的技法,兼具喜气和禅境,表现出对生命的礼赞。版画尤其重视传统木刻版画,刀法凌厉、线条豪放、设色稳重。题材包含台湾风土民情、在地景致、人物肖像、心灵宗教等,浓厚的乡土情怀,满溢创作者丰富的情感。晚近以来进行的实验风格,加入画面的分割、排列、并置等,重新诠释现代版画,崭新的艺术风貌也别有韵致。[3]

倪朝龙油画创作从早期的抽象回归现今的具象表现,落笔刚劲明快,画面雄浑丰厚,呈现出的张力与感性,一如耿直热情的个性。油画作品题材重写生绘画,从台湾本土风景到海外行旅,作品画面丰满,笔触豪迈,用色沉稳、色彩强烈,张力及感性兼具,呈现艺术家看待世界的积极和热情。早期风格沉稳宁静,后期更加活泼,甚至在油画中融入版画的刀法,率性且明快,个人风格十分浓厚。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黄, 嘉胜. 播種藝術的園丁 : 倪朝龍. 台中: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2021: 16–17. 
  2. ^ 陈, 树升. 台灣美術丹露-版「話」台灣專題展. 台中: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03: 16. 
  3. ^ 永恆的觀照 : 倪朝龍教授創作五十年個展. 台中: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06. 

Category:台湾1000专案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