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粉嶺站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粉岭

Fanling
粉岭站月台
粉岭站月台
位置新界北区粉岭粉岭车站路
地理坐标22°29′31.43″N 114°8′19.44″E / 22.4920639°N 114.1387333°E / 22.4920639; 114.1387333
车站类别地面车站
途经线路港铁东铁线
换乘交通巴士小巴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车站
出口数目4
电梯2
扶手电梯数目8
车站色系青色(马蹄兰/粉岭老围)
站台2
其他信息
车站代码FAN
历史
启用日期1910年10月1日
营运信息
车站服务时间0532-0109
列车服务时间0542-0059

粉岭站(英文:Fanling Station)是位于香港北区粉岭粉岭车站路的港铁东铁线车站。本站与沙田站同时也是香港两个最早通车,而且现时仍然提供铁路服务的车站。粉岭站是一个地面车站。

车站结构[编辑]

车站楼层[编辑]

C
大堂
大堂 出口、客务中心、洗手间
车站商店、自动售卖机自动柜员机
“e分鐘著數”机
行人天桥 往粉岭名都、百和路
P
月台
1号月台 左边车门将会打开
路轨 东铁线列车往罗湖落马洲方向→
路轨 东铁线列车往红磡方向
2号月台 左边车门将会打开
C 出口 出口、客务中心

车站大堂[编辑]

粉岭站车站大堂位于月台上层,因大堂中央为非收费区的出入口,收费区及闸机分为南北两面,车站大堂北面收费区为原有车站大堂,设有洗手间及客务中心,本站与上水站未扩建前,大堂设计相似。而南面的收费区则为粉岭站后期加建部分,并且不能与北面收费区互通,需利用月台往返南北面大堂的收费区。

车站商店及自助服务

车站月台[编辑]

粉岭站设有2个侧式月台,位于地面层,并无安装月台幕门。粉岭站月台中央设有扶手电梯连接路轨之上的大堂,而在车站月台两旁均设有不少紧急出口供乘客在紧急时疏散。

车站出口[编辑]

粉岭站设有4个出口,其中A、B出口皆连接车站南北大堂。另外,往红磡的2号月台则另设C出口连接粉岭车站路,方便乘客由其他交通工具转乘东铁线前往九龙。在各个车站出口,均设有指示牌显示出口周边的建筑物及设施列表[1]

车站大堂
2号月台(地面)

邻接车站[编辑]

粉岭站是东铁线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乘坐往红磡罗湖落马洲列车,往返九龙新界等地。

利用状况[编辑]

因为粉岭站附近有多个大型屋苑及公共屋邨,而区内居民皆依赖铁路出入,所以其使用量一直高企。

清明重阳节期间,九巴更提供接驳巴士76S前往和合石坟场,令其使用量更进一步增加。

上水站一样,凭一般成人八达通卡由港铁各站(东铁线新界路段及马鞍山线除外)乘搭东铁线普通等往来罗湖落马洲,在粉岭站出闸再入闸继续余下旅程,也可节省4.5元至7元车资。

接驳交通[编辑]

粉岭站设于粉岭市中心,因此接驳交通十分完善。该站于粉岭车站路设置了公共运输交汇处,内设有专线小巴站的士站。在百和路亦有一巴士站,方便乘客转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各区。

所有相片[编辑]

历史[编辑]

1910年九广铁路英段通车时已经设有粉岭站,其后九广铁路局兴建连接粉岭站至沙头角站长约11.67公里的沙头角支线。沙头角支线在1912年4月1日通车,共设5个站,路线以沿现今沙头角公路,由粉岭站经洪岭站、禾坑站、石涌凹站至沙头角站。两线采用不同宽度的路轨和火车,故两线路轨不能连接。沙头角支线的粉岭站和九广英段的粉岭站往九龙方向的一边呈90°交错。1928年4月1日沙头角铁路支线停止行驶,由沙头角公路取代。粉岭火车站变回一个普通车站。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和合石坟场及火葬场启用。为方便日常运送尸体往当地的火葬场及坟场,及于每年的清明节和重阳节运送前往当地扫墓的乘客,铁路公司于1949年兴建和合石支线。1978年,为配合粉岭新市镇的发展,和合石村南移,支线亦停止运作。

1983年7月15日粉岭站成为九广铁路电气化最后一期的其中一个车站。

参考资料[编辑]

  1. ^ 车站出口列表的内容根据粉岭站车站出口指示牌排列。

外部链接[编辑]

Template:港铁车站列表/no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