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人神之间/2007年4月1日至6月30日存档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四次动员令[编辑]

第四次动员令将在4月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欢迎各位参加。

此次动员令与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领域条目为目的的小动员令。这次共举办6个主题的小动员令,翻译动员令生物动员令异国(寰宇)动员令体育、奥运动员令音乐动员令暗黑动员令,是些大家感兴趣,或维基条目贫乏,需要人编辑的领域,前5个由各维基人选出,最后1个由主持人决定。

第四次动员令要求参与者贡献5个条目,其中二个必须是推荐新条目,才算完成,详细规则请看这里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暂时不想参加编辑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王者之王 入宫晋见王者之王西出之日 09:17 2007年4月1日 (UTC)

DYK推荐不通过[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后修订
一间典型的普通教室
一间典型的普通教室
  • 学校里,学生一般在哪里上课?(自荐,原创, 3,274 bytes )--人神之间 13:27 2007年3月30日 (UTC)
    • (+)支持MLL TALK 16:23 2007年3月30日 (UTC)。
    • (-)反对,真的很抱歉,参考来源严重不足。--发表者:阿佳真的很啰唆! 00:23 2007年3月31日 (UTC)
      • (:)回应,其实我也找了很久参考资料,但无奈这种东西实在太基础了,而且很多东西都是大家公认的,参考了英文条目,也没有看到很多参考资料,写了这么久的维基,还真不知道这种情况怎么处理,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够给一些建议?—人神之间 04:14 2007年3月31日 (UTC)
        • 资料来源有了就取消反对,不过还是恕难支持,理由已在讨论页中,所以改为(=)中立。--发表者:阿佳真的很啰唆! 14:23 2007年3月31日 (UTC)
    • (-)反对:首先,问题也实在太简单了。谁会对一个连想也不用想也能解答的问题有兴趣?比起内容的问题这还算是其次。一般课室虽然是基础得没什么人会介绍,但是相信某些学校的网页还是会对那些有指定功能的课室作简单介绍的。而且除非真的清楚学校的资助…等等,也不要断言什么条件好与否。希望能够尽快改善。--Ray1118x 除了我不谈的之外就是无所不谈 06:43 2007年3月31日 (UTC)
      • 看见条目有所改善,现在改为(=)中立。--Ray1118x 除了我不谈的之外就是无所不谈 13:37 2007年3月31日 (UTC)
        • 理解这个表面简单,编写上却有一定难度的条目。也看见编者的诚意。新条目推荐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吸引其他人来改进条目,而这种条目正正需要不同的观点,现在条目的水准也可接受,故投(+)支持。--Ray1118x 除了我不谈的之外就是无所不谈 15:04 2007年3月31日 (UTC)
          • (!)意见:之前没有好好看参考资料,现在详细看了一部分,似乎看出一些问题。第一,虽然引用了很多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好像只是集中在解释“那些学校有什么教室”,没有什么资料解释那些课室之功用。于是若在文中提及课室用途,可能就有“原创(课室用途)”之嫌。建议多多寻找叙述用途的资料来源。第二个问题是我个人猜测的,也许在下不能理解什么是“原创研究”。大意可参考Wikipedia:非原创研究一文关于“条目中不应有的东西”。至于投票意向暂时维持一样,个人认为就是高难度的条目才要多些人注意,新条目推荐正正给了良好机会。--Ray1118x 除了我不谈的之外就是无所不谈 19:24 2007年3月31日 (UTC)
    • (+)支持Iflwlou [ M {  06:58 2007年3月31日 (UTC)
    • (-)反对,根据列明的参考文献,无法查证文中的大部分内容,疑为原创研究。—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8:42 2007年3月31日 (UTC)
      • (:)回应,已经做出了相应的修改,这的确也是个不好写的条目,感谢大家的意见,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完成好这个条目—人神之间 14:06 2007年3月31日 (UTC)
        • (:)回应,看了一下修改后的版本,虽然加了很多参考文献,但仍然存在原创研究的毛病,而且非常严重,所以我依然会维持反对票。觉个例子吧,在历史一节,有这样一句话:“相传孔子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杏坛可以算是中国第一间正式意义的教室。”,这句话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为:[1],我认真查证了这篇文献,从头到尾都没有论证过“杏坛可以算是中国第一间正式意义的教室。”这句话,反而这篇文章质疑了“孔子杏坛设教”这件事,得出的结论为“杏坛在宋初以前只是偶有其名而无其实”。所以我很想问问,“杏坛可以算是中国第一间正式意义的教室”是从哪篇参考文献得出的?—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8:27 2007年3月31日 (UTC)
    • (!)意见:抱歉,我觉得长夜无风说的很有道理,所以取消支持票。另外我觉得在用途和原因有来源之前,先描述教室本身就可以了。MLL TALK 23:10 2007年3月31日 (UTC)
      • 其实长夜无风所说的就是我当时最大的疑惑,所以我在该段加上了来源请求。后来仔细找了一下资料,教室一词要以中国古文献来找肯定碰钉子,因为找了好久实在找不到能和教室画上等号的资料。不过我也想了一点写作的修改,所以我刚刚去做了些语文字义上的调整,应该这样一来就不会有自创的疑虑了。只是我还是难以支持纯单一国家的观点,所以维持中立。--发表者:阿佳真的很啰唆! 02:22 2007年4月1日 (UTC)
        • 其实进入进条目候选无非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这个条目,既然现在已经有这么多人为此条目奔走,进不进新条目也已经是次要的问题了。刚才看了各位的修改,是比原来的版本好了许多。但是关于单一国家的观点,我这里也想不到什么办法,据我所知,在新加坡,美国等地,教室也和中国的差不了太多,因为现在已经是个全球化的时代,像这种基础设施,我觉得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况且,文中的参考资料也有日本,美国的状况,作为这样一个基础条目来看,我觉得也就差不多够了,当然我也会努力,不过仍然欢迎大家对他进一步的修改,谢谢大家了。—人神之间 05:46 2007年4月1日 (UTC)
          • (:)回应,我已经将有争议的部分暂时隐去,等到补全资料后再取消隐藏吧—人神之间 05:58 2007年4月1日 (UTC)
~移动完毕~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10:00 2007年4月1日 (UTC)

Re:关于教室条目[编辑]

该推荐已超过一天,理论上是可以决定是否通过推荐,而且从推荐上可以看出有许多维基人提出修改的意见,建议您先修改这些内容之后,重新提出推荐(未登上DYK的条目,可以重复推荐),一来可以符合大家的要求,也可以得到较多的票数,如果您坚持要放上去,请与我连络,我可以再放上去,谢谢—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10:13 2007年4月1日 (UTC)

ps.我会离线一下子,大约两个小时候会再上线
谢谢您的谅解,也随时欢迎您再将该条目重新推荐上来 :) —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11:43 2007年4月1日 (UTC)

提个小建议[编辑]

先引用阁下用户页面上的一点内容: 2006年6月9日,被评为维基见习编辑,同日,在提交同分异构体修改时,屏幕显示维基百科临时性错误,偶一个多小时的劳动...唯一一次直接在维基上编辑...欲哭无泪!

其实你可以使用缓存效果比较好的浏览器编辑wiki。operafirefox都支持wiki的编写,而且据我所知opera的前进后退功能调用的页面都是之前缓存下来的,包括用户填写的内容。呵,我常在opera里面前进后退也不怕内容丢失的。这件事似乎有点久远了,看到了就来说下,顺便给opera打打小广告,请见谅。--PhiLiP 14:37 2007年4月1日 (UTC)

欢迎合作,为了维基杂志努力[编辑]

非常感谢你的积极响应。确实存在那么多的问题,并且约稿也极少,如果有您的帮助那就再好不过了。请在4月5日前通过skype联系我。ID:ryukyu2005。--信陵使 14:37 2007年4月3日 (UTC)

  • 我一般晚上也在,但有时候会因为忙,而没有和你联络。很抱歉。这周晚上我们来做杂志吧。--信陵使 14:37 2007年4月9日 (UTC)

请问[编辑]

  • 请问是您在前几天在我的对话页上留言么?—小Prinz 04:45 2007年4月19日 (UTC)

很感谢……不过这张图的确有点那个……而且应该注意的是,英文版使用表格的原因是为了对齐式子让人看起来更明晰,如果全部凑在一堆就不太好。我math语句暂时不熟悉,不知道有没有tab一类的功能。还有,请您看看最后两个math式子,尾巴上多了一个}-,但是英文同样的东西却没有……--PhiLiP 2007年4月20日 (五) 06:12 (UTC)[回复]

一个惊喜:
从4点半钻研到现在,还挺像那个样子的。--PhiLiP 2007年4月20日 (五) 10:40 (UTC)[回复]
改颜色玩?呵呵,你是不是用的1024*768的,我1280*1024的屏幕完全没发现那张图在1024的情况下会被挤走。--PhiLiP 2007年4月20日 (五) 12:09 (UTC)[回复]
多打空格,不知道中文wiki什么意思……反正我多打一堆空格后,}-神奇地消失了。--PhiLiP 2007年4月20日 (五) 12:16 (UTC)[回复]
怎么加你,我似乎不小心弄掉了。--PhiLiP 2007年4月20日 (五) 12:26 (UTC)[回复]

名称[编辑]

因为我个人算比较没国际观的“狭隘民族主义者”,因此在维基上我也一直支持条目名称的完全本地化,而不是“土洋结合”“不伦不类”,不过我刚才又看了一下家里的《各国概况》,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官方对于辅币面值的翻译与表述都是“分”之类的。(类似的辅币单位还有便士,芬尼之类,我就不细述了)。或许是因为外国没有象中国“角”这样的辅币单位?那么“dime”又从何而来?我猜新加坡等也有类似吧。

至于高雄历史,我觉得那些数字删除了很可惜,所以如果有可能,我会县隐藏起来。等原作者回来他找到来源后,我再恢复。

至于管理员,我还没决定好呢。不过先谢票了。—出木杉 2007年4月25日 (三) 01:16 (UTC)[回复]

问题出在,英文里是有“dime”一词,而且他的中译有“一角银币”这个解释。英文条目用的也是“dime”。可是在中国大陆的官方翻译里,“dime”不见了,只剩下“cent”。或许“XX分”反而成了真正本地化的名称。另外,港台是如何处理的?—出木杉 2007年4月25日 (三) 02:14 (UTC)[回复]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可以接受“分”之名。等会我去改票。另外高雄历史,虽然我觉得隐藏这种做法有些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不过会尝试做做看。—出木杉 2007年4月25日 (三) 02:41 (UTC)[回复]
已经改票了。另外高雄历史的作者有段时间没来了,可能是因为他觉得维基太八股了,真的很遗憾。如果他在相信问题可以解决的。另外,我决定接受提名了。—出木杉 2007年4月25日 (三) 02:50 (UTC)[回复]

嗯,我会多找找看资料,力争解决问题的。—出木杉 2007年4月25日 (三) 03:12 (UTC)[回复]

条目标准[编辑]

我对优良与特色条目标准的看法写在User:Dnssgh/条目级别制度。我也会参考您的方案,进行些修正。—出木杉 2007年4月26日 (四) 10:11 (UTC)[回复]

不可能说所有条目都要有注释的,否则新条目推荐就运行不下去了。—出木杉 2007年4月26日 (四) 10:23 (UTC)[回复]

回:流通货币列表[编辑]

谢谢您的提醒,我没有想到。这就进行修改。祝愉快。:=) 下一次登录 2007年4月25日 (三) 05:19 (UTC)[回复]

原来的条目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使用的是A、B等字母,我仅仅把其中的字母都改成天干了而已,10个不够用,就用甲子等双位的。如果您希望了解具体的语法,可以直接看条目中的编辑内容,比如:
{{注脚|mills||丁}}产生注释说明;
{{ref label|mills|丁|丁}}产生注释标号“丁”。-下一次登录 2007年4月25日 (三) 05:29 (UTC)[回复]
我觉得还是用阿拉伯数字吧。用天干地支,那么60个以后呢?-下一次登录 2007年4月25日 (三) 05:44 (UTC)[回复]

书目[编辑]

既然你问到了,我就不客气啦

Lottspeich, F. (Juni 2006) :Bioanalytik,Spektrum Akademischer Verlag; Auflage: 2., Aufl.

Claverie, J.M.(2006): Bioinformatics for dummies (2nd. edition)

Mirkin, C.M. & Niemeye (2004): Nanobiotechnology: Concepts, Applications and Perspectives

Vogel, F.(2002) :Human Genetics. Problems and Approaches: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Springer, Berlin; Auflage: 3

还有遗传学教科书,英文德文皆可。

最好是pdf文件。

看来要求非常过分哦。不过谢谢。

dgg32 2007年4月25日 (三) 10:49 (UTC)dgg32[回复]

当然还要啦!!!![编辑]

这个评了特色,还有其他条目的嘛。特别是你说的第一本。谢谢dgg32 2007年4月26日 (四) 10:25 (UTC)dgg32[回复]

回:关于优良条目改革[编辑]

我其实不反对现行的优良条目的标准,对于本次改革我主要关心第三等级和第四等级(如果有)的设定以及具体操作办法。至于特色条目和优良条目的区别,我认为特色条目要“”,而且不仅仅是一个条目,还应该是相关条目(没有红色链接)、相关类别、相关模板、甚至相关主题和社区的整体提升。而优良条目则不需要有这方面的要求。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下一次登录 2007年4月26日 (四) 11:14 (UTC)[回复]

不如到互助客栈一同讨论吧。--Kevin wong 2007年4月26日 (四) 12:54 (UTC)[回复]

回:页面分类[编辑]

正确的语法是[[Category:天龙八部]],而不是{{Category:天龙八部}}。后者是把“Category:天龙八部”类别当作模板调用,参见Help:模板。-下一次登录 2007年4月26日 (四) 12:32 (UTC)[回复]

那我要前一本就好了[编辑]

后面一本我有办法。谢谢你哦。dgg32 2007年4月26日 (四) 11:41 (UTC)dgg32[回复]

nanotech我已有pdf版本,你要吗?[编辑]

dgg32 2007年4月26日 (四) 12:05 (UTC)dgg32[回复]

回:关于类别整理的一点问题[编辑]

这是由于索引造成的,分类的索引排序是根据Unicode进行的,比如“浙江教育小作品”的Unicode是:%E6%B5%99%E6%B1%9F%E6%95%99%E8%82%B2%E5%B0%8F%E4%BD%9C%E5%93%81,因此排在后面(第4页)了。如果您希望把它放在前面,可以在“浙江教育小作品”中加入 [[Category:教育小作品|Z{{PAGENAME}}]] 或者 [[Category:教育小作品|*{{PAGENAME}}]] 的语句,“|”后面的是分类索引,给系统提供一个不同于页面标题的索引。您的后一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办法解决,我正在进行一些试验,比如Category:推荐的新条目中的翻页提示。感谢您对类别细分的支持和贡献,加油呀!:=) 下一次登录 2007年4月27日 (五) 13:26 (UTC)[回复]

我只是觉得这样不是很方便查找,既然没有办法,又只好这样了。那你也加油研究吧,我继续了—人神之间(过来喝杯茶) 2007年4月27日 (五) 13:28 (UTC)[回复]

台湾宪法可供查证?[编辑]

请问地球上有没有一部宪法叫台湾宪法?你去哪里查证台湾宪法?去台湾国吗?—67.15.34.251 2007年4月28日 (六) 09:59 (UTC)[回复]

糖类模板[编辑]

我在看自己的讨论页的时候,发现自己错过了你的留言:);虽然已经过了好多天了,不过还是要谢谢你的翻译。另外那个模板之前不知道为什么都会让网页发生错误,所以我只好把原本两个模板的组合改成单一的模版。MLLTALK 2007年4月30日 (一) 05:25 (UTC)[回复]

我们正在讨论有关User:Eliot创建之条目[编辑]

鉴于此用户创建了极多没有参考来源的条目,我怀疑他可能悄悄的改缺了历史,现在我们于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页内讨论这个话题,欢迎你参与讨论。--Eno TALK 2007年5月4日 (五) 23:53 (UTC)[回复]

过来看看[编辑]

刚换了个签名,专程来给你说,呵呵。--阿菲利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7年5月6日 (日) 09:00 (UTC)[回复]

呃,去看看吧[编辑]

您好,此前由于关注Wikipedia:特色条目候选的维基人较少,我将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灾难放上该页面已有5日有余,目前仅有两名维基人参与投票。因此,特邀请阁下前往以申视该条目,提出意见并/或参与投票,先表谢意。--阿菲利菇维基食用菌协会SVG矢量图?找我就对了 2007年5月28日 (一) 05:03 (UTC)[回复]

感谢回复,是否可以请你重新审查我被删除的条目[编辑]

“百无一用是书生”以让人无法接受的方式粗暴的删除了我的大部分条目,我刚来维基几天,这些条目都是我在百度百科上创建的条目,(用户名是Macknow),给“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留言也没有任何的回复,(对他已绝望!),不知是否可以请你重新审查一下我的条目,谢谢!—Macli 2007年6月10日 (日) 15:16 (UTC)[回复]

    • 十分感谢!刚来维基,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学习,感觉维基上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条目很少,今后会在这个方面多花一些时间(翻译一些英文维基上的条目,自己也会参考网站资料改写一些,我是学理工的)。你说的不错,百度百科的审查是不严格的,而维基在版权问题上则相当谨慎。相信如果大部分管理员和你一样的话,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中文维基这个大家庭中。再次感谢你的帮助!—Macli 2007年6月11日 (一) 16:21 (UTC)[回复]

您好,我在同行评审内提出了欧内斯特·海明威这个条目,目前我希望得到您宝贵的编写意见,希望您可以抽空关注一下。先表示感谢。—Chaplin the Free Spirit 来喝杯茶吧!西出日头 2007年6月16日 (六) 12:03 (UTC)[回复]

Re: 关于条目目录中的超链接[编辑]

基本上不建议在条目目录中加上超链接,请参阅:Wikipedia:格式手册 (标题)Ellery 2007年6月20日 (三) 02:5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