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村童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極村童話》
作者遲子建
類型中篇小說
語言簡體中文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1989年1月
出版地點 中國大陸
媒介印刷(平裝書)
頁數288
規範控制
ISBN9787506302043

北極村童話》是中國作家遲子建的一部中篇小說,1986年發表於《人民文學》雜誌。後收入作家出版社同名小說集。有英語[1]日語[2]等外文譯本。

情節[編輯]

媽媽帶著姐姐弟弟坐船走了,把「我」留在了北極村。在這兒「我」和姥姥、姥爺住在一起,並有一條叫「傻子」的狗作伴。猴姥年輕時被日本人玷污過,喜歡講一些神鬼故事。姥爺特別珍視大舅帶回來的西瓜,存著它的子兒。後來「我」無意中發現大舅已不在人世,姥爺怕姥姥傷心才瞞著家人。村東頭有一個孤單的老奶奶,「我」是唯一去看她的人,她給「我」吃蠶豆和葵花籽,「我」給她送去月餅。「我」並設計了一幅畫老奶奶的畫,可是最終把它弄污了、燒了。冬天,「我」堆雪人玩,做籠子捕鳥,卻總是把那些獵物放了。快過年的時候,猴姥告訴我們老奶奶的死訊,「我」和姥姥一起祭拜了她的墳墓。最終,「我」坐船離開了北極村,也離開了童年。

主題和風格[編輯]

遲子建筆下的童年,有人與自然的融為一體:比如寫雲彩「有的像兔子蜷在那兒睡覺,有的像貓捉老鼠,還有的像狗、像魚奔跑」。有本性的純真:比如傻子狗因咬人被上了鎖鏈,「我」卻不嫌棄它,和它相互信任。還有老人給予的溫情:老奶奶激發了「我」對文字的興趣,給「我」做項圈,並向「我」描摹了北極光的絢爛。她成為了「我」童年的捍衛者。[3]

《北極村童話》中的描寫富於浪漫主義請調。老奶奶的家本住在江那邊很遠,她有一個被她男人帶走的傻兒子。「通向她家的窄窄的小道,就是一具殭屍」,直到「我」打破了平靜。政治使人際關係陷於冰冷,而「我」不諳世事則打破了禁忌。通過一個兒童的視角,作者呼喚著人性中的美與善。[4]小說中的語言富有音韻美。裡面插入了多首押韻的兒歌,並且多用疊音修辭來模擬主角稚嫩的語調。自然界的聲音用摹聲詞得到了充分表現,句子的節奏也得到了精緻的安排。[5]

參考資料[編輯]

  1. ^ 陳爽.遲子建《北極村童話》的英譯過程及其思考.文學教育(下),2022,(第11期).
  2. ^ 甘菁菁.文學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研究 ——以遲子建《北極村童話》日譯本為例.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1,(第2期).
  3. ^ 李文娟.論遲子建《北極村童話》的童年世界.文學教育,2015,(第1期).
  4. ^ 王振滔.遲子建小說中的浪漫主義傾向.揚子江文學評論,2020,(第3期).
  5. ^ 李慧.《北極村童話》的語音修辭藝術.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