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討論:費爾南德斯/留言簿02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

恭喜您!您最近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條目國家人民軍 (東德)經推薦後,獲選於首頁作新條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薦其他您關注的條目,歡迎前往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提名。在您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所有條目中,總計有26篇條目獲推薦作首頁新條目展示。

26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參考了英語維基的en:Template:SS Divisions才作出這個修改的,斜體的文字是一般人最常用的名稱,如果改為粗體會否較好?

另外看到你將國家領袖改為全國領袖,究竟那個較好?因為我快要建立有關條目。有請指教。 Chanueting 15:00 2007年4月8日 (UTC)

Reichsführer翻譯成「國家元首」較為妥當,其實這個詞就是專指希特勒,可以參見Führer和參考Talk:聯邦大總統#命名問題小德 給markus留言 13:43 2007年4月12日 (UTC)
抱歉,我的前一次留言太過匆忙,沒有研究透徹。我又重新查實了一次,Führer指的是「國家元首」即希特勒,而Reichsführer-SS則是黨衛軍的最高指揮,通常翻譯成「黨衛軍全國領袖」,二戰期間擔任該職的是海因里希•希姆萊,google"黨衛軍全國領袖"得到的基本上就是關於他的內容。黨衛軍第十六師,為「第十六黨衛軍裝甲擲彈兵師」,又稱「黨衛軍全國領袖師」。—小德 給markus留言 14:23 2007年4月12日 (UTC)

看到上面關於虎I坦克命名的討論,不知採用虎式一型會否較佳?還有如果你也有興趣編輯黨衛隊條目,可告訴我,大家一起合作 Chanueting 15:07 2007年4月8日 (UTC)

其實原名有SS兩字,我所翻譯的便有黨衛隊兩字,而Reichsführer這個名稱,內地多使用國家領袖(我看的都是內地翻譯的書籍),香港應無統一標準 Chanueting 15:20 2007年4月8日 (UTC)

會考加油,希望你能得到滿意的成績 Chanueting 15:33 2007年4月8日 (UTC)

其實心裡有點自大的話(就像我……),可以先翻譯所有條目,然後才算……如果維基夠強大,我使用的方法一定會成為標準……
(以上自大狂的說話不聽也罷)
因為沒有標準,很難決定哪是最好……但是「黨衛軍」在所有條目加上顯得有點多餘,我認為跟原名翻譯較好,不過也可提出討論。
對不起,我打字很慢…… Chanueting 15:44 2007年4月8日 (UTC)

剛才錯了,是有Waffen才加上「黨衛隊」,但是全部都加上黨衛隊好像很冗長,還是有待集體討論。早點睡吧,朋友 Chanueting 15:54 2007年4月8日 (UTC)

不是呢,會考生要養好精神,4月中要上戰場啦,我,再晚些睡也行。我知道Waffen是解作武裝,是因為名稱的問題,我未將整個表翻譯好。我也要睡啦,明天再會。 Chanueting 16:01 2007年4月8日 (UTC)

我認為在條目或在模板用引號都不好,不作任何特別標示比用引號還好 Chanueting 13:36 2007年4月10日 (UTC)

還有你的譯名以甚麼為準? Chanueting 13:47 2007年4月10日 (UTC)

武裝黨衛隊的名稱不應作準,該條目實有侵權之嫌,內容也不太可靠,書籍是那幾本,可否寫出名稱? Chanueting 16:13 2007年4月10日 (UTC)

其實將問題放在互助客棧是亳無用處的(因為我也放過),我想譬明想法:

  1. 有名的用本名,不加黨衛隊
  2. 無名的加以黨衛隊避免名稱重覆,也容易分辨

最重要的問題是使用黨衛隊還是黨衛軍呢?要討論討論 Chanueting 18:17 2007年4月14日 (UTC)

不是要「區別一下」的問題,而是Waffen-SS可否譯作黨衛軍呢? Chanueting 03:45 2007年4月15日 (UTC)

謝謝你[編輯]

真的十分謝謝你的留言!我一直很痛苦,也許有時我不該理會這些人的... 你真是我的維基好友,我現在正不知該怎麼辦呢!再次十分謝謝你的留言,有沒有興趣繼西班牙帝國之後再與Xieza兄一起翻譯長條目?—Chaplin 晉見西出之日 12:46 2007年4月13日 (UTC)

啊!考試了?是不是高考?如果是的話,我勸你還是暫時不要上來維基了,書還沒有溫啊!不過,順其自然吧!暫時先不要編輯了,好好溫書,盡了力,問心無愧嘛!一輩子只有這麼一次,還好。加油啊!歡迎隨時來找我,努力溫書吧!—Chaplin 晉見西出之日 12:58 2007年4月13日 (UTC)
噢!原來是會考!好的,加油。我校的師兄Chanueting正準備高考了。順其自然吧!盡了力就可以問心無愧啊!—Chaplin 晉見西出之日 13:38 2007年4月13日 (UTC)

有時翻譯生物條目,有時翻譯歷史條目,有時則擴充所有科學範圍內的一些條目。嘻嘻!還好做呢!—Chaplin 晉見西出之日 14:45 2007年4月13日 (UTC)

關於德軍的資料我暫時沒有,不過也許您可以到圖書館去找;動員令現在還可以參加,如果您考試臨頭還有能力完成的話(嘻嘻,第四次動員令我已經完成了)。編安!—Chaplin 晉見西出之日 06:38 2007年4月14日 (UTC)

嘻嘻,加油唷!考試過後跟您一起寫長條目吧!—Chaplin 晉見西出之日 06:54 2007年4月14日 (UTC)

Re:您好(關於動員令)[編輯]

沒問題啊,可以參加的。動員令本身是出於自願,限制不多。祝寫出好條目;)—陋室茶話第四次維基質量戰 08:14 2007年4月14日 (UTC)

嘻嘻,已回答他了。—Chaplin 來喝杯茶吧!日頭西出 08:29 2007年4月14日 (UTC)

您好,我在同行評審內提出了星艦奇航記這個條目,目前我需要您寶貴的意見,希望您可以抽空關注一下。先表示感謝。--PhiLiP 09:09 2007年4月14日 (UTC)

  • 謝謝您的建議,人名連接的問題我會儘快去修改,現在我正在編輯簡繁對照表格。--PhiLiP 09:26 2007年4月14日 (UTC)

是大航海的玩家[編輯]

如題,不過對裡面帆船的歷史特別不熟悉。可以考慮在現在這個條目完後協助你寫這些條目。--PhiLiP 09:53 2007年4月14日 (UTC)

關於紅寶石設計局[編輯]

感謝您推薦紅寶石設計局,其實這個條目其實尚未完成編輯,我還有1個圖表和300多字的補充材料,將於4月16日前完成(東八區時)。—Prinz W 14:17 2007年4月15日 (UTC)

感謝你參加動員令[編輯]

第四次動員令不到十天就會結束,希望你在4月30日以前提交所有參加的條目,以便我們審核,此外大家應該繼續關注動員令加分條目,部份條目仍為紅字狀態,特別是Category:翻譯請求以及Category:正在翻譯的條目,所有條完成翻譯的話將會獲得加分。在此期間,請您繼續努力編輯條目。—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7年4月21日 (六) 03:56 (UTC)[回覆]

Staghound[編輯]

請問Staghound 的中文名稱是甚麼? Evers 2007年4月26日 (四) 14:40 (UTC)[回覆]

那Deerhound和Staghound 都是獵鹿犬嗎?謝謝。
謝謝你。Evers 2007年4月26日 (四) 15:15 (UTC)[回覆]

douglas[編輯]

我注意到您一直很關註譯名問題。我這裡有幾本電子版的譯名標準化手冊(只對大陸有效),除了一個太大的發不了以外,都可以用EMAIL發給你。不知道您是否需要?--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2日 (三) 02:27 (UTC)[回覆]

全發完了,一共應該是9份--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2日 (三) 04:27 (UTC)[回覆]
已重發。這些書籍的話,在大陸以外的地方是很難找到的。在大陸一般也只是圖書館裡有,至少書店裡我沒見到。--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2日 (三) 04:57 (UTC)[回覆]

關於「傢俱式防空坦克」的名稱[編輯]

看閣下在候選區的留言大概是說此名稱錯誤。我對軍事的知識僅限地球帝國的,不敢貿然提刪;我想閣下應該比較瞭如指掌,由閣下處理刪除與否一事會較合適。如果是錯誤的話,重定向便很有誤導別人「傢俱式防空坦克」是「傢俱式防空坦克」別名之嫌了。—Ray1118x 有什麼建議嗎? 2007年5月3日 (四) 04:52 (UTC)[回覆]

lang[編輯]

請教一下,lang模板是什麼作用?—木木 2007年5月3日 (四) 10:47 (UTC)[回覆]

關於德意志國王[編輯]

我又做了一些解釋....--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4日 (五) 03:16 (UTC)[回覆]

HKCEE 2007 ENGL[編輯]

費爾南德斯君,你好。見到你在詢問處問有關CE的事。用了原子筆不會影響評分。加油。:) p.s sigh。考評局今次真是玩死人。/_\ — 2007年5月6日 (日) 02:13 (UTC)[回覆]

謝謝[編輯]

謝謝您的留言,我已決定繼續留下來。謝謝您!—Chaplin 來喝杯茶吧!日頭西出 2007年5月6日 (日) 10:45 (UTC)[回覆]

您好,我在同行評審內提出了歐內斯特·海明威這個條目,目前我希望得到您寶貴的編寫意見,希望您可以抽空關注一下。先表示感謝。—Chaplin the Free Spirit 來喝杯茶吧!西出日頭 2007年6月16日 (六) 12:03 (UTC)[回覆]

第五次動員令[編輯]

第五次動員令將在7月15日開始,為期一個月,歡迎各位參加。

此次動員令的類型仍未決定,我們極需要您對其討論的參與。有些維基人提出將是次動員令的門檻降低,實際的達成條件仍未決定。更加詳細的資訊請閱是次動員令的計劃頁面及其討論頁。

在您收到此動員令的通知後,希望您能儘快告訴更多維基人。可能您暫時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但麻煩您請幫忙散發動員令,我們極需要您的幫忙,希望在是次動員令正式隆重舉行以前,我們能攜手合作,把動員令通知給其他維基人,為維基百科塑造出更完善的條目,先謝謝您的垂注,編安。—王者之王 來喝茶吧!西出日頭 2007年6月29日 (五) 09:51 (UTC)[回覆]

2007年香港夏聚[編輯]


謹訂於2007年7月14日 (星期六)下午三時
假香港城市大學康樂樓9樓城峰閣舉行



敬備茶點 恭候光臨 懇賜花籃


如未克撥冗光臨,請到這裏覆示
{{{1}}}敬約
{{{2}}}

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7年7月8日 (日) 04:19 (UTC)[回覆]

希望你能夠抽空時間參加聚會,共迎香港維基人的盛事。—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7年7月8日 (日) 04:19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一問多薦解決方案投票中[編輯]

Wikipedia:投票/新條目一問多薦的相關問題正進行投票,以得出一條提問舉薦多個條目的解決方案。希望閣下參與表決,謝謝!—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7年7月9日 (一) 11:26 (UTC)[回覆]

這個條目真的很好,因為是歷史上的國家,所以我已經私自將它移到歷史專題(小條目)里了,您不介意吧?還有,這麼好的條目不推薦的話可惜了呢。——≡¤≈☆★☆  2007年7月16日 (一) 06:55 (UTC)[回覆]

哈哈,不用謝,本來我想寫巴西帝國的,被您搶先了。這次分數的差別是我提出來的,因為要在大動員令中辦小動員令就要更吸引人,所以把分數稍微提高了一點,和大動員令差別也不是很大,主要是想提升某些專題的質量,如歷史方面。
PS:歡迎參加歷史動員令。——≡¤≈☆★☆ 

特色列表提名[編輯]

本人第一個特色列表肯塔基州行政區劃是對經過十個月編寫歷程的美國各縣一個總結。由於它在英語版是特色列表,而且所有的縣都已經完成,所以特別拿出來給大家評鑒。希望大家多給意見,多支持!—Whhalbert 2007年7月17日 (二) 02:33 (UTC)[回覆]

你好[編輯]

費兒安,你考試完畢了?成績可好嗎?剛剛看到你加入了動員令,可得加油啊!—Chaplin 來喝茶吧!西出日頭 2007年7月17日 (二) 02:36 (UTC)[回覆]

您發生什麼事了?不管怎樣,保重身體,可以的話就幫手寫寫條目吧!我等著您的消息。—Chaplin 來喝茶吧!西出日頭 2007年7月18日 (三) 06:22 (UTC)[回覆]
順個兒問一問,您怎樣輸入省略號的?—Chaplin 來喝茶吧!西出日頭 2007年7月18日 (三) 06:23 (UTC)[回覆]

不用謝,我倒該謝謝您教我輸入……也許在維基百科中不大方便,我的電郵地址是[email protected],歡迎來信。—Chaplin 來喝茶吧!西出日頭 2007年7月18日 (三) 07:01 (UTC)[回覆]

授予您維基執行編輯榮譽[編輯]

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根據您的貢獻,現授予您維基執行編輯榮譽。歡迎您繼續幫助改進維基百科。

Markus 2007年7月25日 (三) 17:00 (UTC)[回覆]

首次巡迴定期聚會將在元朗[編輯]

香港新界北第一次聚會[編輯]

費爾南德斯/留言簿02

相信各位已參與了維基一段日子,在這一段時間中,「您」的心裏有否曾遇到以下的問題:

  • 要隔著電腦來跟其他維基人溝通,但又有感虛無縹緲,有如「隔山買牛」?
  • 自己居於新界,沒空/沒錢/沒心機/沒精神參與在多於九龍舉行的香港維基人聚會?
  • 自已很想認識其他住在新界的維基人?
  • 自己很想把維基百科推廣出去,但又從來沒有勇氣說:「自己有份參與這一有意義的工作」?


如果你在以上的問題有任何一項答「有」的話,在此誠邀閣下報名參與一個屬於「」的維基聚會:

  • 日期:2007年8月3日(星期五)
  • 時間:晚上8時20分
  • 地點:大埔太和邨麥當勞(見圖)

在會上,你可以跟同住新界北的「隔離鄰舍」以及其他來自不同地區的維基人見面,又可表達「」對維基的心得和意見,論盡天下事。歡迎住在新界北及其他香港各區,甚至外地的維基人踴躍支持、積極參與,為維基各項計劃給些意見!多謝各位!

籌辦人:維基人TYC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敬約
~~~~~


元朗一聚[編輯]

謝謝你的意見,屆時的時間可能會比你提議的更早。不過一切尚待討論,不過另請建議一些可行地點,萬分感謝!--  D. G.    JéRRy    ~    雨雨   2007年7月31日 (二) 18:34 (UTC)[回覆]

香港維基人第一次巡迴定期聚會[編輯]

[編輯]

費兒安,好久沒跟Xieza翻譯過條目了,你最近見過他上來嗎?—Chaplin 參謀部戰績 2007年8月19日 (日) 10:22 (UTC) [回覆]

噢,原來如此……不過他不怕吧,反正他的英語好的不得了。—Chaplin 參謀部戰績 2007年8月19日 (日) 10:56 (UTC) [回覆]

Re:德意志王國[編輯]

您要請教我,我真是愧不敢當,倒是可以給您一些參考。實際上,德國和其他很多國家一樣,其正式國號從來沒有加上「王國」字樣,比如說法國,所謂的「法蘭西王國」包括後來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和「法蘭西第二帝國」都是不存在的,只是歷史學家為了區別政治制度而創造的專有術語,它自始至終都叫「法蘭西」(或法國,France),是一個民族(法國人)和地理(法國國土)的混合概念,主要體現在它的統治者的稱號(法國國王、法國人的國王/皇帝)上,脫離了民族,這個概念就不存在了。

德國的情況稍微複雜一些,自《凡爾登條約》簽訂後,東部成為東法蘭克,但這也只是歷史學家創造的名詞(和西法蘭克一樣),只因為它的國王仍然使用「法蘭克人的國王」這一稱號,不過後來又加上了「羅馬人和日耳曼/德意志人的國王」(實際上和羅馬人一點關係都沒有)稱號,而前一稱號漸漸不用了,所以變成了日耳曼/德意志王國(不是正式國號),和法國一樣也是民族和地理的混合概念。但自奧托大帝開始,日耳曼/德意志國王又加上了「羅馬人的皇帝」稱號,從此變成了神聖羅馬帝國(正式國號的確立要到1250年,稱日耳曼/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但原來的國王稱號並未放棄,成了帝國+王國的模式。我從《世界通史》上看到一句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有日耳曼國王的一切權力。」也就是說,所有神聖羅馬皇帝都兼日耳曼/德意志國王。但反過來則否,因為只有加冕後才算稱帝,未加冕的只能算德國國王。因此,史書上常常把神聖羅馬帝國和德國合二為一,把神聖羅馬皇帝也簡稱為德皇,就兩個頭銜的重合來看,這麼說是可以的,但就內涵來看則否,因為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具有「普世性」,它是拿破崙稱帝前西歐唯一的帝國,號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這一點和「德國」這一民族國家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說前者包括了後者,一大一小。類似的可以參照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皇帝兼普魯士國王,兩種稱號共存,也是一大一小的區別,但沒有了「普世性」,更側重於民族的概念,它代表了「普魯士人是德意志民族的領導者」,但「普魯士人也是德意志民族的一部分」。以上是個人看法,望指教。——≡¤≈☆★☆  2007年8月21日 (二) 08:34 (UTC)[回覆]

PS:順便看看英文條目「德意志王國的討論頁」,有德國人說不存在所謂的德意志王國呢,這也難怪,德國和法國還有一大區別就是前者一直是分裂的,其真正從形式上和事實上的統一是希特勒完成的,普魯士建立的德意志帝國就某種意義上說也並不統一,因為國內還存在各個小王國,帝國是各個小王國在普魯士王國領導下的聯邦,而且還不包括歷史上一直屬於德意志的奧地利,是希特勒吞併了奧地利,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不過好景不長。——≡¤≈☆★☆  2007年8月21日 (二) 09:09 (UTC)[回覆]
不好意思,讓您更加糊塗了。我舉德意志帝國的例子只是要您知道大小的區別,即是說神聖羅馬帝國包括德意志王國,類似於德意志帝國包括普魯士王國,兩個「包括」本質是相同的。神聖羅馬帝國具有「普世性」,是所謂「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是拿破崙帝國以前西歐唯一的帝國,是所謂的「世界性」帝國,德意志帝國則宣稱是前者的繼承者,只不過拋卻了前者的「普世性」,更強調德意志民族的民族性。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必然兼德意志國王,反之則否,因為在哈布斯堡家族壟斷帝位以前,必須先由選帝侯(其實叫「選王侯」更恰當)選出德意志國王,再由教皇(或其他天主教高級僧侶)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不加冕的不算皇帝。但,神聖羅馬帝國是神學(即所謂「神聖」的「羅馬帝國」,雖然實際上並不存在)和民族性(德意志民族)的混合,德意志王國則只是民族國家的概念。這樣可否明白?
PS:我認爲「羅馬人民的國王/皇帝」的稱呼不好,因爲正式頭銜中並沒有出現「人民」字樣,似乎翻譯成「羅馬人的國王/皇帝」更好。——≡¤≈☆★☆  2007年8月21日 (二) 10:12 (UTC)[回覆]
呵呵,不用謝,其實我本來也不是很明白的,是您問我我才去看書,然後才明白的。另外,《辭海》等書仍然將哈佈斯堡壟斷帝位前的未加冕的德意志國王算作神聖羅馬皇帝,如哈佈斯堡的老祖宗魯道伕一世 (德意志)。——≡¤≈☆★☆  2007年8月21日 (二) 12:40 (UTC)[回覆]

洛泰爾VS羅退耳[編輯]

確實,以前很多書翻譯成羅退耳,包括《辭海》和《世界通史》,但是我們不必本本主義。按照發音無非是德、法兩種,德語是Lothar,法語是Lothaire,它們的發音都更接近於洛泰爾而不是羅退耳。況且我在《法國王室》中已經看到了洛泰爾的譯法,所以我寫了西法蘭克國王洛泰爾一世。而且,已經有洛泰爾一世的消歧義頁了。洛泰爾一世就兩個,一個是中法蘭克的,也就是您和我說的虔誠者路易的長子,另一個是西法蘭克的,也就是我寫的。希望您能翻譯成洛泰爾。——≡¤≈☆★☆  2007年8月22日 (三) 12:11 (UTC)[回覆]

呵呵,不用謝,也不用說指教什麽的,我可不敢當。另外,我建議不要將「中法蘭克的洛泰爾一世」命名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洛泰爾一世」,因爲法蘭克帝國是否算神聖羅馬帝國,還只算它的前身存在爭議。——≡¤≈☆★☆  2007年8月22日 (三) 12:35 (UTC)[回覆]

關於Chaplin[編輯]

現在看來他又賭氣走掉了,只能用電郵問問他了。其實這孩子也不容易,小小年紀,在現實中沒受過多大的挫折,卻在網絡虛擬世界裏飽受責難。我也不好,如果我知道他用傀儡的情況,一定不會現在提名他的,至少等事情過一陣子再說。——≡¤≈☆★☆  2007年8月28日 (二) 04:28 (UTC)[回覆]

您說得對。我馬上就發電郵問問他。——≡¤≈☆★☆  2007年8月28日 (二) 05:10 (UTC)[回覆]
我已經發信給他了,希望它能夠馬上回來。——≡¤≈☆★☆  2007年8月28日 (二) 05:42 (UTC)[回覆]

我忍受不住的,不是一點點兒的反對票,而是傀儡的事,我已多番道歉,為何維基百科不原諒我?—Chaplin 參謀部戰績 2007年8月28日 (二) 10:58 (UTC) [回覆]

噢,實在謝謝啊!—Chaplin 參謀部戰績 2007年8月28日 (二) 12:37 (UTC) [回覆]

西法蘭克王國我去弄過了,不知道現在行不行(排版的事情我最不在行了)。——≡¤≈☆★☆  2007年8月28日 (二) 12:41 (UTC)[回覆]

我應否再公開道歉多一次?—Chaplin 參謀部戰績 2007年8月28日 (二) 13:02 (UTC) [回覆]

已在互助客棧再公開道歉一次。—Chaplin 參謀部戰績 2007年8月29日 (三) 02:25 (UTC) [回覆]

沒什麼的,我也很謝謝你對我的勸告及支持。動員令於昨晚已完滿結束,歡迎到動員令討論頁參與評選「最佳條目」。—Chaplin 參謀部戰績 2007年9月1日 (六) 05:56 (UTC) [回覆]


街燈電箱150號有2項訊息給您[編輯]

您好!以下是2則重要訊息,煩請 閣下閱讀:

第五次動員令──最佳條目評選[編輯]

第五次動員令已經結束,並正進行動員令最佳條目評選,歡迎您前往參與。

緊急:User:石被提名罷免[編輯]

維基管理員User:石提名罷免,但理由有爭議,懇請 閣下前往協助調停。謝謝!

以上訊息 by: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註:這個訊息是從User:Cdip150/PKMSG透過「subst:」語法所產生的文本,可能會與其他人的訊息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