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仔峙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峰仔峙社台灣北部曾經存在的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村社[註 1],為當時台北盆地東北邊緣乘獨木舟沿基隆河上溯船運要道,在今新北市汐止區。有文獻記載始於台灣荷西時期,荷西文獻所記載之「Kippanas; Kipanas; Kipangas; Kypanas; Ratsecan」,清治時以台語音記為「峰仔峙」(臺灣話Pang-á-sï,通常慣例Ki音節略去不譯,又有記為峰紫峙房仔嶼峰仔嶼楓仔嶼房仔是蜂子崎[1]:23-31房子是社[2]等台語同音詞),此地即後世所稱「水返腳(tsuí-tńg-kha)」,即海水沿淡水河往內陸漲潮的終止之地,《諸羅縣志》記載「淡水至雞籠有東西兩路……東由干豆門蟒甲(獨木舟),乘潮循內北投大浪泵至峰仔峙,港大水深過峰仔峙不復有潮,溯灘河可四十里;而登岸逾嶺十里許,即雞籠內海」。

「Kipanas」的原意難以確定,亦屬於南島語系的馬來(印尼)文「Panas」,有「熱、高溫與凶惡、危險」之意。1632年西班牙文獻記載由淡水沿基隆河(Quimazón)經此地是通往基隆的交通要地[3]:290。1641–164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台當局兩次進兵北台灣,擊敗西班牙人而佔領此地。1642年10月3日,公司派兵攜帶各項禮物,從雞籠越山往淡水地區,途經峰仔峙(Kipangas)、里族社Kiliessouw)以及麻里錫口Malessekou)等村落交易民生食品,並帶回二十三隻雞、兩隻豬、一些橘子(Limoenen)、香蕉(Piessangh)、甘蔗與蕃薯(Petattes)。荷蘭人記載這三社糧食豐富,生產白米與紅米,吃生鹽漬魚,獵捕、攝食其他動物,卻不殺雞不敢吃雞。12月,裴德中尉(Thomas Pedel)反方向由淡水城砦沿基隆河上溯拜訪各村落,於8日駕艋舺舟從紅毛城出發,傍晚5點抵達里族社,翌日中午再出發,傍晚抵達「緊鄰里族河(即基隆河),在山中」的「Ratsecan」社。11日晨9點,由此社折返,中午返抵錫口社(Malotserouaen),此後再往下到里族等社拜訪。翁佳音認為裴德中尉此行日記所記的「Ratsecan」就是「Kipangas」(峰仔峙社)的另一個名稱。陪同荷蘭人前來的里族社頭目在「Ratsecan」社中,與此社人一同表明願意與公司和解,但要求不要像先前西班牙統治時那樣,凌辱他們的婦孺,燒毀他們的房舍、田園與艋舺舟。

荷蘭文獻的村社戶口表,峰仔峙社算是中型的村社,1647年120人(28戶),1648年100人(28戶),1650年105人(27戶),1654年104人(24戶),1655年100人(33戶)。

日治時1896年8月9日伊能嘉矩前往峰仔峙社調查,族人報導峰仔峙、里族、搭搭攸、錫口等社是同族,原由「山西」[註 2]乘舟渡海來台灣,最初定居於劍潭東側約一百多公尺的鴨母寮,西荷統治時(原文記為清順治年間)歸附從事農耕,乾隆年間清政府在村社設置土牛,族人被驅趕到土牛外現在的位置,尚留有1770年代納屯租的稟記,[5]:92-95也就是今基隆河北岸,對岸就是汐止區中心。 伊能推斷峰仔峙社原居汐止區中心基隆河南岸的低地,清治時漢人入墾,在南岸建立「水返腳街」後,族人被迫遷到對岸的「鄉長厝」山中,而將「鄉長厝」地名,解釋成「往昔有鄉長住屋之地,故名」。然而西班牙、荷蘭文獻記載初見峰仔峙社就已農產豐富,1654年《大台北古地圖》被繪在基隆河的北邊,翁佳音認為在荷蘭時代此社就已在基隆河北岸的山中「鄉長厝」一帶,北有「叭嗹坑」、西有番仔寮、社後等地名,構成一個原住民活動的區域,故漢人來汐止地方開發時,只好就南岸發展,而「鄉長厝(坑)」的舊地名,在清末、日治初期即存在,這個「鄉」可能有另外的意義,當時此地並無「鄉」的行政層級,不能光就文字表面解釋。[1]:23-31

清乾隆初葉,有廣東人從淡水港溯河,轉基隆河抵達今日汐止境內,與凱達格蘭平埔族墾殖,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記載,1758年前後,漢人已在此形成街肆,延用平埔族的舊名,稱為「峰仔峙庄」。1765年發展成為「峰仔峙街」,迄今,汐止人仍習慣以「街仔」來稱呼。至1860年台灣開港,許多外國人來台設立洋行進行貿易,山坡地普種茶葉,商人溯淡水河而上,沿河收購茶葉。

註釋[编辑]

  1. ^ 亦有說法稱為馬賽族,然文獻記載中此社糧食豐富,盛產白米與紅米,與荷蘭文獻記載馬賽族不事農耕的特徵不符。
  2. ^ 學者認為所謂「山西」是台灣東、北部原始族群起源傳說「Sanasai」在族人被漢化後所轉化。[4]

參考文獻[编辑]

  1. ^ 1.0 1.1 翁佳音. 第二章·基隆河流域·3. Kippa(nas).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8-06: 23–31 [原荷文報告1654年]. ISBN 957-02-2084-8 –通过掃描版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台灣鄉土文獻影像;數位版抄本中研院台灣研究網路化. 
  2. ^ 台灣軍備圖 (地图). 艾渾、羅刹、台灣、蒙古軍備圖. 1697-1722 [2023-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 –通过美國國會圖書館 gm71005078. 房子是社 
  3. ^ 艾斯奇維. 由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李毓中翻译. 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福爾摩莎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 台灣文獻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003-12, 54 (4): 284–305. 
  4. ^ 詹素娟. 劉益昌; 潘英海 , 编. 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 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 南投: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9–59. 19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通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 原刊於平埔文化資訊網. 
  5. ^ 伊能嘉矩. 第十一回台灣通信·淡北方面平埔蕃的實地調查㈡.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 台灣調查時代2典藏紀念版. 由楊南郡翻译 三版. 台北市: 遠流. 2021-09-01: 92–103 [1896-08-09采訪, 原載1896-11-28《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28號; 1996-09-25初版]. ISBN 978-957-32-9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