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歌坐月 (侗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行歌坐月亦称行歌坐夜,是侗族青年男女的傳統恋爱社交活动。因地區不同,又可細分成兩種方式:一種是「走寨」,流行於侗語南部方言區;一種是「玩山」,流行於北部方言區。[1]

南部地區[编辑]

黔东南的南部地区,侗族男女青年在行歌坐月时,一般喜欢聚集在寨子中间的“月堂”里。“月堂”本是寨子中的一间公房,一般是不经过装饰的一幢低矮的吊脚楼,其间故着一排排长板凳。带头的小伙叫“老叫雀”,领唱的姑娘叫“朵”。先是各人表示谦让的独唱,后进行盘歌,其内容多是天文地理历史事件、名人典故、风土人情、花鸟鱼虫等。通过对歌,姑娘了解男方的性格、爱好、情操和理想。其问,若两人互相爱慕,便悄悄离开集体,走出“月堂”,到寨子的竹林树林,或别的幽静的地方去“行歌坐月”。

北部地區[编辑]

黔东南北部的侗族在“行歌坐月”时,与南部侗族略有差异。男女青年相邀“行歌坐月”在节日或逐场时开始。双方离开草坪或场坝,来到树下或街边幽静处,约定“行歌坐月”的时间,称为“讲日子”。日子“讲”的多半是白天,地點在什么路口或山头上。“讲”的日子到了,男女双方都穿着新衣盛装,并打着洋布伞去赴约。初会时,唱的是初会歌;二次相会时就改唱相会歌,几次约会之后便唱四季歌。在约会中,若对方迟到,早到的一方又等不耐烦了,便摘下一束树叶来,丢在路边显眼的地方,让对方来后,知道自己已经走了。在“行歌坐月”中,姑娘不接受对方金钱、衣料或其他馈赠,定婚时也不接受“定婚礼”,只赠信物,一般小伙子送姑娘一块包头布,姑娘送对方一块侗锦[2]

参考资料[编辑]

  1. ^ 陳慶浩、王秋貴 (编). 貴州民間故事集(三). 遠流出版. 1997-12-31: 5 [2021-09-23]. ISBN 9789573200529. 
  2. ^ 杨通山等编,侗乡风情录.成都市: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