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環譚公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路環譚公廟

路環譚公廟(葡萄牙語:Templo Tam Kong, Marginal de Coloane)位於路環十月初五街南端譚公廟前地,是譚公廟前的一片廣闊空地。它一方瀕臨海濱,與橫琴島隔海相望。該廟建於清同治年間,是路環廟宇中香火最盛的。與觀音古廟天后古廟三聖宮合稱為路環四廟[1]

歷史[编辑]

路環譚公廟

譚公廟立於同治元年(1862年),內有古鐘可資證明:『同治元年歲次壬戌仲冬吉旦立,佛山信昌爐造』由盧全興、喜連、全享送贈。譚公被塑造成小童模樣,青春貌美,是比較特別的神祗。譚公廟由漁民所立,故祗奉為水神。廟內還有巨鯨諸種大型水生物遺骨供奉,可證此為漁民之廟。譚公廟建於同治元年,1964年路環街坊四廟慈善會所立“路環譚僊聖廟重修碑記”誌:『本環譚僊聖廟始建于清室同治元年,神恩浩蕩,澤及萬方,惟年久失修,陋且頹矣,自光緒廿三年以來迄今六十有七年,鮮有善信澈底重修者······。』故在是年修重。
該廟現存創廟時古物有三,兩件為木匾,一懸於廟內正門內門額上方,『僊哉聖靈』,為同治元年海邑鄭昌利敬送,另一『仙術活人』匾,亦為同治年信眾所送。第三件為古鐘,銘文載『沐恩弟子盧全興······仝敬送······同治元年歲次壬戌仲冬吉旦立佛山信昌爐造』。三件文物,可證明譚公廟始建同治元年(1862年)。
譚公係水神,廣東沿海多有信奉,如香港惠州俱有廟宇供奉。據說惠州九龍山一神仙,常常變身為小童,向貧民百姓贈衣施藥,助人為樂,此仙天賦異禀,『能知未來,治病如神』。譚公誕為四月初八,每年俱有廟前空地搭台演神功戲賀誕。譚公廟內供奉神像除譚公外,還有張天師土地公公

建築[编辑]

路環的譚僊聖廟,俗稱譚公廟,廟內、外,現有碑記兩幀,一幀與廟宇有關,一幀則毫無關係。譚公廟的兩幀碑記,一係現代所刻,是1964年的路環譚仙廟重修碑記,由惠陽葉挺生撰述。另一幀碑文較長,係與譚公廟毫無關係的本地最早的反貪污碑紀之一,是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所誌刻者,從內文看屬一塊告示式的石碑。譚公廟西側水坭方亭邊有一個神位,立有石碑。

反貪古碑[编辑]

路環譚公廟側花園涼亭內,有一幀反貪污碑記,這是澳門地區最早的反貪碑記之一。從文中我們可知,道光年間,在珠海九洲附近漁民(碑中“蛋民”)李喜慶、郭旺文、黃叶有廣東按察使處投訴遭到“舟師兵丁”濫索,於是按察司下文禁止貪污之事。此碑原立路環天后古廟附近,十多年前才遷至譚公廟

參考資料[编辑]

  1. ^ 廟宇介紹. 澳門廟宇節慶文化. [2022-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