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Aizag/工作區5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格拉基昂行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蘇戰爭的一部分

巴格拉基昂行動中於受到重創的德軍第9軍團於博布鲁伊斯克遺留的大量輜重車輛。
日期1944年6月22日-1944年8月20日
地点
结果

蘇軍決定性勝利

  • 德國中央集團軍受到毀滅性打擊
  • 納粹集中營與滅絕營首次被解放
  • 間接促成德國反納粹集團提早發動政變
参战方
 納粹德國  蘇聯
指挥官与领导者
納粹德國 恩斯特·布施
納粹德國 瓦爾特·莫德爾
納粹德國 漢斯·約旦
納粹德國 喬爾格-漢斯·萊因哈特
納粹德國 瓦爾特·魏斯
納粹德國 庫爾特·馮·蒂佩爾斯基希英语Kurt von Tippelskirch
苏联 亞歷山大·華西列夫斯基
苏联 格奧爾吉·朱可夫
苏联 霍夫漢內斯·巴格拉米揚
苏联 伊萬·切爾尼亞霍夫斯基
苏联 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
苏联 馬特維·扎哈羅夫
兵力
800,000人[1]
553輛戰車與突擊炮[1]
831架飛機[1]
2,331,000人[2]
4,070輛戰車和自走炮[2]
24,363門火炮[2]
5,327架飛機[2]
伤亡与损失
450,000人死傷或被俘[3]
1,000輛裝甲戰鬥車輛
178,507人死亡或失蹤[3]
587,308人受傷[3]
2,957輛戰車與自走炮[3]

巴格拉基昂行動(俄語:Oперация Багратион,德語:Operation Bag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線戰場由蘇軍1944年夏季攻勢中對白俄羅斯地區實施戰略性進攻的代號,取自於1812年拿破崙戰爭中戰死的俄國將軍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4][5]

此戰於1944年6月22日展開,蘇聯以4個方面軍打擊德國中央集團軍,使其共25至28個師被包圍與摧毀,收復了白俄羅斯全境、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東北部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4年8月底因後勤到達極限而止於維斯瓦河西岸,為下一次進攻戰役「維斯瓦河-奧得河攻勢」創造了條件[6]。此戰被認為是德軍在二戰中最慘重、代價最高昂的敗戰[7]保羅·卡雷爾稱其為「中央集團軍的坎尼[8]。同時也是蘇軍在整場戰爭中最巨大的勝利[9],此戰被視作蘇軍「大縱深作戰」理論的經典案例,被喻為「蘇聯版的閃擊戰[10]

「巴格拉基昂行動」不僅使德國承受巨大的軍事失敗,還對政治發展產生了長期的影響。至此,納粹德國的最終失敗已不可避免,原先國防軍曾試圖與蘇軍談判和平的希望也破滅。蘇軍的勝利也鼓舞了德佔波蘭下的反抗組織——「波蘭家鄉軍」,進而在行動期間展開起義英语Operation Tempest,以期驅逐德國佔領軍和搶在蘇軍攻佔前解放波蘭;同時也因為「巴格拉基昂行動」與西線盟軍登陸的軍事災難,刺激了德國內部的反納粹勢力急於發動政變[11]。此外,此戰中蘇軍也首次解放德軍集中營滅絕營,使國際社會獲悉納粹德國對猶太人進行大屠殺的情況。

背景[编辑]

蘇軍:策劃1944年夏季攻勢[编辑]

選擇戰略目標[编辑]

自1943年夏季庫斯克會戰後,德軍失去戰略主動權,蘇軍接連發動大規模攻勢,收復大量領土。1943至1944年冬季,蘇軍通過諾夫哥羅德-盧加進攻戰役俄语Новгородско-Лужская наступа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將德國北方集團軍逐出列寧格勒一帶,解除其封鎖,而隸屬該集團軍的第16英语16th Army (Wehrmacht)第18軍團在險遭圍殲的情況下退至「黑豹陣地英语Panther–Wotan line」;南部,德國南方集團軍自庫斯克後接連歷經蘇軍下第聶伯河攻勢第聶伯河-喀爾巴阡山脈攻勢克里米亞攻勢等大規模秋季攻勢而損失慘重,其與中央集團軍連結的樞紐城市科韋利險些被蘇軍突破、將南方集團軍與德軍另外兩支集團軍分割,直到4月雨季到來使戰事停歇。在南北兩戰線接連重創德軍的情況下,蘇軍同樣對位居中部的中央集團軍展開大規模正面進攻,然而儘管投入大批部隊,還曾四度收復白俄羅斯主要城市奧爾沙,但因計畫多變、執行凌亂,德軍仍透過反覆抽調部隊屢次擊退突入防線的蘇軍,化解其攻勢、維持住防線[12][13][14]

根據1943年11月底英美蘇同盟國領袖舉行的德黑蘭會議,英美盟軍確定將於1944年5月1日於法國開闢第二戰場,蘇聯領導人約瑟夫·史達林認為屆時納粹德國即會崩潰,戰爭將在1944年夏季結束[15],而英美絕不會樂於見到蘇聯佔領東歐,因此能在期間蘇軍能佔領多少土地至關重要,特別是將勢力範圍向西盡可能地推進,使日後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可能對蘇聯發動的入侵戰爭將從更遠處發起、令其力量在到達蘇聯首都前消耗殆盡,這對蘇聯國家安全有舉足輕重的意義[16][15]。1944年4月,蘇聯國防委員會和總參謀部開始研究夏季攻勢的計畫,由於其緊握戰略主動權與已形成有利的力量對比,蘇軍有很大的選擇自由[17],且蘇軍記取戰爭初期的各戰線同時發動戰略攻勢而失敗的教訓,採取透過4到5個方面軍實施順序性的進攻戰役、構築一次強大的打擊的方式,蘇軍最高統帥部於4月15日提出各方案如下:[18][19][20][7][21][15]

  • 一,延續烏克蘭方面的勝利,繼續往南部進攻,進入巴爾幹半島,可逼使德國的軸心國盟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退出戰爭,也能搶在西方盟國進駐前佔領巴爾幹半島大部。不過此舉將使蘇軍主力過度拉伸,半島險峻的地形加之遙遠的距離將使南下部隊與中央分離,側翼將受到德軍的威脅,且蘇軍當時全部的六支戰車軍團都集結於南部,已長期與德軍主力的裝甲部隊交戰,急需整補。最後,如果戰爭正如預期的於1944年夏天結束,屆時蘇聯本土還有大片國土尚處於敵軍控制之下。總體而言,巴爾幹方面總體來說仍屬次要戰線。
  • 二、自烏克蘭發起向西北方的一次大規模突擊,沿科韋利華沙但澤方向穿越波蘭、東普魯士,直至波羅的海,以此將德軍中央集團軍與北方集團軍合圍,然而本案目標過於宏大,特別是在指揮、控制和後勤方面已超過蘇軍的極限,且有利於德軍將裝甲部隊預備隊集中應付,而非蘇軍早先多路同時進攻、使德軍預備隊長途奔襲、疲於應付的成功經驗,且即使蘇軍成功包圍德軍,其軍力仍足以對蘇軍側翼形成威脅,亦能以潛艦繼續控制波羅的海。
  • 三,選擇北方作為夏季攻勢主戰場,迫使芬蘭退出戰爭、重新佔領波羅的海國家,然而在當前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採取此一方案能獲取的回報難與其成本相匹配,當前列寧格勒已解除圍困,芬蘭僅能牽制蘇軍部份力量,其軍隊最多只能構成騷擾,至於波羅的海國家本身價值有限,德軍可能依託當地堅強防禦長期抵抗,且即使最終勝利,其戰略進展也將止於波羅的海沿岸。
  • 四,選擇對中央地區,即中央集團軍作為夏季攻勢的主要打擊目標,後者為德軍仍保持完好建制的少數野戰單位,其位置過於向前突出,易受蘇軍集中兵力多方面打擊,且迄今莫斯科仍處於受自該集團軍控制區機場起飛的轟炸機威脅之下(距離僅470公里)。蘇軍若打擊該集團軍,不僅將收復其本國最後被德軍所佔領的領土,將一路穿過普里皮亞季沼澤北部,直撲東普魯士或波蘭中部,得以在最短的直線距離佈署日後對柏林的進攻,而正佔領俄羅斯西北部的北方集團軍也將被包圍。

蘇軍最高統帥部反覆權衡各案利弊,特別是檢討西方面軍在春冬兩季攻勢的失敗原因,被認為是並非德軍陣地守備堅強,而是蘇軍組織進攻方面的缺失,最終基於轟炸機航程(距莫斯科僅470公里)以及對烏克蘭第1方面軍北翼的威脅、牽制大量蘇軍部隊等理由而採取第四案[22],史達林與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於4月12日決定優先消滅白俄羅斯的德軍部隊[21]

佈署[编辑]

「巴格拉基昂行動」概要圖

4月底,蘇軍總參謀部完成夏季計畫的綱要,其戰役構想是殲滅德國中央集團軍,使德軍防線出現戰略缺口,此項目標因白俄羅斯遍布森林與沼澤——有助德軍潛逃與拖慢自軍的進攻速度、無法透過類似於史達林格勒戰役科爾遜-契爾卡塞攻勢那樣的大型包圍殲滅戰實現,但由於德軍的佈署兵力集中且靠近前線的要塞地帶,使其容易受到炮火的集中打擊和戰術包圍[23]。因此蘇軍戰役計畫制定者認為關鍵是實施同時在多數地帶擊潰德軍,使其無法有序撤退到縱深陣地和維持防線的完整性[23],並大致制定兩個主要目標:一、在7月15日之前抵達北至莫洛傑奇諾、南至斯托爾布齊一線,前進250到300公里;二、8月15日前抵達從陶格夫匹爾斯格羅德諾一線,即51天內需推進500到600公里[24]。5月中旬,總參謀部完成白俄羅斯攻勢方面的詳細規劃,同月20日副參謀長阿列克謝·因諾肯季耶維奇·安東諾夫提交行動綱要至最高統帥部,而史達林給予白俄羅斯戰役「巴格拉季昂」代號,以紀念1812年戰爭期間於博罗金诺战役重傷陣亡、與其同為喬治亞出身的俄國將軍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4]。5月22至23日,最高統帥部對計畫進行全面討論[25],經史達林正式批准後,「巴格拉季昂」於5月31日發往各方面軍[26]。最終各行動、時間、目標制定依序如下:[27]

巴格拉基昂行動期間負責協調南部方面軍群的協調員格奥尔基·朱可夫元帥與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司令員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大將

蘇軍集結四支方面軍投入白俄羅斯方面,將對奧爾沙—明斯克和博布魯伊斯克—明斯克兩條軸線同時達成迅速突破,預計首先將殲滅中央集團軍兩翼部隊、渡過別列津納河[23],7月8日前抵達波洛茨克列佩利以西鲍里索夫別列津諾—博布魯伊斯克—格盧斯克一線[23],7月15日前將抵至達德魯亞莫洛杰奇諾斯托爾布齊日托科維奇一線[23],至8月中預計還將更進一步推至德文斯克維爾紐斯格羅德諾布列斯特盧布林一線[23]。蘇軍戰線北面將發起主攻,包括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英语1st Baltic Front(司令員霍夫漢內斯·巴格拉米揚大將)和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英语3rd Belorussian Front(司令員伊萬·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上將),目標為維捷布斯克一帶的德軍第3裝甲軍團[26]。南部則為次要進攻,有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司令員馬特維·扎哈羅夫上將)和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右翼部隊(司令員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大將),前者主要打擊莫吉廖夫地區的德軍第4軍團,後者則為博布魯伊斯克的德軍第9軍團[26]。在進展順利時,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司令員伊萬·科涅夫元帥)與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左翼部隊將分別發起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勢與盧布林–布列斯特攻勢[29]。由於行動的複雜性,蘇軍總參謀部派遣亞歷山大·華西列夫斯基格奥尔基·朱可夫兩位元帥分別擔任南北兩方面軍群的協調員,與方面軍司令員合作、監督計畫的制定與實施[30]

蘇軍共有166個師投入「巴格拉基昂行動」,其中124個師(包括6個騎兵師)參與初期的進攻,編為13個諸兵種合成軍團、1個戰車軍團、4個航空軍團、7個戰車與機械化軍、4個騎兵軍和數十個獨立旅和獨立團[23],加上後續增援的部隊,其總兵力至233.2萬人(約半數為作戰士兵,佔蘇軍野戰部隊總兵力三分之一),火炮、迫擊炮和火箭炮則約有2.44萬門、4,070輛戰車與自走炮(約佔蘇軍40至50%[31][32],空軍則投入超過6,000架飛機,每支方面軍都有一個直屬航空軍團(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有兩個)提供空中支援,另外還有1000架遠程航空兵俄语Авиация дальнего действия СССР的飛機自南俄基地起飛支援本次攻勢[31]。在初期參與進攻的師中有97個將打擊德軍防線、製造六個突破區域,這些區域蘇軍將集結65%的兵力、63%的火炮和迫擊砲、76%的戰車和突擊炮、73%的飛機,由於兵力高度集中,蘇軍將於突破區域對德軍形成人員將3比1、火炮8比1、戰車與突擊炮10比1、飛機4比1的全面優勢,而這些在戰術上則將轉化為10比1的優勢[31]

欺騙措施[编辑]

基於保密,計畫全案僅五人得知,所有電話與電報皆受嚴格管制、密令皆以手書、各部隊通訊關閉大功率無線電台,僅使用低功率設備,且禁止於前線20至30英哩範圍內使用[33]

德軍:目標錯判與凌亂的防禦策略[编辑]

軍事地理、游擊隊活動與鎮壓行動[编辑]

戰鬥序列[编辑]

戰鬥進程[编辑]

初期攻擊[编辑]

第一階段:戰術突破(6月22日至28日)[编辑]

維捷布斯克-奧爾沙[编辑]

莫吉廖夫[编辑]

博布魯伊斯克[编辑]

第二階段:蘇軍包圍與擊潰德軍主力(6月29日至7月4日)[编辑]

波洛茨克[编辑]

明斯克[编辑]

斯盧茨克-巴拉諾維奇[编辑]

第三階段:追擊(7月5日至7月16日)[编辑]

斯奧萊[编辑]

維爾紐斯[编辑]

比亞維斯托克-奧索維茨[编辑]

盧布林-布列斯特[编辑]

後續行動[编辑]

普斯科夫-奧斯特羅瓦[编辑]

利維夫-桑多梅日[编辑]

華沙[编辑]

結果[编辑]

傷亡損失、軍事與歷史意義[编辑]

蘇聯境內的納粹大屠殺結束[编辑]

間接促成反納粹政變[编辑]

德軍戰俘莫斯科遊行[编辑]

紀念[编辑]

相關條目[编辑]

註解[编辑]

註腳[编辑]

參考書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