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四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埔四期是指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共2654人。[1]

歷史[編輯]

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7批入校。本期入伍生設1、2、3團。1926年3月,入伍生經過術科與學科考核轉為正式軍校學生,並舉行隆重開學典禮。學科分步、炮、工、政治和經理五科,學生人數2654人。1926年5月改編為步兵軍官團一團、二團兩個團。部分駐紮在黃埔島對岸魚珠炮台和深坑一帶,以後又遷到陳家祠,政治科先在沙河營房後搬遷到黃埔島的蝴蝶崗炮台校舍。1926年9月畢業。加上潮洲分校同時畢業的第2期學生,黃埔四期共2654人。1926年10月4日,在廣州郊區瘦狗嶺燕塘軍營訓練場舉行畢業典禮。學生畢業後參加北伐。

黃埔四期中的黨員名錄(不完整):[2]

第一次國共合作大革命期間,黃埔四期共產黨員在東征北伐、在北方開戰反帝反軍閥的國民革命陣亡的有。國共內戰期間,黃埔四期共產黨員死亡的有。[3]

至1935年7月軍銜敘任:

黃埔四期晉任陸(海)軍二級上將軍銜的依次為:

黃埔四期晉任一級上將依次為:

抗日戰爭時期,黃埔四期投日的有:

  • 蘇玉衡(汪偽蘇北綏靖公署少將參謀處長)
  • 廖公劭(汪偽上海特別市警察局督察處少將督察長)
  • 蔣先啟(汪偽國民政府參贊武官公署中將參贊武官)

黃埔四期名單[編輯]

在校時為共產黨

1949年健在的有: 林彪 唐天際 張宗遜 洪水 郭天民 常乾坤 李運昌 曹廣化 郭化若 王世英 李文林 馬載(輕工業部顧問) 周建屏 倪志亮 趙尚志 曾希聖 靖任秋 魏巍 李逸民 吳溉之 郭述申

1949年前犧牲的有:

  • 曾中生 (紅四軍政委)
  • 伍中豪 (紅二十軍軍長)
  • 王全善(廣州起義工人糾察隊大隊長)   
  • 王侃予(工農革命軍第四師政治部主任)  
  • 王展程(紅四軍第二縱隊參謀長)
  • 鄧益(紅二十一軍副軍長)
  • 萬仁(工農革命軍第七師獨立團團長)
  • 鄧公衡(紅軍湘鄂贛邊警衛第二團團長)
  • 丘棣華(閩西紅六團團長)
  • 石仲偉(第三十八集團軍機要室上校主任)
  • 葉鏞(工農革命軍第四師師長)
  • 劉煜祖(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第七十一團代團長)
  • 牛萬金山西新軍教導師參謀長)
  • 劉琦松(紅五軍團團長)
  • 孫大安(魯西農民自衛軍軍事部主任)
  • 呂赤(工農革命軍教導隊大隊長)  
  • 朱實夫(新編騎兵第三師少將副師長)  
  • 李芬(湘贛軍區政治部代主任)
  • 李果(紅七軍獨立團代理政委)  
  • 李斌(紅十一軍第四十七團團長兼參謀長)  
  • 李大德(陝東農民赤衛隊大隊長)   
  • 李亞聲(中共漢口市委學運委員)
  • 李鳴珂(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兼軍委書記)  
  • 李實行(紅五軍第一師師長)
  • 陳耿(閩浙贛軍區武裝部第一科科長)  
  • 陳子傑(中共尉氏縣委委員 新鄭縣保安大隊大隊長)  
  • 陳業熾(瓊崖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常委)  
  • 陳致訓(中共瓊東縣委書記)  
  • 張雲川國務院參事 民盟中央副秘書長)  
  • 張東皖(陝甘工農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司令)  
  • 張亞良(中共鄂東特委軍事委員)  
  • 張鐵珊(湘鄂贛省軍區政治部主任)
  • 張鼎和文學研究社和北方左聯執行委員)  
  • 嚴子漢(中共荊鍾特委書記)  
  • 鄒琦(閩浙贛軍區參謀長)  
  • 何昆(紅十四軍如皋)軍長兼第一師師長)  
  • 何子凡(紅軍團長)  
  • 蘇先駿(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三團團長)
  • 余少傑(中共廣西省特委委員 右江農民第三路軍總指揮)
  • 蕭芳 鄂豫皖紅四軍第十二師副師長兼第三十四團團長
  • 蕭克允 鄂東南紅軍獨立第三師師長
  • 吳風卿(紅三軍第九師政治部主任)
  • 楊超(紅二十軍第一七三團團長)
  • 楊學哲(江西省紅軍第二獨立師政委)
  • 楊松柏(中共許昌中心縣委常委 中共河南省工委巡視員)  
  • 杜永瘦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軍委書記)
  • 湯慕禹 (洪湖紅三軍第八師師長)
  • 季步高 (中共廣東省委候補委員,廣州市委書記)   
  • 羅漢 鄂豫皖邊區紅三軍第九師獨立第一團團長
  • 羅毅 紅三軍團紅八軍第六師第八團政委
  • 林鐸 南昌起義部隊補充團團長兼黨代表
  • 林福田 中共川西特委軍委委員   
  • 鄭倫 紅九軍團司令部參謀處作戰科科長
  • 鄭學影(紅十五軍軍長)
  • 胡悌(洪湖地區紅軍第四路游擊總指揮部總指揮)
  • 胡少海(紅二十一軍軍長)
  • 趙周(紅九軍第二十六師師長)
  • 姚家芳(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五師師長)
  • 凌霄(紅軍潛山獨立師副師長兼參謀長 第一團團長)
  • 資桂林(工農革命軍第四師第三團團長)
  • 黃剛(鄂豫皖紅軍第四軍第十一師第二十九團團長)
  • 黃河清(中共長勝區委書記兼農民赤衛隊大隊長)
  • 饒繪峰 四川紅軍第三路游擊隊前敵委員
  • 徐百川 皖西紅軍獨立第一師師長
  • 郭子明 湘鄂贛軍區參謀長
  • 郭紹平 中共隨縣縣委聯絡部長
  • 桂仲錦 桐柏紅軍第二十五師第一大隊第一中隊中隊長
  • 袁慶 中共長江局軍委特派員
  • 高伯禮 中共自貢中心縣委書記
  • 高建斗 鄂豫皖紅四軍第十師第三十團團長
  • 曹國勛 鄂豫皖紅軍第一軍獨立團團長
  • 舒玉章 紅四方面軍參謀處主任
  • 曾士峨 中央紅軍紅四軍參謀長兼第十一師師長 政委
  • 程讓泉 中共江蘇省委軍委上海外兵工委書記
  • 鄢日新 紅一方面軍第三十五軍參謀長
  • 譚衷 湖南赤色游擊總隊隊長 
  • 譚慶南 工農革命軍獨立第三師參謀長
  • 譚秋吟 洪湖紅八師參謀處長
  • 繆芸人 工農革命軍第四師第十團黨代表
  • 李英(於都暴動總指揮部副總指揮)  
  • 陳紹舜(中共贛東北省委軍委秘書長)  
  • 陳毅安(紅三軍團紅八軍第一縱隊縱隊長)  
  • 吳薌生(中共武進縣委常委兼軍委書記)  
  • 周為邦(中共鄂東特委軍委書記 鄂東遊擊隊司令)  
  • 林野(中央紅軍第二步兵學校校長)  
  • 黃彩德(贛西南蘇維埃政府東路辦事處主任)
  • 李鍔(紅軍第十六師參謀長)  
  • 李天柱(湘贛省委軍委書記兼湘贛軍區副總指揮)
  • 郭炳 鄂豫皖蘇區紅軍第十二師參謀長
  • 黃讓三 工農革命軍閩粵邊游擊隊總指揮
  • 於以振(中共上海南市區委書記)  
  • 王寅生(中共魯西北特委書記)  
  • 王榮甲(漢川工農紅軍獨立第一師政委)  
  • 文廷梁(紅三軍第八團團長)
  • 方強(新四軍鹽東行署主任 鹽東縣縣長)
  • 劉志丹 (紅二十八軍軍長)
  • 劉炎(中共蘇中區委書記兼蘇中軍區政委)
  • 劉力勞(中共上海市兵委書記)
  • 白鑫(中共中央軍事部秘書處秘書)
  • 劉清和(紅軍渭北游擊大隊代司令員)
  • 李成林(朝鮮咸鏡南道人,中共勃利縣委書記)    
  • 李鳴歧(中共河南省委委員)  
  • 李明銓(湖北省房縣蘇維埃政府主席兼縣獨立團團長)   
  • 李德芳(中共黃梅縣委委員 農民自衛軍副指揮)  
  • 陳永芹(中共瓊崖特委委員 瓊崖工農討逆軍前敵總司令)  
  • 陳修齊(紅二十二軍的團政委)  
  • 張有餘(鄂豫皖紅軍第三十四師第二團團長)  
  • 張俊之(湖廣赤衛隊總指揮)
  • 蘇士傑(陝甘寧紅軍游擊第四支隊直屬隊長)  
  • 陸更夫(中共廣東省委書記)  
  • 蕭韶(中共閩贛省委委員兼宣傳部長)  
  • 蕭以佐(贛南紅十二軍政治部主任)  
  • 汪毅夫(湘鄂西紅三軍組織部長)
  • 楊若濤(共產黨 國民革命軍團長) 
  • 金孚光(紅十五軍第一團團長兼政委)
  • 胡成傑胡陳杰,紅三軍第九師參謀長)  
  • 胡楚父(紅八軍第二十四師政委)  
  • 鍾俊淵(工農革命軍第四師師委委員)
  • 趙化龍(魯西縣委代理書記) 
  • 夏尺冰(湘東特委書記) 
  • 唐赤英(紅三軍參謀長)
  • 崔達泉(紅軍鄂北總隊總隊長)
  • 龔培元(第二十四師教導總隊副總隊長)
  • 傅傑(第二十軍軍官教導團第一總隊總隊長)
  • 謝鑫(謝白浪,新四軍第七師代理參謀長)
  • 裘古懷(中共浙西省委特派員 浙江省團省委書記)  
  • 藍澤情(江西工農紅軍第十九縱隊縱隊長)
  • 熊敦(中共四川省委軍委委員)
  • 霍步青(福建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
  • 霍栗如(中共彭水縣委書記兼軍委書記)
  • 霍錕鏞(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長)
  • 魏亮生 (中共鄂西特委委員兼秘書)
  • 袁國平 (新四軍政治部主任兼中共中央東南局委員、宣傳部長、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常委)
  • 段德昌 (紅三軍第九師師長)


國民黨

張靈甫李彌胡璉葛先才高魁元潘裕昆謝晉元闕漢騫文強劉玉章賴傳湘邱維達 潘朔端 羅列 彭士量 羅恕人 周慶祥 林偉儔 沈向奎 柳元麟 趙惠謨 趙錫田 柯遠芬 嚴明 唐生明 高吉人 高魁元 蔣堅忍 廖運升 滕傑 闕漢騫 曹天戈 葛先才 馬策 周偉龍 楊錦昱 曹振鐸

注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楊奎松:「一九二七年南京國民黨「清黨」運動研究」,《歷史研究》2005年第6期
  2. ^ 曾慶榴:《共產黨人與黃埔軍校》,廣州出版社,2004年版。
  3. ^ 劉育鋼:「關於黃埔軍校一期中共黨員學生的若干問題考辨」,《中共黨史研究》,2008年第3期,第121-1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