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徐之垣,字維翰,號心韋,浙江寧波府鄞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書畫家、詞人[1]

生平[編輯]

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登進士。授永豐縣知縣,每巡行阡陌,老幼多邀其入室,輒為述古孝悌事,以勸勉之。會入覲,調繁吉水縣,永豐民詣巡按請留任,巡按諭已奉旨,不可留。豐民私相議,縣令赴吉必由府,當邀之。之垣抵信州,吉陽吏胥方具輿蓋迎之,豐民肩其輿,奪其蓋,擁歸邑。之垣不能禁,以狀白大吏,次日藩司遣人慰諭,命送徐令之任,豐民閉城大譟,為罷市。藩司復遣通判盧某召之垣至郡議之,豐民數千偕行至寓所,環坐以守。藩司見衆志堅,為移文巡按,托其上請。豐民謂必可得,稍稍引歸。而巡按方以病在告,郡守命之垣速微服至吉,無使豐民知。之垣既抵新任,豐民聞之,悵然如失父母。信州故有宋趙忠定公一杯亭,民為新其亭,易名「攀雲」,並祀焉。吉陽為鄒忠介公故里,之垣至,忠介方沒,力營其身後事,且為立祠,其治吉如治豐。久之,丁內艱歸,服闋,崇禎年間,補任福建松谿縣縣令[2]。曾任湖廣提學御史[3],取授御史,時中官張彝憲監戶工二部,外吏入覲者皆匍匐上謁,之垣獨不往。侍郎陳子壯以爭宗室改官事下獄,之垣疏救之。留中不下,遂請病歸。起補原官,出按湖廣,首輔溫體仁以其嘗疏侵之,奏其人善病,不任封疆。仍移病去。體仁歸,召對平台稱旨,命按江北。改督學,至廬州,會賊破城,僅免。任滿復告歸。官至太僕寺少卿。明朝亡後,削髪為頭陀,居光溪別業,所謂「在澗樓」者,在山林隱居,終身不入城。自以不死廬州之難,復目睹變革,深用悔恨,嘗題其柱曰:「早已覺來都是夢,譬如死去未曾埋。」君子悲之[4]。擅長書法、繪畫。

代表著作[編輯]

  • 《在澗樓集》

參考資料[編輯]

  1. ^ 松溪县志 一、县衙署. 福建省情資料庫. [2014-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中文(中國大陸)). 
  2. ^ 明词综. 增補(之三). [2014年7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7月15日) (中文(中國大陸)). 
  3. ^ 丁紹儀. 《听秋声馆词话》 卷九. : 107 [2014年7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11月14日). 
  4. ^ 高斗樞撰墓志銘
官銜
前任:
顧其國
明朝吉水縣知縣
天啓七年任
繼任:
洪啓遵
署縣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