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名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姚名達
達人
性別
出生姚俠生
(1905-03-16)1905年3月16日
 大清江西省興國縣竹壩村
逝世1942年7月7日(1942歲—07—07)(37歲)
 中國江西省新淦縣石口村
墓地 中國江西省南昌市
江西師範大學青山湖校區顯微亭
國籍 中華民國
別名(姚)顯微
母校清華國學研究院
職業教授
機構暨南大學國立中正大學
知名於「中國現代目錄學之父」
抗戰捐軀教授第一人」
研究領域目錄學史學史
知名作品《中國目錄學史》
配偶黃心勉
1920年結婚—1935年結束)

巴怡南
1938年結婚—1942年結束)

姚名達(1905年3月16日—1942年7月7日),字達人,後改名顯微(廢),江西興國人,中華民國歷史學家目錄學家。在清華國學研究院就讀時,受業於梁啓超,立志研究中國史學史。後來先後在上海暨南大學江西國立中正大學任教,致力於史學史研究,在目錄學領域則有「中國現代目錄學之父」之稱。在上海期間,受一·二八事變影響,從書齋走向社會運動,與妻子黃心勉共同創辦女子書店和《女子月刊》,熱心於婦女運動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浙贛會戰爆發後,組織國立中正大學戰地服務團,奔赴前線,在新淦縣石口村遇日軍,與學生吳昌達一同被日軍所殺。

生平[編輯]

光緒三十一年二月十一(1905年3月16日),出生於江西省興國縣城南竹壩村,父親姚舜生,母親徐才琳。乳名俠生,6歲開始識字後更名姚名達。1920年,按照舊式婚制與同縣黃心勉結婚,隨後轉至贛州第四中學校念書。[1]

1924年,父親賣掉家中田地,供姚名達進入上海南洋公學求學。1925年,姚名達考入位於北京清華國學研究院,很快就在梁啓超的影響下,立志研究中國史學史。1926年,以《邵念魯年譜》和《章實齋之史學》為論文,獲准畢業,隨後申請留院繼續研究。1928年,從國學院畢業,繼續留院,研究中國史學史並為梁啓超整理史籍。[1]

1929年,梁啓超病逝後,姚名達舉家南下上海,任職於商務印書館。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商務印書館印刷總廠及姚名達住所都毀於日軍炮火,大量書稿和參考資料全部毀去。在不久後與胡適的通信中,姚名達表達了自己的思想轉變,從「紙上工夫」轉向「政治和社會運動」。同年,先與妻子黃心勉共同開辦女子書店,後從商務印書館辭職,受聘於暨南大學。1933年,創辦《女子月刊》。1935年,黃心勉病逝。[1]

1937年,因淞滬會戰,姚名達攜母親、女兒和未婚妻巴怡南返回江西老家。1940年,國立中正大學於江西省戰時省會泰和縣成立,姚名達應校長胡先驌聘請,任教於文史系,後改任研究部研究教授[1]這一時期,姚名達棄改名為顯微,取自《中庸》。儘管廢姓,但習慣上仍冠姚姓而稱之。[2]

1942年,浙贛會戰爆發後,國立中正大學組織師生組成戰地服務團,校長胡先驌任名譽團長,姚顯微任團長。戰地服務團的工作包括調查戰地軍情、民情,開展宣傳演出,免費看病配藥,為士兵代寫書信,等等。7月7日,戰地服務團在侵華日軍進攻中走散,姚顯微等一隊10人在新淦縣石口村過夜,被日軍包圍。姚顯微和學生團員吳昌達為掩護他人撤退,與日軍衝突並遭到日軍殺害。[3]後在中正大學為兩人舉行了公祭、公葬和追悼大會[4]

紀念[編輯]

1987年,姚名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1990年,江西師範大學(前身即中正大學)50周年校慶,在校園內修築「顯微」作為紀念。[5]1995年,姚名達遺骸骨灰從泰和縣杏嶺(中正大學舊址)遷葬至江西師大顯微亭。[6]:142-1442002年,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正大學校友會名譽會長雷潔瓊為姚名達題辭「抗戰捐軀教授第一人」。[4]2014年,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公佈,姚顯微(姚名達)名列其中。[7]

貢獻[編輯]

目錄學[編輯]

清末民初,在乾嘉學派餘緒和西學東漸兩方面的影響下,中國目錄學蓬勃發展,並呈現從傳統向現代過渡的態勢。在此背景下,姚名達撰寫《目錄學》(1933)、《中國目錄學史》(1938)、《中國目錄學年表》(1940)三部著作,批判性地繼承中國古典目錄學和吸收西方現代目錄學,初步建立起中國現代目錄學的學科理論、知識框架、學術體系,因而有「中國現代目錄學之父」[8]的讚譽。[9][10]

史學史[編輯]

姚名達在梁啓超影響下,終身致力於研究中國史學史。他首先從章學誠入手,研究其史學思想和學術淵源。然後沿着浙東史學流派的源流上溯,為程頤劉宗周黃宗羲邵廷采章學誠等史學家編撰年譜。姚名達制訂的史學史研究計劃的最終目的是撰成《中國史學史》,史家研究和目錄學只是其中的組成部分。該計劃因姚名達不幸早逝而夭折,現只留下姚名達在暨南大學教書時使用的《中國史學史講義》,且僅有史理學史官制度兩部分。[4][10]

婦女運動[編輯]

梁啓超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鼓吹女性平等接受教育、不纏足、不早婚。受其影響,姚名達也十分同情婦女,關心婦女運動。[11]1929年,他就準備撰寫《婦女中國史》;在一·二八事變後,進一步轉向社會運動實踐。[4]當時,《婦女雜誌》因商務印書館在一·二八事變中遭受破壞而被迫停刊,姚名達和黃心勉就計劃辦一份刊物供女性閱讀。1932年9月,姚名達和黃心勉先創辦了女子書店,作為出版社,出版《女子文庫》系列叢書。女子書店為文化事業而非商業性質,贏利用來支持女子圖書館、女子函授學校、女子獎學金等社會事業。1933年3月,兩人又以女子書店為發行依託,創辦《女子月刊》,指導女性生活和婦女運動,編輯和作者也多以女性為主。《女子月刊》直到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才被迫停刊。[12][13]:141,143,165,185

家庭[編輯]

第一任妻子黃心勉(1903年—1935年),江西興國人,曾參與創辦女子書店與《女子月刊》,因肺病早逝。兩人生女兒姚孟恕、姚仲智、姚勖和、姚紀磁,另有一子一女早夭,黃心勉去世時亦有身孕。第二任妻子巴怡南(1916年—1971年),江蘇泰興人,曾在國立中正大學-國立南昌大學-江西師範學院文史系擔任助教講師,在文化大革命中下放農村,因肺癌去世。兩人生兒子姚果源和女兒姚大因。[14][6]:370-373,382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姚名达年谱简编. 姚名达文存.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2: 488-506. ISBN 978-7-214-08464-4. 
  2. ^ 徐柏榮. 抗战烈士姚名达教授. 穿过历史的烟云 纪念江西师范大学建校六十周年. 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0: 31-37. ISBN 7-81075-159-X. 
  3. ^ 鍾學艷. 抗战时期的姚名达与战地服务团. 史學月刊. 2012, (05): 134-136. 
  4. ^ 4.0 4.1 4.2 4.3 羅艷春. 导论. 姚名达文存.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2: 1-62. ISBN 978-7-214-08464-4. 
  5. ^ 江西师范大学校庆50周年举行显微亭揭幕式. 江西日報 (南昌). 1990-11-10. 
  6. ^ 6.0 6.1 中正大學校友會海峽兩岸校友聯合組 (編). 浩气壮山河 原国立中正大学抗日战地服务团纪实 下. 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0. ISBN 7-5493-0106-9. 
  7. ^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4-09-01 [2019-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3). 
  8. ^ 柯平. 论当代中国目录学的理论建设. 四川圖書館學報. 1991, (1): 10-14. 
  9. ^ 嚴佐之. 前言. 中国目录学史. 姚名達.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1-21. ISBN 7-5325-3909-1. 
  10. ^ 10.0 10.1 王河. 姚名达的治学道路和在近代学术史上的贡献. 江西社會科學. 2005, (07): 235-242. 
  11. ^ 姚名達. 中国妇女运动与梁任公先生. 姚名达文存.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2: 284-307 [1934]. ISBN 978-7-214-08464-4. 
  12. ^ 徐柏容. 姚名达与女子书店、《女子月刊》. 中國編輯. 2005, (04): 83-87. 
  13. ^ 李曉紅. 女性的声音: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 上海: 學林出版社. 2008. ISBN 978-7-80730-686-3. 
  14. ^ 姚名達. 黄心勉女士传. 姚名达文存.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2: 319-338 [1935]. ISBN 978-7-214-08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