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Stephen Hawking
史蒂芬·霍金
史蒂芬·霍金在美國太空總署,攝於1980年代
出生Stephen William Hawking
(1942-01-08) 1942年1月8日82歲)
 英國牛津
國籍 英國
母校牛津大學大學學院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
知名於霍金輻射
彭羅斯-霍金定理
時間簡史
配偶珍·懷爾德(m. 1965–1991)
伊萊恩·梅森(m. 1995–2006)
兒女羅伯特 (b. 1967-)
露西英語Lucy Hawking (b. 1970-)
帝摩斯 (b. 1979-)
獎項哲學博士(1966年)[2]
亞當斯獎英語Adams Prize(1966年)
皇家學會院士(1974年)[3]
愛丁頓獎章(1975年)
海內曼獎英語Dannie Heineman Prize for Mathematical Physics(1976年)
休斯獎章(1976年)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1978年)
大英帝國勳章(1982年)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1985年)
狄拉克獎(1987年)
沃爾夫獎(1988年)
名譽勛位(1989年)
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獎(1989年)
利林菲爾德獎英語Lilienfeld Prize(1999年)
阿爾伯特獎英語Albert Medal (Royal Society of Arts)(1999年)
科普利獎章(2006年)
總統自由勳章(2009年)
基礎物理學獎英語Fundamental Physics Prize(2012年)
皇家文藝學會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廣義相對論
量子引力
天體物理學
理論物理學
應用數學
機構劍橋大學
加州理工學院
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
論文Properties of Expanding Universes(1965)
博士導師丹尼斯·夏瑪英語Dennis William Sciama[4]
博士生布魯斯·艾倫英語Bruce Allen (physicist)[5][4]
拉斐爾·布索英語Raphael Bousso[6][4]
費伊·多克英語Fay Dowker[7][4]
波納·卡爾英語Bernard Carr[8][4]
加里·吉本斯英語Gary Gibbons[9][4]
唐·佩吉英語Don Page (physicist)[10][4]
雷蒙·拉夫勒蒙英語Raymond Laflamme[11][4]
托馬斯·赫托格荷蘭語Thomas Hertog[12][4]
馬爾科姆·佩里英語Malcolm Perry (physicist)[13][4]
簽名

史蒂芬·威廉·霍金 CH CBE FRS FRSA(英語:Stephen William Hawking 聆聽i/ˈstvən ˈhɔːkɪŋ/,1942年1月8日[14]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作家,劍橋大學理論宇宙學中心研究部主任[15][16]。霍金與羅傑·彭羅斯提出了廣義相對論下的重力奇點定理,並在理論上預言黑洞能產生輻射,這種輻射現在常被稱為霍金輻射。此外,霍金是第一個提出能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宇宙論的人,還支持量子力學中多世界詮釋[17][18][19][20][21][22][23][24][25][26]

霍金是皇家文藝學會的榮譽學士和教皇科學院英語Pontifical Academy of Sciences終身成員,還獲得過美國最高的平民榮譽總統自由勳章。霍金分別於1979年和2009年兩次榮獲劍橋大學盧卡斯爾教授職位,甚至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27]

霍金十分關心科普事業,他出版的《時間簡史》在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排行榜排行榜首長達237周,創造了新紀錄。

霍金身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這種病使他幾乎全身癱瘓,只能通過發音裝置英語Speech-generating device與旁人交流。他結過兩次婚,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早年生活[編輯]

霍金於1942年1月8日出生[1],父親名為弗蘭克·霍金(Frank Hawking),母親名為伊澤貝爾·霍金(Isobel Hawking[28][29]。霍金出生時,他們家的財務狀況欠佳,不過弗蘭克和伊澤貝爾兩人都就讀於牛津大學,其中弗蘭克學的是醫學,而伊澤貝爾學的是哲學、政治學及經濟學[29]。二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不久在一個醫學研究所相遇,伊澤貝爾當時是一名護士,而弗蘭克正在進行醫學研究[29][30]。二人住在倫敦以北的海格特,不過由於伊澤貝爾臨產時倫敦正遭受轟炸,為保證安全她還是去了牛津生產[31]。霍金有兩個妹妹,分別名為菲利帕(Philippa)和瑪麗(Mary),他的父母還收養了一個弟弟,名為愛德華(Edward[32]。霍金第一次上學是在拜倫學校(Byron House School),這期間他的閱讀不是很好,而他後來將其歸咎於該校所採用的所謂「先進方法」[33]

1950年,霍金父親出任英國國家醫學研究所英語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寄生蟲學部門的主任,霍金也隨他遷往赫特福德郡聖奧爾本斯[33][34]。八歲時,霍金曾在聖奧爾本斯女子學校英語St Albans High School for Girls讀過幾個月書,那時男孩子是可以去此類機構的[35][36]。在聖奧爾本斯期間,霍金一家給人以高智商卻有些古怪的感覺[33][37],吃飯時家人常常各自手捧本書安靜地邊讀邊吃[33]。霍金一家生活簡樸,住在雜亂失修的房子裏,開的車只是一輛改裝過的倫敦出租車[38][39]。霍金父親常常出差去非洲[40],有一次他出差時家裏其他人去馬略卡島待了四個月,拜訪了霍金母親的朋友貝麗爾和她的丈夫,詩人羅伯特·格雷夫斯[35]

回到英格蘭後,霍金去拉德萊特學校(Radlett School)上了一年學[36],1952年9月之後,霍金又轉到英語:圣奥尔本斯学校 (赫特福德郡)羅馬化:St Albans School (Hertfordshire)直譯:聖奧爾本斯學校上學[41]。霍金家很重視教育[33],霍金13歲時霍金父親希望霍金轉到有名的西敏公學,但霍金在入學考試那天不幸染病,而且霍金一家也必須靠獎學金才能負擔霍金的學費,於是霍金還是留在了聖奧爾本斯學校[42][43],好在霍金有一群好友,他們常在一起下棋、造煙花以及飛機和船的模型[44],還常討論與基督教第六感有關的話題[45]。1958年,霍金和夥伴們在數學教師迪克倫·泰赫塔英語Dikran Tahta的幫助下用鬧鐘零件、報廢的電話總機和其他回收來的零件組裝了一台計算器[46][47]。霍金在學校有個外號「愛因斯坦」,然而他起初在學術上並不成功[48],不過隨着時間推移,霍金在理科上漸顯天資,並受泰赫塔鼓舞準備在大學學習數學專業[49][50][51]。對此霍金父親覺得數學專業合適的工作很少,建議他學醫[52],想要霍金去他的母校牛津大學大學學院。由於在那所學校沒有條件讀數學,霍金選擇了物理和化學。霍金的校長建議他晚一年上大學,不過霍金還是於1959年3月參加了考試並隨後拿着獎學金去了牛津大學[53][54]

大學[編輯]

1959年10月,17歲的霍金開始在牛津大學上學[55]。起初的18個月間,霍金感到無聊、孤獨,因為他比大部分學生年紀都小,而且他還認為學業「荒謬地簡單」[56][57]。他的物理導師羅伯特·里伯曼(Robert Berman)之後回憶稱:「他只需知道要做什麼,就能在不看別人怎麼做的情況下做到。」[58]不過,霍金二、三年級時情況發生了變化,據里伯曼回憶,霍金努力試圖「融入男生圈子」,他變成了個活躍、詼諧而受歡迎的大學生,喜歡古典音樂和科幻[55]。大學期間,霍金還加入了校划艇俱樂部,並在其中一個賽艇隊任舵手英語Coxswain (rowing)[59][60]。霍金的賽艇教練稱霍金培養出了不怕死的精神,常挑戰危險的賽道,有時甚至損壞了賽艇[59][61]。學業方面,霍金估計他在大學三年間學習的時間加起來大概有1000個小時,這些難以留下深刻印象的學習習慣讓他的期末考試頗顯挑戰,因而他決定只回答理論物理有關的問題而規避那些需要事實性知識的問題。這樣一來,他便必須要有一等榮譽學位英語British undergraduate degree classification才能到劍橋大學宇宙學專業當研究生。[62][63]為此,霍金處在焦慮之中,考試前夜失眠。霍金的考試結果處在一等和二等榮譽學位之間,於是霍金必須參加口試[63][64]。霍金的口試要求是描述他的未來計劃,他很擔心自己會被以為是個懶惰而執拗的學生,所以直接回答道:「假如你給我一等,我就會去劍橋,如果我拿到的是二等,我就會留在牛津,所以我希望你們給我一等。」[63][65]結果出乎預料地好:據里伯曼描述,考官們「足以意識到和他們說話的這個人比他們大部分人都聰明」[63]。霍金拿到了一等榮譽學位,和朋友去了伊朗旅遊,之後,1962年10月他開始在劍橋大學三一學堂讀研究生。

霍金攻讀博士的第一年過得很辛苦,他很失望自己被分配給丹尼斯·W·夏默英語Dennis W. Sciama主管而非弗雷德·霍伊爾[66][67],還發現自己的數學知識不足以對付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68]。他的身體情況也不甚樂觀,他在牛津的最後一年間身子已經越來越不聽使喚,他在樓梯上摔過一次,划船也有困難[69][70]。研究生之後,情況更加糟糕,他說話已有些模糊英語Dysarthria。一次,他回家過聖誕節時,家裏人看出了異常,便開始對他進行醫學調查[71][72]。21歲時,霍金被確診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醫生預計他只能活兩年[73][74]。這之後,霍金深陷沮喪,儘管醫生建議他繼續學業,霍金還是覺得那已經沒有意義了[75]。不過與此同時,他與確診前認識的朋友的姊妹珍·懷爾德(Jane Wilde)的關係也日漸緊密,兩人最終於1964年10月訂婚[76],後來霍金回憶稱訂婚「給了他生活的目的」[77]。儘管之後霍金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他已難以獨自行走,言語也大多語無倫次——他還是充滿熱情地重新開始了工作[78]。1964年6月的一個講座中,霍金公開挑戰弗雷德·霍伊爾和他的學生賈揚·納利卡英語Jayant Narlikar所完成的一項工作,讓人覺得他聰明透頂卻莽撞無禮[79][80]

霍金讀研究生的時候,物理學界正在進行着關於宇宙的起源的爭論,爭論雙方分別是佔主流的大爆炸理論穩態理論[81]羅傑·彭羅斯關於黑洞中心的時空奇點定理啟發了霍金,他將其推廣到了整個宇宙,並於1965年發表了相關論文[82]。這一時期,霍金還獲得了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的一份研究助學金,並於1965年7月14日與珍完婚[83]。1966年3月霍金獲得了博士學位,同年他憑藉文章《奇點和時空幾何》與彭羅斯共享了當年的亞當斯獎英語Adams Prize[84][85]

職業生涯與晚年生活[編輯]

1966年-1975年[編輯]

婚後的頭幾年裏霍金和珍一片火熱。珍在倫敦呆了幾個星期,取得了她的學位,兩人還多次前往美國參加學術會議等。不過,他們很難找到在霍金步行前往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學系範圍內的住處。之後,珍開始搞她的博士研究。1967年5月,兩人的第一個兒子羅伯特誕生。[86][87]工作上,霍金與彭羅斯合作推廣了他此前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的奇點定理的概念,這個理論不僅指出奇點存在,甚至還認為宇宙最早就是一個奇點,他們倆合作撰寫的文章在1968年引力研究基金會英語Gravity Research Foundation所舉辦的比賽中拿到了亞軍[88][89]。1970年兩人更發表論文指出如果宇宙遵循廣義相對論並符合亞歷山大·弗里德曼所提出的物理宇宙學模型的話,那麼宇宙必定誕生於一個奇點[90][91][92]

1960年代,霍金的身體質量繼續下降,他開始拄拐並停止定期演講[93]。他漸漸失去寫字的能力,不過他找到了視覺替代方法,例如根據幾何圖形來看方程[94][95],物理學家維爾納·伊斯雷爾英語Werner Israel將其比作莫扎特在腦中創作交響樂[96][97]。然而,霍金極度自立,討厭接受幫助或因殘疾而受照顧,他更希望別人認為他「首先是個科學家,其次是個受歡迎的科學作家,還有,在各方面都很重要的,一個有着與旁人無異的欲望、驅動、夢想和雄心的普通人」[98]。1960年代末,霍金聽了很久勸之後終於坐上了輪椅[99] ,但很快就因他駕駛輪椅的方式而聲名狼藉[100]。大體而言,他是個幽默詼諧且受歡迎的同事,但也因他的疾病以及莽撞和高智商而和一部分人有點疏遠[101]。1969年,他接受了特別創立的「科學榮譽助學金」而留在了凱斯學院。[102]

1970年,霍金提出了黑洞熱力學第二定律,即黑洞的事件視界永不會減小[103],不久之後,他又添一女露西英語Lucy Hawking[104]。最終,在詹姆斯·M·巴丁布蘭登·卡特的幫助下,霍金根據熱力學發展出了黑洞熱力學四定律[105]。但是,約翰·惠勒的一名學生雅各布·貝肯斯坦在這方面研究地更深入且基本正確,他的結果能很好地直接反映出熱力學原理,這讓霍金很不悅[106][107]。儘管如此,1970年代早期霍金和卡特、維爾納·伊斯雷爾和大衛·C·羅賓遜幾人的研究成果還是非常符合貝肯斯坦提出的無毛定理,該定理指出不管黑洞是由什麼生成的,它都只由質量電荷角動量唯一確定[108][109]。1971年1月,霍金的文章《黑洞》贏得了引力研究基金會獎[110]。1973年,霍金的第一本書,與喬治·埃利斯英語George F. R. Ellis合著的《時空的大標準佈局英語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Space-Time》出版[111]

1973年起,霍金開始轉向研究量子引力量子力學[112][111],這一轉向很大程度上緣自他的莫斯科之旅以及和雅可夫·澤爾多維奇和阿列克謝·斯塔羅賓斯基的交流,這兩位科學家的研究指出,根據不確定性原理,旋轉的黑洞會放出粒子[113]。然而,令霍金煩惱的是,經過反覆計算,他還是發現一些研究結果與自己提出的黑洞不會變小的第二條定律相悖[114],然而符合澤爾多維奇關於黑洞的熵的推論[115][113]。霍金1974年以後陸續發表的一些結果指出,黑洞直到耗盡能量並蒸發前一直會發出輻射,這種輻射現在被稱為霍金輻射[116][117][118]。起初,霍金輻射的概念產生了很大爭議,不過隨着霍金在1970年代的一系列深入研究公佈,這個發現已被廣泛接受並被視為理論物理學上的重大突破[119][120][121]。霍金輻射的概念公佈之後不久,1974年3月,皇家學會吸納了霍金,讓他成為該學會最年輕的會員之一[122][123]

霍金很少談到他的疾病和身體不便[124]。霍金的疾病讓家庭的負擔都壓到了他的妻子肩上,他自己則更專心於物理學研究[125]。1974年,霍金作為傑出學者訪問了加州理工學院,珍提議讓一個研究生或者博士後一同來幫忙照顧他們,霍金接受了此提議,於是波納·卡爾英語Bernard Carr隨霍金一家一同前往加利福尼亞,成為少數幾個有此類機會的學生之一[126][127]。總體而言,霍金一家在帕薩迪納度過了愉快而刺激的一年[128],霍金與系裏的朋友基普·索恩一同工作,並和他打賭暗星天鵝座X-1是不是個黑洞,霍金賭它不是。後來霍金解釋稱這個賭是個「保險措施」,因為他其實希望這個星體真的是個黑洞[129]。1990年霍金承認他輸了,不過這不是他輸的最後一個賭——這場賭之後他還輸了一些和索恩及其他人打的賭[130]。離開加利福尼亞之後,霍金仍和加州理工學院保持着密切聯繫,幾乎每年都要在那裏呆上一個月[131]

1975年-1990年[編輯]

1975年霍金回到了劍橋,找了個新住處,還換了個大學講師英語Reader (academic rank)的工作。他在加州理工學院結識的好友,研究生唐·佩吉英語Don Page (physicist)搬去住進了霍金家作為助理。在佩吉的幫助下,珍的負擔減輕了許多,使得她可以重拾研究工作,還喜歡上了歌唱。[132]1970年代中後期,公眾對於黑洞的興趣逐漸增長,越來越多的物理學家開始研究黑洞,霍金也因此經常接受紙媒和電視的採訪[133][134],並獲得了許多學術榮譽[135]。1975年,霍金獲得了愛丁頓獎章庇護十一世金獎英語Pontifical Academy of Sciences。1976年,他獲得了丹尼·海內曼獎英語Dannie Heineman Prize for Mathematical Physics麥斯威爾獎英語Maxwell Prize休斯獎章[136][137]。1977年,霍金獲得了萬有引力方面的教授職位[138]。1978年,他獲得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和牛津大學榮譽博士[139][135]

但是,霍金的表達能力仍在惡化,1970年代末時只有他的家人和幾個最親密的朋友才能懂他的話。為了讓霍金能與其他人交流,聽得懂霍金的話的人會將其翻譯成旁人能理解的語言。[140]霍金和他的妻子在誰應該出錢造一個斜坡讓霍金能進入工作地的問題上與劍橋大學產生了爭論,受此刺激,兩人開始在劍橋校園內爭取改善通道、援助殘疾人[141][142]以及給學生提供更合適的住房[143]。由此,霍金對自己在殘疾人維權運動里的身份有些矛盾:一方面他想要幫助殘疾人,另一方面他又極力排斥自己的疾病和這些疾病帶來的挑戰[144]。這種矛盾心理進而導致他違背了一些諾言,遭到了批評[145]。1979年4月,霍金的第三個孩子帝摩斯誕生[135]。同年秋天, 霍金被劍橋大學授予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135][146]

霍金的盧卡斯數學教授就職演講的主題為《理論物理終點在即?》,他認為Lua錯誤:bad argument #1 to 'gsub' (string expected, got nil)。是解決許多物理學正在研究的主要問題的前沿理論[147],與此同時霍金突然遇到了健康問題,使得他極不情願地必須接受家庭護理服務[148]。他還轉變了研究物理的方式,變得更加靠直覺和推測而更少依賴數學證明,他對基普·索恩說:「比起嚴謹證明我更願意正確就好。」[149]1981年他提出黑洞蒸發時它所攜帶的信息無法挽回,這個信息悖論英語Black hole information paradox違反了量子力學的基本原則,在之後的幾年裏產生了大量爭論,其中包括霍金和倫納德·薩斯坎德傑拉德·特·胡夫特兩人的「黑洞戰爭」。[150][151]

1977年12月,珍在教堂唱詩班遇到了鳳琴演奏家喬納森·赫利爾·瓊斯(Jonathan Hellyer Jones)。此後,瓊斯與霍金一家越走越近,1980年代中期他終於與珍擦出愛情火花[138][152][153]。據珍的描述,霍金接受了這一情況,稱:「他不會如此反對,我還愛着他。」[138][154][155]珍和瓊斯決定不拆散家庭,他們很長一段時間都保持着柏拉圖式的愛情[156]

1981年10月霍金到莫斯科參加了一場學術會議,之後,1982年夏霍金和加里·吉本斯英語Gary Gibbons在劍橋大學組織了一個持續三周的討論會討論極早期的宇宙,討論內容主要圍繞着宇宙暴脹理論[157][158][159],該理論由阿蘭·古斯提出並由安德烈·林德將其發展[160]。同時,霍金又在宇宙起源方面開始了新的量子理論研究。1981年在梵蒂岡舉行的一場會議上,霍金髮布了一些成果,認為宇宙沒有邊界,既無起點又無終點[161][162]。隨後,他與詹姆斯·哈妥合作在這方面繼續深入研究,1983年,兩人發佈了一個模型,名為哈妥-霍金態英語Hartle–Hawking state。該模型認為在普朗克時期之前,宇宙在時空上並無邊界;在大爆炸之前,時間並不存在,因而宇宙起點這一概念毫無意義[163]。宇宙誕生之時好比北極點,沒有比北極點更靠北的地方,但北極點本身並無邊界,只是個所有經線交匯而止的地方[164][165]。宇宙無邊界理論似乎暗示着上帝存在,但霍金解釋稱:「假如宇宙沒有邊界卻又是獨立的……那麼上帝根本沒有選擇宇宙如何開始的自由。」[166]

然而,霍金又沒有完全否定造物主存在,在《時間簡史》中他問道:「統一理論真的如此可信,能自行存在嗎?」[167]霍金在早期作品中提及上帝時常常使用隱喻,他在《時間簡史》中寫道:「如果我們發現了最徹底的理論,那將是人類理性的最終勝利——若是這樣我們就該知道上帝的想法了。」[168]同時,他認為上帝之存在對於解釋宇宙的起源毫無必要,並隨後與尼爾·圖羅克英語Neil Turok進行了交流,又覺得這在開宇宙的情況下也適用[169]

之後的一段時間,霍金在時間箭頭方面繼續研究,於1985年發表論文認為如果宇宙無邊界理論是正確的,那麼宇宙會停止膨脹並最終坍塌,時間也會倒轉[170],不過唐·佩吉和雷蒙德·拉弗蘭梅英語Raymond Laflamme的一篇論文又讓霍金收回了這一概念[171]。同時,霍金還在拿獎:1981年霍金獲得了美國富蘭克林獎章[172];1982年霍金獲得了大英帝國勳章[173][174]。然而,這些獎金難以維持家庭支出。為了子女教育用錢和補貼家用,1982年霍金決定出一本書來讓公眾理解宇宙[175][176]。霍金沒有找大學的出版社出版這麼一本書,而是找到了一個面向大眾市場的出版商斑塔姆出版社英語Bantam Books,並得到了一大筆預付款[177][178]。1984年,新書初稿完成,題目是《時間簡史[179]

1985年夏天霍金拜訪了位於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委員會,期間他染上了肺炎,由於他的身體狀況特殊,肺炎可能危及霍金的生命。實際上,霍金的病情已經嚴重到珍甚至被問及是不是該停止對霍金的生命保障,她拒絕了此提議,於是霍金接受了氣管切開術,這使得他必須接受全天候護理服務,而且他此後完全再也無法發音。[180][181]儘管國民保健服務能為霍金支付私人療養院英語Nursing home的費用,珍還是執意讓霍金住在家裏,霍金的護理費用則由一家美國基金會支付[182][183]。為保證霍金能得到24小時不間斷的護理,一共有三輪護士被僱傭,其中一名護士名為伊萊恩·美森(Elaine Mason),此人後來成為了霍金的第二任妻子[184]。起初,霍金通過移動眼球選擇拼字卡上的字母英語Partner-assisted scanning來與外界交流[185],之後美國加州的一個計算機專家沃爾特(Walt Woltosz)發給他一個電腦程式,霍金可以用開關在大約2500到3000詞的詞庫中選擇字母、短語或句子[186][187]。這個程序最早在一個台式機上運行,不過,伊萊恩·美森的丈夫大衛,一名電腦工程師,改裝了一台電腦,將其安裝在霍金的輪椅上[188]。至此霍金再與外界交流時終於無需他人解釋,對此霍金表示:「我交流地比不能說話以前還要好」[189]。霍金所用的腔調是一種獨特的美國調[190][191],儘管還有其他腔調可用,霍金還是堅持目前所用的這種,他表示自己更喜歡現在的聲音並認同這種聲音[192]。目前,霍金用手來操作開關,每分鐘能說15個詞[193];演講則需提前準備,講稿需提前分成小段發到語音合成器來進行演講[190]

霍金最早使用發音裝置英語Speech-generating device所發出的指令包括要求助理協助他完成《時間簡史》[193]。班塔姆出版社的編輯彼得·古扎迪(Peter Guzzardi)還要求霍金使用簡明的語言闡述他的想法,這需要霍金不斷修正文稿,惹得霍金很生氣[194]。《時間簡史》分別於1988年4月在美國以及同年6月在英國出版,大獲成功,很快爬上兩國的暢銷書排行榜之頭名並保持了數周甚至數月[195][196][197],還翻譯成多種語言[198],總計售出約900萬本[197]。媒體對此反應強烈[198],其中一期《新聞周刊》雜誌封面和一期電視特別節目稱霍金是「宇宙大師」。這些成就也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應,卻對霍金的名人身份也造成了挑戰[199]。為了宣傳新書,霍金週遊各地[198],由於他難以拒絕各種活動之邀請和訪客,留給霍金和他的學生工作的時間被壓縮得很短[200]。一些同事對霍金的成就心懷不滿,認為他能獲得如此關注全因為霍金的殘疾[201][202]。這一時期,霍金又獲得了許多學術榮譽,包括5個榮譽學位[203]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1985年)[204]狄拉克獎(1987年)[203]以及和彭羅斯共獲的沃爾夫獎(1988年)[205]。1989年霍金由伊利沙伯二世處獲得名譽勛位[200],據報道他還拒絕了騎士爵位[206]

1990年-2000年[編輯]

霍金的婚姻已多年不順。簡對於家裏住進了護士和助理一事感到不知所措,同時,霍金的名氣也給他的同事和家人造成了挑戰,簡在一次採訪中稱她的角色無非就是「告訴霍金他不是神」。[207][208]霍金對於宗教的不可知論也與簡的基督教信仰格格不入,造成兩人關係緊張[209][208][210]。1980年代末霍金與護士伊萊恩·美森擦出火花,更令他的同事和護工感到驚慌,他的家人也覺得美森性子太硬,自我保護意識太強[211]。霍金告訴簡他要離開她,去跟美森生活[212],之後遍於1990年2月離開了家庭[173]。1995年春霍金與簡正式離婚,同年9月他就娶了美森[213][173],並表示「這是個奇蹟——我娶了我愛的女人」[214]

這一時期,霍金繼續推進物理研究:1993年他與加里·吉本斯合著了一本關於歐幾里德量子引力英語Euclidean quantum gravity的書,還出版了一本收集了自己關於黑洞和大爆炸的文章的文集[215];1994年霍金與彭羅斯在劍橋牛頓學院英語Isaac Newton Institute進行了6場同一系列的演講,並於1996年將這些演講以《時間和空間的性質》(The Nature of Space and Time)為名出版[216]。1991年霍金與基普·索恩和加州理工學院的約翰·普瑞斯基爾英語John Preskill就彭羅斯的「宇宙監督猜想」打了個賭,這個猜想認為暴露在外的裸奇點並不存在。1997年霍金承認他賭輸了[217]。不過,霍金意識到此事未決,便繼續打賭,認為裸奇點無論如何都不存在[218]。同在1997年,霍金、索恩和普瑞斯基爾又打了個賭,這次的主題是黑洞信息悖論[219][220]。索恩和霍金認為廣義相對論使黑洞可以產生輻並丟失信息,因此霍金輻射攜帶的質能和信息一定是「新的」而並非來自黑洞的事件視界以內,這與量子力學的微觀因果性相悖,因而量子力學須推倒重來。普瑞斯基爾則反對此觀點,認為既然量子力學指出黑洞所發出的信息與之前進入此黑洞的信息有關,所以廣義相對論所闡述的關於黑洞的原理須修改[221]

同時,霍金還堅持公眾活動,繼續自己的科普工作。1992年由埃洛·莫里斯執導、史提芬·史匹堡製片的電影版《時間簡史》首映。儘管霍金想要電影更專注於科學而非他的個人經歷,情況卻正相反。電影大獲成功,卻並未大範圍公開上映[222]。1993年,收錄了許多文章、採訪和談話的書籍《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英語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發售[223];1997年六集電視劇《史蒂芬·霍金的宇宙英語Stephen Hawking's Universe》及其配套書籍發行,在霍金的堅持下其內容如他所願完全專注於科學[224][225]。霍金還在媒體上多次露面。

1999年美國物理學會頒給霍金利林菲爾德獎英語Lilienfeld Prize[226],同年,簡·霍金出版了一本名為《音樂移動群星》的回憶錄,此書主要講她和霍金的婚姻及其破裂過程。這本書受到傳媒廣泛關注,但霍金一如他以往的態度仍舊拒絕進行評論,僅表示不讀自己的傳記[227]

2000年-現在[編輯]

霍金坐與戴維·格婁斯愛德華·威滕出席在印度塔塔基礎研究院英語Tat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舉辦的2001年弦理論會議
2006年5月,霍金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天文與粒子館揭幕,同時也宣佈《上帝創造了整數英語God Created the Integers》的法語版發行

二婚之後,霍金的家人覺得霍金疏遠了他們[210][228]。2000年代最初的5年間,霍金的家人和同事越來越認為霍金受到了身體上的折磨[228][229],警方遂介入調查,但霍金拒稱自己受虐,警察也只好作罷[228][230][231]

霍金繼續寫作事業,於2001年出版了《果殼中的宇宙[232],2005年霍金與倫納德·姆沃迪瑙合作出版《新時間簡史》以向讀者公開他的早期作品,2006年他又出版了《上帝創造了整數英語God Created the Integers[233]。2006年,霍金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托馬斯·赫爾格荷蘭語Thomas Hertog和詹姆·哈特爾一同提出「自上而下的宇宙學」,此理論認為宇宙不僅只有一套最初狀態而是有很多套,因此從一套最初狀態來預測宇宙的現狀這樣的理論不切實際[234],自上而下的宇宙學還認為現在「選擇」了很多種處於疊加狀態的歷史中的一種過去,由此可以得到精調宇宙英語Fine-tuned Universe的一種解釋[235][236]

2006年霍金和伊萊恩火速離婚[237][238],之後霍金再次接近簡、他的兒女和孫女們[238][208]。2007年簡出版了一本名為《行至無窮大:我和霍金的生活》來反應這一段快樂時光[228]。同年霍金和女兒露西英語Lucy Hawking一起出版了兒童書籍《喬治的秘密宇宙鑰匙英語George's Secret Key to the Universe》,來向兒童講解宇宙學知識,書中的人物以霍金家人為原型[239],2009年和2011年還兩度出版續集[240]

霍金漫遊世界各地,去了智利復活節島南非、西班牙(2008年去領豐塞卡獎英語Fonseca Prize[241][242]加拿大[243],並多次前往美國[244]。由於霍金身體殘疾,他必須乘私人飛機出遊,到2011年這已成為他跨國出行的唯一方式[245]

霍金在一架飛機中因失重漂浮着,他沒有坐輪椅
霍金在「嘔吐彗星」中體驗零重力

在物理學領域,2003年左右學界基本認定霍金在黑洞的信息丟失方面的一個結論是錯誤的[246]。2004年霍金在都柏林的一個講座上承認他1997年和彭羅斯打的賭輸了,不過他也講述了自己關於信息悖論問題的一種有爭議的解法,這個解法涉及到黑洞可能有不止一種拓撲學結構[247][221]。2005年他進一步發表論文闡述這一概念,稱檢驗宇宙的所有可能的歷史,將其中存在信息消失於黑洞的情況與不存在的情況相抵消就可以解釋信息悖論[220][248]。2014年1月霍金稱黑洞中的信息丟失問題是他「最大的錯誤」[249]

同時,霍金在另一長期關注的領域也有動作,他強調甚至打賭稱希格斯玻色子不存在[250]彼得·希格斯於1964年提出這種粒子存在於希格斯場中,後來由芝加哥附近的費米實驗室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以及大型強子對撞機探測到存在的蹤跡[251]。在此之前,霍金和希格斯曾就此事於2002年和2008年進行過激烈的公開辯論,其中希格斯批評了霍金的工作並稱霍金「名氣給了他旁人沒有的持續的公信力」[251]。2012年6月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正式檢測到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霍金隨後立即認輸[252][253]並表示希格斯應該拿諾貝爾物理學獎[254]。2013年希格斯獲頒諾貝爾獎。

霍金的疾病仍持續惡化,2005年他開始用兩頰的肌肉來控制發音裝置[255][256][257],這樣一來他每分鐘只能說大約一個詞[256]。由此霍金恐怕會患上閉鎖綜合症,所以霍金正與研究人員合作來開發可以把他的大腦活動或者面部表情轉化為電子信號的系統[236][257][258]。到了2009年,他不能獨自駕駛輪椅[259]。霍金的呼吸也時不時有困難,幾次被送去醫院,所以偶爾需要呼吸機來輔助[236]。2002年經過一次全英國範圍內的投票,霍金被英國廣播公司選入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2006年他獲得了皇家學會頒發的科普利獎章[260]。2009年霍金獲得了全美最高公民榮譽總統自由勳章[261][262]。2012年他又獲得了俄羅斯的基礎物理學獎英語Fundamental Physics Prize[263]

貝拉克·奧巴馬與霍金在白宮交談
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白宮藍廳與霍金交談,拍攝於2009年8月12日霍金與另外15人出席頒獎典禮前

有很多建築以霍金的名字命名,其中包括位於薩爾瓦多聖薩爾瓦多的史蒂芬·W·霍金科學博物館[264]、劍橋大學的史蒂芬·霍金樓[265]以及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的史蒂芬·霍金中心[266]。2008年9月,霍金為劍橋大學基督聖體學院聖體鍾揭幕[267][268]

2009年霍金依校方指示退任盧卡斯教授席位,繼任者為米高·格林。曾有建議稱霍金應該離開英國來抗議英國削減在基礎物理方面的研究經費,不過霍金仍擔任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專業主管,並於2012年表示不願退休[269]。霍金一共帶過39名博士學生[270]

非學術領域的行動和觀點[編輯]

人類的未來[編輯]

2006年霍金在網上公開發問:「在一個政治、社會和環境如此混亂的世界,人類如何活過下一個百年?」一個月後他稱:「我不知道答案,因此我提出此問讓大家思考,同時(讓大家)意識到我們現在面對的危險。」[271]

霍金表示十分擔心地球上的生命會因「一場突然爆發的核戰爭、一種經過基因改造的病毒或者其他什麼我們尚未考慮到的危險」而滅亡[272],他還認為太空航行以及向太空殖民對人類來說非常必要[272][273],他亦認為,鑑於宇宙是如此之多樣,所以外星人的確存在,但人類應避免與其接觸[274][275]。霍金表示,超智能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命運至關重要,他稱:「潛在的效益非常大……在製造AI(人工智能)方面的成就將會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也有可能是最後一件事,除非我們知道如何避免危險。」[276][277]霍金還認為電腦病毒是一種生命,他稱:「或許這與人類的本性有關,人類迄今唯一創造出的生命是純破壞的。」[278]

科學與哲學[編輯]

2011年穀歌時代精神會議上,霍金宣稱:「哲學已死」。他認為哲學家「沒有跟上現代科學的發展」而科學家「已舉起我們探求知識的發現之火炬」。他表示哲學問題可以由科學回答,尤其是「引導我們取得關於宇宙和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的圖景」的新科學理論[279]

宗教[編輯]

霍金稱他「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徒」,並宣稱「宇宙由科學規律支配,這些規律可能是上帝創造的,但上帝並不能破壞這些規律。」[280]在《衛報》的一次採訪中,霍金認為天堂的概念是一個,他相信「死後的世界沒有天堂」而相關概念是「對害怕黑暗的人的童話故事」[168]。2011年在探索頻道的《好奇英語Curiosity (TV series)的首集中,霍金敘述道:

「每個人都有選擇相信什麼的自由,在我看來,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沒有上帝存在。沒有人創造了宇宙,也沒有人操縱我們的命運,這帶給我深深的領悟。世上或許沒有天堂,也沒有死後的世界,我們唯有此生來欣賞宇宙的大設計,對此,我深表謝意。」[281][282]

2014年9月,霍金稱自己是無神論者[283]

政治[編輯]

作為工黨長期以來的支持者,霍金也常常對政治議題發表看法[284][285]。他曾為美國民主黨2000年總統選舉候選人阿爾·戈爾錄製視頻稱2003年入侵伊拉克是「戰爭罪[285][286]、於2003年因以色列巴勒斯坦人的政策不公而抵制英語Academic boycotts of Israel了在以色列舉辦的一場會議[287][288][289]、持續為核裁軍奮鬥[284][290][285]並支持幹細胞研究[285][291]全民醫保[292]及防止氣候變暖[290]

作為殘疾人的活動[編輯]

霍金1990年代開始接受自己的殘疾人形象,多次以殘疾人身份進行主題演講和參加集資活動等[293]。千禧年之際,霍金與另外11位名人共同簽署了《第三千年殘疾人憲章》"Charter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 on Disability",此文件呼籲政府預防殘疾、保護殘疾人權益[294][295]。為了使公眾關注太空航行和殘疾人的潛能,霍金於2007年受零重力公司英語Zero Gravity Corporation之邀乘坐「嘔吐彗星英語Reduced gravity aircraft」進行了一次零重力飛行,期間他一共八次體驗了失重[272][296][297][298]

2012年8月霍金參演了2012年夏季殘奧會開幕式英語2012 Summer Paralympics opening ceremony的「啟迪」部分[299]。2013年,有他自己出演的傳記電影《霍金英語Hawking (2013 film)》發行[300],同年9月,他宣佈支持對處於疾病末期的人的協助自殺的立法工作[301]。2014年8月霍金接受了冰桶挑戰,但是由於2013年他患上了肺炎而不適合淋上冰水,故他的子女代他執行了挑戰。[302]

出演娛樂作品[編輯]

1993年在電影版《時間簡史》的首映會上《星際迷航》中的史波克的扮演者倫納德·尼莫伊得知霍金想要在劇中出現,他便牽線搭橋,讓霍金得以在《星際迷航:下一代》中以全息影像的形式出演他自己[303][304][305]。同年他的合成器語音還在平克·弗洛伊德的單曲《Keep Talking英語Keep Talking[306][223]和1999年的一集《辛普森一家[307]中出現。霍金參演了一些電影,包括紀錄片《真實的史蒂芬·霍金》(2001年)[308]、《史蒂芬·霍金:檔案》(2002年)[309]、一部關於霍金剛患病時期的電視電影《霍金英語Hawking (2004 film)[309]以及紀錄片系列《史蒂芬·霍金:宇宙大師》(2008年)[310]。霍金還在《辛普森一家》中以動畫形式出場[311][312]、在《飛出個未來》中配音[313]以及在《生活大爆炸》的《霍金刺激》一集中出場[314]


霍金還為諸多產品代言,包括輪椅[295]全國儲蓄及投資英語National Savings and Investments[315]英國電信SpecsaversEgg Banking英語Egg Banking[316]Go Compare英語Go Compare[317]

獲獎和榮譽[編輯]

霍金多次獲獎,詳情已在前敘述。1974年霍金成為皇家學會的一員,他的提名書寫道:

霍金對廣義相對論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源自(他)對物理學和天文學的深度理解,以及對全新的數學方法的掌握。藉由他開創並部分獨干、部分與彭羅斯合作的先驅工作,一系列成功而更強大的定理確定了所有有實際意義的宇宙模型必須包括奇點這一基本結果。通過同一方法,霍金還證明了有關支配着黑洞的基本規律的一些定理,包括:帶平滑事件視界的愛因斯坦方程的穩態解一定是軸對稱的、黑洞的演化過程中事件視界的表面積一定會增加。與G·埃利斯的合作下,霍金是一篇富有影響力的原創論文《大尺度下的時空》的作者之一。引用繼續: 霍金的其他重要工作涉及宇宙觀察者之間的互動和引力波探測器的設計。[3]


作品列表[編輯]

主要學術作品[編輯]

科普作品[編輯]

  • 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1988年)[240]
  • 《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1993年)[318]
  • 果殼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2001年)[240]
  • 《在巨人的肩膊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2002年)[240]
  • 《時間簡史(普及版)》(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2005年)[240]
  • 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2010年)[240]
  • 《我的簡史》(My Brief History,2013年)[240]

兒童文學[編輯]

  • George's Secret Key to the Universe(2007年)[240]
  • George's Cosmic Treasure Hunt(2009年)[240]
  • George and the Big Bang(2011年)[240]

參見[編輯]

參考[編輯]

  1. ^ 1.0 1.1 HAWKING, Prof. Stephen William. Who's Who 2014, A & C Black, an imprint of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2014; online ed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需付費查閱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whoswho」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2. ^ Hawking, Stephen. Properties of Expanding Universes (PhD論文).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66.  OCLC 62793673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hawkingphd」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3. ^ 3.0 3.1 Library and Archive Catalogue: Hawking, Stephen, EC/1974/12. London: The Royal Society. (原始內容存檔於4 February 2014).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SFLSNZYN/工作區/11數學譜系計劃的資料。
  5. ^ Allen, Bruce. Vacuum energy and general relativity (PhD論文).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83.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allenphd」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6. ^ Bousso, Raphael. Pair creation of black holes in cosmology (PhD論文).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7.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boussophd」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7. ^ Dowker, Helen Fay. Space-time wormholes (PhD論文).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1.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dowkerphd」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8. ^ Carr, Bernard John. Primordial black holes (PhD論文).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76.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carrphd」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9. ^ Gibbons, Gary William. Some aspects of gravitational radiation and gravitational collapse (PhD論文).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73.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gibbonsphd」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0. ^ Page, Don Nelson. Accretion into and emission from black holes (PhD論文).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76.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pagephd」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1. ^ Laflamme, Raymond. Time and quantum cosmology (PhD論文).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88.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laflammephd」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2. ^ Hertog, Thomas. The origin of inflation (PhD論文).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2.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hertogphd」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3. ^ Perry, Malcolm John. Black holes and quantum mechanics (PhD論文).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78.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perryphd」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4. ^ The Times 8 January 2010. Retrieved 9 January 2010.
  15. ^ Centre for Theoretical Cosmology: Outreach Stephen Hawking. Ctc.cam.ac.uk. [2014-06-27]. 
  16. ^ About Stephen – Stephen Hawking. Hawking.org.uk. 1942-02-08 [2014-06-27]. 
  17. ^ McGettigan, Timothy. Many Worlds, but only One Reality: Stephen Hawking and the Determinist Fallacy. The Socjournal. Lightning Path Press. 2012-11 [2014-06-27]. 
  18. ^ Scopus書目數據庫索引的SFLSNZYN/工作區/11的出版物需付費查閱
  19. ^ 大英百科全書》中的條目:SFLSNZYN/工作區/11(英文)
  20. ^ C-SPAN內的頁面(英文)
  21. ^ WorldCat 聯合目錄SFLSNZYN/工作區/11的著作或與之相關的著作
  22. ^ 來自《衛報》有關SFLSNZYN/工作區/11的新聞和評論
  23. ^ SFLSNZYN/工作區/11在《紐約時報》上的節選新聞及評論
  24. ^ 英國國家檔案館相關的資料 SFLSNZYN/工作區/11
  25. ^ 英國國家肖像館中的Stephen William Hawking肖像
  26. ^ Particle Creation by Black Holes (PDF). [2014-06-27]. 
  27. ^ 杜欣欣、吳忠超,霍金講演錄譯者序,1994年
  28. ^ Larsen 2005,第xiii, 2頁.
  29. ^ 29.0 29.1 29.2 Ferguson 2011,第21頁.
  30. ^ White & Gribbin 2002,第6頁.
  31. ^ Ferguson 2011,第21–22頁.
  32. ^ Larsen 2005,第2, 5頁.
  33. ^ 33.0 33.1 33.2 33.3 33.4 Ferguson 2011,第22頁.
  34. ^ Larsen 2005,第xiii頁.
  35. ^ 35.0 35.1 Larsen 2005,第3頁.
  36. ^ 36.0 36.1 Ferguson 2011,第24頁.
  37.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2頁.
  38. ^ Ferguson 2011,第22–23頁.
  39.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1–12頁.
  40.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3頁.
  41. ^ White & Gribbin 2002,第8頁.
  42. ^ White & Gribbin 2002,第7–8頁.
  43. ^ Larsen 2005,第4頁.
  44. ^ Ferguson 2011,第25–26頁.
  45.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4–16頁.
  46. ^ Ferguson 2011,第26頁.
  47.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9–20頁.
  48. ^ Ferguson 2011,第25頁.
  49.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7–18頁.
  50. ^ Ferguson 2011,第27頁.
  51. ^ Hoare, Geoffrey; Love, Eric. Dick Tahta. The Guardian (London). 2007-01-05 [2014-07-04]. 
  52. ^ White & Gribbin 2002,第41頁.
  53. ^ Ferguson 2011,第27–28頁.
  54. ^ White & Gribbin 2002,第42–43頁.
  55. ^ 55.0 55.1 Ferguson 2011,第28頁.
  56. ^ Ferguson 2011,第28–29頁.
  57. ^ White & Gribbin 2002,第46–47, 51頁.
  58. ^ Ferguson 2011,第29頁.
  59. ^ 59.0 59.1 Ferguson 2011,第30–31頁.
  60. ^ Hawking 1992,p. 44.
  61. ^ White & Gribbin 2002,第50頁.
  62. ^ White & Gribbin 2002,第53頁.
  63. ^ 63.0 63.1 63.2 63.3 Ferguson 2011,第31頁.
  64. ^ White & Gribbin 2002,第54頁.
  65. ^ White & Gribbin 2002,第54–55頁.
  66. ^ Ferguson 2011,第33頁.
  67. ^ White & Gribbin 2002,第58頁.
  68. ^ Ferguson 2011,第33–34頁.
  69. ^ Ferguson 2011,第32頁.
  70. ^ Donaldson, Gregg J. The Man Behind the Scientist. Tapping Technology. 1999-05 [2014-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5-11). 
  71. ^ White & Gribbin 2002,第59頁.
  72. ^ Ferguson 2011,第34–35頁.
  73. ^ Larsen 2005,第18–19頁.
  74. ^ White & Gribbin 2002,第59–61頁.
  75. ^ White & Gribbin 2002,第61–63頁.
  76. ^ Ferguson 2011,第37–40頁.
  77. ^ Ferguson 2011,第40頁.
  78. ^ White & Gribbin 2002,第69–70頁.
  79. ^ Ferguson 2011,第42頁.
  80. ^ White & Gribbin 2002,第68–69頁.
  81. ^ Ferguson 2011,第34頁.
  82. ^ White & Gribbin 2002,第71–72頁.
  83. ^ Ferguson 2011,第43–44頁.
  84. ^ Larsen 2005,第xix頁.
  85. ^ Ferguson 2011,第47頁.
  86. ^ Ferguson 2011,第45–47頁.
  87. ^ White & Gribbin 2002,第92–98頁.
  88.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01頁.
  89. ^ Ferguson 2011,第61,64頁.
  90. ^ Ferguson 2011,第64–65頁.
  91.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15–16頁.
  92. ^ Hawking, Stephen; Penrose, Roger. The Singularities of Gravitational Collapse and Cosm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1970, 314 (1519): 529–548. Bibcode:1970RSPSA.314..529H. doi:10.1098/rspa.1970.0021. 
  93. ^ Ferguson 2011,第48–49頁.
  94. ^ Ferguson 2011,第76–77頁.
  95.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24–25頁.
  96. ^ Ridpath, Ian. Black hole explorer. New Scientist. 1978-05-04 [2014-07-04]. 
  97.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24頁.
  98. ^ White & Gribbin 2002,第viii頁.
  99.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17頁.
  100. ^ Ferguson 2011,第48頁.
  101. ^ Ferguson 2011,第162頁.
  102. ^ Ferguson 2011,第49頁.
  103. ^ Ferguson 2011,第65–67頁.
  104. ^ Ferguson 2011,第65頁.
  105. ^ Larsen 2005,第38頁.
  106. ^ Ferguson 2011,第67–68頁.
  107.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23–24頁.
  108. ^ Larsen 2005,第33頁.
  109. ^ R. D. Blandford. Astrophysical Black Holes. S. W. Hawking and W. Israel (編). Three Hundred Years of Gravit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03-30: 278. ISBN 978-0-521-37976-2.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HawkingIsrael1989」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10. ^ Larsen 2005,第35頁.
  111. ^ 111.0 111.1 Ferguson 2011,第68頁.
  112. ^ Larsen 2005,第39頁.
  113. ^ 113.0 113.1 White & Gribbin 2002,第146頁.
  114. ^ Ferguson 2011,第70頁.
  115. ^ Larsen 2005,第41頁.
  116. ^ Hawking, Stephen W. Black hole explosions?. Nature. 1974, 248 (5443): 30–31. Bibcode:1974Natur.248...30H. doi:10.1038/248030a0. 
  117. ^ Hawking, Stephen W. Particle creation by black holes.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 1975, 43 (3): 199–220. Bibcode:1975CMaPh..43..199H. doi:10.1007/BF02345020. 
  118. ^ Ferguson 2011,第69–73頁.
  119. ^ Ferguson 2011,第70–74頁.
  120. ^ Larsen 2005,第42–43頁.
  121.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50–51頁.
  122. ^ Larsen 2005,第44頁.
  123.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33頁.
  124. ^ Ferguson 2011,第37–39, 77頁.
  125. ^ Ferguson 2011,第78頁.
  126. ^ Ferguson 2011,第82–83頁.
  127. ^ Stephen Hawking. 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 Random House. 1994: 20. ISBN 978-0-553-37411-7.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black」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28. ^ Ferguson 2011,第83–88頁.
  129. ^ Ferguson 2011,第86–88頁.
  130. ^ Ferguson 2011,第150,189, 219頁.
  131. ^ Ferguson 2011,第95頁.
  132. ^ Ferguson 2011,第89–90頁.
  133. ^ Ferguson 2011,第90頁.
  134.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32–33頁.
  135. ^ 135.0 135.1 135.2 135.3 Ferguson 2011,第92頁.
  136.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62頁.
  137. ^ Larsen 2005,第xv頁.
  138. ^ 138.0 138.1 138.2 Ferguson 2011,第91頁.
  139. ^ Larsen 2005,第xiv頁.
  140. ^ Ferguson 2011,第81–82頁.
  141. ^ Mialet 2003,第450–51頁.
  142. ^ Ferguson 2011,第79, 149頁.
  143. ^ White & Gribbin 2002,第273–74頁.
  144.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93–94頁.
  145.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94頁.
  146. ^ Hawking gives up academic title. BBC News. 2009-09-30 [2014-07-06]. 
  147. ^ Ferguson 2011,第93–94頁.
  148. ^ Ferguson 2011,第92–93頁.
  149. ^ Ferguson 2011,第96頁.
  150. ^ Ferguson 2011,第96–101頁.
  151. ^ Leonard Susskind. The Black Hole War: My Battle with Stephen Hawking to Make the World Safe for Quantum Mechanics. Hachette Digital, Inc. 2008-07-07: 9, 18. ISBN 978-0-316-01640-7.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Susskind2008」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52. ^ Larsen 2005,第xiv, 79頁.
  153. ^ Hawking 2007,第279–80頁.
  154. ^ Larsen 2005,第79頁.
  155. ^ Hawking 2007,第285頁.
  156. ^ Ferguson 2011,第91–92頁.
  157. ^ Ferguson 2011,第111–14頁.
  158. ^ 關於該討論會的通俗介紹見 Guth (1997) ,詳細報告見 The Very Early Universe, ISBN 0-521-31677-4 eds Gibbons, Hawking & Siklos
  159. ^ Hawking, S.W. The development of irregularities in a single bubble inflationary universe. Phys.Lett. 1982, B115 (4): 295. Bibcode:1982PhLB..115..295H. doi:10.1016/0370-2693(82)90373-2. 
  160. ^ Ferguson 2011,第108–11頁.
  161. ^ Ferguson 2011,第102–13頁.
  162.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80頁.
  163. ^ J. B. Hartle, S. W. Hawking. Wave function of the Universe. Physical Review D. 1983-12-15, 28 (12): 2960–2975 [2019-06-25]. ISSN 0556-2821. doi:10.1103/PhysRevD.28.2960 (英語). 
  164. ^ Baird 2007,p. 234.
  165. ^ White & Gribbin 2002,第180–83頁.
  166. ^ Ferguson 2011,第129頁.
  167. ^ Ferguson 2011,第130頁.
  168. ^ 168.0 168.1 Sample, Ian. Stephen Hawking: 'There is no heaven; it's a fairy story'. The Guardian. 2011-05-15 [2014-07-11].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sample」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69. ^ Yulsman 2003,pp. 174–176.
  170. ^ Ferguson 2011,第180–182頁.
  171. ^ Ferguson 2011,第182頁.
  172. ^ White & Gribbin 2002,第274頁.
  173. ^ 173.0 173.1 173.2 Larsen 2005,第x–xix頁.
  174. ^ Ferguson 2011,第114頁.
  175. ^ Ferguson 2011,第134–35頁.
  176. ^ White & Gribbin 2002,第205, 220–21頁.
  177. ^ Ferguson 2011,第134頁.
  178. ^ White & Gribbin 2002,第220–27頁.
  179. ^ Ferguson 2011,第135頁.
  180. ^ Ferguson 2011,第132–36頁.
  181. ^ White & Gribbin 2002,第232–36頁.
  182. ^ Ferguson 2011,第136–37頁.
  183. ^ White & Gribbin 2002,第235–36頁.
  184. ^ Ferguson 2011,第139頁.
  185. ^ Ferguson 2011,第136頁.
  186. ^ Ferguson 2011,第137–38頁.
  187. ^ White & Gribbin 2002,第236–37頁.
  188. ^ Ferguson 2011,第140頁.
  189. ^ Ferguson 2011,第140–41頁.
  190. ^ 190.0 190.1 Ferguson 2011,第138頁.
  191. ^ Greenemeier, Larry. Getting Back the Gift of Gab: Next-Gen Handheld Computers Allow the Mute to Converse. Scientific American. 2009-08-10 [2014-07-16]. 
  192. ^ Stephen Hawking says pope told him not to study beginning of universe. USA Today. 2006-06-15 [2014-07-16]. 
  193. ^ 193.0 193.1 Ferguson 2011,第137頁.
  194. ^ Ferguson 2011,第140–42頁.
  195. ^ Ferguson 2011,第143頁.
  196. ^ White & Gribbin 2002,第243–45頁.
  197. ^ 197.0 197.1 Radford, Tim. How God propelled Stephen Hawking into the bestsellers lists. The Guardian. 2009-07-31 [2014-07-23].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g2009」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98. ^ 198.0 198.1 198.2 Ferguson 2011,第143–44頁.
  199. ^ Ferguson 2011,第145–46頁.
  200. ^ 200.0 200.1 Ferguson 2011,第149頁.
  201. ^ Ferguson 2011,第147–48頁.
  202. ^ White & Gribbin 2002,第230–31頁.
  203. ^ 203.0 203.1 Ferguson 2011,第146頁.
  204. ^ Larsen 2005,第xvi頁.
  205. ^ White & Gribbin 2002,第279頁.
  206. ^ http://www.toptenz.net/top-ten-people-who-declined-knighthood.php
  207. ^ Ferguson 2011,第164–65頁.
  208. ^ 208.0 208.1 208.2 Highfield, Roger. Stephen Hawking: driven by a cosmic force of will.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12-01-03 [2014-08-22].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dt70」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209. ^ Ferguson 2011,第80–81頁.
  210. ^ 210.0 210.1 Adams, Tim. Brief History of a first wife. The Observer (London). 2004-04-04 [2014-08-22].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obs2004」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211. ^ Ferguson 2011,第145頁.
  212. ^ Ferguson 2011,第165頁.
  213. ^ Ferguson 2011,第186–87頁.
  214. ^ Ferguson 2011,第187頁.
  215. ^ Ferguson 2011,第180頁.
  216. ^ Ferguson 2011,第188頁.
  217. ^ Ferguson 2011,第189–90頁.
  218. ^ Ferguson 2011,第190頁.
  219. ^ Hawking, S.W.; Thorne, K.S.; Preskill. Black hole information bet. Pasadena, California. 1997-02-06 [2014-08-22]. 
  220. ^ 220.0 220.1 Hawking, S.W. Information loss in black holes. Physical Review D. 2005, 72 (8). Bibcode:2005PhRvD..72h4013H. arXiv:hep-th/0507171可免費查閱. doi:10.1103/PhysRevD.72.084013.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concedbet」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221. ^ 221.0 221.1 Preskill, John. John Preskill's comments about Stephen Hawking's concession. [2012-02-29].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presskill」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222. ^ Ferguson 2011,第168–70頁.
  223. ^ 223.0 223.1 Ferguson 2011,第178頁.
  224. ^ Ferguson 2011,第189頁.
  225. ^ Larsen 2005,第97頁.
  226. ^ Julius Edgar Lilienfeld Priz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2014-08-30]. 
  227. ^ Ferguson 2011,第187, 192頁.
  228. ^ 228.0 228.1 228.2 228.3 Welcome back to the family, Stephen. The Times. 2007-05-06 [2014-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3).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sundaytimes」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229. ^ Ferguson 2011,第197, 225頁.
  230. ^ Harrison, David. Police plan to ask Stephen Hawking about abuse claims.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04-01-25 [2014-08-31]. 
  231. ^ Adams, Tim. Tim Adams talks to Jane Hawking about her ex husband Stephen. The Observer (London). 2004-04-04. 
  232. ^ Ferguson 2011,第199–200頁.
  233. ^ Ferguson 2011,第222–23頁.
  234. ^ Highfield, Roger. Stephen Hawking's explosive new theory. The Telegraph. 2008-06-26 [2014-08-31]. 
  235. ^ Hawking, S.W.; Hertog, T. Populating the landscape: A top-down approach. Physical Review D. 2006, 73 (12). Bibcode:2006PhRvD..73l3527H. arXiv:hep-th/0602091可免費查閱. doi:10.1103/PhysRevD.73.123527. 
  236. ^ 236.0 236.1 236.2 Highfield, Roger. Stephen Hawking: driven by a cosmic force of will – Telegraph.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3 January 2012 [7 December 2012]. 
  237. ^ Sapsted, David. Hawking and second wife agree to divorce. The Daily Telegraph. 2006-10-20 [2014-08-31]. 
  238. ^ 238.0 238.1 Ferguson 2011,第225頁.
  239. ^ Ferguson 2011,第230–231頁.
  240. ^ 240.00 240.01 240.02 240.03 240.04 240.05 240.06 240.07 240.08 240.09 Books. Stephen Hawking Official Website. [28 February 2012]. 
  241. ^ Ferguson 2011,第233頁.
  242. ^ Fonseca Prize 2008. University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 [2014-08-31]. 
  243. ^ Ferguson 2011,第239頁.
  244. ^ Ferguson 2011,第269頁.
  245. ^ Ferguson 2011,第197,269頁.
  246. ^ Ferguson 2011,第216–17頁.
  247. ^ Ferguson 2011,第217–20頁.
  248. ^ Ferguson 2011,第223–24頁.
  24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uto2J-4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50. ^ Ferguson 2011,第95, 236頁.
  251. ^ 251.0 251.1 Ferguson 2011,第94–95, 236頁.
  252. ^ Wright, Robert. Why Some Physicists Bet Against the Higgs Boson. The Atlantic. 17 July 2012 [1 April 2013]. 
  253. ^ Stephen Hawking loses Higgs boson particle bet – Video. The Guardian (London). 5 July 2012 [1 April 2013]. 
  254. ^ Higgs boson breakthrough should earn physicist behind search Nobel Prize: Stephen Hawking. National Press. 4 July 2012 [1 April 2013]. 
  255. ^ Ferguson 2011,第224頁.
  256. ^ 256.0 256.1 de Lange, Catherine. The man who saves Stephen Hawking's voice. New Scientist. 30 December 2011 [18 June 2012]. 
  257. ^ 257.0 257.1 Boyle, Alan. How researchers hacked into Stephen Hawking's brain. NBC News. 25 June 2012 [29 September 2012]. 
  258. ^ Start-up attempts to convert Prof Hawking's brainwaves into speech. BBC. 7 July 2012 [29 September 2012]. 
  259. ^ Ferguson 2011,第240頁.
  260. ^ Oldest, space-travelled, science prize awarded to Hawking. The Royal Society. 24 August 2006 [29 August 2008]. 
  261. ^ Ferguson 2011,第241頁.
  262. ^ MacAskill, Ewen. Obama presents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to 16 recipients. The Guardian. 13 August 2009 [5 March 2012]. 
  263. ^ 2013 Fundamental Physics Prize Awarded to Alexander Polyakov. Fundamental Physics Prize. [11 December 2012]. 
  264. ^ Komar, Oliver; Buechner, Linda. The Stephen W. Hawking Science Museum in San Salvador Central America Honours the Fortitude of a Great Living Scientist. 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 October 2000, XXX (2) [28 Sept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July 2009). 
  265. ^ The Stephen Hawking Building. BBC News. 18 April 2007 [24 February 2012]. 
  266. ^ Grand Opening of the Stephen Hawking Centre at Perimeter Institute. Perimeter Institute. [6 June 2012]. 
  267. ^ Ferguson 2011,第237–38頁.
  268. ^ Time to unveil Corpus Clock. Cambridgenetwork.co.uk. 22 September 2008 [22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September 2008). 
  269. ^ Professor Stephen Hawking to stay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beyond 2012.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6 March 2010 [9 February 2013]. 
  270. ^
  271. ^ The great man's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human survival: Er, I don't know. The Guardian (UK). 
  272. ^ 272.0 272.1 272.2 Overbye, Dennis. Stephen Hawking Plans Prelude to the Ride of His Life.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NYTC). 1 March 2007 [9 February 2013]. 
  273. ^ Highfield, Roger. Colonies in space may be only hope, says Hawking.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16 October 2001 [5 August 2007]. 
  274. ^ Hickman, Leo. Stephen Hawking takes a hard line on aliens. The Guardian. 25 April 2010 [24 February 2012]. 
  275. ^ Stephen Hawking warns over making contact with aliens. BBC News. 25 April 2010 [24 May 2010]. 
  276. ^ Stephen Hawking: 'Transcendence looks at the im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but are we taking AI seriously enough?'. The Independent. [2014-12-03]. 
  277. ^ Stephen Hawking warn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uld end mankind. BBC. 2014-12-02 [2014-12-03]. 
  278. ^ Ferguson 2011,第179頁.
  279. ^ Warman, Matt. Stephen Hawking tells Google 'philosophy is dead'. The Telegraph. 17 May 2011 [17 June 2012]. 
  280. ^ Stewart, Phil. Pope sees physicist Hawking at evolution gathering. Reuters. 31 October 2008 [22 May 2009]. 
  281. ^ Stephen Hawking – There is no God. There is no Fate.. [4 July 2013]. 
  282. ^ Curiosity: Did God Create the Universe?. Discovery Communications, LLC. 7 August 2011 [4 July 2013]. 
  283. ^ David Edwards. Stephen Hawking comes out: ‘I’m an atheist’ because science is ‘more convincing’ than God. Raw Story. 24 September 2014 [25 September 2014]. 
  284. ^ 284.0 284.1 White & Gribbin 2002,第195頁.
  285. ^ 285.0 285.1 285.2 285.3 Ferguson 2011,第223頁.
  286. ^ Scientist Stephen Hawking decries Iraq war. USA Today. 3 November 2004 [18 February 2013]. 
  287. ^ Diplomacy and politics: Stephen Hawking reaffirms support of Israel boycott. [26 October 2014]. 
  288. ^ Kershner, Isabel. Stephen Hawking Joins Boycott Against Israel. The New York Times. 8 May 2013 [8 May 2013]. 
  289. ^ Harriet Sherwood and Matthew Kalman in Jerusalem. Stephen Hawking joins academic boycott of Israel. The Guardian. 8 May 2013 [8 May 2013]. 
  290. ^ 290.0 290.1 Lean, Geoffrey. Prophet of Doomsday: Stephen Hawking, eco-warrior – Climate Change – Environment.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1 January 2007 [18 February 2013]. 
  291. ^ Andalo, Debbie. Hawking urges EU not to stop stem cell funding. The Guardian (London). 24 July 2006 [18 February 2013]. 
  292. ^ Ferguson 2011,第242頁.
  293. ^ Ferguson 2011,第164, 178頁.
  294. ^ Call for global disability campaign. London: BBC. 1999-09-08 [2014-08-30]. 
  295. ^ 295.0 295.1 Ferguson 2011,第196頁.
  296. ^ Hawking takes zero-gravity flight. BBC News. 27 April 2007 [17 June 2012]. 
  297. ^ Physicist Hawking experiences zero gravity. CNN. 26 April 2007 [4 Ma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4 May 2007). 
  298. ^ Ferguson 2011,第232–33頁.
  299. ^ Paralympics: Games opening promises 'journey of discovery'. BBC. 29 August 2012 [29 August 2012]. 
  300. ^ DeWitt, David. The Brilliance of His Universe. The New York Times. 13 September 2013 [13 September 2013]. 
  301. ^ Duffin, Claire. We don't let animals suffer, says Prof Stephen Hawking, as he backs assisted suicide. The Telegraph. 17 September 2013. 
  302. ^ Natasha Culzac, Stephen Hawking, MND sufferer, does ice bucket challenge with a twist. The Independent, 29 August 2014.
  303. ^ Ferguson 2011,第177–78頁.
  304. ^ Larsen 2005,第93–94頁.
  305. ^ Okuda & Okuda 1999,第380頁.
  306. ^ Larsen 2005,第xiii, 94頁.
  307. ^ Ferguson 2011,第192頁.
  308. ^ Ferguson 2011,第178–79頁.
  309. ^ 309.0 309.1 Ferguson 2011,第221頁.
  310. ^ Wollaston, Sam. Last night's TV: Stephen Hawking: Master of the Universe. The Guardian (London). 2008-05-04 [2014-08-31]. 
  311. ^ Ferguson 2011,第2005頁.
  312. ^ Itzkoff, Dave. Flight of the Conchords and Kanye West Make their Cartoon Comebacks.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9-27 [2014-08-31]. 
  313. ^ Stephen Hawking – Futurama Wiki Guide. IGN. [2014-08-31]. 
  314. ^ Professor Stephen Hawking films Big Bang Theory cameo. BBC News. 2012-03-12 [2014-08-31].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bbc-bbt」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315. ^ Haurant, Sandra. Savings: Heavyweight celebrities endorse National Savings. 3 June 2008 [25 February 2013]. 
  316. ^ Could Hawking's parody be sincerest form of flattery?. Telegraph Media Group Limited. 13 June 2000 [19 February 2013]. 
  317. ^ Usborne, Simon. Stephen Hawking, Go Compare and a brief history of selling out. The Independent. 1 January 2013 [19 February 2013]. 
  318. ^ 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Kirkus Reviews. 20 March 2010 [18 June 2012].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galfardphd」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wuphd」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2」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3」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5」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6」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7」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8」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9」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10」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11」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12」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13」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14」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15」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16」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17」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18」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19」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20」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21」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22」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23」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24」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25」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26」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29」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YT-20130718」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56」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58」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59」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60」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rt」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61」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62」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63」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64」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65」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Auto2J-66」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來源[編輯]

延伸閱讀[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