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释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通鉴释例》又称《通鉴前例》,是宋朝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过程中整理出来的凡例。原稿在后来遭遇战乱而散佚,留传的残稿内容也多有缺损。宋孝宗乾道年间,司马光的孙子司马伋将其残存的内容整理分类为三十六例,并附上图表和司马光与范祖禹刘恕就《通鉴》的内容一问一答的书信。

今传本多仅存十二例,三十六例见于金朝晦明轩本《增节入注附音司马温公资治通鉴》。

目录[编辑]

今传本[编辑]

十二例
(1)用天子例。(2)书列国例。(3)(4)书帝王未即位及受禅例。[1](5)书称号例。(6)书官名例。(7)书事同日例。(8)书两国相涉例。(9)书斩获例。(10)书後姓例。(11)书字例。(12)书反乱例。
后附司马伋跋语,内容不全。
温公与范内翰修书帖
此帖又见于《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63,《源流至论》前集卷2,《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399,《司马温公年谱》卷5,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

金刊本[编辑]

三十六例
(1)用天子例。(2)书列国例。(3)书王制例。(4)书封爵禅位例。(5)书改元未禅位例。(6)书帝王将受禅例。(7)书庙号例。(8)书国号例。(9)书改元例;(10)书称号例。(11)书王公例。(12)书建国称王例。(13)诸王书名例。(14)书立王例。(15)书徙王例。(16)书列国立太子例。(17)书列国纪事取年号例。(18)书官名例。(19)书兼职例。(20)书罢免例。(21)书聘使例。(22)不书例。(23)重书例。(24)豫言例。(25)追书例。(26)书日后先例。(27)书事同日例。(28)书事相涉例。(29)书斩获例。(30)书世系例。(31)从後姓例。(32)书字例。(33)书乡里例。(34)书改置州郡例。(35)书薨卒例。(36)书反乱例。
与范梦得
共二帖。其中一帖仅见于金刊本。
与刘道原
共两大段,第一大段主要内容是讨论“正统”问题;第二大段主要内容是对魏晋南北朝几件史事的考证。又见于刘羲仲通鉴问疑》。
四图
己佚。
跋语
司马伋所著。又见于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二十。

参考[编辑]

  • 邬国义,《“通鉴释例”三十六例的新发现》,《史林》1995年第4期

注释[编辑]

  1. ^ 《四库提要》算作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