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朱王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泉朱王庙
Shiquan Zhuwang Temple
石泉朱王庙立面,摄于2018年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 880 澎湖县马公市石泉里4邻33号
主神真武大帝(前殿主神)
朱府王爷(镇殿神祇)
文衡圣帝(副祀)
辛府王爷
金府王爷
福德正神
注生娘娘
庙格角头庙
领导相关人物:庄雁塔、黄贞吉
开基 清朝 嵵里澳石泉社、菜园社、前寮社居民
建立时间 清朝 道光15年(公元1835年)
地图
地图
汉语名称

石泉朱王庙台湾话Tsio̍h-tsuânn Tsu-ông-biō),台湾澎湖县庙宇,位于马公市石泉里的角头庙,主祀朱府王爷,创建于道光15年(1835年),亦是邻近前寮里、菜园里之公庙。

坐标23°33′19″N 119°35′38″E / 23.555298°N 119.593842°E / 23.555298; 119.593842

沿革[编辑]

石泉里在清代属嵵里澚管辖,因聚落有一口自然甘泉的石井,而得“石泉社”之名。石泉社与前寮社、菜园社比邻而居,居民间关系互动颇为密切,三社因地势低洼,能有效遮蔽澎湖秋冬季风,且邻近水源,适宜种植蔬果花卉,居民也多以务农为生。[1]

根据石泉朱王庙碑记,庙宇创建时间约于清代道光15年(1835年),庙中亦有石泉境内居民敬献“安而行之匾”,落款时间为道光乙未年,应足以佐证之。[2]

关于庙宇创建的传说,相传当初系一名唐山客经过石泉社,由于天气酷热,便在沟水边歇脚冲凉,离去之时不慎遗落身上镶有尊号“朱府王爷”的香火袋,居民当夜发现沟渠处散发红光,并在树上拾获香火袋。菜园、石泉和前寮三社的乡佬商议之后,便发起共同筹建庙宇供奉朱府王爷之议。[3]

清代时石泉三社人口并不多,所以将石泉朱王庙奉为三社之间的公庙,而之后人口渐众,前寮社与菜园社遂从石泉朱王庙分火,另建前寮朱王庙菜园东安宫[4][5],法师流派皆为“闾山派[6]:60–62

年表[编辑]

  • 道光15年(1834),嵵里澚石泉社、菜园社和前寮社三社居民共同起建朱王庙。
  • 光绪十年(1884),菜园社村民从石泉朱王庙分火,建菜园东安宫。[5]
  • 明治32年(1899),石泉朱王庙开办鸾堂“日新社养善堂”。[7]
  • 明治38年(1905),黄惟岳从石泉朱王庙分火,建前寮朱王庙。[4]
  • 大正八年(1919),朱王庙迁址约西北方200米处重建。[2]
  • 昭和二年(1927),石泉乡人庄雁塔见庙宇倾圯,发起募款重建。年仅27岁的黄贞吉出任正鸾手,著善书《挽世宝篇》。[2]
  • 昭和六年(1931),重建竣工,著书立碑于庙中,石碑尚存。
  • 太平洋战争期间,石泉朱王庙遭美军轰炸而毁。
  • 战后(1945年),耗时两年重建。
  • 民国60年(1971),朱王庙重启修建,庙址东移约50米。
  • 民国88年(1999),朱王庙重启修建,即为现貌。

图辑[编辑]

文物[编辑]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馬公市 石泉里. 澎湖县马公市公所. 2017-06-30 [2019-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朱王廟(石泉).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19-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4) (中文(台湾)). 
  3. ^ 陈, 正笔. 〈石泉朱王廟遶境獨特開路官科儀 傳奇滿天紅光顯靈典故香火鼎盛〉. 澎湖时报 Penghu Times. 2018-03-02 [2019-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4) (中文(台湾)). 
  4. ^ 4.0 4.1 朱王廟(前寮).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19-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9) (中文(台湾)). 
  5. ^ 5.0 5.1 東安宮(菜園).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19-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9) (中文(台湾)). 
  6. ^ 甘, 村吉. 《澎湖廟宇的法師與乩童圖錄》. 澎湖县: 甘村吉. 2009. ISBN 9789574164110 (中文(台湾)). 
  7. ^ 余, 光弘; 黄, 有兴. 《續修澎湖縣志.宗教志》.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2005: 52–54. ISBN 9860015198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