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式建築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歐史達林式建築(左)與西歐新古典主義建築(右)對比

史達林式建築(俄語:Сталинский Ампир),又稱史達林帝國風格,指的是一種在蘇聯史達林時代中發展起來的建築風格,特點是在一棟建築內盡量融合現代主義新古典主義帝政風格的各種元素,力求在審美上呈現出濃烈且明顯的共產主義特徵。

該建築風格開始於1933年,以《蘇維埃宮的最後設計方案》為起始標誌,並在1955年蘇維埃建築學會的工程廢止為結束。1940年代以來,蘇聯境內建成了大批史達林風格建築的高樓大廈。這種建築風格對1950年代即存在的東歐衛星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主義國家的也有很大影響。在前東德首都東柏林波蘭首都華沙、中國的北京以及朝鮮平壤等地,受此影響的建築物在今日仍隨處可見。

歷史[編輯]

全蘇維埃展覽館
莫斯科列寧格勒大街以其史達林建築而聞名

正如史達林時期蘇聯的各種藝術形式一樣,建築藝術風格呈現了強烈的意識形態特徵,為「讚美共產主義的理想社會秩序」做出貢獻。這些建築氣勢磅礴,高聳雄偉,布局對稱,裝飾富麗堂皇,以顯示共產主義的革命激情與榮耀。

蘇聯的建築師雖然沒有像作家藝術家一樣被重組,但也同樣被置於國家的管理之下。1932年4月23日,蘇共中央委員會發布了《關於改組文學藝術團體》的文件,明令解散各種文藝社團,號召所有「擁護蘇維埃政權的綱領、並樂於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藝術家們聯合起來」,組成統一的創作協會以實現「多產性、創新性、正確性」。至1932年7月,所有獨立的建築師組織都業已廢止,「蘇維埃建築師工會」成立。翌年(1933年),官方性質的「蘇維埃建築學會」成立,這標誌著史達林建築時代的開始。

由於共產黨關於建築的方針沒有像對作家與藝術家那樣明確,最初的數年對建築師來說是混亂和困難的時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建築師們沒有進一步發展由布爾什維克革命後萌發的構成主義藝術,轉而向遙遠的過去尋求規範。在當時蘇聯,現代主義已經被批判成為「資產階級腐朽墮落的生活方式」而被摒棄,蘇維埃的建築師從新文藝復興新古典主義帝國風格中汲取元素,來表現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建築風格,以彰顯共產黨的功績。結果大量像生日蛋糕一樣的華麗建築開始在追求實用的社會主義國家泛濫。

在被第二次世界大戰暫時地打斷之後,史達林建築在1940年代晚期與1950年代早期取得重大的進展。其代表建築有全蘇維埃展覽館莫斯科地鐵的起始站)、莫斯科七姐妹華沙科學文化宮和以及分布在東方集團各大城市的高層公寓與辦公樓。

在史達林逝世兩年後的1955年,蘇維埃建築學會被廢除,史達林建築時期遂告一段落。他的繼任者,赫魯雪夫決意用更經濟和高效的建造方式,來代替這些充滿「多餘裝飾」的建築,結果後來蘇聯的建築沒能得到好好發展,就又轉向了極度實用主義的簡陋設計風格,各加盟國至今都充斥單調且低成本的赫魯雪夫樓

蘇聯中的史達林建築[編輯]

蘇維埃宮[編輯]

早在1930年代開始策劃的紀念建築蘇維埃宮,競標方案高達1,410英尺(約430米),矗立在莫斯科河河岸。為此,史達林下令拆除了規劃場地的救世主大教堂,經過25年的方案設計與修訂,始終未能建成。1990年代該教堂被重建。

七姐妹[編輯]

莫斯科河畔的藝術家公寓

在莫斯科有七座為紀念該市建市800周年,於1950年代修建的高樓。人們稱它們為「七姐妹」。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當局決定修建八座類似於蘇維埃宮的摩天大樓,但最終只修建了七座。建築師有意將建築形體設計為階梯狀,以襯托中央塔樓的上升之勢。人們常將其稱為「生日蛋糕式樣」。建築物高聳的尖頂通常由金屬化玻璃製造,以反射太陽艷麗的光輝。然而,這種尖頂的設計並非建築師本意,而是特意為了顯示與美國1930年代的摩天大樓的區別。它們的外立面仿效以哥特式教堂和莫斯科巴洛克式城堡的浮華的外飾面。

這座位於莫斯科列寧山(今麻雀山)曾是歐洲最高建築的莫斯科國立大學的主樓,是由古拉格的囚徒花費數年建造的。其他的幾個「姐妹」,烏克蘭酒店俯瞰俄羅斯白宮,外交部大樓毗鄰老莫斯科市中心的老阿爾巴特步行街。七個姐妹中兩個是酒店,兩個是政府辦公大樓、兩個是公寓、還有一個是俄羅斯最著名大學的主樓。

史達林風格建築的復興:第八姐妹[編輯]

今日的俄國,有一股史達林建築復興的潮流,其中最為有名的要數莫斯科的凱旋宮。自其2003年底建成之後,以264米的高度替法蘭克福商業銀行大廈成為歐洲最高的摩天樓,也成為一早規劃好卻始終未能建造的七姐妹的第八個妹妹。它的建築設計是完全的史達林建築式樣,但內飾卻採取了現代的西式奢華風格。

新建的凱旋宮

影響[編輯]

華沙科學暨文化展覽大樓

史達林建築風格在東歐各前社會主義國家中十分常見,例如東柏林卡爾·馬克思大街建築群、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新聞自由之家波蘭首都華沙華沙科學文化宮等。前蘇聯加盟國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從托爾斯泰廣場,到市政廣場的赫雷夏蒂克街一帶,被認為是最大的完整史達林建築群。

在東亞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有許多該類建築,只有越南等東南亞共產國家建國較慢,未趕上風潮。在上海,有著名的為紀念中蘇人民友誼而修建的上海展覽中心。在北京,分布在長安街附近的眾多部委辦公大樓和公共建築里可以看到許多史達林建築風格影子。五十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築是它們中的典型代表,其中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就是標準的史達林建築。而它們中的大多數是以民族風格的「大屋頂」代替哥德式尖頂的史達林建築來「中國化」,大門、窗戶和柱子也更換上中國石獅、雲柱裝飾,表現「社會主義的內容,民族的形式」,例如北京火車站人民大會堂等。

人民大會堂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 The Washington Post,Stalinist High Rises Now In Vogue, Susan B. Glasser.
  • The New York Times, Stalin’s Seven Sisters, July 29 1997.
  • Kaija Ollilla and Kirsti Toppari Helsingin vanhoja kortteleita, Helsingin Sanomat, 1977.
  • Alexei Tarkhanov and Sergei Kavtaradze Architecture of the Stalin Era, Rizzoli, 1992, ISBN 978-0847814732.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