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奧多·威廉·舒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狄奧多·舒茲
狄奧多·威廉·舒茲
出生(1902-04-30)1902年4月30日
 美國南達科他州阿靈頓
逝世1998年2月26日(1998歲—02—26)(95歲)
 美國伊利諾伊州埃文斯頓
國籍 美國
研究機構愛荷華州立大學
芝加哥大學
研究領域農業經濟
學派芝加哥經濟學派
母校南達科塔州立大學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 (1979)

狄奧多·威廉·舒茲(英語:Theodore William Schultz,1902年4月30日—1998年2月26日),暱稱泰德·舒茲Ted Schultz),美國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前經濟系主任,芝加哥經濟學派成員之一。[1][2]他在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研究,深入研究了開發中國家在發展經濟中應特別考慮的問題,因此於1979年(與威廉·阿瑟·路易斯一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3][4][5]

早年生活[編輯]

1902年,狄奧多・舒茲出生於美國中部南達科他州阿靈頓郡的一個德國移民家庭,父親是小農場主。舒茲沒有上過中學,在農業學校學習了幾年之後,1921年進入南達科他州立學院學習農學專業,1927年畢業。[6]隨後進入威斯康星大學,1930年獲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7]

學術生涯[編輯]

1930-1943年,舒茲任教於愛荷華州立大學,開始了他的「窮人經濟學」研究之路。[8]

四十年代後進入芝加哥大學任教,直至1972年退休,於1946年至1961年擔任經濟系主任,是芝加哥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2]

舒茲1960年當選為美國經濟學會會長,1998年2月26日逝世。[9][10]

學術成果[編輯]

在舒茲看來,農業經濟學就是窮人經濟學,因為世界上大多數窮人都生活在農村。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舒茲發表了一系列關於美國農業危機的研究論文。六十年代後,舒茲把對農業經濟問題與人力資本理論的研究結合起來,研究開發中國家的農業問題,從而對發展經濟學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10]

農業經濟領域[編輯]

1979年,狄奧多·舒茲因對發展經濟學農業經濟學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分析了農業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對於工業化的政策有著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12] 。由於「在經濟發展研究領域中所做出的貢獻,特別是對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問題所做的首創性研究」,舒茲在1979年與另一名美國經濟學家阿瑟・路易斯共同分享了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舒茲同時還是一名活躍的社會活動家,曾在美國政府農業部、商務部、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兼職,對美國的經濟政策和若干世界性機構都發生了積極的影響。[10]

舒茲反對輕視農業的看法,強調現代化農業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並從三方面進行了分析:[13]

  1. 傳統農業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2. 傳統農業為什麼不能成為經濟增長的源泉?
  3. 如何改造傳統農業?

《改造傳統農業》一書是發展經濟學中的經典著作。傳統農業的基本特徵是向農民世代使用的那種類型農業要素投資的低收益率,此外,還要進一步說明為了改造這種類型的農業,就要發展並供給一套比較有利可圖的要素。發展供給這種要素,並學會有效地使用這些要素,是投資——向人力物質資本的投資——的事。[13]

人力資本理論[編輯]

舒茲研究為什麼二戰後德國和日本以奇蹟般的速度從嚴重的破壞中得以復甦,相比之下,英國在戰爭結束後很久仍然需要配給糧食。他的結論是,恢復的速度是因為健康的、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口,教育促進生產力,和健康的身體,進行教育投資能夠促進經濟增長。他的一個主要貢獻後來被稱為人力資本理論,這一理論在20世紀80年代啟發了國際上大量的發展工作,激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布雷頓森林體系國際金融機構投資於職業和技術教育。[12]

在1960年代,狄奧多·舒茲提出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的概念,定義為人的能力價值。舒茲主張教育的支出是純消費投資的組合,他建議人力資本是跟其他類型的資本一樣,它可以是透過教育、訓練和醫療設施及服務等費用的投資,以改善生產的教育的投資包括國小國中高中,以及大學或更高的學歷,而訓練指的是對企業組織員工的在職訓練。因此,人力資本是一種對人力的生產性的投資,包括在利用教育和訓練以提升技能知識來增加生產力利潤。同時,人力資本亦被廣泛定義為企業組織中員工擁有的技能、能力、知識和專門技術。[14]

狄奧多·舒茲還提出人力資本[15]的分支概念教育資本[16],關注對於教育的投資[17]經濟學家發現報酬的遞增起源,努力並非徒勞。這導致知識的進步,而知識進步又帶來收入的增長。每一次進步,作為一個過程,最終受制於報酬遞減。這意味著不存在已為人知的、獨特而持久的收入增長過程。[18]

指導學生[編輯]

狄奧多·舒茲1980年到訪中國北京大學,該校指派林毅夫為舒茲翻譯;舒茲對林的翻譯和經濟學上的領悟頗為讚賞,回到芝加哥後便安排推薦給林毅夫獎學金就讀芝加哥大學經濟系[19][20]劉憶如是林毅夫當年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的同學,她說:「他似乎是舒茲教授在家造成革命性影響的傳人」[21]。當時林毅夫是狄奧多·舒茲的關門弟子(已於1972年退休)[22]

他的學生蓋爾·詹森曾這麼評價他,「舒茲是發展經濟學的傑出創新者,他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一個成功的學術管理者,一個敏銳的觀察者。」[23]

榮譽獎項[編輯]

人物著作[編輯]

舒茲代表性著作有:《改造傳統農業》、《不穩定經濟中的農業》、《農業經濟組織》、《向人力資本投資》、《經濟增長與農業》、《人力資本投資》等[10]

《經濟增長與農業》講述:開發中國家普遍追求迅速工業化的發展戰略,忽視了農業的發展。舒茲認為農業對經濟增長有巨大貢獻,重工抑農的政策不會使經濟現代化;但舒茲覺得,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不是物質資本,而是的生產技能;舒茲還認為,政府推行歧視農業的價格政策,是不足取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發展經濟學家還一致認為,農業資源配置是無效率的,如若從農業中撤出一部分勞動力農業生產效率就會提高,舒茲批駁了這一觀點,他認為要把傳統的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唯有引入新的生產要素[24]

Schultz, Theodore W. Reflection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utput and Supply. 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 1956, 38 (3): 748–762. JSTOR 1234459. 

書籍撰寫[編輯]

  • 1943年 Redirecting Farm Policy,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 1945年 Agriculture in an Unstable Economy, New York: McGraw-Hill.
  • 1953年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Agriculture, McGraw-Hill.
  • 1963年 The Economic Value of Educ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1964年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1968年 Economic Growth and Agriculture, New York: MacGraw-Hill.
  • 1971年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The Role of Education and of Research, New York: Free Press.
  • 1972年 Human Resources (Human Capital: Policy Issues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 New York: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 1981年 Investing in Peopl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escrip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d chapter-preview lin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1993年 The Economics of Being Poo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 1993年 Origins of Increasing Return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參與編輯[編輯]

  • 1945年 Food for the Worl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62年 Investment in Human Be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72年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Equity-Efficiency Quanda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73年 New Economic Approaches to Fertil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74年 Economics of the Family: Marriage, Children, and Human Capital,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參考資料[編輯]

  1. ^ THEODORE W. SCHULTZ (PDF).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2015-02-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5-01) (英語). ……Major efforts were made to squelch the report, but Ted Schultz, citing academic freedom and the dangers of censoring research, held firm and refused. 
  2. ^ 2.0 2.1 Theodore Schultz. chronicle.uchicago.edu. [2019-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9). 
  3. ^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7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obel in Economics, 1979, Accessed 5 Jan 2011(英文)
  4. ^ 4.0 4.1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79. Nobel Foundation. [2014-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5. ^ 狄奧多.舒茲. 西奥多•舒尔茨:穷人的经济学. 21世紀經濟報導. 2014-06-22 [2022-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7) (中文(簡體)). 本文為1979年舒茲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時的演講。「農業在許多低收入國家仍然存在提高食物產量的空間,能夠養活不斷增多的人口,窮人的收入和福利會得到改善。但提高窮人福利的決定性因素是人口素質,不是空間、能源或耕地。」舒茲如是說。 
  6. ^ (英文) Theodore and Esther Schultz Socie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Shaars, Marvin A. The Story of 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09–1972 (PDF). 1972 [2015-02-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4-02). 
  8. ^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79Theodore W. Schultz, Sir Arthur Lewis. Nobelprize.org. [2015-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2). 
  9. ^ Theodore W. Schultz. Find A Grave. [2015-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4). 
  10. ^ 10.0 10.1 10.2 10.3 樊繼達. 舒尔茨与穷人经济学. 學習時報社. [2015-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中文(簡體)). 溫家寶總理在回答「三農」問題時說:「我想起了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舒茲的一句話。他說,世界上大多數人是貧窮的,所以如果我們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也就懂得了許多真正重要的經濟學原理。世界上大多數窮人以農業為生。因而,如果我們懂得了農業,也就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 溫總理引用的話是舒茲在1979年獲得諾貝爾獎發表演講時說的。那麼,舒茲到底是何許人也?「窮人的經濟學」又是怎樣的一種理論呢? 
  11. ^ Theodore W. Schultz, 1981.Investing in People. p. 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2. ^ 12.0 12.1 吳楠. 美国经济学诺奖得主有几多?. 中青在線. 2014-07-10 [2015-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6) (中文(簡體)). 狄奧多·舒茲(Theodore William Schultz,1902-1998),美國經濟學家,1979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出生於南達科他州阿靈頓,1921年進入南達科他州立大學學習農學,1927年畢業,隨後進入威斯康星大學,1930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34-1943年任教於衣阿華州立學院,然後進入芝加哥大學。1960年當選為美國經濟學會會長。1998年2月26日逝世。 
  13. ^ 13.0 13.1 狄奧多.W.舒茲. 改造传统农业. 商務印書館. 1999-08 [2015-02-15]. ISBN 71000419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農業問題是發展經濟學的主要議題之一。農業能不能成為開發中國家經濟增長的源泉,應該如何改造開發中國家的傳統農業,一直是經濟學家們爭論和研究的中心問題。關於開發中國家農業問題的著作可謂汗牛充棟。然而,美國著名經濟學家、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之一舒茲在1964年發表的《改造傳統農業》一書卻獨樹一幟,至今仍有深遠的影響。 
  14. ^ 徐秀燕. 人力資本及人力資源發展策略的探討.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2015-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5) (中文(繁體)). 人力資源發展和人力資本理論都在強調員工的績效。但是,人力資本理論以宏觀面強調國家的績效,而人力資源發展理論則以微觀面著重在組織的績效。因此人力資源發展集中於人在組織中利用訓練和發展,透過專家的協助以增進組織的生產力為目標。而人力資本理論則集中於人的能力,包括知識,技能、健康和努力,作為國家資本的整體部分,並與財政和自然資源並列之。在人力資本理論,教育、訓練和發展、技能和知識對組織的生產力和經濟成長有顯著的影響,並直接地影響組織的人力資源發展。而員工又是組織內重要的資源,是需要被訓練以維護組織的競爭優勢和增加其價值。因此,人力資源發展是在組織之內扮演策略的角色。 
  15. ^ (英文)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6. ^ 姚先國、張海峰. 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 (PDF). 經濟研究. 2008年 [2015-02-16]. ISSN 0577-9154. CNKI JJYJ200805005需註冊帳號查閱. NSSD 27320063需註冊帳號查閱.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2-16) (中文(簡體)). 就人力資本對產出差異的作用而言 ,大多數研究是在 Barro (1991) 增長回歸框架下進行的。在M2R2W(1992) 的開拓性論文中 ,他們發現要素投入的差異 ———特別是人力資本 (中學入學率) 方面的差異 ,解釋了 80 %以上的跨國收入差別。但是這一結論也受到了一些學者的批評 ( Klenow 和 Rodrigue2Clare ,1997 ; Bils 和 Klenow ,2000) 。Klenow 和 Rodrigue2Clare (1997) 認為 M2R2W 使用的人力資本指標存在測量誤差 (measurement error) 。他們的研究進一步考慮了小學入學率和教育質量因素 ,結論發現要素積累在跨國收入差別中的作用顯著地減少 ,而生產率的貢獻卻有較大幅度的上升。陳曉光(2005) 認為這些研究都沒有考慮人力資本的向下兼容性 ,他於是重新考察了跨國收入差異 ,發現人力資本等投入方面的差異仍是跨國收入差異的重要因素。……林毅夫和劉明興(2003) 的回歸顯示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不存在促進作用。蔡 和都陽(2000) 的實證研究則認為人力資本是地區經濟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他們使用的人力資本代理指標有所不同。鄒薇和張芬 (2006) 對農村地區收入差異的考察分析認為 ,中學教育對農村人均收入的影響較大 ,而小學教育的影響則較小。 
  17. ^ Theodore Schultz, 95, Winner Of a Key Prize in Economics. The New York Times. [2015-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18. ^ 狄奧多‧W‧舒茲. 報酬遞增的源泉.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08-01 [2015-02-15]. ISBN 7301049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5) (中文(繁體)). 我論文的第一集特別強調亞當‧斯密的著名定理——勞動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制。斯密在很大程度上斷言勞動生產力的巨大提高來自於勞動分工,他說「勞動生產力上的最大增進,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勞動分工的結果。」在這里,斯密指出了人力資本的不同組成部分。很明顯,市場的擴張是重要的,但是,斯密沒有給出理解市場擴張及其起源,以及由擴張帶來附加收入的條件和分析。 
  19. ^ 張海龍. 世人瞩目的传奇人物——林毅夫. 共同家園> 文化中國> 兩岸名人堂. 北京: 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 2008年5月22日 [來源:《台聲》2008年第3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6月19日). 
  20. ^ Evan Osnos. Boom Doctor: Can the Chinese miracle continue without reform?. New York, NY, USA 美國: The New Yorker. 2010-10-11: 42–48 [2012-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1) (英語). 
  21. ^ 劉憶如. 為全球經濟指引穩健新路. 哈佛商業評論. [2015-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中文(繁體)). 林毅夫教授是我當年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的同學。那是1980年代,中國大陸開始選派優秀人才,出國留學、攻讀博士的初期。他是芝加哥大學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舒茲( Theodore Schultz)教授,特別從大陸吸引去芝大就讀的學生,他似乎是舒茲教授在的學生,他似乎是舒茲教授在家造成革命性影響的傳人。其後,林毅夫更將芝大嚴謹的經濟邏輯訓林毅夫更將芝大嚴謹的經濟邏輯訓並以系列方式,提出他獨到深入的見解。他的分析與意見,廣泛地在歐美學術圈受到極為高度的重視,歐美學術圈受到極為高度的重視,並引發迴響。 
  22. ^ 劉世英. 傳奇學人林毅夫. 台灣: 大地出版社. 2013-12-10 [2015-02-18]. ISBN 97898658000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30) (中文(繁體)). 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名經濟學大師狄奧多‧舒茲 (Theodore William Schultz) 的關門弟子;他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位從西方學成歸國的經濟學博士;他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北大國際 (BiMBA) 的創始人;他是中國高層的經濟智囊;他是首位來自開發中國家的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他就是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一個潛心把脈中國經濟的傳奇學者,一個努力實現夢想的人。 
  23. ^ 23.0 23.1 舒爾茨. 和訊網. [2015-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8) (中文(簡體)). 從1952~1972年退休為止,一直膺選為芝加哥大學的查爾斯·哈琴遜特殊貢獻教授;退休後仍被聘任為芝加哥大學榮譽教授。 
  24. ^ 24.0 24.1 狄奧多·舒茲 譯者:郭熙保. 經濟增長與農業. 中國人民大學. 2015-01-01 [2015-02-18]. ISBN 97873002041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1972年被美國經濟學會授予該會最高榮譽勛章——法蘭西斯·沃爾克獎章。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