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討論:臺灣/New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問:2016年臺灣主題的DYK超過歷年新高

關於這篇文章所寫的,請問有多少人知道這事呢?若將數據畫成曲線圖來看的話,整體平均就顯得並不高,這為何臺灣人會很少願意去寫出新條目呢?不禁想問,那麼現在還有哪些臺灣人仍在常常寫出新條目?你們維基百科有什麼方法去挽留臺灣的寫作人才呢?文章給我的感覺,意思顯得在說好多臺灣人像是「用維基百科去查條目的人多,反而是去寫出新條目的人少」真的是如此嗎?--1.170.209.148留言2017年2月18日 (六) 20:41 (UTC)

哪篇文章給你的感覺?——꧁༺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監管員選舉2017年2月19日 (日) 00:45 (UTC)
不是已經有貼出網址連結嗎,難道你看不見「2016年臺灣主題的DYK超過歷年新高」寫的內容?那麼我將原文載入於以下:
其折疊內容是僅供本版討論之用,若有更好的辦法可讓人看見這篇文章裡原文,請你們先修正連結,再將折疊內容刪除,避免抄襲而轉為他用。--1.170.212.241留言2017年2月19日 (日) 13:49 (UTC)
DYK≠新條目。這只能說明DYK的問題。——꧁༺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監管員選舉2017年2月19日 (日) 14:51 (UTC)
我知道DYK也包括了再次大幅擴充的舊條目,但還是可以討論呀!無論是DYK還是新條目,反正都是在為條目貢獻的嘛,不是這樣嗎?--1.170.212.241留言2017年2月19日 (日) 15:51 (UTC)
所以說閣下的言論存在矛盾。可以預計,在中文維基百科創建條目的台灣維基人比大陸維基人要差不多。——꧁༺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監管員選舉2017年2月19日 (日) 16:00 (UTC)
怎麼說是矛盾?我是沒在關注大陸方面,我只是就那篇文章寫的有關台灣方面,其條目成長與維基人活躍去討論。就是這麼簡單地聊!--1.170.212.241留言2017年2月19日 (日) 16:32 (UTC)
閣下指出,「台灣人很少願意寫出新條目」。但是,可以從Special:NewPages看到,台灣人依舊很活躍。——꧁༺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監管員選舉2017年2月19日 (日) 16:41 (UTC)
難道你不知道只討論而沒寫條目的行為也算是活躍嗎?我是問台灣人寫出新條目,活躍不一定是專門在寫條目,專門在寫條目也不一定是指創建新條目,只有創建新條目才叫寫出新條目。我是不知道你哪裡不懂,看出來你對別人意思是誤會很大。其實,Special:NewPages並不是像你這麼用的,新條目是人人都可以寫,但沒有刻意去顯示哪些條目是出自台灣人寫的,請問你是要怎麼查活躍?--1.170.212.241留言2017年2月19日 (日) 17:31 (UTC)
查頁面創建人的用戶頁的巴別。閣下在第一段說的是「寫出新條目」,我當然是找新條目了。——꧁༺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監管員選舉2017年2月20日 (一) 00:14 (UTC)
我在第一段發問裡是有說「寫出新條目」這五字,但是我發問裡有提出五個問題,每一個問題在句尾都有標注「?」這種問號,正常人都應該可以理解我發問的問題在哪裡,所以我不懂的是:為何你眼睛只注意「寫出新條目」這五個字呢?當初你叫我看Special:NewPages,我現在回想起來,至今仍不懂你是想要我看什麼?--1.170.212.143留言2017年2月21日 (二) 14:15 (UTC)
近期有台灣維基人在辦線下活動,教新手寫條目。--Tiger留言你指尖的電光是我此生不變的信仰 2017年2月19日 (日) 00:48 (UTC)
  • 我也不太理解發問者的意思,文章的題目是「2016年臺灣主題的DYK超過歷年新高」,文章內容也顯示出「過去5年間臺灣主題的DYK也有增長」。發問者所提出「為何臺灣人會很少願意去寫出新條目呢?」的問題,一般來說會理解為是認為「臺灣人寫出新條目很少」,這與從文章的題目、文章的內容的意思差異十分大,這樣會令人不明白。——愚蠢的人類 2017年2月22日 (三) 06:29 (UTC)
  • 另外寫出「2016年臺灣主題的DYK」不等於「由臺灣人編寫的DYK」,因為編寫臺灣主題的不一定是臺灣人,而臺灣人編寫的DYK不一定是都是臺灣主題。同時,「由臺灣人編寫的DYK」不等於「由臺灣人編寫的新主題」,因為不用全部的新主題也是DYK。在邏輯關係模糊不清的情況下,人們很難作出合適的解答。問題的焦點被多次轉移,先「臺灣主題的DYK」,然後變成「由臺灣人編寫的新主題」,再後變成「為條目貢獻」。希望閣下把問題所問的事物釐清。 如果閣下真的認為「2016年臺灣主題的DYK」人數可以代表「由臺灣人編寫的新主題」的話,我想其結論只能是一種錯覺(或許包含已有印象/主觀意願),這種想法既不客觀也不真實。——愚蠢的人類 2017年2月22日 (三) 06:29 (UTC)
  • 閣下提到「有提出五個問題」,也許從閣下的觀點來看回答者是在故意挑毛病,但也希望能明白,只有在問題的前題沒有錯誤、能夠充份理解問題的情況下才能作有意義的回答。——愚蠢的人類 2017年2月22日 (三) 06:2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