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討論:寒涵學者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寒涵學者!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裏。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佈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我是歡迎您的維基百科人:Kakoui 2009年6月30日 (二) 08:08 (UTC)(via Alexbot Operate via Alexsh)[回覆]

邀請您參與條目質量提升活動[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 條目質量提升計劃邀請函
寒涵學者您好: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數量及品質,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已經重新啟動,相信您的支持與參與,將有可能會成為維基成長的重要助益,若您對於一些條目品質現況感到不滿,或者對於某些條目需要關注提升,攜手合作才能有效率地提升人類知識的品質!。您若支持該計劃可先至 「報到處」簽到,以便於其他人與您連絡,再前往您有興趣的各子計劃簽到並提出協作事宜,您可自由彈性規劃。

總之,這是自由參與與發起條目協作的平台,歡迎任何人在該計劃提出協作請求或者幫忙協作,亦歡迎您成為各子計劃主持人,這比起在一兩個同好之間對話或條目討論頁互動性更佳。

  • 也可幫忙散發此邀請函。根據過去經驗,計劃的成敗關鍵在於消息是否散佈開來,若要發邀請函,可以複製以下代碼:{{subst:QA/邀請}}再轉貼到其他維基人對話頁上,感謝您

更多候選主題


邀請人: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2月16日 (四) 08:51 (UTC)[回覆]





看到閣下的一段話[編輯]

Talk:中國抗日戰爭中看到閣下的一席話,如同披雲見日,我看那個條目破壞多年,總算熬到真正的灼見。在下非常贊成您的意見,我在兩周前就準備修改此條目,但因為環境惡化,我願意憑藉我的能力在自己的子頁面編寫,可能需要一年多時間補充完備。在採用資料中,我援引的是第一手的、位於第二歷史檔案館整理的最原始的電報,資料採用相信沒有多大爭議。但畢竟民國遷居台灣,很多重要資料想必也隨同過去;敝人雖多年留美,但學所學知,都是大陸的那些,對台灣的資源利用,毫無知悉。閣下是否可以推薦、介紹一些台灣的研究所或者資料庫?我相信廣攬群書後,自己更能有信心駕馭編輯。謝謝!--Walter Grassroot () 2011年10月1日 (六) 01:18 (UTC)[回覆]

  • 謝謝閣下回信,我會去查閱此或購買兩位作者的書籍,唐先生的很多書我已經拜讀,他是一個很有獨立思想並能駕馭各類史料的人。我的想法是需要建立好框架,補充內容和信息,最後再請各位朋友提出儘可能尖銳的問題和修改意見,反覆潤筆和考量語氣,最終再進行轉移和公佈。現在內容不充分,貿然請求尚未合作過的編輯進行諮詢,恐怕會招致爭論,影響進度。在這個期間內,我已經私下收到很多朋友的來信,表達他們的修改意見,以及對我編輯能力的信任,我感到非常高興也有很多壓力。正是現在眾人的擔心、要求、支持和意見,我知道現在我們是做一件正確且有意義的事情。--Walter Grassroot () 2011年10月10日 (一) 19:04 (UTC)[回覆]
    • 謝謝閣下提醒。我會追蹤歷史書籍市場,親歷者的傳記是這些條目中必不可少的史料,我們做維基編輯的是利用這些史料進行合理的搭配,使得內容翔實中立。本身我們沒有資格、或者沒有必要去對資料的真偽進行判斷或者評價,重要的是如何儘可能合適地選用資料完善條目。謝謝!--Walter Grassroot () 2011年10月15日 (六) 01:2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