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黄珊珊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初级未知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台湾专题 (获评初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政治专题 (获评初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政治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政治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女性专题 (获评初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女性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女性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讨论黄珊珊维基编写方式[编辑]

1.有关从政经历

2007年,由于中国国民党在同选区的立委提名过程备受争议,同属国亲联盟的黄珊珊曾表态愿代表泛蓝参选立委,但最终未果。

-这段经查(国亲联盟)应该没有她.她那时是亲民党.但详细国亲内容则无法查证.最终未果的实际情形也付之阙如.建请本段只有一则新闻.其虽有新闻描述但稍不足.本段描述是否可删除?

2.2016年,接受亲民党征召再度参选区域立法委员,并代表首都改革阵线的一员获民进党礼让,一度遭到同选区的民进党议员质疑。选前民调被看好,后因投票赞成恢复台北市退休公务员三节慰问金而造成部分支持者反弹,并且在野阵营整合问题致票源分散,最终以数千票之差意外落选。

-这段投票赞成恢复台北市退休公务员三节慰问金而造成部分支持者反弹.因黄珊珊本人表示有改良版!是否以211.23.27.192原所所编写“后因退休三节慰问金的投票而造成部分支持者反弹为佳”?

后因退休三节慰问金的投票而造成部分支持者反弹

3.2019年4月,时任亲民党党主席宋楚瑜于访问中国大陆期间表态支持“协商一国两制”,黄珊珊表示“针对这件纷扰自己未参与也无从说明,故请辞亲民党文宣部主任一职”。

-本段较容易让阅读者产生疑义!虽是新闻标题.但为消其疑义.是否恢复原先版本--2019年4月30日,亲民党党主席宋楚瑜遭指控于访问中国大陆期间表态支持“一国两制”,黄珊珊认为“一国两制”伤害主权以及自由民主体制,宣布请辞亲民党文宣部主任一职以示抗议。?

或个人综合数则新闻之版本?--2019年4月,时任亲民党党主席宋楚瑜于访问中国大陆期间表态支持“协商一国两制”,黄珊珊表示“针对有关亲民党两岸政策的纷扰自己并未参与也无从说明,并认为“一国两制”侵害台湾主权以及自由民主体制,故宣布请辞亲民党文宣部主任一职以示抗议”。--宽阔海洋关心您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07:46 (UTC)[回复]

  1. 使用国亲联盟本意是想表达当时国亲两党存在的合作关系,来源中确实未出现该字样,描述并不准确,可以删除该字眼,但最终未果是对来源内容和最终选举结果的概括,因此本段描述经过修饰后应当保留。
  2. 关于此争议,可以单独列出一节详细描述,这里只是对投票结果的客观描述,从政经历一节不宜包含过于详细的观点内容。
  3. 原先版本中以示抗议不是客观的总结,认为“一国两制”侵害台湾主权以及自由民主体制包含过于详细的观点内容,不宜在从政经历一节中记录,也并非条目主黄珊珊的个人争议,可以考虑加入到宋楚瑜条目的对应争议中。另外,将新闻内容的总结加入到对言论的转述中,破坏了引文格式。
--211.23.27.192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08:15 (UTC)[回复]
感谢!宋楚瑜那段您再看看--宽阔海洋关心您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08:40 (UTC)[回复]
我认为可以,不过其他人(尤其是之前改过这一段的Mafalda4144)的观点我不敢保证。--211.23.27.192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08:48 (UTC)[回复]
但我细看宋楚瑜那段一国两制新闻后来宋楚瑜有否认.所以前段我保留没更改...--宽阔海洋关心您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08:50 (UTC)[回复]
这主要是宋楚瑜条目下的争议,本条目模糊描述即可。--211.23.27.192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08:52 (UTC)[回复]
另外,关于之前对于落选名次的叙述争议,在单一选区的主要候选人超过两个的情况下,对主要候选人的落选名次有必要准确描述。至于复数选区(议员选举)的落选名次,可以用“落选头”和“低票落选”来作模糊区分。--211.23.27.192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08:57 (UTC)[回复]
哈~谢谢您.我再想想.倒是没想过再改.改完再请你帮忙看--宽阔海洋关心您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08:58 (UTC)[回复]
我先找历史编辑有关数字部分综合修饰.再请你协助
PS:另在讨论区提到
-这段投票赞成恢复台北市退休公务员三节慰问金而造成部分支持者反弹.因黄珊珊本人表示有改良版!是否以211.23.27.192原所所编写“后因退休三节慰问金的投票而造成部分支持者反弹为佳”?--宽阔海洋关心您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09:10 (UTC)[回复]
退休三节慰问金的投票缺乏对投票结果的客观表述,不如写明投票赞成。--211.23.27.192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09:14 (UTC)[回复]
也好。--宽阔海洋关心您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09:16 (UTC)[回复]
另刚黄珊珊维基百科宋楚瑜那段被改.可能所附后面那则新闻比较无法彰显!再麻烦您了.也可能他看到我被标注.改回我的版本--宽阔海洋关心您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10:15 (UTC)[回复]
Mafalda4144是改回到更接近我最初修改到的状态了(Special:Diff/75956373),所以我当然接受。--211.23.27.192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10:23 (UTC)[回复]
2012年,接受亲民党征召,首次转战第八届区域立法委员选举,在国民两党竞争下仍获39,593票。
2014年,黄珊珊多次被外界猜测将转任副市长而不会再竞选连任,但其本人再次以第2高票当选连任第12届台北市议员
2022年8月28日,黄珊珊请辞副市长职位,以无党籍的身份投入年底台北市市长选举。选举最终由中国国民党籍参选人蒋万安胜出。
数字如您所述及参考历史综合版本!
可否?--宽阔海洋关心您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09:38 (UTC)[回复]
  1. 因已声明年份,第八届区域立法委员选举不必声明届数;仍获39,593票参选纪录已有详实纪录,建议不再叙明票数,在国民两党竞争下仍获语气不中立
  2. 因已声明年份,第12届台北市议员不必声明届数;其本人再次语句多余
  3. 2022年8月28日日期过于精确,仅精确到月份即可;因已声明年份,年底台北市市长选举可省略为市长选举;选举最终由中国国民党籍参选人蒋万安胜出该语句与条目主黄珊珊缺乏直接联系
  4. 综上,不必修改
--211.23.27.192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10:13 (UTC)[回复]
欸豆我只想说,我才觉得条目的状况能将维护性模板移除了。
请各位粉丝们注意综合已发表材料藏入原创,来源没有说的,不要帮忙总结,也请注意避免加入评论性文字。
此外维基百科的编辑要避免WP:COI,如果有人是,请依照计划页面诚实公开。--Mafalda4144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10:15 (UTC)[回复]
别误会,我不是粉丝啊。您之前也看到过我编辑萧赫麟的条目,从中能看出我编辑条目,明显不是作为条目主的粉丝。我只是希望能通过沟通避免无用的编辑战。--211.23.27.192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10:20 (UTC)[回复]
粉丝的地图炮开太大吗XD,还请IP君见谅。维基百科有个原则是,如果都先说清楚讲明白,自然就没什么问题,关于COI,以及目前在进行的傀儡调查,先行诚实告知并保证之后会遵循方针指引进行编辑,那么一切都没问题,但若已经到这地步还是遮遮掩掩的话就不好说了。--Mafalda4144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11:17 (UTC)[回复]
有看过两位编辑其他政治人物的内容.自己本身习惯一个条目下会查比较多新闻来佐证.对文字表达会比较在意一点.举个例来说好了.例如:--Mafalda4144曾经把蒋万安的姓改回章.这是非常对!但你可能也没发现非常细微之处。例如:学历-相信99.99的台湾人还不知道法律博士JD与法学博士SJD在美国是不同的.在美国无法律系。法律博士是台湾翻译过来的。https://www.facebook.com/franklinviews/posts/546609119015271/
在美国留学网里有.但少人注意!相关报导也少.至今也才有一则https://tw.news.yahoo.com/news/%E6%B0%91%E6%84%8F%E8%AB%96%E5%A3%87-%E8%94%A3%E8%90%AC%E5%AE%89%E8%BA%AB%E7%82%BA%E7%95%99%E7%BE%8E%E5%8D%9A%E5%A3%AB-071236000.html
但蒋万安的维基被人改成法学博士.又有谁去在他生平文字客观评论?近日同时也有人把他改成法学博士。
另外!如果是粉丝编纂.我相信同是政治人物的吴怡农维基.里面整个版面都是宣传文字.那应该才是大粉丝!
感谢两位指导~让我有这平台沟通。--宽阔海洋关心您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12:17 (UTC)[回复]
您提供的这些例子,并非与维基百科的规则相抵触。事实上,只要您愿意按照维基百科的运作方式与社群沟通,是有可能将您所建议的修改变成共识的。
  • 根据维基百科中别跟着闯红灯的规则,当你发现其他条目不符合格式手册、方针与指引,应该试图改正它们;不然最少也不该跟着在类似条目上写入同样不符合格式或方针指引的内容,这是火上加油,并可能引起恶性循环,因此您举出您认为的蒋万安吴怡农条目中不合理之处,不能作为在黄珊珊条目中编写其他类型的不合规范的文字的借口,更不能作为以其他方式违规(如傀儡)的借口。
  • 根据维基百科中可靠来源的规则以及常见有争议来源列表,对于来源的引用需要合理判断:您引用的上述Facebook来源,以及实际上来自于“民报——民意论坛”的雅虎新闻(页面有声明“论坛属作者个人意见”),均为作者自行发表的材料,通常被认为是不可靠来源,不能作为依据。
  • 关于您提及的“法律博士”问题本身,可参考法律博士条目。维基百科的内容虽然未必完全可靠,但可以作为一个常识问题的参考来源库。如果您有兴趣处理人物条目下相关学历头衔的争议问题,请到维基百科的互助客栈下提出这个问题供社群探讨,并使用可信来源(甚至可以直接从法律博士条目中找)作为凭据以支持您的观点。如果您的观点被清晰表述,并且有道理、有意义,社群中将会有人与您讨论,甚至最终达成共识,这将是您对维基百科所做的贡献。
--211.23.27.192留言2023年2月14日 (二) 13:46 (UTC)[回复]
(~)补充:用户宽阔海洋关心您因违反傀儡规范而被封禁,相关讨论对话,可能无法回复,仅此通知。薏仁将🍀 2023年2月17日 (五) 22:12 (UTC)[回复]

我认为yt资料不该删除[编辑]

我认为资料不该删除 许多政治人物的页面都有相关资料 而且网络影响度甚大 资料重要@2001:B011:9803:DB51:7540:5848:F7D5:E2C7--廖子棋留言2024年2月5日 (一) 05:0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