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應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晉應槐

大明巡撫寧夏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籍貫 山西平陽府洪洞縣
字號 字植吾,號似齋
出生 嘉靖十二年(1533年)五月初二日
山西平陽府洪洞縣
逝世 萬曆三十三年(1607年)
山西平陽府洪洞縣
配偶 娶鄭氏,封安人
親屬 (子)晉承寵、晉承賜、晉承命晉承忠
出身
  •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舉人
  •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同進士出身

晉應槐(1533年—1607年),字植吾,號似齋,人稱念沖先生山西平陽府洪洞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科山西鄉試第二名舉人,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會試第二百三十三名,三甲第一百四十九名進士[1][2]。通政司觀政,授中書舍人,三十七年(1558年)擢吏部驗封司主事,升員外郎,升吏部文選司郎中,掌銓政。徐相國(徐階)、黃少宰為其私人請,峻拒之。秩滿,例舉一人自代,司馬某以其子為言,弗應,四十三年(1564年)九月擢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會司馬晉冢宰,嗛前事,隆慶三年(1569年)正月借京察典謫運判,遷廣平府同知,四年七月升河南按察司僉事、兼理兵備,五年十一月升山西左參議。礦賊起河北,遣勇士二十人佯為賈客,入賊壘,縛其渠魁以出。高拱內閣,晉應槐致書高拱,得以升遷。萬曆元年(1573年)二月由陝西左參議升陝西按察副使,整飭固原等處兵備兼理屯田。靖寧告變,將士請用兵,不許,用計散遺之,二年丁母憂歸。五年十一月復除湖廣副使,六年八月升湖廣右參政,刊屯約四章,按侵奪者寘於法。遷湖廣按察使,景王府第燬於火,府僚聚飲所致,卒正其罪,尚書何某為之請,不聽。八年十二月升湖廣左布政使。當大比,江陵相介學使者有所屬,卻之。九年五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下令市馬不得逾額,靈州守將為凶卒所殺,擒治如律,後為湖北理官誣奏,十一年二月被彈劾回籍聽勘。巡按核實,疏其枉,以原品調南京,因謝政歸。年五十致仕,卜築城北之北溪,日手黃庭一編,優游林下凡三十五年,卒年七十五[3]

家族[編輯]

曾祖晉鍾;祖父晉偉,元城縣丞;父晉朝臣,號厚齋,嘉靖十九年舉人,戶部員外郎。母張氏(1513年-1574年),封太安人[4][5]。弟晉應龍、晉應兆、晉應庚、晉應麟、晉應鸞、晉應期。子晉承寵,進士;晉承命晉承忠,俱舉人。孫晉淑抃,進士;晉淑程、晉淑文、晉淑周,俱舉人。

參考文獻[編輯]

  1. ^ 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4403:晉應槐,字植吾,號似齋,人稱念沖先生,洪洞人。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吏部主事,官終寧夏巡撫。年五十致仕,優游林下,卒年七十五。
  4. ^ 張四維《封宜人張氏墓誌銘》
  5.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