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崇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沈崇诲
沈崇诲
出生1911年7月20日
 大清湖北省武昌府
逝世1937年8月19日(1937岁—08—19)(26岁) 
 中华民国江苏省川沙县白龙港
母校国立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士
中央航空学校第三期
职业中华民国空军军官

沈崇诲Shen Tsong-hwei,1911年—1937年),汉族江苏省江宁县人,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央航空学校第三期,曾参与淞沪会战空战,中华民国空军军官

生平[编辑]

早年[编辑]

沈崇诲籍贯江苏江宁寄籍湖北武昌,生于清宣统辛亥年(1911年)农历6月25日(阳历7月20日)已时于武昌。父亲沈家彝先生任职北洋政府,终年忙于公务,无暇兼顾家事。母亲陈昌甄(1882-1933),字璧华,系贵州贵阳名门陈夔麟之女,为一知书达理,娴静贤淑之妇女。他幼时家庭教育及人格养成,大多由母亲所奠定,十岁,进入北京成达高等小学,在校成绩优异,两年后,进入天津知名之南开中学就读,十八岁时,考入清华大学,学习土木工程。他在清华大学四年,喜爱进行各项运动,曾任足球、棒球队代表,并成为北京及华北地区运动选手,参加全国运动会[1]

沈崇诲自幼深受母亲影响,对于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民族英雄事迹,十分仰慕与崇拜。年少求学时,历经“五三惨案”之中国国耻,让他感到悲伤又愤怒。民国二十年九月,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紧接着攻占中国东北地区,于是中国民众民族意识高涨,当时中国国内各所大学纷纷组成义勇军,他起而领导,将同学加以组织,不时报导时事,提高同侪爱国精神与忧患意识[1]

军旅生活[编辑]

中央航空学校在学中的沈崇诲与V65座机合影。
沈崇诲(左二)在清华大学比赛得奖时摄。

民国二十一年七月,沈崇诲自清华大学毕业,时年二十二岁,有感日本占领东北地区后,又对华北地区虎视眈眈,目睹中国外患问题日益严峻,乃向同事说:“强国莫急于空防,吾辈今后自当翱翔碧空,与日寇争一短长,方能雪耻复仇也!”同年十二月,考取中央航空学校第三期。因毕业时以品学兼优,名列前茅,留校担任飞行教官,后晋升调任空军第二大队第九队中尉分队长。沈崇诲在队上常常倡导战术研究,并着重于轰炸战术,建议加强空中通信,严格生活管理,尤为重视体育运动,而作战时之团结合作,全赖运动精神培养[1]

抗日事迹[编辑]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七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沈崇诲加入抗战行列。同年八月十三日,日军大举进攻,是为淞沪会战,当时中华民国空军第二大队驻防安徽广德。从十四日开始,沈崇诲朝夕随队出击,攻击在长江口外之白龙港佘山一带海面之日本舰队及航空母舰。历次出任务,都有一定成果[1]

撞击出云号未成[编辑]

八月十九日上午九时,空军第二大队第九队由队长谢郁青(沈崇诲时任第九队副队长)率领诺克机七架,在第四大队驱逐机掩护下,自广德出发,经长兴吴兴前往佘山及白龙港,轰炸日本船舰。当通过南汇上空时,沈崇诲所驾驶之九O四号机(同机后座为轰炸员陈锡纯)为地面日军炮火击中,尾部冒烟,渐离队形。其余六架飞机续飞至佘山海面上空,炸中敌二等巡洋舰一艘,于任务完成返航归途至白龙港上空时,发现大批敌舰,但已无炸弹可供投掷。沈崇诲又发现所驾驶之飞机内部机械已经故障,难以返回基地,只有立即紧急降落或是跳伞逃生,沈崇诲不愿苟且偷生,乃决定奋力一搏,由两千米高空,瞄准日舰出云号后,将马力调到最大,极速而下直接冲撞出云号未成壮烈牺牲,中华民国政府声称出云号重伤回日本并至战争结束皆无法再战,因此特予追赠空军上尉,并明令褒扬优恤[1][2]。出云号其实并未受损,1941年珍珠港事变后还在上海击沉了拒绝投降的英国炮舰海燕号[3][4][5]

家庭[编辑]

沈崇诲父亲是沈家彝,家中有八子三女,沈崇诲是二哥。

纪念[编辑]

  • 台湾台南市 - 东区崇诲新村(今已改建崇诲国宅)就是纪念沈崇诲而名的眷村[6]。1967年,当地设崇诲里至今。
  • 台湾新竹市 - 国立清华大学负责学士生通识教育的“沈崇诲荣誉讲座”于2020年正式设置,并聘由前空军司令张延廷中将担任该讲座教授。
  • 台湾高雄市冈山区 - 空军军官学校,校内有校舍崇诲楼,以沈崇诲烈士为名纪念。

萤幕形象[编辑]

清华大学百年献礼电影《无问西东》中,由王力宏饰演的虚构人物沈光耀一角,原型为沈崇诲。[2]电影中,沈光耀即为国立清华大学学生,在随校西迁后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因目睹日军轰炸云南,决定弃笔从戎,遂加入中华民国空军。在1943年5月的鄂西会战中,沈光耀驾驶战斗机撞向长江上的日本军舰牺牲。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孙建中. 忠義故事. 《奮鬥月刊(688期)》. 2011: 18-19页. 
  2. ^ 2.0 2.1 石慧. 航空英烈沈崇诲. www.shac.net.cn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2022-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1). 
  3. ^ Peter Harmsen. Shanghai 1937: Stalingrad on the Yangtze. Casemate. 3 May 2013: 51. ISBN 978-1-61200-167-8. (英文)
  4. ^ Izum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W2DB
  5. ^ HMS Peterel (T 21). [2016-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6. ^ 徐大程,台南市崇诲社区的转变与延续——关于眷村改建的过程探讨,东海大学建筑系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