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时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卢时泰(16世纪—17世纪),靖寰山西大同府朔州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卢时泰年轻时早起读书,有闫姓人家带来五十金换米,未换到就已经喝醉,遗下金在梯楼梯后;他拿走后告诉父亲卢淳修,父亲试探他说:“你不妨藏起它。”他回答:“这是他人财物,为何藏起来?儿子一定不会为五十金丧平生。”父亲喜悦地说:“这是我心声啊。”第二天闫某回来请求延期换米,他说:“不用了,你的五十金在这里。”闫某愕然,打算送他一半,他坚持不接受,得到人们赞许[1]

其后卢时泰中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举人[2],四十四年(1616年)成丙辰科进士,初任行人司行人,天启三年考选,四年三月授礼科给事中,见魏忠贤擅权,上时事九极疏,一曰民生凋敝之极;一曰财用匮乏之极;一曰仕路躁竞之极;一曰老成凋谢之极;一曰人心涣散之极;一曰法纪凌夷之极;一曰名器滥觞之极;一曰风俗奢侈之极;一曰灾异谴告之极,疏忤珰意,出为陕西副使。丁忧,服阕,补山东副使,备兵易州道,累官四川布政司参政。时泰工古文词,一时记序碑铭皆其著作,州志艺文所载甚多[3]

家族[编辑]

祖父卢贞之,号干斋,赋性孝友,兄弟四人有田八十亩,每人应分二十亩,内有一分其先人舍二亩为义冢,长兄分之,不乐。贞之曰:如兄不愿,弟愿易之。且扩义冢之地,复舍一亩,止十七亩。

父卢淳修,字子厚,号春台,家世科第,早岁游庠,以父故不仕,课子习举子业。次子时泰登进士第,封父如其官。崇祯元年卒,享年八十三。孙传庭撰有《敕封征仕郎礼科给事中卢公神道碑》。

朔州城南大街正中有“世科坊”,为明成化癸卯举人卢鼎、正德庚午举人卢学之、甲戌进士卢问之、万历丙辰进士卢时泰、崇祯丙子举人卢时育立。又有“父子给谏坊”,为明诰封给事中卢淳、卢时泰父子立。又有“黄甲蜚声坊”,为丙辰进士卢时泰立。

弟卢时育,崇祯九年丙子科举人。子卢锤,字国长,随父之任四川,时张献忠乱蜀,父时泰致仕归,道遇流寇,从人解散,父年老不能行,锤夜负父而行,几三百余里,艰苦万状。父殁,未几复遭李闯至朔北掠宦后,弟幼被获受刑,锤挺身向前代北,弟因以免,乡党宗族称其孝友,有司举乡饮正宾。

参考资料[编辑]

  1. ^ 钦定四库全书《山西通志·卷一百四十三·孝义三》:卢时泰,字靖寰,朔州人,雅好楼居,而楼临大道,故贸易地也。旦起必读书,其上有闫姓携五十金来易米,未及授金,会沽酒醉去,遗金于梯后,时泰得之,告父淳修曰:“此必闫物也。”父长者先试时泰,曰:“汝聊藏之。”时泰曰:“他人物,藏之何为?儿必不以五十金丧平生。”父喜曰:“是吾心也。”翼日闫复至,请缓期俟异日。时泰曰:“无庸,五十金在。”是遽出示之,闫愕然请中分,时泰固不受,人皆高其义。
  2. ^ 雍正《朔州志·卷九·选举志》:进士 明……万历丙辰科钱士升榜……卢时泰 历官陕西、山东、四川副使参政,详人物……举人……万历壬子科 卢时泰 详见人物乡贤
  3. ^ 雍正《朔州志·卷十·人物志》:卢时泰 字靖寰,本州人,中万历壬子举人,丙辰进士。初任行人司行人,考选礼科给事中,见魏珰擅权,上《时事九极疏》,一曰民生凋弊之极;一曰财用匮乏之极;一曰仕路躁竞之极;一曰老成凋谢之极;一曰人心涣散之极;一曰法纪凌夷之极;一曰名器滥觞之极;一曰风俗奢侈之极;一曰灾异谴告之极。疏忤珰意,出为陕西副使,丁忧服阕补山东副使,备兵易州道,累官四川布政司参政。时泰工古文词,一时记序碑铭皆其著作,《州志》艺文所载甚多。